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宋将门-第5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额。

    继续往前走,又是一副对联,“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韩维念了两遍,微微摇头,“真是好大的口气,朝廷多少事,哪能都关心过来!看起来晏相公和醉翁不甘寂寞啊!”

    他摇头晃脑,三哥韩绛猛地瞪了他一眼,“不要胡说八道!”

    韩维也觉得不恰当,连忙闭嘴,可是有人已经听到了。

    “六艺学堂事事关心,但是却不在朝堂之上。”一个少年人背着手,老气横秋道:“天文地理,风土人情,医卜星象,算术工程,农政水利……无所不包,无所不有。若是连六艺学堂的宗旨都弄不明白,就跑来报名,未免有趋炎附势的嫌疑啊!”

    呸!

    我们韩家用巴结谁?

    韩维就想驳斥,哪知道对方已经背着手离开了。

    “三哥,不就是个六艺学堂吗,有什么了不起的,大不了不考了!”

    “闭嘴!”韩绛可比兄弟沉稳多了,冷冷道:“五弟,还没看出来?有人不想我们参加考试,抢走名额,只可惜他打错了算盘,这一次我们志在必得!”

    韩绛和韩维带着自家的后生来到了六艺学堂的空地上,离着老远,就看到一帮小孩子绕着校场跑圈,有的跟脱缰的野狗,跑得飞快,有的慢慢悠悠,还有干脆撑不住,趴在了地上,气得家长哇哇大叫,也没有办法。

    “我六艺书院,为国育才,每一个学子都要体魄健康,品行端正,能文能武,子华贤侄,你要是有疑问,也可以下次再考。”余靖笑呵呵道,充满了关切。

    韩绛微微一笑,“武溪公,我韩家也同样要求子弟,不就是跑圈吗,没什么了不起的。”

    韩绛一摆手,韩家的子弟都涌上了校场。

    甩去长大的外衣,他们撒腿就跑,一点不含糊……这帮人不光速度快,而且很有规矩,显然经过训练。

    “韩家是河北第一大世家,虽然以文起家,但是近些年韩家也培养了不少效用士,子弟会武艺的不少。世上的聪明人可不止王二郎一个啊!”欧阳修嘿嘿笑道:“要不要老夫再把体能测试增加一些,比如射箭、赛马,没准能挡得住人家。”

    老夫子满怀关切出主意,可王宁安听来,怎么都像是嘲讽奚落。

    王宁安咬了咬牙,硬气道:“不必了,是骡子是马,牵出来溜溜。我们王家的人不会败给韩家!”

    “但愿考试之后,你也能这么硬气。”

    欧阳修暗暗感叹,他倒不是小觑王家子弟,实在是韩家积淀丰厚,不是寻常可比。

    大多数考生完成了10里长跑,进入笔试阶段,负责笔试的是苏洵,他把科举的那一套搬来,格外严格,又安排士兵巡逻,丝毫不给作弊的机会。

    半个时辰,考试结束,立刻收卷。苏老泉带着几十个聘任的助教,用最快的速度将试卷批阅完毕。

    等到下午时分,结果已经出来了。

    晏殊、欧阳修、余靖、梅尧臣,包括韩绛和韩维,都来到了讲课的大礼堂。

    苏老泉面无表情,手里捧着录取结果。

    “这一次入学考试,共计3100名考生参加,通过752人,其中沧州学生535人,瀛洲27人,大名府40人,冀州11人,开德府5人……真定府13人!”念到这里,苏老泉意味深长看了韩家兄弟两个,他们祖籍就是真定,这一次韩家子弟也多来自真定。

    韩绛吃惊非小,韩维却跳了起来,大声叫道:“不公平,我韩家子弟怎么可能只有13人通过,你们玩了猫腻!”

第103章 王宁泽的小书包

    韩家带了一百多人过来,就算考试再黑暗,少说也能有七八成通过,到时候韩家的优秀子弟抱成一团,六艺学堂就成了韩家的天下,王宁安整个白忙活了。

    这就叫喧宾夺主,鸠占鹊巢!

