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北地枪王张绣-第10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法正听得,苦笑了一下,无奈之下只得将在汉中郡时与孟达分析的话重新说了一遍与李儒听。

李儒听完之后,叹道:“想不到小兄弟竟然有如此才学,却是不知小兄弟可否为某说一下天下大事,某乃是行商之人,若是知道了亦可趋吉避凶。”

法正听得,笑道:“此小事耳,两位先生经常于各地奔走,见识广博,若是正有说得不对的地方,请两位先生指出。”

李儒笑了笑,示意法正说话,那边的孟达亦不再吃菜,而是变得神色凝重,想来他也想听一下自己这位好友对天下大势走向的看法。

第二百三十四章 法正与孟达(下)

只见法正笑了笑,然后用器皿在长案之上不断摆弄,之后沾了一些清水,在长案之上一划,说道:“这是黄河。”而后又沾了些清水一划,说道:“这是长江。”之后取了两个碟子放在黄河之上,说道:“黄河之北有两雄,冀州袁绍以及幽州公孙瓒,两雄之中正以为得冀州世家之助的袁绍定能胜暴虐的公孙瓒,如今袁绍即可拥黄河以北,两位先生可放心到河北冀州做买卖。”

之后又指了指黄河与长江之间,而后不住摆弄道:“中原之中,东有徐州陶谦,兖州有曹操,豫州有袁术,至于青州则是在袁绍以及公孙瓒两人争夺之中。曹操借父被杀之名攻徐州,但徐州丹阳兵乃是天下精锐,岂是曹操近日收得那些黄巾残部稍加训练的所谓精锐青州兵能胜得,不过陶谦已老,曹操若于此点上用谋,或许可夺徐州,然袁术虽新败于张绣,其势力虽被削,但百足之虫死而不僵,袁术还有实力夺徐州,这里将是多方博弈,加之传闻兖州世家欲迎吕布入兖州,若此传闻属实,曹操只怕后院起火,徐州之事就更变得扑朔迷离了,故此正以为两位先生在中原安定之前勿到中原做买卖。”

手指一转,又指到中原的西面,说道:“关中大乱,李傕、郭汜、樊稠连番大战,正乃是从关中出来,那里并不适合做买卖。”

最后法正总结道:“如今安定的仅有荆州以及益州两地,张绣虽夺汉中郡,与益州刘璋交恶,但以刘璋为人之懦弱,只怕不敢大举与张绣交战,这么一来就有了汉中沿上庸到荆州的商路,以及西川沿长江出荆州的商路,未来最繁华富庶的应该就是这两州了,两位先生要做买卖亦做好在此。当然江东之地亦好,不过江东世家林立,只怕对商人多有限制,两位先生不妨多加考虑。”

李儒这一问,除了考教了法正对时局的看法,还有对民生的看法,儒士虽然对商人鄙薄,但其实有识之士亦明白,有商则通,而带动一地富庶。

李儒和贾诩对望一眼,都看出了对方眼中的赞许,李儒微笑着说道:“听小兄弟一席话,却是获益良多,还未请教小兄弟名讳?”

法正听得,拱手一礼道:“却是正失礼了,在下法正,草字孝直,这是正好友孟达,字子度。”一边自我介绍一边指了指孟达。

李儒笑道:“在下李诩,字文忧,这是贾儒,字文和。”李儒却是直接和贾诩换了一个名,以假名示人。

之后却听到李儒说道:“孝直见识过人,又才智非凡,不知在何处高就?”

法正微笑道:“正尚是白身。”

李儒听得,惊讶道:“诩有幸曾见过汉中郡丞张既张大人,以诩看来,孝直之才绝不在张大人之下,如今汉中正准备开科取士,孝直何不去考之?”

