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北地枪王张绣-第10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了知己。只见马均重重地点了点头,说道:“均愿意留下,均见过主公。”说完朝着张绣就要下拜。
张绣一把将马均扶起,说道:“德衡不必多礼。”顿了一顿,张绣又说道:“绣先为德衡说一说那想法,不过能否制作出来就要看德衡了。”
马均点了点头道:“主公请说。”
张绣笑了笑,道:“绣此法却是将一个个字用泥土烧制成型,将常用的字烧制好之后就可以根据书籍的内容一个个字排好成型,而后进行印制书籍。那么就可以一改需要一大块雕版才能印制的弊端。此法只需烧制大量常用字即可,若是印书时遇到没有的字亦好即时烧制,而用泥土烧制字样应该不难,不知德衡以为如何?”
马均听了之后,低头沉思了好一会儿,才喜道:“妙,主公此法实在太妙了。”
张绣笑道:“制作的难点在于烧制泥字,这方面却是需要德衡了。”
马均想了想,说道:“主公找些制瓷工匠来协助于均,此事应该不难办到。”
这时,一旁的钟繇忽然开声说道:“主公所言此法,却是似始皇帝定度量衡之时在量器之上用木戳印四十字的诏书。”
马均听完,击掌道:“对啊,就是这样,只不过主公此法用的乃是泥字,而用途则是印书。”
张绣听完,暗道:“中国古人真的不能小视,秦始皇的时候就已经有了活字印刷的想法,只不过没有大规模施行而已。”想罢,张绣笑道:“既然如此,那此事就交由德衡去办,元常要尽力配合。”
钟繇笑道:“主公且放心,此举当为天下士人谋福祉,繇定必尽力协助德衡。”
马均听得,大声应道:“诺。”
这时张绣又说道:“对了德衡,你还是快写一封书信与你朋友,绣派人将信送到他们手上。”
马均听得,应道:“谢主公。”说完之后取过案上没有用完的纸笔,哗哗哗地写了起来,写完之后吹干墨迹,交给张绣。
张绣含笑着将信收起之后,又和两人闲聊了一阵,才离开。刚出大厅走到一僻静处,张绣忽然叫道:“影一。”
下一刻,一名扮相普通的男子出现在张绣面前,说道:“影一在此,请主公吩咐。”
张绣从怀中取出马均那一封书信,递给影一,而后说道:“将此书信带到汉中去给文和,并告诉他法正大才,务必将其留下。”
影一接过书信收好,而后应了一声:“诺。”再下一刻已经消失在张绣的面前。
张绣见得,暗道:“王大师训练的徒弟果然厉害,这些人当真是天生的情报人员。”想罢摇了摇头,慢慢走回家中。
回到家中之后,张绣首先安排好小陆谦,并让人将荼全部交给小陆谦处理,还要出外大量搜集,之后的时间里面,张绣每天都留在家中,陪伴着肚子越来越大的陈瑶。
……
一个多月后,却见到张绣在一间房前来回踱步,旁边华雄、赵云、钟繇、张济等人赫然在场,他们都是一脸紧张的样子。只有童渊还有王越两个在旁不知在争论着什么,而房里面则传来陈瑶撕心裂肺的惨叫声。
这时,已经来回走了不知道多少圈的张绣有点不耐烦了喃喃道:“怎么了,究竟怎么了,已经两个多时辰了。”
这时赵云走上前来,说道:“大师兄莫急,相信师嫂定会母子平安的。”
这时华雄亦准备上前相劝,却听到里面的陈瑶又是一声撕心裂肺的惨叫声,张绣听得,大声道:“不能再等了。”说完一脚踢在大门之上,将门踢烂,整个人闯了进去。
里面太史慈的母亲见得,立即上前将张绣拦住,并说道:“女人生孩子不能进来。”说完对赵云以及华雄说道:“快将伯渊拉住。”赵云以及华雄听得,一把上前将张绣拉住。这时太史慈的母亲又对张济、钟繇以及蔡邕三人打了个眼色,三人都是持重之人,立即上前劝住张绣。
正在这时,只听见一老妇人说道:“生了生了……”
张绣听得,立即问道:“瑶儿她怎么了?”
