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恶明-第32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器研发制造,当然有些真正黑色隐秘的事情都是交给司马从事们来做的。司马从事里面本就是有许多江湖人士,所做的事情很多不能为外人道。

司马从事每年花费的钱财比起亲兵营更加的巨大,但是这个钱却不能不花,每年的司库赵扬帆(赵秀才)都是绞尽脑汁在筹措,司马从事倒是也有些歪招,就是向倭国和大明沿海大搞走私。

他们有华州海军作为背景,属下里面又多有经年的海盗,所以比起其他的走私商人来,赚钱相对的容易许多,不过随着华州海军对于海上掌控越来越严密,再继续做这种事情,就等于是挖自己的墙角了。

好在是江峰王府自己也有巨大的财富,在这两年动用私银贴补,不过这也不是长久之计,总这么下去不是办法。

在华州的人都知道,赵主簿目前是华州司库,相当于大明的户部尚书,掌握天下的钱袋子,可是真正对于钱财有发言权的人却是华王侧妃苏观月和苏观雪,每天司库衙门的牵扯到千两以上银钱进出的文书凭据,都要封在黑木盒子里面递送到华王府里面去,有苏家姐妹培养出来的王府侍女对这些文书筛选,抄写,然后送到苏家姐妹那里核准。

苏家姐妹如果对某事某处有疑问,还要去找江峰决断,司库赵扬帆知道扎实苦干,谨慎本份,不过对于他来说,苏家姐妹那种收到大明户部侍郎熏陶的财政才能和理财的本领是万万比不上的。

他一直是恭谨的听从苏家姐妹的指示,这个指示偏偏还都是正确不比,华州的

豪还有司库官吏决定华州收入支出的时候,按照苏家应对,都是井井有条,不会出什么问题,因此是人人敬服。

这也是华州的一个典故,华州有些大明朝过来的读书人,在大明考不上功名,来到华州却也没有做事的能力,闲散在家中,种田生活,虽然不愁温饱,但是读书人的心气高,自然是心存怨恨。

偏偏还都是自诩忠于大明,因为对华州的事情都是冷嘲热讽,苏家姐妹倚靠女官侍女,遥控华州司库财源,这个架构程式看起来和大明的司礼监极为的相似,结果苏家姐妹被称作“真尚书,真侍郎”。

苏家姐妹的别院也是被称为是华州司礼监,这司礼监不管是在大明还是华州,只要是汉人所在的地方,都知道这可不是什么褒义的词语。

大家都有些侥幸的心理,以为华州初建,要是收拢人心的时候,必然不会以言论罪人,谁知道这些言论很快的就被亲兵营搜罗到手中,一级级的报到了江峰的手中,江峰看了之后勃然大怒,当即下令抓人。

当时不管是刘顺还是刘十二,都是急忙的来劝谏,说是文人言论政事,言路开明,这都是历代盛世的象征,华州如此作,怕是坏了在天下士人心中的形象。

“议论别人家事,这样的文人也就是认识几个字罢了,天下士人,这天下是一刀一枪打下来的,朱元璋定鼎的时候,那时候天下有什么士人?”

江峰很是没有好气的反驳了一通,下面的人自然不敢多说,这件事情之后,再也无人乱说什么了,明朝有锦衣卫和东厂,但是文人墨客对于朝廷政治胡说八道,乱造八卦的传统也是极为恶劣,江峰这一通的作为,倒也不是无的放矢,算是警示一下后人。



江峰的内外相隔做的很是一般,内宫对于外面的消息也是很清楚,所以这件事情不知道什么途径,就传到了苏家姐妹的手中,苏家姐妹当年家破人亡本来就和锦衣卫东厂有这样那样的联系,一向是极为的厌恶内卫组织。

特别是听到外面的人给自己加上这样的称号之后,就更是委屈,连带着对于亲兵营和司马从事这种机构的预算也是审查的极为严格。

而且负责制定预算的商会头面人物,商船队的首领们,司库官员们,这些负责制定预算的人员对于司马从事也是没有什么好感,所以不管是刘十二如何的奔走活动,每次批下的银子总是杯水车薪。