法正听得,微笑道:“实不相瞒,正现在与子度游历三郡,观三郡百姓生活,却是准备先观张绣是否明主,若其是明主,正再投不迟。”

贾诩听得,点头道:“原来如此。儒与南阳太守钟繇大人有旧,儒写一封介绍信与孝直,若孝直有意投入大司马麾下,当可取此信去见钟太守,钟太守给儒几分薄面,定会接见孝直,到时以孝直之才,欲谋高位亦不难。”说完之后让随从取过笔墨以及绢布,当即写了一封介绍信,但并没有落款。

法正接过,拱手谢道:“多谢两位先生。”

李儒笑道:“诩与文和亦是不想见到一大才无处施展,略尽绵力罢了。”

这时孟达拉了拉法正,而后说道:“两位,天色已经不早了,达与孝直还要赶路,就先告辞了。”法正本想阻止,但见到孟达神色坚决,亦只好告罪离开。

李儒以及贾诩亦没有在意,行过礼之后就与二人告别。待得法正以及孟达走后,贾诩却是问李儒道:“怎么样?”

李儒笑道:“这法正确实是大才,而且更是一块璞玉,只要稍加雕琢,日后成就不可限量。只不过这孟达,却是傲了一点。”说到孟达的时候李儒亦不由得皱了皱眉头。

贾诩点了点头,补充道:“不仅傲,而且还浮躁,若遇大事,只怕拿不定主意,若是有小人教唆,只怕就会临阵叛变,却是不可大用。”

李儒想了想,说到:“恐怕未必,有法孝直在,其未必会反。”

贾诩想了想,笑道:“也是。”

李儒说道:“如今这法正也见过了,文和还是尽快回宛城吧,只怕宛城积压的竹简足以将文和埋起,儒亦要回汉中继续巡视了。”

贾诩苦笑了一下,叹道:“恐怕只有这法孝直投了主公,诩才能轻松一点。”

李儒笑道:“此事只怕不远了,文和且再辛苦数月吧。”

……

这边法正被孟达拉着离开之后,孟达却是说道:“孝直何故与那两个商人说这么多,那些商人只懂唯利是图,而不习圣人道德,与他们多说却是有辱身份。”

法正苦笑了一下,说道:“子度兄此话千万别让他们听到了,不然只怕大祸临头。”

孟达听得,不屑道:“我孟达武艺亦是不弱,何惧那两个小小商人。”

法正无奈一笑,说道:“那二人岂是普通商人,子度兄细想便知,普通商人又岂会问天下大事。”

孟达听完,忽然一惊,问道:“那他们究竟是何人?”

法正说道:“子度兄没听到他们自报姓名吗?”

孟达喃喃道:“李诩,贾儒……”念了数句,孟达却是说道:“只是普通人名罢了。”

法正听得,无奈道:“子度兄且将两人之名换转。”

孟达听得,念道:“李儒、贾诩……”忽然大声说道:“李儒,李文忧;贾诩,贾文和?”

法正苦笑了一下,道:“正是他们两人,子度兄实在太急了,只怕给他们留下不好的印象。”

孟达听完之后,有些手足无措道:“这个……这个……孝直亦知达天性如此……这……这如之奈何?”

法正笑道:“子度兄勿急,他们皆是名满天下之名士,想来亦不会对些许小事计较,如若日后当真投到张绣麾下,子度兄只需展现才华,想来二人亦不会为难。”

法正说完之后见到孟达还是一面不信的样子,便笑了笑,说道:“子度兄若是不信,只看此书信便知。”说完便将书信展开,递给孟达。

孟达接过之后仔细看了一遍,发现这推荐信上面果然有写上自己的名字,原本还略有不安的心当即定了下来,而后向法正行了一礼道:“多谢孝直。”继而问道:“孝直,如今我们可是去宛城?”

法正奇道:“去宛城作甚?”

孟达扬了扬手中的推荐信,说道:“当然去投大司马了。”

法正说道:“张绣是否明主尚未能断,如何能草率作决定呢,子度兄这急性子却是要改一改。”

孟达笑了笑,问道:“那孝直以为我们现在当去何处?”

法正说道:“且在上庸郡各县游历,之后再往南阳郡各县,最后才去宛城。相信这段时间,已经可以让正看出张绣是否明主了。”

这边法正和孟达就开始在上庸郡以及南阳郡游历,走了两个月才到宛城。

……

且说回这边,张绣每日都会收到暗影所记录下法正以及孟达两人的言行,自然法正所说的那些精辟言论张绣亦知道,对于法正的才华,张绣已经不再是单凭记忆了,而是了解了不少。

张绣匆匆到得大厅,见到两名年轻人已经在下首正襟危坐,两人见到张绣到来,虽然对张绣的年龄早有所知,但见到果如外间所说一般年轻,两人亦掩盖不了惊讶的神色。两人对着张绣拱手一礼道:“草民法正(孟达)见过大司马。”

张绣点了点头,说道:“两位到此来何事?”

