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重生之乡村养猪-第3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春节,全世界只有华夏特有。每年除夕的时候,家家户户贴门联,放烟花爆竹。
不过,现在华夏因为西洋文化的冲击,很多的年轻人已经渐渐的不重视我们自己的文化节日了。
圣诞节,情人节等乱七八糟的外国节日,在华夏以畸形的方式存在了下来。
也许,若干年后,我们自己的节日会被新一代人忘却了,也说不定。
即便现在是一零年,也是外来和尚好念经,很多的年轻人都热衷于过西方的节日。
不过,对于刘小明来说,他的节日只有春节,没有圣诞。
只有七夕,没有情人。
用他的话说就是‘我可以尊重这些节日,但是接受不接受那就是我自己的事情了。’
中午,刘小明在租来的房子里面,用买好的食材,做了一顿这一年以来最丰盛的一顿饭。
桌上有四个碗,虽然只有他一个人,但是他就是放了四个碗。
其中,一个碗空着。另外两个碗里面装着半碗米饭。
碗的上面,一双筷子横放着。其中的一个碗旁边放着半杯白酒。刘小明将所有的菜端上来之后,便拿起半碗饭旁边的一杯白酒。
“爷爷、奶奶。虽然您二老已经离去,但是我这一辈子的亲人就是您二老。今天,是除夕,孙儿给您二老敬酒了。”
说完,刘小明便将手中的半杯白酒倒在地上。
不错,刘小明敬的就是那两位将他抚养大的老人。
三年前,刘小明的爷爷去世了,而后一年奶奶也跟着去了。
爷爷奶奶将刘小明从十几个月大,一直抚养长大成人。
没有这二老,刘小明不知道自己现在什么样了。
在华夏,除夕团圆饭的时候,是必须要祭去世的长辈的。
倒了三杯,刘小明放下酒杯,然后在碗前恭恭敬敬的磕了三个头。
然后,刘小明这才站起来坐在桌子边上开始吃饭。
至于另一个碗,没人知道是谁的。
一个人,四个碗。刘小明的团圆饭吃完了。
随后,收拾了一下桌子,刘小明便在家里大扫除起来。明天就是大年初一,家里必须在今天打扫干净,大年初一的时候,是不准动扫帚的。
收拾完,已经傍晚了。
春晚,可能如今的我们已经厌烦了。不过,还是不妨碍人们对于春晚的期待。
不为别的,只是为了主持人那句给全国人民拜年了。
这句话,让很多的人都有种奇异的错觉,那就是真的和全国人民一起过年。
毕竟,国家这么大,所有人唯一在共同做的事情就是看着电视上面的春节联欢晚会。
刘小明也不列外,他喜欢看春晚。
他不想去评价里面节目的好坏,因为好坏并不重要。重要的是,那种感觉。
很多人说春晚越来越差,越来越不想看了。
但是,相比于有些人通宵达旦追的电视剧剧来说,春晚其实已经是很好了。
每年都有春晚,不可能让所有人满意。春晚,也不是形式上的晚会,而是一种意义。
“可惜,今年没有人给我给压岁钱,我这个年龄应该还是可以有压岁钱的吧。既然这样,那我就自己给自己一个红包好了。”
刘小明一边看着春晚小品,一边忍不住的念叨。
实话说,春晚还是一台非常有水平的晚会。
刘小明喜欢,里面的很多节目。
最让刘小明意外的是,一零年的春晚上面,竟然看到了星爷。虽然刘小明原来应该看过,但是早忘了。
毕竟,还有几个人记得多年前看过的春晚啊。刘小明很喜欢晚会相声里面的几句话
‘我用我爸爸的同事的话说,这里有两根金条,你知道哪一根高尚,哪一根龌龊。’
‘上不去不用慌,也许天堂就在下方。’
这两句话,让人很有思考的意味。
看着春晚,吃着瓜子水果,刘小明孤独的在这个小房间里面走过了自己重生之后的第一个年头。
大年初一早上,汤圆是一种必不可少的食物。
汤圆,又叫做元宵。是华夏众多节日食物中的一种。
糖馅的,土豆丝馅的,豆腐馅的汤圆在滚烫的开水里面上下起伏,光华的外表看起来格外的好看。
刘小明将熟透的几个捞起来放在碗里,随后便开吃了。
“没想到,我自己做的汤圆味道还不错。”
吃完早餐,刘小明骑上车离开了。
