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奋斗在红楼-第27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王熙凤看着贾环,咯咯娇笑道:“环兄弟,这可是喜上加喜的好事啊。”又道:“府里商量过了。园子里,往你望月居那边开了一个角门,一则是方便宝姑娘出入,二则是,你有空,可以去园子里逛逛,和姐姐妹妹说话。”
这又是一层隐性的福利待遇:允许贾环自由的出入大观园。除了宝玉,贾府的男子就几乎不进大观园。比如,贾琏就从不进去。倒不是男女之防,在贾府自家的内宅里走,哪里需要避讳什么?
而是因为,大观园是给元妃建的,元妃的谕令只有宝玉和姑娘们住进去。
这是表示贾府默许贾环可以享受大观园的美景(福利)。如今,只是差一个住处罢了。但联想到他若是和宝钗成亲,定然是住在蘅芜苑中。
贾环微笑着拱拱手,道:“谢凤嫂子。”
王凤姐就笑,“嗳哟,环兄弟,你和我这样客气。不知道的人,还以为我不是府里的媳妇呢?”
一屋子人就都大笑起来。正笑着,外头传话,宫里的元妃派太监来赏赐,贺喜三爷中会元。接着,又是一阵热闹。
…
站在贾母身侧的鸳鸯心安的看着眼前和睦的场面,心中感慨无限:要是一直都这样和气该多好?但,她心里的理智提醒着她,这只是表象。
要知道,老太太前不久还和她抱怨:那年不也是?挑唆着,这人心啊…。后面没说出来的话,恐怕会很吓人。
老太太心里对三爷,还是有意见的。特别是一旦涉及宝二爷的事。只是,现在给压着了。
当然,由此可见三爷的厉害之处。
…
贾母上房的正房外,彩霞没有跟着贾环进去,而是留在外面。正巧玉钏儿在外头暖阁里,两人坐在窗边说话。
玉钏儿笑嘻嘻的道:“嗳,我们的姨奶奶来了,我给您请安。”
彩霞俏脸一红,推了玉钏儿一把,嗔道:“就你会作怪。我哪里是什么姨奶奶?你说的那个在里头呢。”
玉钏儿咯咯娇笑。她知道彩霞是是她姐姐金钏儿和宝玉的事。
说笑了几句,彩霞悄悄的问道:“今早三爷中了会元的消息传回来,太太…”她是王夫人屋里出来的丫鬟,很清楚自家府里的太太对三爷的态度。
玉钏儿在彩霞耳边小声道:“太太什么反应,你猜不到啊?”她和彩霞关系很好。这事又不是机密的事。便说了。
彩霞听的就有点犯愁。
玉钏儿好笑的推彩霞一把,指指正发出笑声的厅里,道:“要你操心什么呀?你家三爷厉害着呢。”
太太心里就算有不满又如何,还不是得压着?维持着表面的和气。
…
贾环从内宅里出来,又去外头的梦坡斋里见贾政。
贾政会客进来,脸上还带着些笑,见贾环已经等了一会,将书桌上的一块和田玉制作的玉佩给贾环,告诫道:“你这次考的不错。但,满招损,谦受益。以后,切记不可得意忘形,写那些肆意张扬的诗句。”
旁边倒茶进来的李十儿羡慕的看着那块玉佩,这是老爷的心爱之物,至少价值千金。如今,却是赏给三爷了。
贾环一阵无语。稳重归稳重,但是该得意的是不得意,这岂不是装逼装成了忍者神龟?这人生有什么意思?
当然,贾环也不会去反驳贾政。他没必要为这点小事,和贾政把关系搞僵,接过玉佩,拱手一礼,敷衍的道:“儿子记着了。”
贾环和贾政说了几句没有营养的话,便告辞出来。先去族学骆先生那里坐了坐。再回到府里,先给宝钗写了封书信,让晴雯帮他送到梨香院去。
封建礼法所限,他现在和宝姐姐根本没法见面。但,现在婚礼的日期都已经确定的,传两封书信,不算事吧?
