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甲午之华夏新史-第39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支曾经强大的舰队中绝大部分主力舰已经被重新部署到位于本土的大舰队之中。因为德国人在北海的力量已经再迫使英国开始全面收缩自己的舰队。
而正因为意大利这支强大的力量,德国人最大程度的容忍和支持了意大利在非洲的扩张,并且强行压制了土耳其让其将部分领土让给意大利换取意大利站到自己一边。同时许诺胜利后可以将法属北非交给意大利人。这笔付出是必须有回报的!所以德国人要求意大利海军在必要的时候可以进入黑海,并获得黑海制海权,并在乌克兰沿岸需找合适的地点进行登陆,然后开辟第三条战线!
在小毛奇心中,如果这三条战线都能实现的话,不,只要两条战线都能实现的话,恐怕俄国人就只能选择战败投降了吧?甚至德国都不用动用埋在沙皇旁边的暗桩就可以让这个泥足巨人屈服!而在俄国屈服之后,德国将获得大量的物资并且可以将东线的兵力调往西线,这样一来的话,英法两国的防线可能都挡不住德奥军队的冲击,而英法最大的优势——充足的物资供应恐怕都会大打折扣吧?当然了,这还要看海军那边的破交作战进行的如何。
感谢书友阿虎9006和zhouyu1976、望云山人的打赏。
第七百六十八章 冷眼旁观的美国
“欧洲即将爆发一场惊世之战,这场战争的规模将比当年的拿破仑时代的欧洲争霸战规模都要大,几乎所有的欧洲国家都将在这场战争中拼尽全力。这将是一场改变世界格局的战争,而在这场战争中美国能做什么呢?美国能得到什么呢?”——摘自西奥多罗斯福日记。
美国一直是一个想要获得世界支配权的国家,这个国家在徐杰那个位面是这样的。而在现在,虽然在扩张的过程中碰到了一系列或软或硬的钉子,但是作为一个大国,尤其是世界第一工业强国。美国一直在找机会拓展自己的势力范围。当然了,比较悲催的是,到目前为止美国还没有找到一个合适的机会,在历史上美国在1907年左右的时候已经将势力范围拓展到了菲律宾,威风赫赫的大白舰队全球巡游更是震慑了包括英国在内的所有列强。更是让日本这个矮子寝食难安。但是目前这个位面吗?美国实在是茶几点。现在还没有搞定夏威夷。
不,不对,是没有机会搞定夏威夷了!在华俄第二次战争爆发后,美国人因为各种原因没能趁机收掉夏威夷。而在华俄战争结束后,面对打出了威风、打出了水平、打出了气势的华夏舰队。美国上下可不认为自己有能力在太平洋的中间和华夏海军进行一场公平的对决。而且在夏威夷的问题上,英国和华夏的意见居然是一致的,那就是保证“夏威夷”的独立和领土完整!于是乎。悲催的美国在可预见的将来是没有机会了!
不过美国生性不喜欢打酱油,相反美国是一个非常好的投机者。他知道如何平衡世界上的各大强国,知道如何让这些强国之间互相损耗。然后自己再从中渔利。从本质上来说,和徐杰做的事情如出一辙。而现在,美国的政治家和精英们又开始了新的策划,那就是如何在未来可能爆发的欧洲大战中获得一些好处!
