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丰碑杨门-第15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谁?!”

    “谁?!”

    朝堂上所有人,都目不转睛的盯着曹彬。

    曹彬笑眯眯道:“咱们大宋的邻居,南国有……”

    宋琪当即冷笑道:“曹大人,你可真是痴人说梦。今岁,我大宋仗着国威,欺压着南国拿出了一千万担粮食,已经动摇了其国本,抽调了南国近六成的口粮。

    曹大人还想着再从南国压榨粮食,岂不是要逼着南国和我们大宋决裂不成?

    真到了那个时候,南宋两国之间,必然会爆发出激烈的大战。

    曹大人,你存的是什么心思?”

 第0363章 互相伤害啊!

    (全本小说网,HTTPS://。)

    “哈哈哈……”曹彬爽朗的一笑,不屑道:“老夫存的什么心思?老夫当然存的是一颗为国为民的公心。全本小说网;HTTPS://щWW。.COm;不像是你宋相公,一颗私心和黑心都摆在了明面上。”

    宋琪怒喝,“曹彬,你休要信口雌黄。”

    曹彬冷笑道:“老夫信口雌黄?老夫若是没记错的话,你宋相公的亲娘舅,做的就是粮食生意。而且还是西北最大的粮商。

    你鼓动着陛下拿出银两去卖粮,不就是为了让你亲娘舅借此大赚特赚吗?”

    宋琪瞪眼,恼怒道:“曹彬,你这是在诬蔑老夫。不错,老夫的亲娘舅确实做的是粮食生意。可是自从西北出现了灾情以后。老夫就去信给他,让他放弃了牟利。把粮仓里存的三十万担粮食,几乎半卖半送给了百姓。

    也正是因为如此,西北虽然受灾,却没闹出大乱子。

    老夫一片为国之心,日月可鉴。”

    曹彬扯着嘴角,嘲笑道:“真的如此吗?照这么说,是不是还要当着陛下的面,给你亲娘舅请功不成?”

    “哼!”宋琪呵斥道:“老夫的亲娘舅,也只不过是做了一点点的粮食生意。和你闺女比起来,那可真是小巫见大巫了。你闺女名下的酒作坊,生产出的烧酒,不仅卖的满大宋都是。连辽国等地都有烧酒卖。

    你闺女每年酿酒所消耗的粮食,没个七八百万担,只怕抵挡不住吧?

    你闺女此举,才是真正的祸国殃民。”

    曹彬怔了怔,乐呵呵笑道:“嫁出去的闺女,泼出去的水。如今我闺女可是杨家的人。她的所作所为,和老夫无关。”

    曹彬笑眯眯的转头看向杨延嗣,道:“杨小子,我闺女如今是你的人。关于她的事儿,你出来说说吧。”

    杨延嗣闻言,有些哭笑不得。

    本少爷只是想做一个安静的美男子,你们两位大佬斗法,干嘛牵扯到我身上。

    被曹彬点了名,杨延嗣也不能再装沉默了。

    他出列,向赵光义施礼后,才拱手对宋琪和曹彬施礼。

    然后,笑道:“下官近两年,都在邕州镇守。所以家妻行商的事情,下官所知不多。下官只知道,家妻行商的时候,一直都恪守本分。依照大宋律例交纳赋税,其交税凭证,下官也曾经瞧过。

    下官觉得有些惭愧,家妻行商许久,每年也只能为大宋增添商税三十万两白银而已。

    今日宋相公提到此事,下官也觉得家妻行商在外,抛头露面的有失体统。

    所以,下官决定,今日下朝以后,就严令家妻,以后待在家中,减少出门。

    至于那些生意,也就别再做了。”

    宋琪冷哼道:“你家这两年都赚的盆满钵满了……”

    杨延嗣笑眯眯道:“宋相公言之有理。下官家中的薄产,和宋相公亲娘舅家中的产业比起来,实在是不值一提。俗话说,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如今正值西北旱灾非常时期,下官也略尽一些绵薄之力。家中这两年,卖酒所得的获利,加上其他薄产所得,总数近三百万两白银,一并捐入国库。还有酿酒作坊所剩的两百多万担糙粮,也一并卷入国库。”

