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抗日之铁血兵王-第10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哺吖瓴刈急赋霰刂乒诚撸⒉渴鸩奖�4个中队、山炮兵2个大队和野战重炮兵1个大队。
7月20日,日本驻苏大使重光葵向苏联政府强烈要求其撤出张鼓峰,否则由此而产生的一切后果由苏方负责。苏联外交人民委员会答复:“任何威胁吓不倒莫斯科”。
同时为了应对日军可能出现的进攻,苏军也加强战备,并在张鼓峰西坡构筑防地。
7月29日,10名苏军士兵到张鼓蜂以北两公里处构筑工事,尾高下令进攻,苏军坦克随即出动。尾高不向大本营报告,擅自命令佐藤联队出击,攻占山岭地带。随后日军偷渡图们江,集结于防川屯,疏散了当地的老少妇孺,留下18岁至45岁的男子挑水、送弹药,战争一触即发
31日夜12时,日军在朝鲜的洪仪里向张鼓峰开炮,第一发落在张鼓峰北坡苏联领土上,第二发落在张鼓峰顶,第三发落在张鼓蜂西坡。日军一个大队于凌晨4时40分攻占了张鼓峰。另一个大队在炮火掩护下于晨6时攻占了沙草峰。日军又向哈桑湖地区进攻,张鼓峰事件终于演变成了现实的流血冲突。
由于此时外蒙古已经被苏联控制,而独七师所在的绥察根据地距离外蒙古直线距离只有几百公里,为了避免在北方国境线一带刺激苏军,因此日军大本营才会命令华北方面军立即停止对该地区抗日力量的进攻。(未完待续。)
第二百一十二章:先发制人(求订阅)
【抗日之铁血兵王】第二百一十二章:先发制人(求订阅)
张鼓峰事件的突然爆发算是解了绥察根据地一围,对于华北方面军这样的巨无霸马铮还是极其忌惮的。一旦华北方面军对绥察根据地发动大规模的进攻,在武汉战场上的部队就必须撤回塞北了,不然老巢可就真的不保了。
不过现在有了苏联人的牵制,日军暂时停止了针对绥察根据地的一切行动,这让马铮松了一口气。
不管这口气还没有喘出去,马铮的神经就再次紧绷起来了,因为武汉前线的战局再次发生了变化,他的独七师再次处于了风口浪尖。
鉴于日军前一段时间在九江、湖口一线的失败,华中方面军司令部立即命令第九师团、第27师团西进增援101以及106两个被打的半残的师团,准备夺回湖口和九江。
同时,配合作战的第二军也开始在大别山北麓集合,准备配合长江南岸的第11军的进攻,大规模的军事调动在日战区开始了。
其实对于这个时候发动武汉会战,陆军方面是很有意见的,毕竟8、9月份正是中国盛夏季节,这个时候部队大规模的调动和作战是非常的辛苦的,甚至于会使得部队因中暑而大量减员。为了避免这种不必要的减员,战役最好是在十月份以后进行。
但是陆军的意见却被海军否定了,海军坚持此时进攻,理由是这个时候进攻对海军有利。根据海军部门多年收集的资料显示,每年的8、9月份正是长江的丰水季节,江面广阔浅滩极少,便于大型船只溯航至武汉地区。进行编队和协同作战,因此最好是在这个时候展开作战。
为了配合陆军作战,同时也为了一雪前耻,日海军第三舰队将剩余的第12战队以及全部的中小型舰艇由青岛调往武汉前线,准备参加武汉会战。
日军的行动自然瞒不过无孔不入的军统局的监视,很快关于日军各部队的行踪被传达到了前线的各师旅。自然也传到了马铮手上。
看完第九战区送来的敌情战报之后,马铮沉默了,熟知历史的马铮知道,真正的武汉会战即将开始。
事实上前两个月的战斗只能说的是武汉会战的前奏,其目的不过是为了抢占进攻武汉的桥头堡。因此日军这一阶段的进攻无论是兵力上还是火力上都很有限,事实上日军仅仅动用了三个师团外加一个波田支队,这与华中方面军计划的9个师团相差甚远。
历史上日军基本上也是遵循这样一个进攻轨迹夺取的武汉,当时日军在第一阶段顺利夺取了黄梅和九江,随后又以这两个桥头堡作为跳板集中兵力向武汉突进。最终打垮了国民政府,赢取了武汉会战的胜利。
