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都市藏真-第4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你骗我?我的密码你根本不可能猜到。”韩荣耀不相信的道。

    韩孔雀不在理会韩荣耀,转头对胖刘道:“刘哥帮个忙,帮我抱着一只香炉。”

    “好来。”看到韩孔雀终于开始理睬自己了,胖刘高兴的抱起一只香炉。

    “不行,你给我说清楚,你怎么可以花我的钱,还有,这些桌子什么的,怎么可能值那么多钱?你是不是贪我的钱了?”韩荣耀道。

    韩孔雀开始鄙视他这个兄弟了:“桌子的价格刚才怎么不问?现在知道询问价格了?果然是不花自己的钱心不疼?桌子八十一张,这个爸爸也知道,你要嫌贵,也怨不着我。”

    当时可是韩孔雀跟韩建国两个人去买的,他买的这些东西的价格,韩建国都是知道的。

    说完,韩孔雀头也不回的就走了。

    韩孔雀和胖刘两个人,很快就消失在了韩荣耀父子两个的实现当中。

    韩建国和韩荣耀两个互相看了一眼,又低头算了一下,不说摆摊的成本,单是每天的管理费就要一百元,现在他们已经完全没有了白捡八十元钱的喜悦了。

    “爸,这怎么办?”韩荣耀直接傻眼了,刚才过来要喝南瓜粥的人虽然不少,但他们却没法留住那么多客人。

    因为他们不卖主食,只有一样南瓜粥,这有位子,还能吸引客人坐下喝碗南瓜粥,但没位子了,人家直接去别家了。

    这样一来,他们一早上,总共才买了四十来碗南瓜粥,毛收入才八十元钱,这还不够上交给那些混混管理费的。

    虽然不愿意承认,但韩荣耀还是打听清楚了,在这里摆摊卖小吃的,都会给在周围混的一伙人交保护费,好听的说法就是管理费。

    而那些人也不是白要钱,人家可以让城管在不上班的时间,不过来找他们的麻烦,而他们的生意,正好是在下班的高峰期做,所以这份钱没有人敢不给,如果那些人不收,才是麻烦。

    如果不给那份钱,人家也不会找你的麻烦,而找你麻烦的是城管。

    如果你不交钱,那些城管是绝对不会让你安下心来做生意的,那些城管可不是吃素的,如果让他们认识了你,每天不追你个鸡飞狗跳才怪。

    不说韩建国父子的无限纠结,韩孔雀此时已经带着胖刘回到了家,他一手拿着一只铜钵,一手拿着一只香炉。

    现在韩孔雀心里却充满了疑问,等回到家坐定,韩孔雀开始认真的分析桌子上的三件东西。

    这两只香炉他已经心中有数,先前虽然没仔细看,但不管是香炉的釉色,还是纹饰,都是很精美的。

    胖刘在古玩街上混迹了好几年,自然也有一些眼里:“这香炉上刻的是荷莲纹吧?刻花刀工很有力,莲蓬很生动,只看这刀工就知道是精心之作,不过它太新了吧?这样的青釉三足香炉,应该不会是老东西吧?”

    韩孔雀笑了起来,一般人都是这样想的,要不然哪里还轮得到他捡漏?

    韩孔雀也不废话,直接道:“虽然整个香炉看起来很新,但那是由于青釉厚重,而且里面全是气泡,这青釉厚了,看起来就很润,这就让整只香炉好像是笼罩在一层宝光之中,青莹莹的还闪烁着一些淡黄色的光芒,看起来煞是漂亮。

    所以,这两只香炉虽然看新,但这并不是就意味着是新东西,并不是所有古时候的东西都是旧的,就像这两只青釉三足香炉,它因为自带宝光,所以看起来很新,可这两只香炉最少也是金代烧制的。”

    “金代烧制的?你不会看错了吧?这么新的两间香炉,居然是金代的?这东西和你那本医略,都保存的太好了吧?”