    朝野上下,闻言,无人不惊。

    依照杨延嗣所述,这是要把全部家产捐出来。

    这太狠了。

    杨业牙花子都在颤抖。

    宋琪心中一点也没有逼杨延嗣放血的欢喜,反而觉得后背凉凉的。

    果然,杨延嗣笑眯眯的看着他,说道:“宋相公,下官这点家业,不能和贵娘舅这个独霸西北的大粮商相比。下官小门小户的倾家荡产,愿为国家增添一点儿绵薄之力。贵娘舅家大业大,半卖半送才三十万担粮食,是不是有些太寒酸了?”

    “说得对。”

    曹彬出言帮腔,“曹某决定,让家中的妻儿老母,都勒紧裤腰带,把家中的余粮和钱财贡献出来,愿为国增添一点儿绵薄之力。

    曹某决定,捐出今年的俸禄。此外,另加一百万担精粮。

    宋相公,下官这点家业,不能和贵娘舅独霸西北的大粮商相比……”

    翁婿二人,一唱一和的,直接把宋琪逼到墙角了。

    杨延嗣表现的就像是一个疯子一样,完全是倾家荡产的在和宋琪死磕。

    朝野上下,所有人都清楚。

    就目前杨家在外表现出来的产业而言,凑齐三百万两,外加两百万担粮食,可以说是倾家荡产了。

    你宋琪非要挑事,结果惹上了一个疯子,倾家荡产的要和你死磕。

    这下,你宋琪想不出血都难,而且还要出大血。

    人家都说了,小门小户的家产,完全不能和你宋琪亲娘舅这种独霸西北的大粮商相比。

    那么,你宋琪拿出来的东西,就只能比人家多,不能比人家少。

    这个时候,宋琪再想装穷,已经不可能了。

    他亲娘舅大粮商的身份曝光,以赵光义的心性,必定会好好查探一番。

    到时候,宋琪的家产,可就瞒不住了。

    宋琪为官多年,以权谋私的事儿做了不少。

    背地里更是干了许多肮脏事。

    现在不花钱卖命,等到赵光义查探清楚了,再想花钱卖命,可就难了。

    宋琪被逼上了梁山,只能咬着牙,心里滴着血,颤声道:“西北旱灾,臣愿进绵薄之力,愿意倾尽家财,奉上白银四百万两,粮食三百万担……”

    一直都在阴沉着脸看戏的赵光义,听到了宋琪的话,脸上浮现出了愉悦的笑容。

    对他来说,杨延嗣倾家荡产的和宋琪死磕,绝对是他愿意看到的。

    这是一件与国有利,与民有利,甚至与他也有利的事情。

    他没理由不开心,也没理由不支持。

    一下子多了七百万两白银,六百万担粮食。

    赵光义觉得自己北伐辽国的日子又加快了几步。

    心情愉悦的他,自然不吝啬赏赐。

    “曹爱卿,宋爱卿,杨爱卿,三位爱卿忠心为国,朕心甚慰。加鲁国公、枢密使曹彬,太保衔;加参知政事宋琪,太子太师衔;特进麟国侯、忠武将军杨业,为唐龙县公,怀化大将军,实邑百户。”