之后,往大观园里而去。二月二十二日,黛玉、探春等人就都搬到大观园中去了。宝钗是在梨香院、蘅芜苑两头住。以住梨香院为主。(未完待续。。)
第四百三十四章 在这春风沉醉的午后
按照红楼原书的描述,贾府修建大观园,是将薛姨妈、宝钗居住的梨香院包含进去。薛家众人移居贾环现在住的位置。梨香院用于给龄官等十二个小旦、戏班子居住、练习。
第十八回的原文是:那时薛姨妈另迁于东北上一所幽静房舍居住,将梨香院早已腾挪出来,另行修理了,就令教习在此教演女戏。
而如今,贾环住在望月居没挪位置,贾府里并没有如梨香院这样合适的十来间,又朝北开着的门的院落给薛家等人居住,因而,大观园的西南角这里要少点地方。
戏班子都住在榆荫堂中。
贾环出望月居,绕行几步,才能从大观园向西开的角门进入。宝钗出入大观园,亦要走此路线。
下午时,大观园沐浴在午后的春光中。春天的气息弥漫在精美、别致的楼榭台阁、荷塘、园林里。园中景致,美不胜收。万紫千红、鸟语花香。
栊翠庵中,一名带发修行的女尼在大殿中坐着下午的功课,梵音阵阵,木鱼敲响。大殿的牌匾则是元妃题写的:苦海慈航。
突然间,听到外面传来一阵阵的欢唿、鞭炮声。气质飘逸出尘的女尼微微蹙眉,停了功课,从蒲团上起来,问外头进来的小女尼,“什么事情,如此喧哗?”
女尼站起来后,就见她身姿高挑,穿着简朴、黑白相间色的道服,长发如云,身段婀娜。容貌清纯秀美,气质纯净空灵。十八岁的年纪,在这美好的时光中,灿若春华。
小女尼明显佛心不够坚定,神情兴奋,雀跃的道:“妙玉法师,贾府里的三爷高中今科会元,宫中贵妃赏赐东西下来。他家里外头正在放鞭炮庆祝。好响亮的烟花。”
妙玉一甩衣袖,冷声道:“些许俗务,扰我清修。”转身回了自己的禅房。
…
汇聚在潇湘馆中顽笑的宝钗、黛玉、宝玉、迎春、探春、惜春几人亦听到外面的鞭炮声。跟着各自姑娘的丫鬟都不解的看向外面。
黛玉坐在临窗的木椅上,嫣然浅笑,细声问紫鹃:“已经热闹过一阵子,怎么又放鞭炮?”
环哥高中会元的消息,她上午在老太太房里得知。当时,心里的一块大石头落地,愉悦之情从心底冲起来,到现在还弥漫不去,令她一天都是笑意涟涟。
“我去看看…”紫鹃笑着应了一声,去外面打探消息。
宝玉坐着看迎春、惜春下棋,看着窗边下一脸笑意、妩媚无端的林妹妹,心中很有些吃味。他如何不知道:林妹妹这是在为环老三感到高兴呢。
宝玉语气酸酸的道:“环哥儿太显摆了些。既便中了会元,又何必如此张扬?还写一首什么‘三千人中第一仙’的句子。”
这话说的满屋子人都哄笑起来。某些意味太明显了。宝玉身份虽然尊贵,又受贾母、王夫人宠爱,但玩笑起来,并不会恼。
宝玉的两个大丫鬟媚人,茜雪两人脸上都有些不好意思。宝二爷这话说的!早上出门时还说:四书五经也没什么难的,等我日后去考个进士,看他羞不羞愧,敢不敢在我面前拿大?
这会环三爷中了会元,全天下读书人中的第一名,这话可收不回去呢。
宝钗拿着团扇,娴雅的轻笑着。额前的刘海,倍添她秀丽的神女神韵。她虽然坐在这里和姐妹顽笑,但心思早就不在这里。脑海里想着某个少年,为他感到高兴、自豪。钦佩他的成绩。想着他的神情、他的话…
“我突然的想为宝姐姐吟诵一遍《蒹葭》。宝姐姐,我们的婚事不会有变故。等着我!”