    胖刘有点不信,他不是不信韩孔雀的眼力,而是不信他的人品,如果真像韩孔雀说的,那韩孔雀的运气也太逆天了。

    “那本医略保存的那么好我不知道为什么,但这对香炉保存的好是肯定的,只是它的那层青釉就足以经受时光的流逝,不过你说的很对,也许我真看错了,单从釉色上分析,这青釉三足香炉,应该是北宋中晚期耀州窑的精品,而不是金代的。”

    “北宋中晚期?那不是比金代还要早?”胖刘张着嘴不知道该说什么好。

    韩孔雀一边认真查看三足香炉的一些特点,一边分析道:“这两只香炉的胎色深灰,釉色绿中透着黄,胎质薄,施釉亦较薄。

    香炉反面挨近足部及底部,呈现漏施釉的状况,这些都足以说明,这两只青釉三足香炉属于北方耀州窑烧制。

    从这两件香炉的做工看,以其精美程度,这是可以媲美五大名窑的稀世珍品,这样的真品,金代时期的耀州窑应该是没法做出来了。”

    耀州窑瓷器的烧造最早始于晋,考古发掘证明,唐代耀州窑,已开始成为具有一定规模的大型瓷窑。

    到北宋时,耀州窑又得到了更大的发展,烧制出了相当精美的青釉瓷,达到耀州窑鼎盛时期,在有些方面,耀州窑甚至超过了宋代汝、官、哥、定、钧五大名窑的瓷器。

    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它广汲各窑之长,并具有极为便利的水陆交通、充足的燃料以及优质的瓷土等优越条件。

    这两只青釉三足香炉,韩孔雀之所以认为是北宋中晚期的,就是因为当时的社会环境。

    “北宋耀州窑的精品能够比拟五大名窑,这个我知道,但你怎么就确定这是北宋的精品呢?”胖刘还是疑惑的道。

    韩孔雀道:“北宋末期,社会动荡不安,连年战乱,经济受到破坏,耀州窑与全国各地瓷窑一样,生产受到影响。

    到金代时,虽然耀州窑仍在进行瓷器的烧制,但产量及质量已开始走下坡路,除少数产品外,一般瓷器均烧制得较前粗劣。

    元代耀州窑已经衰落到极点,瓷质低下、产量锐减,在各瓷窑之中已不占有什么位置了。

    明代初期和中期,更是只具小规模生产,并于晚期最终停止了这一瓷种的烧造。

    从这些方面判断,能够生产出这么两只精美的青釉三足香炉的时期,也只有北宋中晚期那种鼎盛时期了。”

第八十一章唐代金碗

    宋代耀州窑瓷器主要有盘、碗、洗、瓶、壶等日常生活用具及少量的香炉、印盒、瓷塑等。

    器物一般制作得比较规整、精巧,其高超的花纹装饰工艺、丰富的装饰题材,使耀州窑瓷器独具魅力。

    当时生产青釉瓷器的北方是耀州窑,南方是龙泉窑,耀州窑瓷器上所点缀的斑纹图画,首要是靠刻划、模印及堆塑等等工艺手法完结。

    所谓刻划纹,是用刀具及尖状器在瓷胎上刻划出各种斑纹图画,然后施釉烧制而成,所饰斑纹,线条下凹,低于胎面。

    此种纹饰创于北宋初期,其技法承继了唐代的传统,遭到越窑的影响而开展起来,而韩孔雀手中的这两只青釉三足香炉上的纹饰,正好符合耀州窑的特点。

    之所以说是北宋中晚期,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因为北宋初期刻划纹,通常都显得较为简略、草率,中期才日趋老练,所饰斑纹刀法娴熟、线条流通,斑纹图画体现得极为生动。

    鼎盛时期的耀州窑产物是以青瓷为主的,因为其时各窑之间的相互影响,耀州窑青瓷与越窑、龙泉窑等窑的瓷器在许多方面都有相似之处。

    “这真是北宋耀州窑的瓷器?听说就算是在北宋时期,香炉等东西的产量也不高啊?”胖刘双眼放光的看着这对三足香炉,这里可是一次出现了两件啊!能够比美五大名窑的瓷器,一次还出现了两件,这是一份怎么样的幸运?