但是现在由于独七师的突然出现,日军的第一阶段的战役虽然基本上结束了,但两大目标只占领了黄梅,并未达到预期的目标。因此日军想要实现最终的战略目标,那么下一阶段的战斗便是要夺取九江。
而夺取九江,现在独七师驻扎的湖口便是首当其冲,想到即将会有至少四个强大的日军野战师团围攻湖口。马铮的心情顿时就不美丽了。
尽管现在独七师兵强马壮的,国民政府答应的兵员和装备也全都到位了。两万七八千大军不弱于国民政府一个集团军。但要是和日军四个师团对阵的话还是差了老远,因此马铮决定先发制人。
趁着这几天休整,马铮便制定了一个新的作战计划,经过师部所有军官讨论之后觉得很有可行性,随即马铮便决定实施这个作战计划。
马铮的作战计划并不复杂,就是想趁着日军第101师团以及106师团被重创的有利时机。在其援兵还未到来之际,直接出兵夺取彭泽一线的控制权,将战线再往东推移数十公里。最好是能将马当要塞夺下,到时候再配合陈绍宽的海军,便可以将日本海军舰队阻挡在马当以东。支持日本陆军再也不可能利用海陆空立体战术向长江上游进攻了。
既然制定了作战计划,各方面条件也都具备,马铮便不再犹豫。在驻蒙军全线撤退的同一时间,马铮指挥各部开始向彭泽地区挺进。
由于所部101旅团的突然覆灭,所以导致101旅团不敢随意进攻,即便是和106师团汇合之后也只能收缩防线。而彭泽以西的地方,除了突入长江的小孤山外,其他地方都没有多大的战略价值,即便有也没有地形可供驻扎大军,因此被日军干脆放弃了。
由于马铮原本就打算偷袭日军,所以独七师各部都换上了日军的装束行军,且一路上昼伏夜行,并且把侦察兵放在了二十多里外,所以一直等到马铮所部抵达芙蓉镇外围都没有受到阻击。
马铮这次东进的目标只有两个,彭泽和马当!兵贵神速,马铮知道日军不会给他留太多的时间,彭泽此县日军新占,尚未巩固,还有夺取的可能。但是马当要塞工事坚固,而日军已经占领了一个多月了,根本就没有夺取的可能。
再加上马当要塞的地形实在不利于进攻,想当初马当要塞刚刚丢失,第43军以及第60师等部在空军的掩护下,多次发起反冲锋,但是依然没能收复马当,所以马当能收则收,收不了那也没办法。
为了照顾那些刚刚有所恢复的俘虏兵,所以不到一百公里的路程马铮让部队走走停停挪了两夜才走完。但既便是如此,那些俘虏兵们还是有点吃不消,好在部队也不需要立即投入战斗,他们有的时间休息。
山林里,独七师下属的6个步兵团以及两个火力团正在休整,这是他们大战前最后一此休整了,等到作战命令下达之后迎接他们的将是一场又一场的血战。
事实上很多人对于马铮这种昼伏夜行食宿山林的行军方式很有意见,尤其是从中央军第4军和第27军调来的那些士兵,他们之前作战都是以快为主,哪个地方出现问题部队都是以急行军的方式赶往战场,然后迅速投入战斗,败了就再迅速撤回来,那像现在这样白天不行军睡大觉,晚上才摸黑行军。不但一些士兵不理解,很多下层军官也颇有意见,觉得这不够光明磊落,有种偷鸡摸狗的意思。
但是他们又怎么能知道,这种习惯正是独七师的传统,自从独七师成立的第一天就深入了到了每一位战士的骨子里了。
因为马铮知道,现在中华大地上也只有陆地上还有中国人的一席之地。中国的海空却已经早已不属于中国人的了。无论是四大领海还是附属领空都成了日本人的天下。所以马铮曾下达过强制性命令,只要条件允许,独七师所有的部队休息时一律进山,尽量避免在平原地带休息,免得被日军的飞机当成了活靶子。
虽然这些新加入的部队不理解,但是马铮也没做太多的解释,这种事情必须形成习惯,解释太多反而会让人觉得他们独七师的部队胆子太小。索性什么也不说,部队执行即可,打上几次胜仗他们就明白了,用不了多久夜宿山林也会成为他们的一种习惯。