大战打的是什么?打的是国力、打的是资源、打的是军力。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双方的国力其实差不多,英国和法国加起来国力和德奥差不多,俄国强于意大利。但是因为地理上的隔绝。让英法俄三国无法联为一个整体,这就失分不少,所以在美国人看来。真打起来说法也就是个半斤八两。在这种几乎对等的交战情况下,消耗战是极其恐怖的,很符合美国的利益。
随后是资源,拥有广袤殖民地的英法两国实在是太有优势了。他们有充足的原料来源。同时还可以从殖民地获取大量人口。看样子确实占尽优势,但是仔细分析一下其实也未必。随着意大利和土耳其的加入,英法的地中海航线在未来能否畅通都是个问题,毕竟法国可打不过意大利海军加奥匈海军。而土耳其在波斯湾的经营又威胁着大英帝国的最重要的殖民地——印度和东南亚。从而使运输成本大增。而德国虽然资源稀少,但是勉强也算够用。尤其是再拥有了罗马尼亚的油田后,再加上华夏共和国的支持,短时间内绝对能抗住。
至于人口优势吗?如果考虑素质和质量两方面的问题的话,英法俄相对于德奥意也没多大优势。首先就是德奥本来就是人口大国,尤其是德国将近7000万的人口绝对堪称恐怖。而俄国虽然有上亿的人口,但是怎么说呢。好吧其中大部分被俄国人自己称为“灰色牲口。”虽然英法可以从殖民地调集人口来补充空缺。,但是这个优势也不会太大,总体而言,在资源和人口方面,英法是有优势的,但是具体能发挥多少要看情况而定。
战争的一切最后都要反应到军事上,欧洲的军事家虽然认为绝对战争最后胜负的是双方的国力而不是一两次决定性的战役。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国力有的时候和军力并不对等。而精妙的战略也确实可以弥补上国力的差距。比如说普法战争中,德国虽然有优势,但是如果仅仅计算国力的话,当时的普鲁士还不至于几个月呢就摧毁了当时欧洲第一的法国。但是色当会战普鲁士军人干净利落的将法国皇帝俘获。而这场战役对后世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如果说前两项英法俄占有一定优势的话,那么最后一项的对比中,美国人十分不看好协约国。原因是为什么?因为俄国!在两次华俄战争中俄国海陆军连续被击败了两次,不,如果算上当年甲午战争的话,俄国海军被击败了3次。虽然在马汉等美国海军高层的眼中,俄国海军的表现还算不错,毕竟参考一下美西战争中美国舰队的表现,在自己有优势的情况下让弱小的西班牙舰队一阵暴揍。而俄国海军在三次交战中几乎处于劣势或者持平的状态,被华夏舰队打败也算正常表现。但是关键是美国舆论认为俄国人不行!
如果说海军方面还有一些争议的话,那么美国人对俄国陆军的评价几乎是一致的。陈旧、腐朽、思想僵化、贪污、渎职、自大等等几乎所有的词都被用来形容俄国陆军。而欧洲的大战打的就是陆军和海军,协约国一方有这么一个猪队友本来就拉了不少分。好吧,虽然意大利也不咋样。奥匈的战斗力也乐观(其实还没俄国人强呢)。
但是同盟国一方的德国实在是太强了,数月之内进驻凡尔赛宫的战例足够震慑整个世界。至于英法吗?法国当年都打不过那时候的普鲁士,现在吗,自然更大不过了。至于英国?美国人表示我们尊重大不列颠在海上的权利,但是陆地上吗?大英帝国已经没有了当年拿破仑战争和克里米亚战争时的荣光。连非洲的布尔人都打的异常纠结!
于是乎,综合考虑了之后美国人认为在这场大战中协约国的情况很不好,非常不好。“也许对于最后协约国最好的结果就是德奥打垮了俄国,获取了大量的土地,法国人勉强守住了自己的防线,而英国则在北海和地中海压制对方的海军。至于最坏的结果吗?可能俄国和法国这两个强国都会在日耳曼人的铁蹄下灰飞烟灭。而英国人勉强靠着自己的海军以及英吉利海峡的庇护苟且偷生。”马汉曾经这样忧虑的说道。
有一句俗话叫,站在胜利者的一边总不会错。但是这句话绝对不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比如说这一次,美国就绝对不能站在胜利者的一边。第一点就是美国与英法之间的贸易和金融关系就决定了美国不能坐视英法的失败,英国是世界上的金融中心,法国是世界上的高利贷国家,他们的一举一动直接关系到了华尔街那些大佬们的利益,德国摧毁的不仅仅是协约国的国家,更是摧毁了目前对美国有利的金融体系,英法给美国的发展提供了大量的贷款,但是如果有一天这笔贷款没了,美国的工业和金融流转肯定会出问题。而这是美国绝对不能容忍的。
第二点就是,在战争期间,掌握着大西洋的英法肯定会从美国订购大量的物资和产品。但是在战争期间,这些产品的订购也许并不能以现金的方式进行交易,很有可能会产生外债,如果英法打赢了还好,可以通过搜刮德国来补偿这笔外债,但是如果打输了呢?美国人的货款不久彻底泡汤了?这要是换你,你能忍吗?