“宝姐姐,这里风大。我去江南前给你说要去两年多,如今我提前回来了。”
“宝姐姐,我记着正月二十一是你十五岁生日。”
想着送给她十五岁生日的那副画作,惟肖惟妙。她的身影、容貌铭刻在他的脑海里。
想着画上的题跋:不离不弃,芳龄永继。雍治十三年正月作,贺宝姐姐及笄之年生辰。弟贾环。
不离不弃…
然而,按照礼法,未婚男女不可见面。她又如何能去见他呢?反倒不及颦儿方便。相思相见知何日,此时此刻难为情。
宝钗心中遐思。早上她哥哥将消息带回来时,她心中担忧的情绪全部释放,欢喜难言。
探春穿着一袭葱绿色的外衫,顾盼神飞,笑道:“二哥哥,等你中了会元,你就不这样想了。说不定,作出来的诗还要自得呢。”
迎春、惜春两人都是笑。
宝玉讪笑。他今天去族学里上学,但是骆先生等贾环中会元的消息传来,就勉励了同学一番,然后放假。他才有时间、空暇来园子里和姐妹们顽。只是,感觉不大合拍。但要他走,他是舍不得的。
黛玉现在心情极好,见宝玉酸熘熘的嫉妒环哥,明眸一转,狡黠的轻笑,清声道:“我倒是听说某人豪言日后取进士如探囊取物,却是有道四书题目要问上一问…”
黛玉说话,宝玉立即来了精神,道:“妹妹有什么问题,只管提出来,我近日读书,略有所得,正要实验一番。”
但黛玉的问题还没说出来时,就见紫鹃带着两个小丫鬟笑盈盈的从门外进来,满脸喜色,对宝钗道:“宝姑娘,大喜,大喜。”
说的一屋子人都满头雾水。
宝钗莞尔一笑,道:“环兄弟中会元,怎么你说我大喜,这有什么说道?”
紫鹃站在厅中,笑吟吟的环视一周,对府里的姑娘们道:“刚才的鞭炮是因为宫里的贵妃赏赐三爷东西,府里庆贺。我去打听消息,还有一事。太太在老太太屋里,和姨妈说,要将三爷和宝姑娘的成亲日子定下来。太太们都在老太太屋里做见证。”
“呀…”
宝钗微怔,随即,白腻如玉的俏脸上顿时就布满红霞,美丽无端。心里,泛着涟漪。成亲的日子…
探春、迎春、惜春笑吟吟的向宝钗贺喜,“恭喜宝姐姐。确实是大喜。”丫鬟们跟着凑趣。宝姑娘素日凛然不可侵犯,令人敬重,但这大的喜事,在面前如何能不说一声恭喜?
宝钗敌不过一帮子人半恭喜半取笑,红霞如烧,明**人,起身告辞道:“不和你们顽笑了。我想起件事,先回家去。”说着,对黛玉点点头,带着一脸笑意的莺儿离开潇湘馆。
身后,一屋子人都是喜气洋洋。
只是,黛玉有些沉默。有些事,即便知道,可是陡然亲耳听说到,还是会觉得心口里疼。
宝玉郁闷的喝茶。没意思,很没意思。
…
宝钗从潇湘馆出来,往西行,经秋爽斋(探春)再往北行,过稻香村(李纨),紫菱洲(迎春),再往西行,准备出西角门,绕行至梨香院。
一路上,春光明媚。三月初,仲春时节,风过树梢,落英缤纷。
莺儿跟在宝钗后面,主仆两人无话。宝钗一般是沉默寡言。莺儿忽而喊道:“姑娘。”
宝钗脑子里全是“成亲”的事,甜蜜而又羞涩,神思不属,根本没听到莺儿在喊她。
莺儿好笑又无奈的拉了下宝钗的裙角,“姑娘,三爷在前面呢…”
宝钗这才回过神,就见园中洁净的青砖大道上,一株绿叶轻舞的柳树下,一名身量颇高的少年,正含笑而立。唐巾直裰,气度沉稳。正是贾环。心里仿佛有火焰腾了一下,灼热难言。
贾环从角门绕进来,倒没想到正好遇到要出大观园的宝钗。他本以为宝钗在梨香院里。还让晴雯送信过去了。这真是意外。心里欣喜情绪浮起来。
因为,前面二十几米远的,端庄、娴雅,正娇羞,美丽无端的女子,将会是他的妻子。人生之快,无过如此。得中会元,再见“娇妻”。
贾环往前走了几步,道:“宝姐姐…”打完招唿后,突然发现,有很多话要说,比如,感情,婚事,思念,想法,却又发现一句话都无法说出口。
情之一字,又怎么能用只言片语表达的清?