    算盘打得很响,竟然只有13个人通过考试,韩维彻底怒了,大吵大嚷,韩绛黑着脸不说话。

    苏老泉同样不是好脾气,他冷哼了一声,“入学考试是老夫主持,对每一个学生都是公平的,名门望族,竟然学泼妇骂街,简直有辱斯文!”

    韩维还想吵几句,韩绛立刻拉住了兄弟。

    他满心怒火,淡淡道:“五弟一时急躁,没有说清楚。我们是想知道自身不足,毕竟这些子弟都下过苦功夫,却落选这么多人,多半是我韩家育人不得法,真要好好反思。”

    韩绛姿态很低,可是语气之中却难以掩饰愤怒不平。究竟是什么样的考试,让他们韩家子弟落选那么多?

    该多黑啊!

    这时候晏殊突然说道:“老夫也有些好奇,把考卷拿来几份,让我们也看看吧。”

    “是。”苏洵痛快答应,很快将几份试卷送来,每个人手里都拿着一份,晏殊从头到尾,看了一遍,老相公的脸上顿时无比精彩。

    再看欧阳修、梅尧臣等人,同样如此,跟开了染坊似的。

    最后余靖实在是憋不住了。

    “我说苏老泉,这些题目都是你出的?”

    苏洵咧了咧嘴,看了眼人群最后的王宁安,然后道:“老夫只出了经义,诗词,策论,其余是王二郎出的。”

    通篇考题,一共10道,分成5大项,每项选择1题答对即可。

    经义、诗词、策论,这三样几乎是所有考试必出的内容,没有什么稀奇,每项两道题,一共六道,只是经义出的很难,能答上来的寥寥无几,至于诗词,却不是让考生赋诗填词,而是采用填空的形式,补全前人的名篇,毫无疑问,难度小了。

    韩家兄弟很不满意,但是看到后面的题目,眼珠子全都掉下来。

    4道题,两个项目,智力和算学。

    韩维看到第一道题就迷糊了,情不自禁念出来:“三个稚子吃三张饼,用一刻钟,九十个稚子吃九十张饼,要用多少时间……用,三十刻钟,三哥,是多少时辰?”韩维傻愣愣问着,却迎来了三哥吃人的目光。

    “笨蛋,九十个孩子也是一起吃的,还是用一刻钟!”

    “啊!”

    韩维惊呼了一声,随机咬牙切齿,恼羞成怒。

    “这是耍文字机巧,不算,不算!”

    欧阳修倒是笑道:“考试吗,自然要方方面面,只是这下一道题,要怎么解?”

    有两队父子结伴去打猎,每人打到一只野鸭子,但是最后清点,却只有三只鸭子,为什么?

    有一只跑了?还是被人偷藏起来?

    梅尧臣憋了半天,才幽幽道:“是祖孙三个。”

    此话一出,这几位集体喷血三升,可不是,祖孙三人,不正是两对父子吗?可哪有这么出题的?

    连晏殊和欧阳修都怒了,恶狠狠瞪着王宁安。

    王宁安倒是坦然,脑筋急转弯而已,转不过来怎么能怪我!

    “王二郎,这种题目出一两个尚可,再多出老夫可不答应。”晏殊教训道,净是这类取巧的题目,到时候学堂招来的都是什么人?一群机巧之徒,不怕丢了他的脸?

    王宁安只好陪笑道:“放心,下面就不一样了。”

    下面两道算术题,可又把大家带沟里了。

    “一水池,只打开进水闸门,三天注满水,只打开放水闸,五天排空,池中有三分之一存水,两个闸门同时开启,需要多少时间注满?”

    看完了题目,所有人都骂街了,要装水就装,要放就放,非要一起打开,浪费水资源知道不?

    当然这种情况也不是没有,比如刚刚黄河决口,为了缓解洪水压力,沿途的水库就需要同时开放进水闸和泄洪闸……只是专业官吏也未必算得明白,哪是小孩子能弄懂的?

    反正算学有两道题,看下一道吧!