今天是大年初一,刘小明要去拜年。
首先,刘小明的目标便是自己老爸家。
虽然,双方已经分开。但是,老爸就是老爸,逢年过节的时候,礼数不能少。
华夏,是一个讲礼的国家。后母刘小明不用在乎,但是自己的亲爸如果不去拜年就有点说不过去了。
来到家门口,敲响了那对刘小明来说从来没有温暖过的防盗门。
“吱呀。。。。”
开门的是刘小明的后母,虽然脸色还是一如既往。但是,此时的她已经客气很多了,不再是以往那样的冷嘲热讽。
“快进来,你爸在屋里看电视呢。”
很稀奇,她和刘小明说话了,而且话语还是如此的‘温和’。
刘小明知道是什么原因,也不在意。脱掉鞋,穿上一双鞋柜旁边的凉鞋,冰冷的感觉让刘小明再一次冷的哆嗦一下。
破天荒的,这个女人竟然为刘小明拿来了一双一看就是刘小明父亲的棉鞋。
穿这个吧。”
刘小明默默的将鞋换掉,确实比较冷。来到房间,刘小明就看见父亲刘书正在看电视,面前还有一包香烟。寥寥的烟气正在弥漫,前面的茶几上面还有一大盘水果瓜子和糖。
“爸。。。。”
刘小明的喊声让刘书的目光从电视上面移开,转过头看见刘小明,双眼之中还有一丝的惊喜。
“回来了。。。”
“嗯。。。”
“那好,中午就在家吃饭吧。”
犹豫了一下,刘小明还是答应下来。
“好的。”
闻言,旁边的后母谭梅没有反对,反而转身去了厨房。刘小明在红色的沙发上面坐下来。
“抽烟吧。”
刘书递过来一包烟,烟还是没开封的。刘小明记得,这时前几天自己买来的。
“好,今年怎么没到大姑家去。”
每年大年初一,刘小明这一大家的亲戚都要在一起过的。
一般都是初一,要么在大姑刘英家,要么就是在小姑刘香家。
“今年你二叔没回来,所以就各自在自己的家里过了。”
“哦。。。。”
“你去年赚钱了,还不错。。。。”
这是一声夸奖,刘小明不知道多少年没听过自己的父亲夸奖自己了。。。。。。。。
第七十五章:大姑刘英家
刘小明从来没有和自己的父亲这样聊过天,不过可能是因为什么而改变的吧。
中午饭菜很不错,老鸭汤、烧鸡、还有好几个肉菜。
吃完饭之后,刘小明就准备离开了。
下午他还有事情,还有大姑家要去一趟。
父亲刘书给他包了一个红包,刘小明没有拒绝,也没有在意里面有多少。
大姑刘英,家在水泥厂附近。
这个地方的居民,大多数还是比较富裕的。
因为,很多人都在后面的水泥厂上班。
这个水泥厂已经开了好多年,也是吐祥镇唯一的一家水泥厂。
所以,这里比较出名,久而久之这里具体的地名已经没有多少人知道了。
大家知道,这里就叫水泥厂。
大姑刘英,是刘小明他父亲那一辈的老大。姑父是甲高的,叫做周玉民。
平生没有别的爱好,唯一爱好就是爱吹牛。
“老周,三个十你要不要。”
斗地主,一种娱乐性很高的纸牌游戏。周玉民此时,正在和几个邻居斗地主。手气不怎么好,一上午输了两百多块,下午他又将几人喊过来翻本。
“三个二。”
“不要。”
要不起。”
“嘿嘿,三四五六七**没了。掏钱吧。。。。。”
“哎呀,我的双王怎么不炸你,不然你必死啊。”
“嘿嘿,这叫心理战,输了就是输了。”
没奈何,其余的两人一人掏出五块来。
老周,听说你们家亲戚出了个能人,今年赚了几百万,好像是刘老大家里的吧。”
接过两人手中的钱,周玉民笑呵呵的道:“什么能人,还不是我指点的他,不然一个小孩子哪有这种头脑。”
“额。。。”
“额。。。。”
“老周,你小子这爱吹牛的毛病还是改不了,你指点的,那你怎么不自己去赚钱。”
“嗨,这不是我们家里没有本钱嘛,那小子是我的侄子,所以这个有道是肥水不流外人田,所以我去年的时候就告诉他,让他养猪,保准能够赚大钱。这不,你们看看,他不就是赚钱了。”
闻言,其余两人啼笑皆非,对于周玉民的吹牛他们已经习惯了。所以,基本上周玉民的话,他们是一句都不信。
“姑父,在打牌呢!”
一声招呼将几人惊醒,周玉民看过去,立马笑起来了。
“哎呀,是小明,还以为你连我们家都不来呢!!”
