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恶明-第19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平日里面,这等触犯勋贵利益的政策和奏章向来都是那些清流们的专利,反正是年年都要取消所谓勋臣故旧的各种优惠,也没有什么人听。真正的朝中大佬从来不作这样得罪人的。

严嵩现在已经是朝中的大佬,他也不是那种理想主义的官僚,他也是知道官场上不可以树敌太多,不过他还是出了这样一个政策,得到的反响也是大大的出人意料,朝野上下无不是称颂严嵩此举乃是利国利民的良策,现今的皇上如此英明,自当是采纳。

嘉靖皇帝牢牢的控制住京师和收回权柄之后,已经是觉得现在不会有什么人来反对他的决策了,严嵩的奏章既然是附和他的心意,而且在群臣中评价又是这么高,自然是值得实行。

对这个政策反对最大的就是京师之中的勋贵人家,不过他们的意见现在已经是没有什么作用和影响了。

嘉靖皇帝清除了那些勋贵旧人,这些权贵就是构成京师商团的主体,偏偏在大明,最先意识到商业重要和巨额利润的人就是他们。他们比起来江南的那些商人们都是先行者。

往往是等到江南的商人和地主以及南方的勋贵权臣们反应过来之后,那些发财的机会都已经是被京师商团的人控制住了,遍布天下的酒楼是这样,南京,苏州,杭州,扬州,松江的工坊和手工工场也是这样,用作买卖的大宗粮食,木材和各种物资,也都是他们控制,甚至在男人传统优势的海上贸易,现在也都是京师商团的资本充斥其中。

可是只要严嵩的政策被推行下去,一切就都会改变了,巨额的利润就会源源不断的流进南京的勋贵权臣,江南的富豪商人们手中。

皇帝没有意识到,反对他的,是因为巨额的财富,这些人被他杀掉,现在这些所谓忠心耿耿的,同样是为了巨额的财富,而对他忠心。

正文 第三百七十五章 双方

靖十八年年初,江峰就已经是把蒙古草原东部扫荡完部落都是闻风丧胆,大的有实力的部落都是烟消云散,部落的头人和贵族都是被毫不留情的屠戮干净,部众被变为奴隶。

其余的小部落若是还想在草原上生存,就必须要服从江峰统治,不过这些小部落反倒是过的比从前要好了许多。

从前那些几百人,一千人左右的蒙古部落,每年自己的出产和收获都有很多要被那些大部收取,而且部落里面的男丁还要随时被征发去战场上作战,但是现在他们要做的就是每年把在草原上放牧的马匹牛羊贩卖给关外的庄园。

关外的庄园在稳定下来之后,大批的汉民奴隶被解放,土地得到了分配,劳动效率有了巨大的提高,在华州的农官被派过来之后,对于畜力的要求大大的增加,靠着关外自己的马场已经是不能满足这个要求。

护卫队员人人都是战士,汉民和奴隶基本上都是务农出身,放牧本就是不是他们擅长的事情,这个时候,蒙古那些残存的小部落的作用就显示出来了,草场无比广大,大的部落都是被杀干净,自然是有许多空间剩余了出来。

在江峰的安排下面,这些小部落不再是漫无目的的在草原上游牧,而是被划分出若干的区域分片畜牧管理,他们放牧的牛羊马匹都有人来收购,换取盐巴粮食和各种各样的必须品。

这些蒙古小部落本以为自己也要沦为和朵颜,土蛮这种大部落一样的命运,谁也没有想到居然会是这样的待遇,这些小部落在大部落的压榨之下可以说某些时候活的还不如关外的奴隶。

突然间定居了下来,有人定期收购他们的马匹牲畜,卖给他们粮食和必需品,虽然也有三成的赋税,但是比起从前来可是不知道好上多少,很多人第一次连续几天吃上了饱饭。

当然,关外和草原之间有山脉的阻隔,彼此的交通就是几条从西向东的河流谷地,古代的行军和交通,基本上都是在河流的边上进行,一来是水运成本比较低,二来是人畜都是需要喝水。