    “某人买了两只鸡,全部以12文钱卖出,一个赚了两成,一个赔了两成,此人是否赔了?”

    应考的学生看到这里,都咧嘴笑了,赚了两成,赔了两成,不就是不赚不赔吗!他们欣欣然写上答案,结果就是几乎全军覆没……

    别说考试的学生,就算是在场几位大佬,也有糊涂的,比如醉心诗歌的梅尧臣,赚了两成,赔了两成,难道不是不赚不赔吗?

    “圣俞兄,你自己算算吧。”欧阳修建议道。

    梅尧臣身上没钱,王宁安连忙送上一串铜子,12文,赚了两成,就相当于原来的十二成,折成十成,也就是10文……另一个是赔了两成,也就是八成是12文,一成相当于1。5文,十成就是15文,一只原价10文,一只原价15文,加起来是25文……呀,可不是赔了1文钱!

    梅尧臣足足摆弄了三遍,才如梦方醒。

    真,真是太神奇了,怎么回事啊?

    天才的诗人第一次发觉诗歌之外,竟然还有如此有趣的事情。难怪有些老友,会沉醉算学,不能自拔。

    果然算学精妙,包罗万象,无所不有……梅尧臣突然惊醒。

    这么高深的算学题目,适合出现在入学考试上?

    只怕是算学大师也进不了六艺学堂的大门吧!

    同样有疑问,甚至不屑的还有韩维。

    “不想让我韩家子弟入学明说就是了,何必耍这种手段,若不是泄露题目,小娃娃也能算得出来!”

    韩维公然指责考试的问题,晏殊沉下了脸,他也心存疑虑,觉得题目有些偏难。

    “王二郎,这两道题目,哪怕老夫也要思量许久,小小孩童,能答得上来吗?”

    没等王宁安说话,苏老泉抱拳拱手,“晏相公,沧州的考生当中,有三百余人答对了第一道题目,还有一百八十多人答对了第二道题目。学生算学本领,的确让人叹为观止。”

    “果然是作弊!”韩维怒气冲冲,韩绛更显得沉稳,他阻止了兄弟,深深吸口气,“既然沧州学子算术惊人,不妨请几位过来,让我等见识一番,究竟是如何神奇!”

    欧阳修点头,不多时有人带来几个,其中最小的一个正是胖乎乎的王宁泽。

    小家伙除了一道策论没写完,一共答了四道题,全都正确,别提多得意了。

    粉嫩嫩的小孩子总是招人喜欢的,晏殊主动把王宁泽叫到了身边,拉着他的小手,和蔼笑道:“告诉爷爷,这两道算学题目,你都会吗?”

    “当然!”王宁泽拍着胸脯,用力点头,“很简单的,一点也不麻烦,比起平时练的差远了。”

    “平时?”晏殊略带惊讶,“你平时都学什么?”

    “学的东西可多哩!”小家伙咬着手指,想起过去的日子,就苦大仇深。他低下头,从小书包里翻出一堆东西,捧到了晏殊的面前。

    “就是这些。”

    晏殊随手拿起了一本小册子,上面赫然写着“三字经”,晏殊从来没有听过,翻开一看,三字一句,朗朗上口,包含各种常识,脍炙人口,端的是顶尖儿的启蒙读物!

    “此书足以弥补启蒙课本之缺,功德无量!”晏殊发自内心赞美道。

第104章 被瓜分了(求票打赏)