这种情况,江峰却不想用特权来解决了,自己下属的部门彼此之间有制约这也是好事,而且将来这些制定预算的人也是负责天下间财源进出,谨慎仔细,甚至是刁难一些也不是坏事,而且目前来说,这些人做的还算是知道轻重,华州军民两套系统的运转经费,从来没有迟滞过下拨。

既然预算上要卡,侦缉情报,监视内部,开发武器,见不得光的行动,却不能不作,江峰这里也不能自己动用王府的私产贴补,走私和其他牟利的渠道越来越少,江峰和刘十二总要琢磨要找到一个可以越过这个体系的财源。

辽镇的七万俘虏,辽镇还有许多没有被开发的土地田地,看起来这个财源就在眼前了,目前的俘虏们不能让他们白吃饭,也不能放还驱赶走他们,那就需要改造了,这种改造最好的方法,就是在清苦和封闭的环境之中,让这些俘虏们接受教育,清苦,只要是保证生活必需没有更多的东西,还要有不断重复的劳动,封闭的环境,自然是囚禁即可。

劳动力,田地,已经是失去自由的身份,在外界还有那些旺盛需求,虽然不能卖给他们当作奴隶,但是却可以把三年劳动的产出卖给这些奴隶商人们。

华州都督府颁布了对于明军俘虏的处理规条,所有非辽镇军兵若是想要自由,必需要在封闭的农庄之中劳作三年,方可放归。

俘虏们得到了安置,奴隶商人们得到了实惠,他们的实惠要和司马从事们分成,秘密机构的财源也得到了保证,皆大欢喜,说起来,战俘劳改营的出现,也算是划时代的……

正文 第六百一十三章 圣道门

道门在华州的地位此时有些尴尬,当初创立的本意是兰人而传播开来的西方宗教抗衡,当时创立的时候,华州从大陆迁移过来的流民里面,道士和尚的数量本就很稀少,发明无烟火药的陈冲的地位不管是从官方来说还是从私下来说,都是最高的,所以他也就是称为了圣道门的掌教。

来自陕西楼观台的陈冲道人,倒真是淡薄名利,坐在这个位置上之后,每天只是醉心于他的炼丹之学,所做的无非是按照华州官方的意愿写出了教义,然后对于教中的细务并不是太关心。

这个圣道门,被赋予了太多的意义,所以说,他的教义颇为的有趣,道家讲无为,讲今世修行,圣道门却是讲无病,讲今世奋进。实际上已经是比照真正的道家,还有所谓的道教差的千万里了。

圣道门的教义里面有个颇为附会的解释,把道家的“无为”说成是“无病”,文字不管是如何的谬误也不会这样,不过大家谁也不会去较真,捏着鼻子都认了。既然说是无病,圣道门对于医术是极为的看重,教中的子弟,大都是医生或者是医生学徒出身,这些人被称为药师。

这些懂得医术和药理的医生和学徒们,有一部分是在民间救助疾病,还有一部分是在军中作为军医。治病救人才是最实在的事情,任你说的天花乱坠,也不如这种实实在在的帮助别人效果来的好。

若要被药师们毫无保留的治疗,而且事后只需要缴纳比较少的诊金,那就需要你加入圣道门称为信徒,每月缴纳很少地香火钱。称为奉献。

这个东西实际上看起来和江峰没有穿越时候的医疗保险很有些相似的地方,不过江峰在其中却没有出什么大力气,华州地工商色彩让很多经济方面的东西都提前出现了。军队需要圣道门的军医,民间需要圣道门的药师,内卫机构需要圣道门刺探民间的声音,情报机构需要圣道门在大明和白莲教等等地下邪教抗衡。

有如此多的人需要,若是个热心名利,看不清形势的人主持教务,肯定是要大肆的招收教徒,不过陈冲虽然平时不管教务,把所有的事情都是丢给圣道门地道官主持。唯有此事始终是坚持不变,那些缴纳香火钱。宣布信奉的人都只能是信徒,要成为教徒,必须是懂得医术或者是有些基础。

