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抗战之中国远征军-第42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将军……”张弛正要说话,就被达尔朗打断了。
“首先!”达尔朗说:“我想知道,你代表的是美国还是英国?”
“不!”张弛回答:“我只代表我们自己,我们是中国人!”
“中国?!”
“是的!”
“好吧,总比那些英国蠢驴要好!”达尔朗说:“你们想要达到什么目的?”
达尔朗如此憎恨英国是有原因的,事实上,不仅是达尔朗,这时代的法国人里只怕没几个不恨英国,他们对英国愤怒甚至超过了占领他们国土的德国人。
原因是德国在突破法国的马奇诺防线迫使法国投降后,英国因为担心法国海军的军舰最终会为德国所用,居然下令“夺取、控制乃至消灭法国舰队”。
“夺取和控制”,就是想尽办法俘虏借助英国港口停靠的法国军舰……在此之前英法是盟友,法国许多军舰都停靠在英国或是英属殖民地的港口里,这些法国军舰很快就接到英国方面的通知,要么投降要么就被摧毁。
甚至英国还不宣而战突然袭击,比如停泊在英国朴次茅斯和普利茅斯军港的法国军舰,就在没有任何预警的情况下被俘。
“消灭”,指的就是歼灭所有不服从英国指挥而又无法俘虏的法国军舰。
比如米尔斯克比尔大海战中,英军海军空军同时对法海军发起进攻,法海军包括3艘战列舰在内的一大批舰艇被毁,1297名法国水兵被打死,341人受伤。
英国人将这个计划称为“弩炮计划”,计划整整实施了十一天,在这十一天里,法国所有在本土以外舰队绝大部份都被英国强行控制或是摧毁。
应该说,这一事件是英国方面大错特错了。
丘吉尔是本着“国与国之间只讲利益”这个外交政策出发,于是想当然的就以为法国投降了,那么法国舰队有朝一日就会成为德国的傀儡与英国海军作战,他不能冒这个险,于是就选择先下手为强。
但历史事实却证明丘吉尔这个担心是多余的,当德国撕毁德法《停战协定》占领全法国企图缴获法国残存的本土舰队的时候,法国海军做了一个让世界震惊的举动,他们炸毁了自己所有的舰船。
再退一步来说,丘吉尔当时是不想将决定权掌握在敌人手里,尽管这个敌人是曾经的盟友法国。但他也没有必要把这件事做得这么简单、粗暴,一副唯恐法国人马上就会将调转炮口对准英国似的吃相如此难看。
事实上,法国在海外的舰队原本就不打算回国投降的,他们需要的只是“尊严”,也就是英国人能与他们谈判、商量,或者以这些海军为基础支持起一个流亡政府与德国人继续作战。
比如美国人就是这么做的,法属西印度群岛就与美国达成了协议自愿解除武装。
丘吉尔却没有给法国人这个机会。
更令法国人无法接受的是,打败他们的德国人尚且允许法国人保留自己的海军,而不久前还并肩做战的盟友英国人却要对法国人不留情面的赶尽杀绝。
这一事件可以说激起了公愤,成为英、法历史上一道永远也无法抹平的伤痕。
它造成的直接后果就是,有许多法国百姓支持维希政府与德国人站在一边与英国作战。
所以,就算从“国家之间只讲利益”这个角度来说,丘吉尔的这个所谓的“弩炮计划”也是失败的,他实际上只是看到了短期的利益却没有考虑长远利益。
这也是为什么达尔朗会说:“我早就知道英国人是愚蠢的,但我一直认为美国人要比英国人聪明一点……”
如果张弛刚才的回答是代表英国人的话,达尔朗可能根本就不会与张弛继续说下去。
“知道吗?”张弛没有回答达尔朗的话,他一向不喜欢按别人的套路出牌,就算面前的是名盛一时的法国海军上将也不例外。
张弛走到窗前拉开窗帘,对着下方几具血淋淋的尸体说道:“将军,你一直把‘愚蠢’挂在嘴边,却没想过……这些人恰恰是因为你的愚蠢和固执而死的。”
“是吗?”达尔朗不由笑了起来:“我可不这么认为!”
“你觉得不是吗?”张弛反问道:“那么,我想听听你继续抵抗的理由!就因为你们不想与英国人合作吗?”
“不!”达尔朗回答:“你似乎忘了,德国人的枪口还对准法国!”
达尔朗这话没说明白,但张弛却听明白了。
简单的说,就是法属阿尔及利亚如果投降了盟军,那么德国就会撕毁《停战协定》占领法国全境。
历史也的确是这样发展的。
但是……
“将军!”张弛问着达尔朗:“我只问你一个问题,你认为这场战争谁能胜出,是德国还是盟国?”
达尔朗想了想,就回答道:“当然是盟国!”
这个问题其实根本就不用考虑,苏德战场的失败使德军元气大伤,再加上美国这个工业大国的加入……结果其实已经没有悬念了,问题只是德国能撑多久而已。
“既然是这样!”张弛继续说道:“我倒想知道,你有什么办法让德国临死前不扣动扳机?也就是说,在德国枪口下的法国怎么才能幸免?”
