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这货不是马超-第23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我一怔,问道:“对方只是一支败军,我们据城而守,并无不妥之处吧。”
  “属下不敢隐瞒,”何伦又开始冒汗,“沓氏素少战事,城中士兵平时甚少操练,如今临阵对敌……属下自认没有丝毫把握。”
  我为之哑然,这何伦倒是老实,可是敌军已至城下,才告诉我士兵们战斗力都是0,这不是坑爹吗?
  “我不用沓氏士卒作战,只要给我看紧城门,便是你们一件功劳。”我最终还是决定先看看形势再决定是否撤离。
  何伦怔怔地看着我,没有说话。
  “若是真需要逃走,我自会离开,”我很坦然地对他交底,“到时候你可以弃城而走,也可以举城而降,反正是要保全自身。”
  他一个哆嗦,而后目瞪口呆地看着我。
  “主公,有人下船了!”一直在观察敌情的吴石高声喊了起来。
  我扶着城墙向南望去,只见当中一艘大船中缓缓走出数人,而且竟然还牵出马来……
  “还有战马?”我下意识地皱起双眉,“这可超出我的想象了……”
  “似乎只有一匹马……一个人?”庞淯在一旁嘀咕道。
  果然,一人跨上战马后,向四下团团一躬,而后催马向北行来。
  或许是刚刚踏上陆地,人马都不习惯,或许是心中谨慎,对方的速度并不很快,反而让在城头观看的我们颇为紧张。
  “你们稍稍退开。”我清了清嗓子,朝身后摆手。
  庞淯如临大敌,急忙将一脸茫然的何伦等人拉开。
  “来者止步!”我微微催动真气,提声喝道,对方距离城下不过半里之地,并不需要我太过发力,但声音浑厚洪亮,确是与一般喊话差异颇大。
  战马的行进显然一滞,而后缓缓停在六七十丈之外。
  这个距离,正在我的有效射程之内。
  “你不是沓氏长?”他仰头朝我望来,一问之下,竟然也是底气十足,内功精湛。
  这才真正让我吃了一惊,只听这简简单单六个字,我便能感受到此人……修炼的大约也是九阳神功,或者说,至少是泰山的一脉,而且已近炉火纯青!
  “本府乃征北将军、辽东太守马超,”我顿时生出亲近与招揽之心,“敢问将军尊姓大名?”
  “辽东太守马超?!”他提高了声音,“公孙太守呢?”
  我吐了口气,朗声道:“公孙度意图谋逆,公然越郡作乱,已被幽州刺史卢植卢大人斩杀于军阵之中,公孙康、公孙恭也均已授首,将军若能率众弃暗投明,本府可以保证既往不咎。”
  对方略微沉默了片刻,对于公孙父子的死讯倒不是特别惊讶,显然已经有所耳闻。
  “马太守如何保证?”他再次开口,声音却有些低沉。
  这一问真的把我给难住了,我手头也没有儿子给你当人质吧?
  “你说呢?”我只好将问题退回给他。
  “马太守若是出尔反尔,我虽是一介匹夫,却也要向你讨个说法。”他忽然举起一张大弓,右手捏箭,拉弓满月,叱道,“日!”
  “保卫主公!”庞淯反应极快,快步上前便要将我扑开。
  我轻轻向左闪开了他的飞扑,摇头道:“偏了。”
  何止是偏了,简直偏得厉害。飞箭根本没有爬上城头,笔直地飞向南门上的门匾。
  我朝门匾望去,心跳忽然猛地一顿!
  门匾上只有两个字“沓氏”,那只箭矢正死死地钉入了“沓”字的“日”中!
  今日有劲风啊!
  “将军尊姓大名?”我第二次发问,同时招揽之心愈盛:这种精妙至斯的神弓术,绝不应该做一个默默无名的辽东小将。
  他收回了弓箭:“在下太史慈。”
  

9 太史子义

 “原来是东莱太史子义!”我从震惊之中回过神来,赞叹道,“真乃当世豪杰!”