郎中和大夫本就是比较稀缺地职业,圣道门把华州境内懂得医术的人都是搜罗到门下。然后半是高薪利诱,半是绑架威胁的,把北方的郎中和大夫什么地迁过来不少,这样依旧是不够,无奈之下,圣道门只能是模仿华州开设的各种讲堂。开了圣堂。这圣堂是选取那些经验丰富的医生作为老师。头脑清晰的年轻人作为学生,讲授治病救人的法子。若是学业有成,就可以被称为药师。

选取严格,出来的人都是懂得医术地人才,华州对这样地机构自然也是极为地重视,对于预算极为抠门的商人和司库官员们,也不吝惜钱财,有专款拨下,每个被称为药师地人都有一笔不菲的薪金。

因为待遇丰厚,地位崇高,所以对于称为药师和信徒的资格也是卡的极严,加上陈冲对这个原则非常的坚持,慢慢的,圣道门的教徒药师,只是在每年的圣堂毕业的学员里面而出。

在圣道门之中,虽然掌教陈冲出身楼观台,对于道家精义极为精通,此外还喜欢做些和楼观台传承有所背离的炼丹之术,不过他却不是太欣赏那些只会讲述道教经义,却没有什么真实本领的人。

所以在圣道门升迁,永远都是那些懂得专业技能的人得到最大的好处,升迁最快,这样的结果就是,圣道门除了个别的几个人,其余的人对于教义都不怎么精通,却都是有一门专业的技术,或者是懂得医术,或者是对于炼丹精通(已经是很接近实验化学)。

教徒少数,信徒众多,而且信众主要是为了他们的治疗才来参与,对于政权并没有什么威胁,并且信圣道的人不得改信他教,尼德兰人带来的加尔文教会传播势头也是遭到了遏制,圣道门对于华州来说,有益无害。

江峰和刘顺正是看到了这个势头,原本就是为了和西洋教会对抗而建立的圣道门,虽也没有想到居然

部门的作用。圣道门也被华州纳入了自己的体系之教相当于华州六司的级别,也就是说,陈冲在官方的序列里面,地位和司库,司农这等执掌一方的大员相等。

其余圣道门的官员,都是按照华州的官员品级排列,华夏大地上早有古语,说是“不为良相,即为良医”。在华州的土地上,却真有些实现了。

实际上,信徒们缴纳的香火奉献,不足于维持圣道门的治疗,防疫还有在大陆上和白莲教等等邪教对抗的巨大花销。必须要华州财政的贴补,目前大战正在进行,他们的预计支出和司马从事一样,出现了缺口。

不过,战俘劳改农场的出现却很好的弥补了这一点,圣道门当然也在农场的产出中,有自己的份额。而且在农场之中,圣道门的药师和道士们,一边是救助受伤得病的明军俘虏,一边传扬自己的教义。

说的天花乱坠不难,难就难在去做些实在的事情,比如佛门说是勤修本世,以求来世的回报,这就不如圣道门的药师给你清理伤口,并且敷些汤药什么来的实在,这些行动配合上所谓普济苍生,天下无病的圣道理论,真是让大部分被俘后,心中惶恐不安的明军士兵死心塌地的相信,并且愿意跟随。

这些俘虏被分到辽镇各个的地方开荒种地以来,因为在封闭的环境之中,加上俘虏的身份,尽管华州管理战俘营的军官和团练使信誓旦旦的说:他们在满劳役三年之后,就会重新获得自由。

这年头,自认还算是强兵的蓟镇兵马被俘后,始终是以为对方会把自己编练成新军,用在战场上,却没有想到对方居然是把他们解除了武装之后,分割开,到这些地方来服苦役,干活这些士兵倒也不是不怕,但是这个架势,却由不得他们不想到,这是要把他们分割开来,杀个干净。