如果说前两点美国人还能打掉牙往肚子里咽的话。那么第三点就真的绝对不能容忍,那就是美国不希望看到一个可以和自己比肩的国家控制整个欧洲。想象一下这场战争德国胜利后的情况吧,即使是最差的结果,德国也可以将东欧的大片土地纳入到自己的掌控之中,领土扩大一倍以上绝对不是问题,即使以现在的德国,领土面积不过60万平方公里,人口7000万不到的标准都可以做到世界第二,那么等这次战争结束后,在这个世界上谁还能挡得住德国?失去了俄国,英法能自保就不错了,整个欧洲都将在一个声音下颤抖不已。
而德国控制的不仅仅是欧洲,往南,德国可以通过其土耳其盟友控制中东和非洲,往东深入亚洲的可能性其实不大,因为地理上太过遥远,那么剩下的就只能往西,往西就是大西洋,过了大西洋就是美国!再加上威廉二世对于美国来说并不友好,最后的结果就是美国两侧一个华夏一个德国直接将自己堵在美洲了!
美国很想帮助英法,但是这些帮助目前看来也就是在经济上和物质上,原因很简单,美国的上层想打仗。但是美国的大众和舆论并不想打仗。在历史上美国在1战前就奉行孤立主义。欧洲打个底朝天关我们美国嘛事?而现在吗?这种孤立主义中也包含着厌战的情绪,美国人普遍对自己的军事力量表示出了一种不信任和怀疑。再加上国会中对陆军的吝啬,美国高层认为,在可以预见的将来,美国海军也许有重振的机会,但是陆军?没有直接威胁的情况下前途堪忧啊!
感谢书友zhouyu1976的打赏,以及书友阿虎9006的月票支持。
第七百六十九章 俄国的军事改革
在两次华俄战争中被打脸的俄国人非常郁闷,相当郁闷,异常郁闷。从俄国沙皇到他的大臣们再到普通的俄国民众终于在事实面前低头了,他们承认了一个现实,那就是俄国已经不再是几十年前震慑整个欧洲的压路机了,更不是当年让拿破仑折戟沉沙的俄国了。现在俄国陆军的质量甚至连中流都不如,一个刚刚建立了不到10年的国家都可以把俄国人打的满地找牙。
既然原来的道路走不通了,而俄国又是一个极度依赖军力的国家,那么军事改革就成为了必然。从沙皇到军官到普通民众都认为俄国陆军必须改革。什么你说海军?好吧,海军需要的不是改革而是推到重来。但是具体如何改革,改革的方向是什么,俄国人却没有一个统一的想法。
其中一部分俄国人认为俄国之所以失败是因为巨大的物质差距和补给差距,首先,俄国和华夏进行的两次大战都是在距离俄国中心所在地东欧数千公里之遥的地方展开的,而且还是在没有一条完整铁路线的情况下进行的战役,在他们看来,俄国人只能把自己200多万军队中的一小部分投入战场去和华夏共和国举国之力抗衡。这场战争的失败其实并不能说明什么问题。所以他们认为现在需要做的是将部队继续扩编,依靠绝对的数量优势来压垮对手,同时对军官团进行调整,以便更好的指挥这支庞大的军队。至于运输问题。这些人认为在交通“便利”的俄国欧洲部分,这些问题是不存在的!俄国人完全可以靠占据绝对数量优势的陆军将德国人活活耗死,更何况西线还有英法盟友。
但是以库罗帕特金等参加和指挥了这场战争的俄官却不这样认为。因为他们知道在这场战争之中。人数并不能表现俄国远东军团的力量。俄国人是有两百多万的各种武装人员,远东军团论人数不过九分之一左右。但是他们拥有的装备缺远超兵员所占的比例。