来人便是刘小明,来的路上,刘小明便给周波打了电话。
“哈哈哈,姑父您说哪里的话,怎么可能不到您家里来拜年呢。”
说完,刘小明将手中提着的两个袋子交给周玉民。
“姑父,来的比较急。您不是爱喝酒么,这里面有两瓶好酒,可是专门给您买。。。”
闻言,周玉民急忙接过去,嘴里还在埋怨。
“你这小子,来就来还带什么东西。我们家什么都不多,就是好酒多,五粮液和茅台都有。”
闻言,刘小明好笑的看着这个姑父,对于他爱吹牛的秉性是无语了。抱怨完之后,周玉民急忙回房将刘小明带过来的东西放好。随后,给两位牌友道歉几句。
“不好意思,今天家里来客人了,这牌,是打不成了。”
这两人也是明事儿的人,既然对方家有客人,自然不好意思继续打牌了。
“那行,老周你忙。”
说完,两人就离开了。
“小明,快进来。”
说完,周玉拉开房门,然后领着刘小明向着楼上走去。楼上靠右边的一个房间里面,周波正和自己的老妈烤火呢。这时,刘小明和周玉民进去了。
“小明,你过来了,快点过来烤火,这个天气冷的不行。”
大姑刘英惊喜的看着刘小明。对于这个侄子,刘英是从小就喜欢。去年的时候,听说他和家里分开了。刘英还上门把刘小明的父亲,也就是她自己的弟弟大骂了一顿。
对于自己的大姑,刘小明一直都有种亲切。从小到大,这个大姑都是非常的关心他。
姑,来给您拜年啦。过年好。。。”
“好好,你也要好好的。快点坐下,我去给你拿水果吃。”
说完,刘英急忙离开了火炉。
表哥,怎么没有到三角坝那边去,嫂子应该想你了哈。。。。。”
“嘿嘿,你小子。后天过去,到时候要不要一起。”
“那就不用了,免得你们两口子埋怨我。”
这时,周波的父亲周玉民对刘小明道:“小明,听说你去年赚了不少,现在在老家修建养猪场。。。。”
闻言,刘小明端起热腾腾的茶水喝了一口。
“哪里赚了多少,不过确实修建了养猪场。怎么,姑父您问这个是。。。。。”
周波也是诧异的看着自己的父亲,不明白这个爱吹牛的父亲有什么事情。
“是这样的,听说小明你的猪场修的很大。到时候,肯定需要做饭的。不知道你大姑能不能。。。。。。”
说完,便紧张的看着刘小明。
“这个没问题,只要大姑她愿意去,到时候就去帮我们做饭好了。”
对于这个,刘小明自然是没有意见的。这么大的猪场,肯定需要一两个自己放心的人在里面。其实,刘小明早就考虑过自己大姑了。
但是,他知道自己的这个姑姑其实有点喜欢玩,不怎么爱做事儿。
“愿意愿意,年前的时候你大姑就说过的,就是有点张不开嘴。”
“小明,快点来吃苹果。”
这时,刘英手里端着一大盘水果。里面有苹果橘子,还有fj县的特产橙子。
“姑,姑父说您想到猪场去煮饭是吗?”
闻言,刘英急忙将手中的果盘放下。
“是啊,就是不知道小明你那猪场需要不。本来你表哥他们准备今年结婚的,但是说手上的钱不够,所以想等明年。我这心里也急,就想问问你猪场需要人不,需要的话我去帮他们减轻一下负担。
不过你也知道,我除了做饭,其他的都不会。”
“妈,你不用这样,我和小洁两人自己可以的。”
周波看着自己的母亲,虽然他最近感觉压力很大。但是,自己的母亲多年没出去工作了。同时,他也担心刘小明为难。
“你啊,和小洁以后好好过日子就是对我好了。现在,趁着我还可以挣钱,帮帮你们。”
闻言,周波也是沉默了。
“大姑其您早就应该找点事情做了。刚好,今年猪场开工的时候,确实需要一个做饭的。猪场都是一些男工人,做饭这种事确实需要一个女人。
这样吧,到时候我给您两千一个月,每天您就做三顿饭。顺便,帮我照看一下猪场。总要有个放心的人在猪场。。。。”
“真的,那行。你什么时候开工,跟我说一声,到时候我过去。”
“大概十五之后吧。”
“那行。。。。”
见商量好了,周玉民急忙招呼刘英去做饭。
“小明,晚上我们几人好好的喝一顿。”
“好的,不知道姑父您今年准备做什么。”
刘小明有此一问,也是想将这个姑父也弄过去。
“过完年有好几个人找我一起去包工程,到时候就要赚钱了。”
得,三句不离老本行,又开始吹牛了。
第七十六章:日渐忙碌
过完年,所有人又回到了自己原来的轨迹,开始新一年的生活。
刘小明也是,新年新气象。
“喂,管老板,我是刘小明。”
“对,对,就是我年前预定的母猪。”
“我明天过来拉猪,您看行吗?”
“什么?没那么多。那有多少。”
“暂时有两百头太湖母猪是吧。”
“那行,这样也可以,我明天过来拉。”
“那行,明天见。”说完,刘小明挂掉电话。
看着空旷的猪场,明天就要热闹起来了。
昨天,刘小明就从县城把玉米运回猪场了。
五大车的玉米,整整五十吨,将仓库堆满了小半。
十万斤玉米,刘小明估计用不了多久。
毕竟,酒厂开始运转的话,每天都要消耗一千多斤的玉米。
在母猪进场的一段时间,还要以玉米配上饲料将它们的基础打好。
所以,这样一来的话,玉米的消耗就很大了。
而且,猪场余下的场子刘小明也不可能让它空置七八个月。
所以,商品猪还要继续养殖。
今天,刘小明需要安排很多的事情。所以,电话始终打个不停。
“冉叔,我这猪场马上就要进猪了,到时候的饲料还是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