此时,却见到蔡琰满头大汗从里面走出来,拉住张绣说道:“夫君且放心,母子平安。”
张绣听得,心中稍定,才又退出了房间。
这时太史慈的母亲瞪了张绣一眼,说道:“孕妇不能受风,现在门破了该怎么办。”
张绣听得吓了一跳,立即俯身将已经破碎了的房门搬起,重新安了回去,由于连接之处已经被张绣踢烂,于是张绣只得双手将门扶住,不让它跌下来。
这时,里面又听到那老妇人的说道:“恭喜将军,是一名公子。”等了好一会儿之后,一名老妇人才在里面将那孩儿抱了出来。张绣抱着看了看,见到这孩儿脸皮全都皱着,丑丑的,不过难掩心中的激动,两世为人,他终于要当父亲了。
这时张济上前,将那孩儿从张绣手中接过,并小声对张绣道:“伯渊快进去看看瑶儿,孩儿就交给为叔和你婶婶照看即可。”
张绣笑了笑,之后示意方才接过他扶住大门职责的赵云将门搬开,自己则是走了进去。
入到房间,却是见到陈瑶脸色苍白地躺在榻上,张绣立即上前捉住陈瑶的手说道:“瑶儿,辛苦了。”
陈瑶勉强露出一丝笑容,说道:“夫君,瑶儿没有辜负夫君,为夫君诞下一男孩儿。”
张绣捉住陈瑶的手,柔声道:“男孩女孩为夫都喜欢,瑶儿你刚生产完,先休息一下,为夫就在这里陪着你。”
陈瑶的确很累,听得此话微点了一下头,而后闭起眼睛。
第二百三十一章 张绣得子
不过陈瑶刚闭目不久,又睁开眼睛,问张绣道:“夫君,我们的孩儿呢?”
张绣笑了笑,说道:“在外面被叔父和婶婶抱着呢。”
陈瑶捏了捏张绣紧捉住她的手,说道:“夫君,瑶儿想见一下孩儿。”
张绣笑道:“好的,为夫现在就去抱他进来。”说完将蔡琰叫了进来陪住陈瑶,自己则是走了出房外。
刚出到外面,张绣一阵愕然,见到原本只有童渊和王越的争论已经演变成混乱至极的争论。
童渊正揪着蔡邕的胡子在说道:“应该用烈字,伯渊乃是枪王,天下有数的名将,孩子的名自然不能输掉气势,当用烈字,叫作张烈……”
这边蔡邕却是不理被童渊揪着的胡子,说道:“粗鄙不堪,粗鄙不堪。伯渊乃是当朝大司马,当用理字,世事当逃不过一个理,用理字当有泱泱君子之意……”
这时王越却是凑了过来,大声道:“不妥,当用义字……”
那边钟繇也走上来凑热闹道:“都不妥,看这孩儿健壮,当用佶字……”
张绣见到众人在争论,根本插不上去,立即拉住旁边的赵云和华雄问道:“华兄、子龙,究竟发生何事了?”
华雄挠了挠头,说道:“本来只是童大师和王大师争论主公孩儿欲取何名,怎知道钟太守还有蔡先生也加入了。唉,那边贾先生还有正方、文远他们也在说着此事呢,不过没有童大师他们激烈罢了。”
张绣听到,顺着华雄所指的方向望去,果然见到贾诩、李严、张辽、马均等一帮人都在议论纷纷,顿时感到头痛起来。
张绣忽然奇道:“华兄和子龙怎么不参与讨论?”