闻言达尔朗不由愣住了,这个问题他还真没想过。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第七百六十二章 投降
正所谓当局者迷,有些事情往往是身在其中的人看不清楚。
如果把事情按逻辑关系来分析的话其实是很简单的:
法国几乎可以说已经被德国解除了武装,就像达尔朗说的“德国人的枪口正对准了法国”。
那么,在这个前提下,只有德国赢得了战争法国才有可能幸免。
当然,这里只是说“可能”,事实上,如果德国真赢是了战争,最后也不会让法国成为“幸免之地”的。
而如果德国注定要被打败,他们在打败前必定会想尽办法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希望能起死回生或是将战争延续下去。
那么法国就必然会成为牺牲品。
“所以!”张弛接着说道:“从一开始法国就注定要沦陷,没有第二种可能……哦,如果法国能尽心尽力的帮德国人打仗的话,就像英国人利用奥大利亚人、新西兰人,你们利用阿尔及利亚人、突尼斯人那样,我的意思是说,如果你们愿意做德国的殖民军替他们上战场,那么我相信或许有第二种可能。但这种可能或许更可怕,你说是吗?”
达尔朗点了点头表示赞同。
高傲的法国人是绝不会做德国人的殖民军的,但如果法国人不愿意这么做的话……结果就像这个中国少将说的那样,德国人必然会在临死前扣动扳机。
“现在……”张弛回过身来,问着达尔朗:“让我们再回到原来的问题吧,将军!说说你继续抵抗的理由!”
达尔朗无话可说。
如果法国注定要沦陷的话,在阿尔及利亚抵抗盟军还有什么意义呢?自己的坚持以及所有的这些伤亡……不过只是让法国迟几小时或是几天沦陷而已。
想到这里达尔朗不由缓缓坐回到椅子上,他突然就觉得自己这么多年处心积虑想要维持的平衡其实都是白费力气,法国一直都没有前途可言,它的命运在当初与德国签定《停战协定》时就已经注定了。
良久,达尔朗才说了一句话:“我可以再给法国发一封电报吗?”
“当然!”张弛点了点头。
达尔朗站起身走到电台旁,发了一会儿愣,然后就说道:“我军虽尽力阻挡,但敌人已攻入指挥总部,我已命令当地驻军司令朱安将军就阿尔及尔城投降一事进行谈判!”
说着就对警卫营长下令道:“把朱安将军带来!”
“是!”警卫营长转身出门,只不过这一回却是被解除了武装而且有两名远征军战士跟随。
不久,一名戴着法军战斗贝雷帽的老军人就出现在指挥部里,不用想,他就是朱安将军。
朱安将军先是与张弛握了握手,说:“欢迎你们的到来,你们的坚持让我很意外,同时也很惭愧,没能在这次行动中出力!”
“你已经做了很多了,将军!”张弛回答。
接着朱安将军就走到达尔朗面前,挺身敬礼道:“将军,我想请您指挥我们!”
“什么?”达尔朗难以至信的望着朱安将军,然后笑了起来:“别闹了,朱安,我只是个阶下囚!”
“不,将军!”朱安将军回答:“我相信在您的指挥下,我们很快就能解放法国并得到一个真正自由的法国!”
“我已经老了,朱安……”
“不,将军!”朱安打断了达尔朗的话:“就算为了法国!”
达尔朗将目光转向了张弛,张弛点了点头表示同意。
能为自己国家献身或是维护祖国利益的人都值得尊敬,朱安将军是这样的人,达尔朗也是这样人。
但其实张弛会同意由达尔朗继续指挥还有其它原因。
一个是眼前的,此时阿尔及尔甚至整个阿尔及利亚的军队实际上都在达尔朗手里,有他的帮助对控制阿尔及利亚有很大的好处。
另一个是长远的,达尔朗在法国本土有相当不错的号召力……毕竟是维希政府的二号人物,而且一直都在各大国之间击旋维护法国的利益。
有朝一日盟军打回法国本土的话,达尔朗肯定可以发挥不小的作用。
还有一个原因,则是张弛的私心:英国培养戴高乐流亡政府,而达尔朗又十分痛恨英国人,那么为什么不把达尔朗作为一种制衡英国的手段呢?
接下来的效果可以说立竿见影,达尔朗马上下令所有部队停战,枪声和炮声很快就在阿尔及尔的上空消失了。
在所有人都不知道是怎么回事的时候,达尔朗就通过电报、电台等向阿尔及尔乃至阿尔及利亚全境发表一个申明:法属阿尔及利亚已经加入了盟军,与盟军一起对抗德国法西斯!