在塔尔河穿越兴安岭余脉的两端,江峰动用被这次扫荡被抓来的蒙古奴隶们修筑了两个堡垒,这两个堡垒被乘坐塔尔河西堡和塔尔河东堡,东堡本身就是在垦殖庄园的腹地之中,有江家军的军事力量镇守,至于西堡却是在草原之上。

给那些小部落们划分了草场,自然不会就是这么放置不管,西堡实际上就是江峰派驻在这里管理草原的驻扎地,江家军有四百名全火器的正规军是长期驻扎在这里的,此外还有一千名护卫队员们,这些护卫队员大多数都没有参加塔尔河谷地的战争,他们都是跟着江峰在草原上掳掠扫荡的成员。

他们被授予的财富和封地就是草原上的草场,牲畜的贩运和粮食的买卖同样都是他们的利润所在,为了得到这样的权利,他们必须要去战斗和保护,并且向着江峰效忠,他们在草原上有自己的草场,可是光有了草场还不够,必需要有在草场上放牧的奴隶,但是已经是定居下来,并且是臣服的那些蒙古小部落是不能动的。

所以这些护卫队员们就必须到更北或者更西面去掳掠人口,抓到的人越多,自己的财富也就是越大。

事实上在不知不觉之间,不管是在草原上的护卫队员还是经营庄园的护卫队员,这些人越发的意识到保持自己的生活和富贵就是靠着自己胯下的马匹和手中的刀枪,他们靠着在江峰手下服役,或者说在江家军系统的头面人物下面服役来取得各种各样的免税政策,他们和他们的后代维持保持这个待遇,就必须不断的锻炼自己战争技艺,他们的出路也只有加入军队或者是体制下面的武装组织。

江峰手下的正规军队也是逐渐的出现了这样的情况,他们因为子弟的从军而得到了高于其他平民的待遇,同时他们是江峰最嫡系的部队,基本上都是经过了江峰和张亮这批锦衣卫出身的正规军官,杨大和刘十三这批白衣神兵出身的草莽之人,还有白人教官的西式军队的教育。

已经是五六年的征战下来,他们有丰富的战斗经验,懂得在方阵和方队之中的阵型的保持和变化,作战中彼此的配合,更重要的是火器的应用。

有了这么多的经验和技术,他们显然不会只是被当作一个士兵来使用,即便现在他们只是一个普

兵,将来也会成为军官,他们是种子,播种下去之后出来更多类似的士兵。

在华州,在夷州,在关外,江峰的两百万汉民,按照五千人中三百名团练来计算,这些团练平日里面按照接近正规军的方式来训练,只要是愿意,江峰随时可以动员起来十万以上的部队,这些部队的基层军官们就是江峰现在的老兵。

有这样的期望,自然就会有优惠的待遇,他们的待遇比护卫队员来还要更好,他们也是知道,为了保持这样良好的待遇,他们会让自己后代继续从事这个行业,而且因为良好的待遇,所以这些老兵们的子女必然有比起其他人来更好的生活环境,成长身体时候更好的营养和锻炼的方法。

这些老兵们的下一代,比起其他平民的孩子来更合适成为士兵。

这个推断放到纵横海上的一万水军上也是如此,包括那些从事教官和军官行业的尼德兰人们。

在江峰控制的地盘和人口之中,也逐渐的出现了一些阶级的划分,其中以军队的官兵,工坊的工匠,还有那些依附在江峰势力系统中的各种商人,形成了这个势力最主要最忠心的一部分人。

嘉靖十七年末的‘检地案’在第二年的三月初春才被江峰知道,同样的,瓦刺蒙古莫名其妙的在草原上烟消云散的事情,也在差不多的时间传到了大明的中枢之中。

许多流离失所的蒙古牧民纷纷的进入关内,这次就不是什么穷的要来掳掠,而是为了求生,请求大明收留,明朝各个衙门这才是反应过来,屯兵几十万驻守的防备的九边重镇,可能是已经没有必要设置了。