    曹彬、宋琪、杨业,三人叩谢皇恩。

    三个人心里也是五味杂陈。

    曹彬觉得,自家女婿越来越坏了,越来越讨他喜欢了。

    宋琪心里在滴血,一个太子太师的头衔,虽然把他的官位拔高到了从一品。可是和杨业比起来,他觉得有点亏。

    杨业感觉自己好累,好心酸。他征战了半辈子,杀敌无数,屡立战功,头上也一直背着一个开国侯的爵位。

    本以为,想要进爵为公爵,让杨家成为大宋顶级将门,还需要他再征战多年,甚至付出性命才行。

    没想到,如今三百万两银子就搞定了。

    巨大的落差,让杨业一时间接受不了。

    对于赵光义的封赏,朝堂上基本上没有什么异议。

    事实上,以杨业对大宋的功勋而言,他早已应该进爵为公爵了。

    只可惜,赵光义有心打压武将们,所以在他继位以后,就没有封公爵的心思。

    若不是此次杨延嗣下血本死磕,让赵光义看到了杨家的忠心,同时也获取了巨大的利益。

    不然,杨业恐怕终生都无法得到公爵的封赏。

    当然了,今日的事情,明明是杨延嗣的功劳。

    赵光义却赏赐了杨业,这里面也是有说道的。

    其一,杨延嗣年龄太轻,已经穿上了绯色官袍了。若是不打压一番,长此以往下去,轮到自己儿子继位的时候,岂不是要多一个权臣了。这不是赵光义想看到的。

    其二,父子同殿为臣,儿子的官位比老子高。让老子见了儿子自称下官?这可不太符合孝道。

    今日朝堂论事,就此落幕。

    真是一波三折,有人欢喜有人愁。

    宋琪一下朝,就拂袖而去。

    杨业在一片恭贺声中,显得分外不自在。

    曹彬拽着自家的女婿杨延嗣,大步流星的往外走。

    出了垂拱殿,瞧着郁闷的杨延嗣,曹彬笑呵呵道:“你小子还郁闷着呢?”

    杨延嗣无奈道:“小婿出去转了一圈,回来以后,授予的职官,只不过是个从六品的左正言。依旧是言官,也就比小婿之前的左补阙高了一级。职权还是一样的。这不等于我出去白转了一圈吗?”

    曹彬沉默不语,拉着杨延嗣出了东华门,上了轿子以后,让护卫们守在四周。

    “你小子现在,还看得上朝廷赏的官?”

    杨延嗣哼哼道:“虽然只是随便混混,但我也是有理想的。”

    “屁!”

    曹彬喝骂道:“别跟老夫打马虎眼了,快跟老夫说说那边的情况。总是听手下传信,老夫心里不踏实。还是听你亲口说,老夫才放心一些。”

    杨延嗣拍了拍肚皮,懒洋洋道:“饿了,没力气说。”

    “臭小子……”

    曹彬暗骂了一句,吩咐轿夫抬着他们翁婿二人,向曹府走去。

    至于朝堂上捐献的银两和粮食,他们翁婿二人一点儿也不关心。

    几百万两银子,几百万担粮食而已。

    和南国一个国家比起来,根本不算事儿。

 第0364章 翁婿话南国

    (全本小说网,HTTPS://。)

    轿夫抬着曹彬和杨延嗣回到了曹府,轿子在曹府门口没有停,一路就这么抬着翁婿二人进了府,到了曹彬的书房。(全本小说网,https://。)

    回到书房,曹彬吩咐府上准备了一桌丰盛的酒菜。

    然后翁婿二人关上门,不让任何人进来,打扰他们叙话。

    杨延嗣在曹彬书房的饭桌上,大肆咀嚼,吃的是满嘴流油。

    酒足饭饱以后,捧着肚子,躺在曹彬专用的软榻上,哼哼唧唧的歇息。

    曹彬急吼吼的在房里搓着手,转圈圈,“我说你小子,吃饱了,也歇够了,该跟老夫聊正事了吧?”

    杨延嗣在软榻上翻了个身,躺的更舒服了一些,哼哼着。

    “有什么可聊的,我派人给你送的信上说的,都是事实。其余的,没什么可说的。”

    曹彬被杨延嗣懒散的模样气到了,他一手提起杨延嗣,让杨延嗣坐直了。

    “你小子信上说的那些东西,不尽不实的。老夫岂能轻信?速速跟老夫说清南国的详情。”

    杨延嗣翻了个白眼,道:“你想知道什么,问吧。”

    曹彬兴奋的搓搓手,道:“你信上说,南国国土,大致上有大宋三府之地,究竟有多大?”

    杨延嗣眨巴着眼睛,沉吟道:“大概纵有三千里,橫有两千里,左右。起初设立了三府,不过在我回来之前,又增添了一府。”

    曹彬追问道:“那南国每年给大宋贱卖一千万担粮食,对本国可有负担和压力?”