阿尔及尔立时就爆发出一阵欢呼声。
当然,欢呼的大多都是法国军官,还有生活在阿尔及尔的许多法国人……他们一直以来都不愿意在德国人的枪口下屈辱的活着。
至于阿尔及利亚人,他们的表现就平淡得多:是加入德国人还是加入盟军,对他们来说似乎都没有很大的区别。
这时蒙哥马利就给张弛发来了一封电报。
“少将!”蒙哥马利在电报里说:“难以置信,你竟然成功了!你知道吗?所有人都以为你们在阿尔及尔回不来了,但没想到……上帝!你们只用一个师就征服了一个国家,一个拥有二十余万兵力的国家!”
“将军!”张弛回电道:“现在,你可以制定一个追击隆美尔非洲军团的计划了。他们如果再不撤退的话,只怕就要永远留在非洲的沙漠里了!”
“是的!”蒙哥马利回答:“我必须好好计划一番!”
看到这封电报张弛不由愣了……追杀还要“好好计划”吗?
难怪蒙哥马利屡次错失战机让隆美尔从他眼皮底下逃走,这只怕不仅仅是英国坦克速度慢的问题,更是蒙哥马利过份保守、过份谨慎的问题。
不过也无所谓了。
非洲军团的败亡只是迟早的事,现在已经用不着急于一时了。
从这方面来说,蒙哥马利的谨慎或许还是好事。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第七百六十三章 突尼斯
出乎所有人意料之外的是,隆美尔的非洲军团并没有撤退。
开始张弛和蒙哥马利还在猜测隆美尔会不会又有什么阴谋,毕竟隆美尔有“沙漠之狐”的外号,他的狡猾是所有人都领教过的。
后来才知道事实并非如此。
事实上,在隆美尔知道阿尔及尔投降盟军时,他就决定要撤退了。
“我们已经失败了!”隆美尔沮丧的对参谋说道:“现在我们能做的,就是让自己败得不是太难看!”
托马斯没有说话,因为他知道隆美尔是个不服输的人,就像之前,所有人都对非洲的战局抱着悲观的态度,唯独隆美尔相信他能打败盟军,事实也一次又一次的证明他是对的。
但是现在,连隆美尔都不得不承认他们已经输了,那这场仗只怕是真的没希望了。
接着隆美尔不由感叹道:“可恶的中国军队,他们虽然只有一个师,却几乎是我们在北非失利的根本原因!如果有机会,我倒想见见这是一支什么样的部队!”
说着,隆美尔就开始着手组织德军撤退。
但来自柏林的一封电报让隆美尔目瞪口呆。
电报是希特勒发来的,他在电报里说:
“隆美尔,我最英勇的将军!我和全体德国人民怀着对你的领导才能和在你指挥下的德意部队的英勇精神的坚定信念,注视着你们在埃及进行的英勇的作战。
鉴于你目前所处的形势,毋庸置疑应该撤退。
但是,为了整个战略,你们只有坚守阵地,绝不后退一步,把每一支步枪和每一名士兵都投入战斗,除此别无出路。
敌人虽有优势,但已是强弩之末。
意志的力量能够占胜强大的敌人,这在历史上已屡见不鲜。
你可向你的部下指明,不胜利,毋宁死,别无其它选择!”
“不胜利,毋宁死,别无其它选择!”隆美尔一遍又一遍的读着这最后一行字。
良久,隆美尔把电报放下,缓缓扭转头去凝视着窗外。
仅仅九十分钟前,隆美尔还向部队发出了撤退的命令,他甚至都制定好了撤退计划……就像他说的,他不想让非洲军团败得太难看。
然而此时此刻,他一向奉若神明的元首却明令禁止撤退!
“将军!”托马斯脸色苍白的说道:“这将会给非洲军团带来灭顶之灾,我们不能这么做!”
“那你说我们该怎么做?”隆美尔冷冷的回应。
“我想……”托马斯回答:“我建议我们继续撤退!”
“不,不能撤!”隆美尔语气突然加重:“元首命令我们竭尽全力坚守!我们必须服从!”
“将军……”
“不要再说了!”隆美尔大声打断了托马斯的话:“我要你们守住现在的阵地!这生死攸关的大事!”
显然,这时希特勒犯了一个类似蒋校长的远程指挥的错误,他并不了解非洲军团的实际情况,或者说他知道非洲军团的情况不好,但对形势还是过份乐观。
阿尔及利亚投降了盟军,这虽然给了希特勒当头一棒,但他还是理所当然的把其它法属殖民地看作是德国的地盘,甚至还一度想与法国共同阻击盟军,为此他还选定了一个谈判代表准备赶往法国与维希政府谈判。
但不久后他很快就清醒过来,意识到与法国联合作战是不切实际的,法国人在德国刺刀的威逼下摆出的姿态是不可信的,相比起联合作战来,倒不如占领法国的残余领土更可靠。
于是希特勒马上就把目光投向了法属殖民地突尼斯。
突尼斯虽然只是一个小国,但它的地理位置却十分重要,或者说在此时就显得十分重要。
原因是阿尔及利亚这个国家的地形比较特殊,其大多地方都是高原山地或是沙漠地形,不用说这些地形对于兵力的投送及补给的运输都很不方便。只有北部沿海地区是滨海平原,无论海运、陆路都十分方便。
而突尼斯这个国家就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