不过这可是几十万兵丁,几百万军户,甚至是天下间千万人的衣食所在,而且草原的部落谁也不会判断就是这么轻易的消亡了,所以也没有人轻言裁撤。

嘉靖十八年开始,扫荡了那些因为利益而处处妨碍皇帝的政策的权臣勋贵之后,嘉靖皇帝真是有种今日方知为君之乐的感觉,当然这样的感觉,他在十五年前的大礼案中已经是感觉到一次了。

这次的“检地大案”是皇帝调兵入京清洗,京中的防卫力量十二团营等等都是迅速的溃散,甚至是给京师的民众造成了损失,因为迅速崩溃的京卫士兵在京中劫掠,肆意妄为,如果没有他们的这种作为,秦军入京几乎可以说是秋毫无犯了。

这些士兵仅仅就是能作恶,在嘉靖控制住京中的御马监禁军之后,秦军分出了一千人去稳定京师民户聚居区域的局势,这些京卫的官兵丝毫没有什么抵抗的能力,纷纷的束手就擒。

在京师的勋贵被清洗之后,当日作恶的京卫士兵一千多人,都是被在西南门斩首,这件事情也是让嘉靖看到士兵的无能,已经是但当了京卫指挥使,都督同知的周林对于京城外十二团营的描述,也是让他知道京师周围所谓的天下精兵,到底是一个什么水平。

五千秦军的装备衣甲比起京城士兵来差到了天上去,可是那种肃杀凛然的气质却比起京城的少爷兵们不知道强悍出去多少。

在嘉靖十八年的二月,皇帝在陕西延绥镇几名军官的建议下,打散了京师十二团营,裁撤掉一些老弱和核实空额之后,只是留下了四万军兵,划分为八营,在京师的各个城门戍守,同时破天荒的采用这样的规定,京师戍守的八营,每年有三营在宣化,蓟镇,辽东轮换,同时边军会在京城戍守。

被大礼案的廷杖和检地案的刀枪吓坏了的文武百官们,已经是不敢去和皇帝争辩什么了,嘉靖的几次举动让人重新认识了这个所谓的“喜好方术,不事朝政的荒唐皇帝”到底是一个什么人物,轻视他的什么下场,每个人都是看的清楚。

在春节过后,从京师去往各路的税监纷纷出发,原本那些挂在某某勋贵,某某大臣名下的酒楼,商号,手工工场都是这次收税的对象。

到了四月间,户部的官员看着收上来的银子瞠目结舌,各地的克扣和贪污肯定是少不了的事情,可即便是这样,还是有将近一百七八十万两的税银交了上来,要知道嘉靖十七年一年的收入才不过一百五十万两。

正文 第三百七十六章 汉化 渐进 分利

水煮青蛙,慢火杀人,不过江峰曾经在自己的厨房里,青蛙只要是下面一点火,水温稍微升高,就立刻是朝着外面跳了出去。让当时想要给张亮和一干手下讲述一番大道理的江峰颇为的郁闷。

但是同样的道理用在人身上,却可是好用的很,江峰率领自己的队伍登上朝鲜已经是有五年,若是刚上岸的时候,朝鲜的小朝廷就是集中全力过来攻打,朝鲜的军队虽然是软弱窝囊,可是江峰的部队却也不是无限的给养,彼此比拼消耗,终归是人少的一方比较吃亏,可是江峰显示了自己的威风之后,立刻是震慑住了朝鲜国王和李仁弓。

这些官僚只是想要保住自己的富贵,看到江峰并没有想要篡夺他们的权位,反倒是要与他们合作之后,这些朝鲜统治者们立刻的向着江峰低头了。

低头的结果不算坏,朝鲜王庭的日子比起大明江南的豪富之家,还未必比得上,但是江峰控制了朝鲜的海运和贸易之后,毕竟是朝鲜北方的地方政权还是需要朝鲜国王和白山君发号施令,需要依靠朝鲜的人力来开发运输茂山的铁矿和分布各地的煤矿,海贸和开矿这里面巨大的利益,总是分出来一些给他们。