在大部队休息的时候,马铮将雷神特战队全部的人都撒了出去,他要知道彭泽的一切信息。
尽管在后世马铮曾经来过彭泽,并且还上过小孤山战争遗址。但是这并不等于说马铮就了解彭泽的一切,毕竟时过境迁,六十多年虽然不能沧海桑田,但是物是人非却总是会有的。(未完待续。)
第二百一十三章:痛打落水狗(求订阅)
【抗日之铁血兵王】第二百一十三章:痛打落水狗(求订阅)
其实马铮完全没必要这么拼命的,他和麾下这支部队南下不过是形势所迫,不过是国民政府使出来的阴谋诡计。即便是来了也不过来完成一项交易的,因此只要他不当逃兵就可以了,没有人会说他什么的。
但是马铮却不允许自己的独七师仅仅到武汉战场打一次酱油,然后灰溜溜的滚回北方。他是一个对国家和民族及其忠诚的人,他之所以毅然率部南下,就是不愿意看到武汉会战像历史上那样让人悲恸。
尽管历史上武汉会战的时候国民政府打的不可谓不英勇,百万大军和日军鏖战数月,从安庆道武汉间长达上千里的战线都有过厮杀的痕迹。甚至于还曾出现过万家岭大捷,全歼日军一个师团的辉煌战绩,但是说到底武汉还是丢了,中国危局进一步加加深了,战术上的胜利并不能扭转战略上的失败。
现在既然他马铮来到了这个波澜壮阔的时代,来到了武汉,那么怎么也不能眼睁睁地看着武汉就这样被小日本攻陷。况且他马铮也不是自己一个人来的,他是带着近八千勇士一起来的。
因此自从南下之后马铮就一直在进攻,他要用战绩证明八路军不是来打酱油的,更不是来当炮灰的。
他做到了,特战队灭日本海军舰队,夺九江灭波田支队,歼第六师团第47联队,收复湖口重创日军101师团,他已经向国民政府以及全国人民交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但是马铮觉得这还不够,江西是他的老家。南昌往南几百公里的那个小山村就是他出生的地方,回到了自己的家乡就要给故乡的百姓带来无上荣光,全歼一个旅团的战绩还有点拿不出手,至少需要一个师团才行,马铮如是想道。
8月2日下午,铁牛拿着一份书面文件来到马铮住的帐篷汇报工作。这是他们特战队一天来收集到的所有资料。
经过侦查,彭泽县城此时的守军并没有马铮想象的多,仅仅只有一个不完整的步兵157联队和一个师团部,另外日军在彭泽外围的芙蓉墩镇、黄花镇、小孤山各布置有一个联队,此外距离彭泽县城四十公里外的马当镇则是驻扎着106师团部以及该师团所有的直属部队,包括工兵、炮兵、骑兵以及辎重兵联队。
日军如此布置显然是已经猜到第九战区可能进行反攻,所以101和106两个残兵师团抱团在一起,颇有一种负隅顽抗的架势。
听完铁牛的汇报马铮乐了,真的是老天帮助。日本人竟然会这样布置兵力。
说实话,日军这样的布置倒是有点出乎马铮的预料,他原以为日军会将主力103、157、113联队以及所有的直属部队全都布置在彭泽县城,只会在外围布置几个步兵大队,免得到时候被打个措手不及。
但是,马铮显然高估了日军的指挥官的指挥能力,他们显然并没有吸取上一次的教训,还是这样东一榔头西一榔头的乱放兵力。没有轻没有重,忘了有一种战术叫游击战。叫围点打援。
其实马铮是愿望尹东政喜和松浦淳六郎了,这两位日本中将可没有和八路军交手的经验,自然不知道游击战和围点打援。他们一直是在和国民政府作战,打的都是正规的阵地战,双方的战术都是差不多,作战的时候都是在前先布置重兵。两翼的兵力也不能太弱,不然很可能会被敌人迂回包抄,尤其是处于守势的时候更是如此。
他们那能想到会突然窜出独七师这样一个变数来,打仗神出鬼没不按常理出牌,甚至于连陆军游泳打海军的战术都能想出来。
但是不管什么原因。总之马铮是看到了战机,当即叫来8个团长布置任务。
小河边的大槐树下,马铮将地图平铺在一块干净的大石头上,然后问道:“都休息好了没有?”