法正微微一笑,说道:“为求官而来。”说完从怀中取出一信,胡车儿见得下去将信取来给张绣。

张绣并没有将信打开,反而问道:“文和以及文忧都说过孝直有大才,缘何会用到这一封推荐信呢?”

法正笑了笑,说道:“此信对主公来说可有可无,相信主公亦不会单凭此信而不考正之能力就委以重任,是千里马还是劣马,一试便知。但正持此信求官,当可为主公迷惑各地诸侯,外人只会以为正乃是攀附而无真才实学之徒,进而轻视于正。而此却是正有利于主公,若日后交战,其轻视于正,主公自可趁机破之。”

张绣听得,微笑道:“如此岂不是委屈孝直?”

法正答道:“为主公计,些许名声不值一提。”

张绣大笑道:“法孝直果然大才,既然如此,本将就封孝直为军师祭酒,为本将出谋,子度允文允武,就到正方手下任主薄。”

两人听得,高声应道:“诺……”

第二百三十五章 组建雷云骑

自从手下多了法正以及孟达两人之后,由于没有大战,法正就到了贾诩麾下帮忙,使贾诩、钟繇和李严亦轻松了不少。

这天,张绣一如既往地在家中陪伴差不多坐完月子的陈瑶,却是听到门房来报道:“老爷,镇东将军华雄、长史贾诩、武卫将军赵云、虎牙将军张辽、军师祭酒法正在外求见。”

张绣听得,暗道:“咦,他们怎么一同来了。”想罢,便说道:“请进客厅,吩咐管家用小陆谦炒制的香茗侍候。”

门房应道:“诺……”

之后张绣换过衣衫,才出到客厅,见到几人正在坐上品茗,却是笑道:“这香茗如何?”

一向很少第一个开声的贾诩这回却是说道:“味甘而香,饮之能宁静心神,当是我士人量身而设,不知此是何物?”

张绣笑道:“此乃茶,乃是绣府中一小童所制,若是文和喜欢,等会文和就取一些去吧。”

贾诩亦不客气,说道:“谢主公。”

赵云见得,却是说道:“大师兄却是偏心。”

张绣笑道:“子龙你们也取一些回去吧。”

张辽和赵云以及法正齐声道谢,倒是华雄堆满笑容,对张绣说道:“主公,俺不要这茶,俺就在主公地窖中取几坛酒。”

张绣听得,笑道:“好,准你拿两坛,今晚我们就一起到你家吃饭,切记要好酒好菜侍候。”

华雄听得,苦着脸说道:“这个,那两坛酒俺还是不要了,主公你们也别到俺家吃饭就好了。”

众人听得,一阵大笑。

笑罢,张绣问道:“文和,何事你们一同到来?”

贾诩说道:“诩与孝直只是同来,真正有要事找主公的乃是三位将军,诩只负责帮忙提供一下消息。”

张绣听得,奇道:“哦?究竟有何要事需要你们三位同时来寻绣?”

张辽苦笑了一下,首先说道:“主公,还不是你要我们结合大汉三大骑兵的优点组建精锐骑兵,我们商讨过后却是发觉此举不太可行。”

张绣听得,跪坐下来,问道:“且详细道来。”

华雄当先说道:“大汉三大骑兵中,幽州骑兵以及并州骑兵乃是轻骑兵,不是以冲阵破敌为主,无论公孙瓒的白马义从还是吕布的并州狼骑均是如此。相反,西凉骑兵却是以冲阵破敌为主,徐将军曾经训练的飞熊军特点最是明显,主公与雄亦曾经统领过西凉铁骑,此点最清楚不过。从战马到士卒,都是身披甲胃,以大军冲阵破敌,乃是西凉骑兵的特点,要融三大骑兵的优点于一支部队,实在难矣。”

赵云点了点头,说道:“没错,如若身披铁甲以及重型武器,根本不能发挥并州狼骑以及幽州骑兵的轻骑兵战术,望主公三思。”

张绣仔细回想了一下,发觉三人所言其实亦有道理,张绣只统领过西凉铁骑,又并未真正和并州狼骑以及幽州骑兵的代表白马义从战过,对于这两支部队只是耳闻,根本掌握不到他们的特点,而如今经过三人商量之后,就发觉自己先前定下的方案根本行不通。

想了想,张绣却是转过头问贾诩道:“文和以为如何?”