虽然是很少的一点,不过对于王室和贵族来说也算是庞大的资金了,有了港口,商业也就是跟着繁荣了起来,距离仁川比较近的汉城更是变成了许多商行和货栈驻扎的地方,这下子,朝鲜的这些上层人物手中有了钱,而且还有了花费的地方,这对于从前还是封闭无比的国家来说,简直是天翻地覆的变化。

就连汉城的那些平民也是赞不绝口,各种工坊的设立需要的人手也是大量的增加,对于工坊和作坊这种需要一定手艺和劳动积极性的地方,很少的采用奴隶来劳动,在华州还没有成立的时候,赵秀才跟各个工坊立下了规矩,不得用奴隶。

本来是想把这些工作机会给民卫剩余的劳动力,没有想到,民卫自己的手工工场和农田就已经是把劳动力完全的消化掉了,在仁川和汉城的大明商人们,只得用很低廉的价钱来雇佣本地的朝鲜平民。

他们觉得很低廉的价钱,在朝鲜来说已经是颇为不错的待遇了,人人争先恐后的进入工坊做工,而且工坊里面,不管是那些工匠的头目,还是商人们全部都是汉人,若是会说汉语的话,待遇都会有相当的增加。

这又是催生了一个热潮,就是汉城和汉城北面城镇学习汉语的热潮,虽然朝鲜读书人和贵族,王室都是懂得汉语,但是民间平民却还是说着土语,很多朝鲜的读书人现在都是靠着教授汉语赚些外快。

当日那些铁丁和后来的两千老兵,都是在匠户营里面招收的匠户子弟,这些人都已经是成为了江家军系统的各级军官和士官,他们的家人被接到登州以来,都是在江峰的兵器作坊里面做工。

到了朝鲜以后,随着人口越发的增加,越来打造兵器的作坊也是跟着不断的扩大,毕竟是团练们也需要武器。而且更加重要的是,不管是在关外,华州,还是夷州,这些人口对于农具的需要是极为巨大的。

在苏观月的建议下面,江峰授意主簿赵秀才开设了一个华州钱庄,并且华州都督府和华州太守府联合的下了行文,就是华州民和夷州民若是有资财或者有担保,担保人须在华州衙门和军队中担任职务的,就可以自行开办作坊和店铺,资金不足可以借贷,利息为二十分之一一年。

要知道从前华州的作坊是官办,他的店铺则都是由李光头和一些依附江家军的商人们开设的,这些店铺说是官办也不为过,不过这些店铺更多的是一种态度,利润很薄,这是等于变相的给华州输送物资,这也是海商们用来表示的一种方法,既然是这样自然不可能规模太大。毕竟资金投在海上才是暴利。

人口越来越增加,这样的店铺愈发的不能满足需要,而且很多人没有大笔的资金去参与在海贸之中,他们却也是可以看出来在华州,在夷州甚至是在关外开设这种商铺作坊有利可图。

所以在行文一发出来之后,许多的人都是过来申请,当然有这个资格的,也仅仅是民卫里面的上层,和士兵们的家属,这些老工匠们彼此凑钱或者

保,取得资格之后,开设作坊,民卫里面的人则都是。

这些作坊和店铺都是需要和太守府缴纳税赋,若是给兵器作坊生产一些配套的东西的,则是必须要经过几名老匠户头目的验收和认定。

这里面自然是有许多猫腻可以玩,不过牵扯到华州都督府上面,可就是人人战战兢兢了,尽管这里面的利润很高,江家军花钱一向是大方,可是质量若是有问题,曾有一家海商在供给江家军的火药里面掺了些东西。

结果在训练的时候被发现,那家商人得到消息却也是很早,上下疏通无效之后,立刻是跑回了杭州城中,结果一个月后全家被灭门,所有的船只都是低价卖给其他的海商,杭州府自然是什么也追查不出来,但是华州却把此人的罪行和相关的处置都是被散发到各个港口之上,而且毫不避讳的张贴。

这自然就是一个警告,一个杀一儆百的例子。

这些工坊和店铺开办起来之后,面向的顾客就是民卫和军队里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