    韩孔雀笑道:“能够证明是北宋耀州窑的特点很多,一件器物,辨别它是耀州窑仍是其它窑的青瓷,瓷釉方面的特色是非常重要的,耀州窑瓷器釉色翠绿、釉质细润,施釉亦较薄,釉色深浅多变。

    有的稍绿一点,有的稍黄一些,但均为青中闪黄色,不管釉深浅都富含黄的成分,不然就不是耀州窑而是其它窑的青瓷产物了。

    其时代越晚,闪黄的程度也就越大,到元代时,耀州窑青黄色的成分就更大了,看上去简直成了黄釉瓷器,你看这两件瓷器是不是看着有点发黄?虽然发黄,但却不是那么显眼,从这里也能证明,这耀州窑比较早期的作品,所以应该是北宋时期的。”

    看胖刘听的迷迷糊糊,韩孔雀也没在多说,其实这三足香炉的鉴定虽然麻烦,也不过是从釉色,瓷胎等方面鉴定,除了刚才韩孔雀说的釉色方面的特点,还有瓷胎的特色,也是判定的一件瓷器的重要依据。

    宋耀州窑青瓷胎骨较薄、胎色深灰,因其时施釉工艺尚有缺乏,故器物反面,挨近足部及底部,经常呈现漏施釉的状况。

    这些漏釉的露胎处,呈现出一些酱色的氧化铁所造成的小斑块,因为胎土中所含铁的成分较高,在器身之外的下部釉薄处,也经常隐约透露出一些淡褐色,这些特征都是后仿品无法仿出的。

    宋代耀州窑瓷器的仿品,在民国及曾经各时期很少见到,现在所见的,大都是近几年所仿。

    新仿耀州窑青瓷胎骨稍厚,含铁量低,故胎色灰白,色彩较真品色浅,更没有因漏釉所呈现出的酱色小斑块,以及釉薄场所透露出的褐色。

    除此之外,圈足构成也有所不同,仿品圈足较为油滑,这与切削平齐规整的真品圈足,有着很鲜明的差异。

    这些特征都很明显的表现在了这两只香炉之上,所以韩孔雀很庆幸,幸亏江林这小子今天的鬼市上出来找人,而且还带了一个市局的警察。

    也许就是因为这个,才让这条古玩街上的那些骨灰级藏家,全都躲了开来,这才能让韩孔雀捡了个便宜。

    要不然,这种东西,在行家的眼里,可就是大开门的东西,是绝对不可能被韩孔雀这么便宜的弄到手里的。

    归根到底,这还是韩孔雀的运气好,这青釉本来就很漂亮,就算历经千年,看起来还是崭新如故,这才让侯三、胖刘、江林这种不懂行的看走了眼。

    这两只香炉,韩孔雀已经认定了是宋代耀州窑青釉三足香炉,所以他并没有把全部心思,放在这两只香炉上,而是把注意力放在了那粗制滥造的铜钵上。

    韩孔雀在看到这件笨拙铜钵时就有了疑惑,因为这件铜钵的体积太大,也太重,谁会吃饱了撑的,弄出这么一只笨重的铜钵来使用。

    铜钵这东西就是和尚拿来化缘的工具,这样的东西,因为是随身带着的,所以一般的铜钵就像是江林带走的那个,是很薄的。

    而且在清朝以前,铜是贵重金属,是用来制作钱币用的,没有人会浪费大量铜,打造一只沉重的铜钵招贼。

    本来韩孔雀只是怀疑,当他拿在手里的时候,就不是怀疑了,而是确定。

    这只铜钵的重量不对,刚开始韩孔雀猜测这铜钵有四五斤沉,可真正拿在手里的时候,感觉重量轻了,虽然轻的不多,但这只铜钵绝对不是全部为铜造。

    “难道这只铜钵也是好东西?”胖刘看到韩孔雀的目光,最终盯着那只粗糙的铜钵上,直接问出了自己的疑问。

    “这只铜钵有问题,外面这层铜,应该是后来包上的,里面有一部分中空,也不知道里面藏着的是什么。”韩孔雀回答道。

    “你怎么知道的?”胖刘惊奇的道。

    韩孔雀道:“重量不对,这个体积的铜钵,重量应该在四五斤左右,而现在重量轻了,这只能说明里面不是有中空,就是铜钵内部不是铜的。”

