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北地枪王张绣-第10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孟达听得,问道:“有何难?”

法正说道:“其一,凉州羌祸,凉州羌祸久已有之,几十年来朝廷可以说是被羌祸拖垮了,张绣取了关中,第一个面对的大难题就是凉州的羌祸,须知张绣兵马虽然强壮,但羌祸并非只靠武力就能解决的。其二,关中如今破败,而强秦之时关中经数代秦王治理,富庶异常,而张绣所得,仅是一个残破的关中罢了,要恢复关中元气,当要十年以上时间。其三,西川,如果张绣能夺西川,其势方才可称之为大成,有可夺天下之力。但西川刘璋虽然懦弱,然其麾下亦有智谋之士和忠勇之将,加之蜀中地理复杂,张绣要夺西川,恐怕不似当年秦国司马错那般轻易。其四,还有关东诸侯,当日董卓势大,关东各镇诸侯即组成联军伐之,如若张绣势力大成,难保关中各诸侯不会重滔当日讨董之举而讨张绣,须知关东世家最是鄙薄我关西之人,张绣乃关西贫寒出身,关东世家对其更加鄙薄不已。只此四难,张绣恐怕就不易解决,且莫说还有其他内忧。”

孟达听完,点头问道:“那以孝直看来,张绣能否成势?”

法正笑了笑,说道:“单凭臆想,却是不能断定,既然如今西川难去,不若子度兄与正一同游览一下汉中各地,如何?”

孟达笑了笑,说道:“孝直可是想考一下张绣是否明主?”

法正笑道:“却是瞒不过子度兄。”

孟达说道:“今日天色已晚,明日开始达就与孝直同游汉中郡。”

之后两人又闲聊了一会,才歇息。两人却是不知道,他们虽然将门窗关好,但方才那对话已经一字不漏地被人听去了,而窃听的正是暗影的人。

却是当日影一接了张绣的命令之后,连夜快马赶往汉中,虽然法正以及孟达早出发了几天,但他们都是以游山玩水的心态前进,而且法正又是文士,每日走不过十余里,怎及暗影每人所配备千里马一匹以作传讯。

故此当影一将书信交到贾诩手上的时候,法正以及孟达二人还在上庸郡境内。贾诩听得张绣的吩咐之后,立即便指挥暗影行动了起来,在汉中郡查探起两人来,终于在法正以及孟达进城打探消息之时认定为可疑人物,然后进行跟踪,之后就窃听到他们所有的对话了。

暗影的人员将窃听到的对话记录好之后火速送往南郑贾诩的手中,贾诩此时已经协助完张辽以及胡车儿处理好军中之事,正好腾出手来为张绣处理此事。当看完法正以及孟达的对话之后,贾诩微笑叹道:“主公目光如炬,这法正能发出如今论断,实乃当世大才也。”

感叹完之后,贾诩就吩咐暗影的人将马均的书信送到法正手上,之后再对二人进行观察,但不许干扰法正以及孟达的生活。

次日一早,法正以及孟达起来之后,就离开了驿馆,在城内转了半天将整座小城都走遍了之后,法正以及孟达就出了城外,到附近的小村庄观察。一连几天两人都到城外的村庄观察情况。

当一日,两人回到驿馆之后,驿馆的负责人却是递给了法正一封信,说道:“法先生,这是一位客商给你的,说是你的朋友给你的书信。”

法正接过书信之后道了一声谢,而后与孟达一同回了房中,才将书信拆开,发现是竟然是之前同行的伙伴马均写来的书信,里面说了马均与自己两人分别后的经历,并说明自己现在在宛城为官,过得很好,并且邀请两人亦到宛城,自己可以推荐两人为官。

法正看完之后并没有说话,而是将书信递给孟达,只见孟达看完之后却是不屑道:“马均这个只懂奇淫技巧之人张绣竟然用他为官?看来这张绣亦非如孝直所言那般有本事。”

法正苦笑了一下,他知道孟达受的是很传统的教育,对商人以及工匠很是鄙薄,像马均这种只专注于发明制作一些小玩意,而不专心读书的人,孟达自然会鄙薄不屑。但法正并不是如此想,他祖父法真当时乃是天下闻名的大儒,虽然名为儒士,但对商人、工匠并不鄙薄,这也使得法正亦如此。