“休息好了!”几个团长齐声说道。
“休息好就好!休息好就准备干活了,现在敌情是这样的,以彭泽县城为中心,日军在北边的小孤山、西边的芙蓉墩镇、南边的黄花镇、东边的马当镇各布置了一个步兵联队,另外101师团部驻扎在彭泽县城,而106师团部以及所有的直属部队都驻扎在马当镇。”马铮沉声说道。
马铮的话音刚落,独立团的徐虎就忍不住说道:“小鬼子的脑袋是被驴踢了吗,这样布置不是明摆着告诉咱围点打援吗?”
“可能是当面的日军不大熟悉咱们的战术吧,不过无所谓,既然日军这么布置了,那咱们何须对他们客气。”马铮笑了笑说道。
马铮继续说道:“我的想法是,独立团、补充一团和炮兵团围攻芙蓉墩镇!警卫团、补充二团以及火力支援团绕道百泉湾、新村,然后在青头山设伏,而200团和补充三团则是绕过芙蓉墩镇,在镇东十五公里处的七号璺\饺囟照蛘獗哂苫撇文背ぶ富樱嗤飞侥谋哂尚贤懦ぶ富樱吆奴'那边由我亲自指挥。”
“黄参谋长,你们当面之敌是日军第103联队,另外还有伪军一个步兵团。不过据了解,那个伪军步兵团不过是个空架子,总兵力只有不到三百人,勉强能当做一个步兵营,实际战斗力恐怕还比不上日军一个小队。”
黄思成笑了笑说道:“看来这个伪军团长还是挺有面子的,日本人硬是将一个步兵加强连硬生生升格为步兵团。不过这种升格恐怕也只有日军面对伪军时才能干得出来,只给空番号,其他的像武器弹药之类的的一律不给。”
马铮继续说道:“你们两个步兵团外加炮团总兵力达到了九千人,是日军的三倍有余。而且火力也强于日军,所以打的时候尽管开火,直接把小鬼子打疼了。只要你们这边开好了头,那接下来的戏就好唱了!”
黄思成笑了笑说道:“明白,只有我们这边把小鬼子打疼了,才能充分的调动彭泽城里的小鬼子出兵增援,到时候事情也就成了。”
“嗯,就是这个意思,而且你们打的时候一定要把身份给亮明了,让小鬼子知道是我们独七师来了!”马铮道。
“为什么?”
“一来是让小鬼子知道是谁在打他,其次是引诱日军上当!”马铮笑着说道。
黄思成不解地问道:“为什么我们亮明身份敌人就会上当?”
“呵呵,日军喜欢根据番号来推测对方的兵力,因为他们和我们不一样,他们处于入侵作战,在情报上无法同我们这些本国的部队相比,因此他们只能根据对方的番号来推测敌人的兵力。只要小鬼子这么做了,那么就等于掉坑里了,我们现在的�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