华雄傻笑了一声,说道:“主公,俺觉得小主公应该起……”
还没有说完,张绣就立即落荒而逃,暗道:“这华雄是扮猪吃老虎,知道他们商量到最后肯定要自己决断,所以干脆就不参与讨论,直接找上了自己。”
赵云见得,高声说道:“大师兄莫走,云以为……”
赵云还未说完,众人听到赵云高声喊的那句“大师兄莫走”就知道张绣出来了,纷纷张望,见到他之后,立即围了上来,不停地对着张绣语言轰炸。
张绣快步来到张济跟前,说道:“叔父救我。”
张济见到众人围上来,便开声说道:“诸位,这孩儿乃是我张家后代第一个孩儿,我张家历来人丁稀薄,到济这一代只有济和伯渊之父,而到了伯渊这一代只有伯渊一人,故此济觉得这孩儿当取可为我张家开枝散叶之名,这样一来伯渊只要多努力,多生出几个孩儿,到时张烈、张理、张义……这些名都有孩儿用了,何乐而不为,故此济以为这孩儿当取泉字为名,以为张家可继续开枝散叶。”
众人听得,齐声说道:“好……就取泉字……”
张绣见得众人基本都同意了,又觉得泉字不坏,为免夜长梦多,便立即说道:“就用泉字为名吧。”
张绣刚说完,童渊就立即说道:“好,这第一个孩儿用泉字,第二个当用烈字……”
童渊还没有说完,蔡邕就说道:“伯渊第二个孩儿定是老夫爱女所生,所以第二个孩儿当用理字……”
这边童渊和蔡邕开了话头,众人又重新陷入了争论之中,这次争论的却是第二个还未生孩儿的名字。
张绣见得就一阵头痛,这时张济问道:“伯渊,瑶儿如何了?”
被张济这么一提醒,张绣才醒起自己要做何事,立即问道:“叔父,泉儿何在?”
张济指了指一旁,说道:“你婶婶和子义的母亲在照看着他呢。”
张绣点了点头,说道:“瑶儿要见他,绣现在就抱他进去。”说完走到邹氏旁边说明了情况,而后双手抱住张泉,一阵血肉相连的感觉传来,方才自己抱的时候还处于心焦以及激动之间,没有什么感觉,现在望着已经在怀中熟睡的张泉,张绣不由得暗自感叹了一下。
抱着张泉小心地绕开争论得越来越激烈的众人,悄悄溜进了房中,见到蔡琰在陪着陈瑶说话,张绣立即将张泉抱到陈瑶身前,说道:“瑶儿且看,这就是我们的孩儿,叔父为他取了名字,叫作张泉,意为以后为张家开枝散叶。”
陈瑶和旁边的蔡琰听得,同时脸色一红,张绣笑了笑,捉着陈瑶的手一同摸了摸张泉的小脸。这一下可能弄得小张泉不舒服了,小脑袋转了转,躲开了两人的手指。
张绣缩回了手,对陈瑶说道:“瑶儿先歇息一下吧,为夫和泉儿在这里陪着你。”
陈瑶此时已经很疲累了,无力地点了点头,闭上了眼睛,不久之后就陷入了熟睡。
之后数日,张绣除却必要的公务要处理之外,整天都在家中陪着陈瑶,而张泉平时就交给了太史慈的母亲照顾,毕竟只有她对照顾孩子比较熟悉,而张绣亦对她放心。
一日,张绣正在家中陪着陈瑶,门房却是忽然走进来报道:“禀报老爷,外面有两人求见,自称法正、孟达。”
张绣听得喜道:“他终于来了,文和果然没有说错。快将二人请到大厅。”
门房应了一声,就出去了,张绣却是大笑道:“吾又得一大才矣。”之后对旁边的陈瑶说道:“瑶儿,为夫去去就来。”
陈瑶微笑道:“夫君有公事,且去忙吧。”
……
原来张绣虽然身处宛城,但对法正一行的动向都掌握得了如指掌。
且说当日法正与孟达二人与马均分别了之后,就继续往汉中郡出发。刚进入了汉中郡到得其中一个小县前,还未进城。法正望到县城之上插着的大旗,失声道:“不好,子度兄,只怕我们不能进西川了。”
孟达听得,奇道:“孝直何出此言?”
法正没有答话,而是指了指县城之上的大旗,孟达顺着法正所指望去,一看之下惊讶道:“是骠骑将军的大旗,这么说来,汉中岂不是已经落入张绣之手?”
法正皱了皱眉说道:“此事尚未知,且进城打探一下消息吧,希望张绣只是将汉中郡靠近上庸郡的一些县城拿下了,如若整个汉中落入张绣之手,只怕我们要从江陵那边才能进西川了。”孟达点了点头,表示明白。
两人进城之后,立即朝一些过往的客商打探消息,这时代,除却各诸侯以及各世家大族,要知道最快的消息就只能寻一些客商打听了。两人打听完之后,脸色一阵沉重地回到驿馆之中。
孟达将门窗关好之后,才问法正道:“孝直以为如何?”