只听见法正说道:“子度兄过了,德衡兄有大才,就信中所言的翻车,如若当如德衡兄所言一般,只怕天下百姓亦受其恩惠,德衡兄大名亦能因此而名留青史。况且正以为张绣有识才之能,观其麾下,徐晃、黄忠、胡车儿均是其一手提拔,但三人都可谓是世之虎将,其中黄忠以及徐晃更是大将之才,胡车儿虽是一匹夫,但亦是忠勇之士。再有贾诩、钟繇、杜畿、张既,其中贾诩和钟繇之前是小有薄名,但其才如何,天下人自不知,但如今看来,贾诩智谋,天下顶尖,堪比高祖之陈平,钟繇有王佐之才,可比萧何。杜畿、张既之前仅是一小官,但如今看来,二人治理一郡,绰绰有余,杜畿之才只怕能治一州,张既年岁不大,日后成就更不可限量。如此看来,正以为张绣有识才之能,其用德衡兄,当有其道理在,我等且看下去就知。”

孟达撇了撇嘴,说道:“孝直之前所说都有理,只最后一条达不敢苟同。”

法正微微一笑,没有在意,而是问道:“子度兄连日看了不少,以为如何?”

孟达想了想,叹道:“张绣麾下能人的确不少,以消息看来,张绣拿下汉中只不到一月,而且张鲁之前治理汉中亦很得民心。而张绣拿下汉中之后竟然如此快就将民心定下,这般手段非常人能做到。”

法正笑了笑,说道:“其实要定民心不难,百姓求的只是两餐温饱而已,张绣进军汉中之时汉中百姓都已经进行了春耕,其大军又无破坏良田,百姓对其印象自然不坏。而真正难定的其实乃是世家的心,传闻汉中杨家被张任悉数杀尽,其中只怕亦有些不为人知之处。不过无论如何,张绣所统领的三郡之中,真正的大世家只有上庸申家。而上庸申家的实力,在天下世家之中只算普通,也只有在上庸这么一个多山不富庶之地,申家才能出头。故此说白了,张绣所统领的三郡可以说是整个大汉世家最薄弱的地方,其能迅速安定民心,并不太难。”

孟达听得法正的话后,惊讶道:“孝直若是不说,达亦看不到,不过若无世家支持,张绣又怎可立足呢?就算如今三郡之内无世家,但日后张绣势力再增,必会有世家大族,而如今其地无世家支持,只怕日后麾下会不安宁啊,如此看来,张绣前途堪忧。”

法正笑了笑,说道:“子度此言差矣,莫要忘了现在汉中郡传得沸沸扬扬的科举,这个才是张绣对付天下世家的真正利器?”

孟达听得,失声道:“什么?对付天下世家?就凭张绣?”也难怪孟达惊讶,自从武帝独尊儒术开始,世家伴随着逐渐形成,到如今已经有超过二百年,二百年世家大族可谓根深蒂固,法正说张绣会对付天下世家,由不得孟达不惊讶,毕竟他是一名比较传统的士人。

法正笑着点头道:“没错,张绣就是准备如此。科举加上现在放在宛城的东观可以兰台藏书,就是张绣对付天下世家的利器。”

孟达听得,手脚一阵冰冷,连声喃喃道:“当真大胆至极,当真大胆至极啊……”

法正笑了笑,说道:“张绣治政如何,只观汉中郡未免有遗漏,不若明日子度兄与正同回南阳郡,那里才能看到张绣的治政方针如何?”却是法正与孟达先前虽从南阳郡到汉中郡,但其中并无考察观看,所以法正才提议回南阳郡一观。

第二百三十三章 法正与孟达(中)

这边法正和孟达的对话,自然再次一字不漏地送到了贾诩的手上。南郑城中,贾诩拿着暗影记下法正与孟达的对话在看着,不觉意间嘴角露出微笑,这一下却是被刚进来的李儒看到。

李儒见到难得一笑的好友竟然露出微笑,便取笑道:“文和,怎么你也会笑了?”