“我们在东线几乎每100人就可以拥有一挺机枪。我们拥有1500多门各种火炮,而在我们的军队中,平均每700人才能拥有一挺机枪,而我们所有火炮的数量加在一起也不过5000多门,也就是说,我们几乎将全军机枪的7成和三分之一的炮兵都调往了东方。如果说我们每个远东军团的士兵手中都能有一支莫辛纳干步枪的话,我们在欧洲的士兵手中至少有三成使用的还是单发步枪。远东军团占整个俄军中的比重绝对不是一个小数!”库罗帕特金回忆道。
所以这一部分俄官高层认为如果俄国想要重整军备的话,那么前提需要做的不是继续扩大兵员数量。而是首先提高军工的产能,提高部队的素质。这些想法按理说是正确的,而且获得了包括一大堆政府高层的支持,但是实际上。想要真的实施起来的话恐怕又困难重重。这其中的障碍不仅来源于政府。更来源于外部的各种影响。
俄国政府中的各种问题和拖沓的效率首先就限制了工厂的产能和效率的提高,以至于俄方方向,从外国购买炮弹居然比自己官厂生产炮弹还要便宜!而让私营企业生产重武器又存在着重重顾虑,所以尼古拉二世虽然采纳了部分意见,但是整个过程却比较缓慢。俄国的军工体系在缓慢的更新着自己的步伐。
而来自外界的影响则比较复杂,其中英国人这一次又扮演了一个不太好的角色。如果想要扩大产能,首先就要统一军队中各种武器的规格。这是任何一个国家都知道的事情。俄国人的武器规格和英制是不一样的,和法国人的公制也有区别。俄国人想要更新自己陈旧的武库首先要做的就是统一标准。按理说这一次应该不关英国人什么事,但是实际上英国人还真掺乎上了。
“俄国政府现在已经很不稳定了。即使有我们的贷款有我们的技术,他们在对抗德国的战斗中依然不被看好。而且更重要的是,德国已经在俄国政府中埋下了暗桩,战场上的失利会导致政局的剧烈动荡。而如果俄国屈服甚至加入德奥一方的话,对于我们显然是灾难性的,而为了避免这样的事情发生,我认为英法两国有必要在俄国埋下自己的暗桩。”在一份英国绝密报告中英国人这样评价此时的俄国和英法需要做的准备。
而在政局动荡的时候,什么样的暗桩最为保险呢?自然是一支和德国死战到底决不妥协的军队最为保险!这支部队必须和俄国旧有的官僚体系保持一定的距离才能防止被德国人渗透和利用。而这些原因也从一定程度上促成了英法要求华夏为俄国培养陆军的计划实施。
而这支新军队和旧军队中最显而易见的区别就是,他们使用的武器都是标准的华夏制式武器,其中绝大部分重武器和英国也是通用的,因为原因很简单,华夏陆军的6寸重炮、4。7寸重炮和12磅炮是海陆通用的,而海陆通用的话就代表着和英国海军通用。就代表着从很大程度上来说,华夏制式和英国制式十分接近!嗯,这个让英国人很容易接受,而且让华夏供应这些武器还有一个好处,那就是即使算上运费,华夏共和国生产的武器和弹药还是比俄国官场生产的便宜!同样的英国贷款可以武装更多的军队。
为了让尼古拉二世支持这个计划,英国人甚至表示这支部队的费用和消耗都可以由英法两国来提供,在英国特使的描述下,这支全盘英法化的部队将组建成一支精锐的快速机动部队,以便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