法正想了好一阵之后,才说道:“根据那些客商所言,之前有一队约万人的骑兵从上庸入汉中,如果正所料不差,只怕此时张绣已经坐拥汉中郡了。”
孟达听得,奇道:“张绣派兵不是说他正在夺汉中郡吗?怎么会已经夺下了?”
法正解释道:“之前有消息传来,说是张鲁反,进攻西川,这消息已经传来半月有余了,再加上我们没有各地诸侯和世家专用的探子,这消息发生到我们知道绝对不止半月。以张绣以及贾诩夺南阳以及上庸两郡的表现看来,绝不会到此时才发兵,而且还是高调出兵,让百姓所知,如此不智的行为张绣必不会做。”
孟达想了想,说道:“孝直虽然说得有理,但除却进了汉中这一万骑兵,张绣的大军都在宛城,怎么有兵进攻汉中。”
法正听得孟达的话后,陷入了苦思之中,良久才忽然击掌道:“我明白了,一定是徐荣所部。”
孟达听得,奇道:“徐荣所部?”
法正解释道:“张绣原本乃是董卓部将,以前就与徐荣、华雄交往甚密,而董卓一死,华雄就投了张绣,恐怕徐荣亦不能免俗。徐荣此人有统兵之能,但治政可谓一窍不通,加之麾下又无能人,反观张绣文有蔡邕、贾诩、钟繇之流,武有华雄、赵云、徐晃等将,自己武艺亦是天下一流,如此势力又占有南阳以及上庸两郡,以张绣和徐荣的熟悉,徐荣投张绣未必无可能。况且子度兄可曾记得,我们路过弘农附近的时候,虽见有徐荣的大营,然人声却是有些虚浮,如今想来只怕是张绣布下的虚张声势之计,目的是秘密调徐荣所部突袭汉中,如今看来徐荣所部只怕已经成功将汉中取下了,张绣才大摇大摆地派兵进汉中,其余各地诸侯见得,亦无奈。”
孟达听完法正的分析,想了一阵,点头道:“孝直所言有理,不过张绣取了汉中,岂不是于南面再树一敌,如此算来,张绣东有袁术,西北有董卓旧部李傕等人,如今南又有刘璋,东北的曹操和荆州的刘表亦非是可靠的盟友,张绣可谓陷于重重包围之中。其若是不取汉中,以刘璋之懦弱只怕亦不会贸然出兵进攻张绣,但现在看来恐怕未必,而孝直蜀中的那位好友亦非轻与之辈,这次张绣取了汉中,只怕是得不偿失了。”
第二百三十二章 法正与孟达(上)
听得孟达的话后,法正摇了摇头道:“恐怕未必,刘璋懦弱,永年信中亦说了,若非乱世已到,为了保命,正亦不想入川助刘璋此人。其性格懦弱,就算有永年辅助,恐怕要在张绣手中虎口夺食,抢回汉中只怕不易。”
顿了一顿,法正又说道:“东面袁术刚败于张绣,短期不敢再招惹张绣,如今其目光已经转向东面,曹操与刘表二人与张绣并无深仇大恨,如今张绣势大,二人自不会触张绣的霉头。至于关中的情况子度亦知道,李傕和郭汜、樊稠三天一小打,十天一大打,以正看来,等他们打得筋疲力尽,而张绣经过这段时间的休养生息之后,使得三郡恢复富庶,以其兵马之强壮,大将之多,定会出兵夺取关中,到时张绣的势力比之当日之董卓只怕不遑多让,而且张绣名声比之董卓要好,其麾下亦不似董卓那般良莠不齐,均是精锐,到时关西当以张绣为尊。”
孟达听了法正的话后,仔细想了想,觉得法正分析得甚是有理,便问道:“以孝直所言一般,张绣岂不是可成强秦之势,进而夺取天下?”
法正皱眉想了想,说道:“以正看来,张绣的战略大约亦如当年强秦一般,不过要成强秦之势,张绣亦有数难。”
孟达听得,问道:“有何难?”
法正说道:“其一,凉州羌祸,凉州羌祸久已有之,几十年来朝廷可以说是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