所以不管是如何解释,小规模逃跑和哗变总是层出不穷,颇为的让人头疼,但是圣道门真正参与到农庄的管理之后,一切都是不一样了,士兵们也都是渐渐的安定了下来,心想既然对方派出了医生给俘虏看病,那肯定不会是要杀自己。

而且有些虔诚信奉圣道门,努力学习医术的俘虏,还被战俘营的军官解除了俘虏的身份,也是当作圣道门的成员对待。

有这样的例子在,俘虏们的心思都是安定,人人虔诚信奉圣道门,就连劳动效率都是提高了很多,这可真算是意外之喜,本来司马从事和亲兵营还在里面搞了各种的手段,比如说分化调拨,安插间谍等等,却没有圣道门的手段简易有效,这倒是给华州各个部门有了借鉴,有时候还要适当的搞些柔性的手段,效果大好。

事实上,圣道门的这种互助的体系,以缴纳捐献为支付手段,在整个大明都风行起来,尽管是有这样那样的问题,不过在这个体系之内的圣道门信徒,好歹还是享受到了一些医疗的服务,这在这个时代,可是一项了不起的福利了。

最开始在辽镇战俘劳改农场的这些俘虏们,绝大部分都是成为了圣道门的门徒,成为教徒,也就是说,掌握了医疗和药理的医生的俘虏们虽然是少,但是郎中医生也都是越多越好,也算是圣道门一个了不起的成绩。

当然,在这些俘虏里面,也有许多成为了亲兵营和司马从事的密探,战俘劳改营居然还有这样的功效,实在是当初制定这个规条的江峰没有想到的,所谓的后世史学家,已经是把这个政策夸到了天上去。

不过,出所谓的成果,已经是一年之后的事情了,在安顿这些战俘的期间,华州的大军脚步并没有停下,打下了广宁,辽西走廊已经是变成了一片通途,广宁和山海之间的三个屯卫兵马主要是农户,或者是归降,或者是逃进关内。

山海关作为关隘,地理名词的意义,远远的大于他作为防御工事的意义,山海关的蓟镇守将对这个形势看得很明白,这里根本无法据守,华州大军距离山海关还有一天路程的时候,山海守军放弃防守,在州大营一带布防。

正文 第六百一十四章 收权

师紫禁城,这里的温度比起城外要低上一些,最起码的人都是这么感觉的,虽然天已经是过了五月,天气渐渐的热起来。

不过在宫内的太监和宫女们都是感觉到战战兢兢,寒意逼人,这个寒意完全是恐怖带来的,自从知道蓟镇的兵马在广宁失败之后,嘉靖皇帝的脾气就开始变得暴躁起来,每日里面在内书房和朝堂上大发脾气。

而且服用丹药的次数越来越多,就连那些炼丹的道士都有些害怕了,这时候所谓的金丹,人吃了之后,总是会有短时间的精神亢奋,精神状态显得很好,但是接下来人总是变得越来越焦躁,出现所谓中医里面所说的上火的状态。这时候,人的身体就变得很不稳定,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出现异常。

嘉靖皇帝目前就是这样,每晚开始频繁的召见妃子,有时候姿色差不多的宫女被他看到,也是宣召侍寝。人的一点点的虚弱了下去,下面的太监和宫女稍微做错了什么事情,下场都是即为的凄惨,立刻就会被杖杀。

自从四月下半月以来,宫内已经是被杀了十几个小宦官,尽管嘉靖皇帝重新掌握大权之后,颇为的倚重身边的内官,但是要想有当年王振,刘瑾的威风和权势,那是不可能了,小三本就没有什么资历和积累。

尽管现在掌握着东厂和司礼监。但依旧是绝对地弱势,看着宫内的太监一个个被虐杀,却也不能说什么,也不敢去说些什么。

丢失辽镇。大军节节败退的消息。已经是让嘉靖皇帝充满了挫败的感觉,他一直在想,自己到底错在了什么地方,他检讨自己从登基以来地所作所为,比起自己地那些前任,他不觉得自己做的差,在某些方面甚至还要超过。

但是为什么在自己的治理下面。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