    杨延嗣愣了愣,捻起桌上了桂花糕咬了一口,含糊道:“能有什么压力?南国的粮食多到吃不完。今日在朝堂上,我之所以放出话,说停了大宋的酿酒生意。就是准备把酿酒作坊全数搬到南国去。

    南国的粮食比大宋更便宜,酿酒的成本更低,赚的更多。”

    曹彬惊喜道:“粮食真的多到吃不完?”

    杨延嗣没好气道:“我还能骗你不成?南国的稻米,一年三熟。也就是说,四个月就能产出一次粮食。最近还发现了一块地方,可以做到一年四熟。

    你要是能给我弄一百万精壮的劳力,南国的粮食产粮,能超越目前产量的两倍。

    现在,整个南国,不缺粮食,缺的是人口。

    有近八成的土地,还处在荒芜状态。

    今日早朝,宋琪说南国卖给大宋一千万担粮食,等于抽空了近八成的产量,我差点都笑出声了。”

    曹彬搬了一个椅子,坐到了杨延嗣身前,说道:“宋琪那是有私心,所以才会这个说。”

    杨延嗣讥笑道:“除了私心以外,难道没有其他的了吗?咱们大宋的这些庙堂上的官员们,一个个都太自以为是了。

    眼睛总是盯着国内,一点儿也不向国外看。

    把自己的揣测,当成了事实,肆意乱讲。

    大宋和南国通商,已经一年有余了。

    朝堂上的百官们,对南国了解多少?”

    曹彬尴尬的笑了笑,解释道:“陛下和朝堂上百官的目光,都停留在辽国。自然无暇顾及南国这种小国。”

    “盲目自大是会害死人的……”

    盲目自大和故步自封,真的是朝堂上百官的通病。

    几乎一切有关于邻国的情报,特别是邻国小国的情报,大宋都没有去搜取的心思。

    对于邻邦小国,大宋的态度简单的令人发指。

    来朝贡就可以了,至于你们国内的事情,我们懒得管。

    除了鸿胪寺这种专门负责外交的部门外,朝廷上随便拽出一个其他部门的官员,恐怕连邻邦小国国主的名字都叫不全。

    就更别提邻邦小国的文臣武将了。

    这也是为何杨延嗣在裂土封疆以后,还敢回大宋继续任职的原因。

    有些人觉得这有些夸张了。

    其事实恐怕比这还夸张。

    若不是因为如此,后来的西夏、青唐等等国家,又是怎么出现的?

    也只有周边的小国,壮大成为大宋的敌人后。

    朝堂上的百官们,才会去真正的重视人家国家的情报。

    若是在此之前,人家表现的够恭顺,够臣服。

    这些百官们,连多了解人家一点的心思都没有。

    杨延嗣就是因为看透了这一点,才敢肆意妄为。

    因为,只要他的身份不曝光,没人会刻意的去查他。

    而且,他在南国的时候,也有意无意的隐藏着自己的身份。

    除了一些信得过的人以外,杨延嗣很少接触那些和大宋有交际的人。

    比如从大宋过去的人,很少有人会见到杨延嗣。

    即便是见到了,也很少有人知道杨延嗣的身份。

    对于大宋朝堂上的这种弊端,杨延嗣也曾经跟曹彬讲过。

    曹彬也曾私底下验证过。

    得到的答案,和杨延嗣所述的并无二致。

    不过,曹彬纵然是明知此事,也会假装不知。

    因为他所有的心思都放在南国。

    “小子,你说南国缺人?”

    杨延嗣诚恳的点头,“非常缺。目前,南国的总人口,也只有两百多万人而已。对一个占据着近四府之地的国家来说,这些人口太少了。”

    “宋琪提到的西北旱灾所颤声的一百三十万流民,你觉得能不能谋划一下?”曹彬提议。

    杨延嗣果断摇头,“咱们目前的首要任务,就是瞧瞧的发展。而不是大张旗鼓的引人注目。西北的一百三十万流民,我看着也眼馋,也想拯救他们于水火之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