贾诩没有在意,反而将手中暗影记下法正与孟达的对话的绢布递给李儒,说道:“文忧一看便知。”

李儒含笑接过,而后仔细翻看了起来,只看了一阵,便惊讶道:“咦,这个法正好生厉害,当是天下小有的大才,加之其年纪尚小,若是能加以锻炼,只怕不在你我之下。”

贾诩说道:“这是主公吩咐诩留意的人,不想主公慧眼如斯。”

李儒听得,亦感叹道:“是啊,主公当真有识才之能,公明、汉升均是主公一手提拔,二人都乃世之虎将。元常、伯侯以及德容,都是主公当日让文和到儒手中要去,于识才之上,儒亦对主公佩服不已。”

贾诩听得,点头笑道:“文忧,不若我等同去见识这位少年英才,如何?”

李儒听得,笑道:“甚好,文和要回宛城,正好为文和送行,儒又可巡视汉中各县情况,政务上德容独自处理即可。”

贾诩听得,笑道:“文忧却是学得主公一般悠闲了。”在南阳郡之中,张绣的悠闲和钟繇的忙碌这两个是出了名的,张绣不时的巡视以及到各地走走逛逛,无聊之时就到军中与大将比武较技,而相反钟繇则是每天都埋头处理政务,连吃饭的时间也没有。而如今李儒显然将张绣在南阳郡这一套搬到汉中来了,只不过李儒是当了张绣的角色,而张既则是当了钟繇的角色罢了。

李儒听了此话,一阵愕然,继而哈哈笑道:“文和可是羡慕了?”

贾诩没好气地瞪了李儒一眼,说道:“小心诩在主公面前参你一本,就说你玩忽职守。”

李儒撇了撇嘴,说道:“文和,你这是妒忌,赤裸裸的妒忌,夫人准备要诞下小主公了,儒还是劝文和早日回宛城吧,想来主公有不少事情要麻烦文和处理。”

贾诩听后,指着李儒,不由得气结,最后只得无奈地骂道:“交友不慎啊……”(文*冇*人-冇…书-屋-W-Γ-S-H-U)

贾诩与李儒就在玩笑之中定下了明日出发,李儒将事情吩咐与徐荣以及张既二人完成,贾诩则是让张辽和胡车儿先领选好的精锐士卒回宛城,自己则在后面坐小车赶路,不与大军同行。

两第二日,贾诩以及李儒一同坐小车出发,他们只带了几名张绣配给他们的亲卫,负责驾车和起居,当然暗影的人则是一路暗中跟随。两人一路向东南出发,沿途之上李儒也在路过的县城处访问了一些百姓,听听他们对治政的看法等,连过几城,发现百姓们对张绣的治政以及其军队都表示赞许。

两人的小车出了汉中郡之后就到了上庸郡的治所上庸城,来到驿馆前,两人一同下车,贾诩就对李儒说道:“文忧,我们要见的人就在这驿馆里了。”

李儒听得点了点头,说道:“快点见完他儒就要回去了,若是被主公知道我这么一个汉中太守巡视巡到上庸郡却是不好。”

贾诩不着痕迹的说道:“文忧且放心,诩是不会在主公面前参你一本的。”

李儒哼哼了两声,说道:“以儒对文和一向的了解,文和定会在主公面前参儒一本的。”

贾诩小声骂道:“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说完不理李儒几步走进了驿馆当中,李儒见得,只能无奈跟上。

驿馆虽然是歇息的地方,但在驿馆的留下也安排了一个地方供客人们吃饭喝酒聊天的,与以后的客栈情况差不多。

贾诩一进去,离远就见到两名文士打扮,神态轻松的年轻人在不远处吃喝,贾诩便要了那两名文士打扮的人旁边的位置,之后又叫了几道小菜。

当李儒以及贾诩坐下之后,并没有引起两人的注意,李儒刚想说话,贾诩就做出禁声的手势。

只听见那边一人说道:“上次来这上庸城没有发觉,现在才觉得这上庸城非是一般的繁华,达以前曾经随家严来过一次上庸城,那时候的上庸城根本不及现在繁华,长此下去,只怕这上庸城会发展得不亚于南阳的宛城。”说话的正是孟达。