    翻开了王宁泽的小书包,就好像翻开了小宝库,里面的东西不时让几位大佬发出惊呼赞叹。

    启蒙三宝,《千字文》起源于南北朝,在市面上就能买到,至于另外两本,都是起源宋代,王宁安见市面上没有,就大大方方弄了出来。

    抄书这个玩意,只要干多了,也就习惯了,自从抄了《三国演义》之后,王宁安越发无耻了,只要有好处,一点也不排斥。

    其实在王宁安还小的时候,他就识不少字,这都要归功老娘白氏,她是商人之家,从小读书识字,接触算术记账,白氏很有天分。

    后来嫁给王良,等到王宁安三五岁之后,白氏就不断教给儿子一些东西。相比起进学堂读书的王宁宏,王宁安的学问并不差多少,这也是他向往学堂的原因。

    大儿子不用管了,两个小家伙却越来越大了,白氏主动担负起教导王宁泽和王洛湘的责任,还让王宁安去买一些启蒙书籍。

    王宁安在市面转了一圈,除了《千字文》之外,其他的启蒙读物,什么《仓颉篇》啊,《急就章》啊,可读性不强,根本不适合小孩子。

    抽空,王宁安把《三字经》和《百家姓》弄了出来,白氏如获至宝,王宁安干脆又给弟弟和妹妹弄出了识字卡片,还做了一个黑板给老娘。

    两个小家伙很是聪明,白氏教的也好,没用多长时间,他们就认识了不少字。

    后来有了兴学的念头,培养急需人才,王宁安认为最重要的就是算学,堪称一切的基础,他挖空心思,写了两本小册子,一个是《算术入门》,一个是《几何初探》。

    算起来还是黄河决口之前,距离如今差不多半年时间。

    白氏原本就善于记账,算术本领很高,她一面学习,一面教给儿女。渐渐地很多村子里的孩子都被吸引过来。

    丈夫和儿子在前面平叛,白氏的心也悬着,索性就教这些孩子,一来能更好笼络部曲,二来等到他们长大,也能帮到王家。

    白氏想不到,她的无心之举,竟然帮了王宁安的大忙。

    在知道韩家要来踢馆,王宁安就挖空心思,要怎么挡住韩家,尽量把王家的子弟送进学堂。

    当他得知老娘教了一两百个孩子算学的时候,立刻大喜过望。

    五道题目,其中经义和策论很难,即使是韩家的子弟,能答上来的也不多。至于诗词,由于改成了填空题,大多数用心的孩子都能填上,等于是白送分。

    所谓智力题和算术题,就是王宁安挖的坑。

    王家子弟只要拿下了智力题和算术题,再加上诗词题,稳稳三分,就有了入学的资格,至于韩家子弟,他们只能在经义和策论上面下功夫,如果真的能答上来,没说的,也有资格入学。

    只是这两道题是苏老泉出的,他按照自己两个天才儿子的标准衡量别人,出的题十分艰难,愣是弄得韩家子弟只有13人通过。

    总体来说,王宁安偏袒自家人,但是也不能算太过分。

    至少算学部分,就让所有人瞠目结舌。

    “五弟,今日方知天外有天啊!”韩绛说完,冲着王宁安深深一躬,“光是算学一道,我韩家子弟就多有不如,可笑韩某不自量力,惹笑话了。”

    不愧是大家子弟,韩绛温文尔雅,气度不凡。

    虽然有些不公平,可韩家是什么积淀,弟子不能在各个方面压倒人家,就已经输了,没有什么好说的。

    就连韩维他之前气势汹汹,见识了王宁泽的书包,也老实了。

    “我小觑了天下英雄,我向你们道歉。”

    韩家兄弟这么快就低头了,王宁安倒是有些意外,心说砸场子的不该一直闹吗,哪怕无礼也要折腾,把脸送过来给自己打?

    偏偏碰上了两个棉花包,有劲儿使不出啊!

    王宁安有些迟疑,身为山长的欧阳修却发话了。

    老夫子是标准的道德君子,他觉得王宁安为了学堂出力很多,多招一些王家子弟,无可厚非,但是学校毕竟是学校,要有规矩,靠着偏题怪题,把有潜力的学子挡在外面,实在是说不过去。

    “第一科就暂时如此,下一科务须提前三个月,公布考试范围,以免应考学子手忙脚乱,无所适从。”欧阳修说着,又抓起《三字经》冲着王宁安晃了晃。

    “这本是你编的吧!”

    “嗯。”王宁安老实回答。

    “老夫回头替你上书,献给陛下,以后天下学童启蒙,怕是都要念这一本了。”

    欧阳修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