宝钗明眸看着贾环的眼睛,千言万语,不过一眼诉清。再挪开看向旁边的园林,俏脸上红霞更盛,微微低头。
扇裁月魄羞难掩,车走雷声语未通。曾是寂寥金烬暗,断无消息石榴红。
看着娴雅、明丽的神女变成娇羞、秀丽的女孩子,贾环突然明白过来,不是无话可说,而是不用说,其实就这么一起相对着站一会儿,便是极好的。在这春风沉醉的午后…
莺儿看的无语,往旁边站远了点。姑娘心里怎么想的她能不知道?相思之情,都快要溢出来了。呆呆的香菱都知道。可见面,一句话都不曾说。
过了一会儿,贾环打破沉默,情绪轻快莫名,说道:“我以为姐姐在梨香院里,派晴雯给你送信了。”
宝钗轻声道:“恩。早上知道环兄弟中会元的消息,便到园子里来闲逛,刚才在潇湘馆和姐妹们顽笑。”
贾环笑着点头,指了指宝钗的额前,“头发有点乱了。”
宝钗扭头回来看贾环,娴雅的轻笑一笑,玉指轻捋着秀发,解释道:“啊…,刚才走的快了些,给风吹乱了。”
还要再聊时,这时,甬道上远远的走来几个婆子、丫鬟。宝钗心底的羞涩压过情意,语气略快的道:“我回去看你的信。你去见颦儿吧。”带着莺儿离开。
贾环目送宝钗远去的倩影,美丽动人。在阳光中,影子斜照。心中情绪难言:愧疚与释然混合,轻快与爱慕同在。
宝姐姐啊!
…
贾政的门生,顺天府通判(正六品)傅试在贾府里帮着贾政招待客人,至傍晚时,才回到家中。北城外的一座三进的小院。
到后院里,正巧妹妹傅秋芳在和他夫人说话,傅试一边喝茶一边感叹的对妹妹道:“我那老师家如今越发的兴盛,环世兄中了会元。唉,我是想差了,早知道将你嫁给他了。”
现在说什么都晚了。会元啊!贾府会不重视?据说,不久要和薛家的嫡女成亲。
傅秋芳年逾二十,才貌俱全,如今已经是老姑娘了,无语的道:“哥哥,我又并非嫁不出去?你只想着他家的权势、兴旺,不想要担多大的风险。如今他家里有贵妃,又再出一个这么厉害的读书人,这样的外戚能落的了好?”
史书上写的明明白白。
傅试一怔。(未完待续。。)
第四百三十五章 见与不见。
雍治十三年,三月八日之后,乙卯科会试的结果开始向京城外传去。而对于士子们来说,这并非科举的终点。还有定于三月二十三日的殿试。
在这半个月的时间里,中式举人们首先要做的是拜座师、房师。然后,是结交同年。
初九的上午,贾环和公孙亮、罗向阳约好一起去拜会座师文华殿大学士、军机大臣刘飞白。
小时雍坊里刘府的侧门外,人声鼎沸,车水马龙。这是很正常的现象。乙卯科会试共录取300名举人。每个人都要来拜会座师,而且,有的人还不止来一趟,自然如此。
闻道书院的三人组一出现,立即就引得士子们瞩目。今科会元是天下闻名的神童贾环,不满十三岁,只看贾环那青涩的面庞,就知道是此人。
当下刷刷的目光看过来。一名尖嘴的士子出列,拱手道:“在下永丰范锡爵,见过三位同年。”
贾环三人回礼,“见过范同年。”公孙亮一身白衣,风姿翩翩,爽朗的笑道:“范兄名列第三,理当的老师看中,为何在此排队�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