  太史慈仰望城头,讶然道:“区区贱名,不敢辱闻。”
  “子义为何会到辽东为公孙度做事?”我问道。
  “慈曾犯事,因而避乱辽东,为公孙度帐下一员小将。”他坦然答道。
  我点头:“子义为公孙度攻掠东莱,胜负如何?”
  “现任青州刺史曹操先示我以弱,而后诱伏我军主力,沉船三十余艘,溺亡者不下五千,主帅也在乱军之中身亡。”
  “你……还不是主帅?”我稍稍有些吃惊。
  他一怔,而后摇头:“慈只是一船长。”
  “可惜了英雄。”我发自内心地惋惜。
  他沉默了三秒钟:“太守言重了。”
  我转向了船队:“子义,归来者尚有多少?”
  “三十二艘船,近六千人。”
  “还要为公孙度拼命吗?”
  太史慈不卑不亢地应道:“全看太守之意。”
  “我意已经说明,只要归降,既往不咎。”
  “可否令士卒返归乡里?”
  “这个自然。”目前我还真不放心将这些人直接收编。
  “如此,则请太守稍候片刻。”他遥遥向我弯腰,而后调转马头返归岸边。
  庞淯凑了上来:“主公,你刚才为什么一直叫我?”
  我微微一怔:“子异……哈,”我笑了一声,“他是‘义气’的‘义’,不过以后还真难区分了。”
  他苦着脸道:“看这太史慈箭术了得,恐怕只有张辽和秦阵两位营长才能匹敌吧?”
  “恐怕是这样。”我同意了他的判断,太史慈弓术通神也的确是公认的,至少这份精准度比我要强上三分。
  “我军中似乎没有空缺了……”他低声道。
  我白了他一眼:“用不着你来操心吧。”
  他嘿嘿一笑:“说的也是。”
  “太史慈有将才,可做营长。”我做了决定。
  庞淯显然已经早有预料:“我军又要壮大了。”
  “府君是要赦免他们?”何伦插话道。
  “只不过是些士兵而已,主帅也已经身亡,没必要追究吧?”我侧身去看他。
  “府君宽仁,属下感佩。”他连忙弯腰表示赞同。
  “太史慈又过来了。”庞淯在一旁提醒道。
  只见太史慈领了数十骑缓缓向城下靠近,大约都是船长之类的小将。
  这群人来到城下三十丈时,集体翻身下马,齐刷刷跪倒在地。
  “开门。”我向守门的吴石下令,而后走下城楼。
  “主公小心。”城门被缓缓打开,吴石持刀护在我的身前。
  庞淯也已率一排士兵紧紧跟了出来。
  我不急不缓地迈步来到这三十余人面前:“都起来吧,你们人数太多,我就不一一扶了。”
  衣甲歪斜的降将们彼此看了几眼,在太史慈的带领下抖抖索索站了起来。
  我仔细打量着太史慈,年近三十,身长与我相仿,白面朗目,朱唇皓齿,却不失威武之气,豹头燕颌,猿臂蜂腰,更兼须髯丰茂,超过一尺,以我的审美观来评判,他是不逊于公孙瓒的俊美男子。
  “辽东青壮已经损失了数万,不能再少了。”我叹了口气,“将所有士卒都遣散,让他们安心种田吧。你们这三十来人,可以留在军中,也可以返回家乡去过日子,全凭你们自己决定。”
  他们这次的动作整齐了许多,都是拱手抱拳弯腰,齐声道:“谢府君不杀之恩!”
  “愿意继续参军的,可以来襄平大营报道,位置你们也都知道。”我拍了拍手,转向太史慈,单刀直入表明心迹,“子义,跟我如何?”
  或是没料到我如此直接,太史慈一时间竟没反应过来。
  我又道:“大丈夫生于乱世,当提三尺剑,平定天下、立不世之功,岂能埋没于草莽之中?!”
  太史慈双目骤然一亮,灿烂仿似明辉:“府君何以用慈?”