    “这样也行?我还以为你有透视眼呢,能够直接看到铜钵的内部。”胖刘故作遗憾的道。

    “我看你是小说看多了,我们应该相信科学。”说着韩孔雀起身去准备一些东西,想要准确测量一下这只铜钵的体积和重量。

    韩孔雀称出来了铜钵的重量,又把铜钵放进一个水盆里测知到体积,这样就可以计算出铜的密度,虽然这铜钵的铜不纯,但相差应该不会很大。

    等韩孔雀计算出来,已经完全证明了他的猜想,这只铜钵是真有问题,其计算出来的密度,跟真实的铜的密度相差太大。

    “真的不对,不知道里面是什么?”胖刘惊讶的道。

    韩孔雀笑道:“只要不是中空的就好。”

    韩孔雀找来一把剪刀,小心的刺入铜钵,果然,里面有空隙,韩孔雀很轻易的就把外面的一层铜皮剥了下来,里面是一些填充物,好像是制造模具的耐高温材料。

    韩孔雀把这些填充物清理掉,一丝金光漏了出来。

    “是只金碗?”胖刘张大了嘴巴,不知道该说什么好,韩孔雀这运气太过逆天了吧?这样也能捡漏?

    “应该是只金碗,看个头还不小。”韩孔雀也有点兴奋,怪不得里面填充了那么多东西还那么重,原来里面包裹了一只金碗。

    “不会是假的吧?”胖刘随口问道。

    “有可能吗?谁闲着没事,把一只假金碗藏在这里面?”韩孔雀白了他一眼道。

    “那是不是真金,也许是鎏金的呢!”胖刘有点嫉妒韩孔雀的好运了,所以挑着毛病道。

    不过他还真说着了,现在韩孔雀也在担心这个,古时候也不是没有人造假,而且有鎏金镀金等工艺。

    由于黄金本身价值高昂,作伪者常用铜、铜基合金、仿黄金材料如稀金、亚金、仿金、鎏金、镀金、包金等作伪。

    韩孔雀取出金碗,清洗干净,他首先测量了一下这只碗的数据,这只金碗;高7。2厘米,口径21。2厘米,壁厚0。12厘米,腹径17。2厘米,腹深7。1厘米,重573克。

    这只金碗敞口、鼓腹、喇叭形圈足,纹饰平錾,通身鱼子纹地,外腹部錾出两层仰莲瓣,每层十瓣。

    上层莲瓣内分别錾出狐、兔、獐、鹿、鹦鹉、鸳鸯等珍禽异兽,禽兽周围填以对称的花草。

    下层莲瓣均作忍冬纹,圈足内刻鸳鸯一周,饰忍冬云纹一周,圈足饰方胜纹,足底沿为球状连珠,内底部刻蔷薇式团花一朵。

    口沿有一行錾文,“文思院准咸通十四年三月廿三日敕今造鸳鸯莲瓣纹刻花金碗,重十四两三钱。打造小都知臣刘维钊,判官赐紫金鱼袋臣王全获,副小供奉宫臣虔诣使左监门卫将军弘悫。”

    “有錾文?文思院是唐代宫廷的一个部门吧?”胖刘虽然不是很了解,但对文思院还是有点印象的。

    韩孔雀仔细翻看着这只金碗,看了好一会而才道:“这只金碗的制作方法是钣金也就是锤鍱法做出来的,工匠先用锤将纯金块敲打成金片,再置于模具中打造成碗,然后在口沿上錾刻文字,看似简单却体现了超俗的制作技巧。

    从錾文得知,这只鸳鸯莲瓣纹刻花金碗,乃唐宫廷金银器作坊——文思院所制,文思院应该能够代表当时金银器制作的最高水平。”

    唐代是中国历史上最为强盛、辉煌的时期,其金银器制作代表了金属工艺的最高水平。

    唐朝金制品加工技术比以前更加精湛,不仅制作精巧,方法也多种多样。

    “唐代宫廷之物啊,你的运气怎么可以这么好?”胖刘虽然是心宽体胖的典型代表,可现在他也开始嫉妒韩孔雀了。

第八十二章收礼

    感谢末日战神和凊扫达人两位兄弟的打赏。

    “是不是纯金的还另说呢?这运气是羡慕不来的,嘿嘿!”说着韩孔雀也乐了起来。

    胖刘没好气的道:“这真金我还不认识?不要以为就你知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