贾诩回道:“根据暗影查探各地诸侯的情况,诩有一个推断,但不知对不对,若有说错,主公勿怪。”

张绣笑道:“文和且试言之。”

贾诩说道:“诩在这里先说一下公孙瓒的白马义从,其乃是轻骑兵,近战与远攻都不能算是顶尖,然由于其均衡,而且纪律良好,对付同是轻骑兵为主的幽州北方胡人则能胜之。而公孙瓒的白马义从为何会有界桥大败,其一乃是袁绍麾下有能人看穿了白马义从的特点,特意安排麹义的先登死士破之。先登死士究竟如何,暗影未能探出,但毫无疑问,先登死士乃是轻骑兵的克星。”

顿了顿,贾诩又说道:“再说并州狼骑,此事乃是文远所说,并州狼骑乃是当年吕布于并州之时迎战北方匈奴时所组建的骑兵,其特点就是群狼战术,以吕布为头狼,其余兵卒为群狼,只要头狼一攻,群狼一齐涌上。以吕布之骁勇加上此战法,对付同是轻骑的匈奴人胜之不难,加上作战之地均在大草原之上,更有利于并州狼骑的发挥。然而当并州狼骑到了中原之后,遇上了董卓的西凉铁骑,可谓遇上了克星。洛阳城下若非吕布骁勇,吓退了董卓,只怕当时胜的必定是西凉铁骑。有一事主公可能不知,乃是当日主公去了汜水关后发生的。当日吕布投了董卓之后,因西凉诸将对吕布不满,私自令西凉铁骑与并州狼骑交手,最终结果乃是冲阵能力强的西凉铁骑完胜之。而据文远所述,自从那次之后,吕布就命高顺从并州狼骑之中选精锐七百人,组成陷阵营,乃是专门对付如西凉铁骑一般冲阵能力强的骑兵而组建的。”

张绣听完之后,说道:“若如文和所言一般,与并州狼骑较为相似的幽州骑兵只怕亦非西凉铁骑的对手。”

贾诩点头道:“正是此理。不过西凉铁骑亦有克星,大汉吸取故秦之所长,曾大力打造弓弩,这弓弩曾经于武帝伐匈奴之时建有奇功,昔年飞将李广之孙李陵率五千步卒歼十倍之匈奴骑兵,李陵虽然降了匈奴,但此战战绩可谓辉煌至极。而李陵依靠五千步卒能歼十倍之匈奴骑兵的就是弓弩。匈奴轻骑面对弓弩尚且损失惨重,机动能力比匈奴轻骑更不如的西凉铁骑只能沦为弓弩的靶子而已。而在对付弓弩时,能远攻又能近战身披皮甲的幽州骑兵可能更容易对付。”

张绣听完,疑惑地问道:“那文和的意思是……”

贾诩笑了笑,说道:“孝直提出一言,就让他与主公说之。”

张绣微笑道:“孝直且细细道来。”

法正点头道:“正以为,主公组建精锐,当以全面为主,以兵种配合为主,若是如主公先前所想一般将所有优点集中于一军,能否组建尚未知,就算能组建成功,亦费时费力。”

贾诩亦点头说道:“孝直所言甚是,据暗影探得,曹操所组建的虎豹骑其实乃是两军,分为虎骑以及豹骑,虎骑用于冲阵,乃是用重金打造的重骑兵,而豹骑则是轻骑兵,这两个兵种配合,当不惧有克制他的部队。”

法正接着说道:“正以为主公让三位将军组建此军,当可效仿曹操,分设两军,以西凉铁骑的战法训练一专用于冲阵的重骑兵,而后以训练奔射以及群狼战术训练出轻骑兵,如此两军合一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