  我立刻答道:“子义有将帅之才,马超不肖,愿以大将之礼相待。超有虎豹飞军八营,每营千五百骑,若君不弃,请为营长。”
  “一千五百骑?”他确认道。
  我点头:“虽不敢称天下无双,但大多随我征战数年,足称精锐。”
  他忽然哆嗦了一下:“太史慈出身卑微,如今只是一负罪小吏,府君能信我耶?”
  “若论出身,家父早年从贼而起,马超岂非更加不堪?”我趁机黑了马腾一把,“我信子义忠勇,如此便足够。”
  他身后有几人纷纷劝道:“马太守宽仁爱才,任贤能不看出身,子义,你便从了吧!”
  “是啊,比起任人唯亲的公孙度,马太守才是你值得效忠的明主啊!”
  太史慈思考的时间并不算长,当即单膝跪地,低头抱拳:“蒙府君知遇之恩,慈肝脑涂地,敢效犬马!”
  我立刻抛下了所有的架子与嘴脸,一把扑上,伸手将他拉起:“子义归我,如……养由基之归楚!”太史慈神弓善射,但我却不太清楚他有何战绩,正如楚国神射手养由基一样。
  太史慈长身站起,又恭恭敬敬向我一躬,才直起腰板,沉声道:“府君,这船上的弟兄,是否可以归家?”
  喜形于色的我哪里还管得上那些人,忙不迭点头:“我已经说过,他们可以立即返回家乡,若缺少口粮,尽可从官府中借调。”
  “如此,属下代六千弟兄谢过府君。”太史慈又是一礼,“请府君入城稍候,属下安顿好船上弟兄后再来听令。”
  我点了点头:“我等你。”
  他微一抱拳,跨身上马,与其他人一同返回岸边。
  岸边隐隐响起欢呼之声。
  而后陆续有士兵开始下船,三三两两向沓氏城走来。
  “主公,还是入城稳妥一些。”一看到上千人向这里靠近,庞淯反射性地紧张起来。
  “他们没带兵刃。”我自信于自己的眼睛。
  “就算赤手空拳,那也是六千士兵啊!”吴石也忍不住冒出了汗,“主公太过冒险了。”
  “主公既然已经决定,当属下的只要冒死护住他就好了。”有人在背后说道。
  我扭头去看:“你是……陆仁?”是那位能够力战赵云的路人。
  “难得主公记得属下的姓名。”他露出一丝笑意。
  不是我记性好,而是你的姓名太好记了……
  “你方才说的话并不全对。”我正色道。
  他的笑意顿时凝固:“请主公明示。”
  “忠诚固然十分重要,但我的命令并非全部正确,能发现谬误并提出更好的意见,这才是真正的良才。”我谆谆教诲,“明白吗?”
  “主公教诲的是!”陆仁如小鸡啄米一样点头。
  “所以,请主公入城!”吴石顺势道,“属下认为这样才是更好的意见!”
  我摆手:“此事明显我是对的,并非谬误。”
  庞淯只能向吴石叹了口气。
  “谢马太守!”
  有士兵遥遥喊道。
  “谢马太守饶命!”
  越来越多的士兵一起喊道。
  他们聚在一起,却不敢太过靠近。
  我朝四下里招了招手:“快回家吧,不要让父母妻儿再挂念了!”
  近六千士卒向四面八方散去。
  只留下岸边三十二艘帆船。
  ————
  今天到27号我将前往江西井冈山学习
  可能会断更

10 太史慈的过去

 六千人散开是一个很快的过程。
  我就站在城下,看着他们成群结队地路过,成群结队地离去。
  不到一刻钟,岸边便只剩下十余人。
  “府君,这十六人都愿意留在军中,愿府君接纳。”太史慈带领着他们向我请示。
  我点头道:“劳烦子义代我统计一下各位姓名、籍贯、之前在军中的职务,若有其他本事也请一并写出来,我了解之后再做安排。”
  “诺。”他们纷纷低头。
  “你们渡海而归,今天便先休息一晚吧。”我拉过吴石,“你负责安排他们的住宿饮食。”
  “遵命。”吴石微微耸肩,抱拳应道。
  -
  太史慈很快便捧着几片竹简上前敲门。
  我从庞淯手中接过后仔细地扫了几眼,包括他本人在内,共十七人,年纪最大的三十三岁,最小的也有二十四岁,都是正当年的年纪。
  最左两列是介绍他自己的,全文如下:
  “太史慈,青州东莱郡黄县人,犯事避辽东,年二十八,百人将,善弓马舟楫,尤能泅水。”
  看到最后一句,我忍不住笑道:“子义还是游水的行家?”