那边的法正说道:“我们上次来上庸,却是不及现在繁华,而现在上庸能如此,却是有因。”

孟达听得,奇道:“孝直且为达解惑。”

法正笑道:“以前的上庸只是在南阳郡之旁,而且多山,土地亦不肥沃,不富庶亦正常。但如今张绣夺下汉中郡,这上庸就成了汉中以及南阳两郡之间的桥梁,而如今汉中郡刚准备治理,正是商人赚钱的良机,大量南阳郡的商人涌入汉中郡之中,却是将这两郡之间的大城上庸城连带着使得繁荣了不少。而由于蜀道长期被刘焉截断,益州与外界联系已经断绝了几年时间,如今虽然只是到汉中郡的道路通了,但商人亦可将不少益州的特产运出,而经上庸出南阳,就是唯一的通道,上庸得此良机,又怎能不繁荣呢。”

听了法正的话,不止孟达赞叹,就连贾诩以及李儒都看出对方眼中的惊喜,因为从此话中可以听出,法正不仅长于谋略,而且对治政亦有心得,可谓大才。

李儒却是当先说话朝法正说话道:“这位小兄弟所言有理,可谓道出了我等商人为何要出入于南阳以及汉中两郡的原因啊,而这上庸城得益于此,亦难得繁荣了起来。”

却是这次李儒以及贾诩出来,是装作客商的,故此李儒亦从客商的角度开始与法正搭话。

那边的孟达见得李儒是客商打扮,眼神之中透着不屑,只是不停地自己夹菜,并没有打算搭理李儒。

反倒是法正很有礼貌地回了一礼,说道:“这位先生客气了。”

李儒没有在意孟达的反应,而是笑着对法正道:“大司马真是治政有方,如若不是大司马,我等只怕还在战乱之中,听说兖州以及河北那边打得厉害着呢,关中那边也不太平。”

贾诩则是在旁边搭了一句:“是啊,宁为太平犬,不为乱世人。”这句说话却是张绣经常挂在嘴边的,这时却被贾诩说了出来。

法正听得,细细地重复了几遍这句说话,而后向贾诩拱手一礼道:“先生之言饱含深意,正佩服。”

这时孟达却似乎对法正对待二人的态度不满意,冷哼一声道:“现在张绣看似势大,三郡富庶繁荣,但其实如空中楼阁,张绣身处危机之中而不自知罢了,劝你们还是尽早离开这里,不然战火来到,只怕你们不仅不能发财,恐怕连性命亦要赔上。”

贾诩以及李儒听得,对视一眼,分明看到双方眼神之中的戏谑,贾诩微微一笑,暗中对李儒做了一个请的手势,李儒轻点了一下头表示知道。只听见李儒装说道:“这位先生何出此言,须知大司马乃是天下有数的虎将,不亚于天下第一大将吕布,而大司马麾下大将亦是能战之士,其军兵强马壮,试问天下谁是大司马的对手?”

孟达听得,不顾法正眼神的阻止,说道:“张绣东有袁术,东北有曹操,南有刘表以及刘璋,西北关中处有李郭二人,这数名诸侯之中,只有曹操与张绣并无旧怨,但张绣夺了兖州的襄城,只怕以曹操为人不会善罢甘休,到时若有一说客,说连这众位诸侯齐伐张绣,只怕张绣再强,亦无力相抗矣。”

李儒听得,暗中觉得好笑,孟达之言若是用来威吓普通的客商或许真的会成功了,但与李儒说这些,无疑有班门弄斧之嫌。

正当李儒准备说话的时候,法正却是开口道:“两位先生莫怪,子度兄方才所说只是戏言耳,当不得真。”说完瞪了瞪孟达。

孟达虽然年长于法正,但对这位年纪比自己小,而见识能力都比自己强的好友却甚是服气,如今见得法正真的生气了,便不再多言。

李儒见得,亦没有在意,反而问法正道:“小兄弟为何说那只是戏言,某却是觉得小兄弟那位朋友所言甚是有理。”

法正听得,苦笑了一下,无奈之下只得将在汉中郡时与孟达分析的话重新说了一遍与李儒听。

李儒听完之后,叹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