  “府君见笑了,”他解释道,“慈临海而居,自幼便在海中嬉戏,自问水性不错。”
  “我可是个旱鸭子。”我自揭老底。
  “旱鸭子?”他没听明白。
  “就是说,我这辈子从没下过水啊。”我解释道,“也就在澡盆子里刨过水。”
  “我也是。”端茶倒水的庞淯插了一嘴。
  我白了他一眼,他浑不在意。
  “府君生在西北,比起水性,恐怕真的不如海边男子。”他没直接说不如他自己。
  我点了点头,换了个话题:“子义家中可有兄弟姐妹?”
  “慈是独子,”他答道,“有一姐一妹。”
  “令妹是否成家?”庞淯又来插话。
  太史慈立刻答道:“舍妹嫁人已经五年。”他神色略微一黯,“慈也已经五年不曾归家。”
  “你没有顺路回家看看令尊?”我奇道。
  他低头答道:“慈随军乃是侵掠东莱,怎有脸面回家见人。”
  我舒了口气:“你说得对。当年家父随韩遂一起侵掠三辅,也没敢回扶风拜谒族老。”我再次自曝家底,最近我发现黑马腾会让我有一种莫名的快感。
  因为涉及到我的尊长,太史慈没有直接表达意见,只是说:“身不由己吧。”
  “都算是吧,”我点了点头,“之前在城上与你对话时,便感觉你我内功颇有相似之处,莫非也是泰山一脉?”
  “正是,”他肯定了我的猜测,“慈少时曾遇到云游四方的泰山道人,因而得习九阳神功。”
  “如今已经圆满?”我对练功的事情倒是很感兴趣。
  他遗憾地摇头:“慈修习内功近二十年,自二十六岁时便进入第八重境界,却迟迟不能领悟更深。”
  我也感到十分遗憾:“我也刚刚练到第八重,以后务必与我交流心得。”
  他明显一怔:“府君修习了几年?”
  我挠了挠鼻尖:“大约……有两三年时间了。”
  他满脸惊讶与不信:“两三年?”
  “说实话,”我坦然道,“是从去年三月开始练的……”
  太史慈一个哆嗦:“府君天资过人,属下实在惭愧。”
  “将军不必惭愧,主公实在不是人,”庞淯安慰道,“像我……才练到第三重而已。”
  “子异,你纯粹是没好好练吧?”我笑骂道。
  “呃?”太史慈一脸茫然。
  当事人庞淯急忙解释:“我的字是‘奇异’的异,与你不同。”
  我叹了口气:“确实很难区分啊,要不你换个字?”
  庞淯还没开口,太史慈却立刻拒绝:“字乃尊长所赐,轻易不可变更。此事于礼不和。”
  庞淯也出奇的坚决:“这个绝对不行。属下的表字是先父生前就想好的,因此不论主公如何威逼利诱,我也绝不会改。”他很是严肃地向我表达自己的态度。
  既然搬出墓冢之人,我只能立刻妥协:“是我错了,再也不提这件事情。”
  庞淯似乎触景生情,想起了自己英年早逝的父亲,蹲在一边默默思考着什么。
  我终于想起来正题,转向太史慈问道:“能讲一讲你们渡海的详细经过吗?”
  “是,”太史慈点头,“四月初,公孙度派出第一批船舰五千余人先行出海,五月时,属下随第二批船舰南下。待我们抵达东莱,便是万余人,一时间声势还算不小。一开始,新任青州刺史曹操连战连退,我军主帅便有些忘形,分兵上岸追击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