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铁血铸新明-第11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北伐,回到列祖列宗生活的家园,让祖父和父亲的骸骨归葬庞氏墓园,这是为子为嗣的孝道,孝大于天。

    只是,想到实际情况,他不经又委顿下去。

    见庞德海纠结的表现,秦浩明微笑着说道:

    “如今战乱四起,正是军人建功立业的时代,朝廷崇文抑武必将改变。

    难道庞族长就不想家族子弟入仕,而不是局促在坞堡之内?

    况且,朝廷也决不能允许诸位世家,长久拥有私兵。否则,国将不国。

    当然,考虑到实际情况,征用尔等私兵后,为了保护诸位财产家人安全,朝廷将采取以地换地,以屋置屋的形式,让你们挑选到其他安全的地方生活。”

    庞德海一听,条件不错,以地换地,以屋置屋,家族子弟可以入仕或者赚取军功,朝廷相当有诚意。

    要知道坞堡养大量的私兵实在是捉襟见肘,农耕之外只有靠劫掠维持,或者横行乡里,委实让人诟病。

    卢督是眼里不揉沙子之人,若不是看在有抗击建奴的份上,早就已经获罪。看来,这位年轻总督也是如此。

    “请问秦督,如何一个以地换地,以屋置屋?”

    为家族计,庞德海必须问清楚。

    “此次,山西晋商私通建奴,本督已经一网打尽,他们的田地、住宅被朝廷查封,庞族长明白了吗?”

    秦浩明扬着眉头,戏谑的说道。

    可以想象,晋商的不动产有多少,单是田地,每人怕是有几十万亩之多?

    田地需要人耕种,才是良田,才能发挥作用。如何解决这么多突然空置的土地,也是他这位总督需要考虑的事情。

    而这些豪强世家的私兵,如果不解决,也是为祸普通百姓刽子手,更是造成优秀兵源短缺的原因。

    如今,利用查抄晋商家产的时机,以一个温和的方式解决,可以说是一举两得。

    而这,也是他之所以打私兵注意的原因之一。

    “多谢秦督,庞家堡族丁愿意为朝廷效力,接受整编。并且,小人愿意帮助大人游说周边其他坞堡。”

    庞德海大喜过望,晋商的田产可都是良田啊,比庞家堡贫瘠的土地何止相差千里?

    更何况,正如秦督所说,有志的族中子弟可以入仕或者从军,皆是不错的选择。

    “很好,吾心甚慰!朝廷不会亏待你。”

    秦浩明拍拍庞德海肩膀,大声赞道。

    聪明人啊!

    有这样一位务实灵活的族长,庞家想不兴旺都难?

    三日后,宣府百里内大小坞堡的堡主基本上都到齐了,计十九人。

    这十九个大小堡主辖下私兵近两万,聚集起来势力庞大,战斗力不错。

    当日,庞氏坞堡大开筵席,秦浩明、殷雨昂、戚怀年到场。

    庞德海向在座的堡主说道:“庞某受秦督之托,请诸位到此共商大事。

    秦浩明先向众人敬酒,然后说了朝廷欲扩建天雄军,需要在座的群贤鼎力相助云云,并把条件重新复述一遍。

    这些堡主见庞德海为东道主,为秦浩明出面邀请众人商议此事,那么他肯定是支持秦浩明。

    庞氏是宣府一带最大的坞堡,私兵最多,一些堡主自然是唯庞氏马首是瞻。

    但部分人各有自己的顾虑,担心被官府忽悠、担心受欺凌,他们纷纷向秦浩明发问,秦浩明非常有耐心,一一作答。

    并且言明,他只要一万人马,也就是二选一,其他还是可以作为族丁。

    其中特别言明,哪家被挑选的私兵多,其家族子弟多照顾,进总督衙门或者巡抚衙门,然后就看军功,立功升赏。

    至此,众人放下心思,由殷雨昂、戚怀年自行挑选私兵。(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二百四十九节 收网

    (全本小说网,。)

    第三卷扬帆于大明朝野

    崇祯十二年的五月初,宣府镇人心惶惶,风声鹤唳。

    尤其是宣府至大同、太原的路上,无论是白昼还是暗夜,铁骑声声,不绝于耳。

    军队、夜不收、传令兵组成一张张密不透风的大网,笼罩着宣大边关炙热的天空。

    山雨欲来风满楼,大抵是指如此。

    天刚破晓,残月尚高挂空中,太原城里的居民还在沉睡。

    张松荣和太原通判张新发骑着骏马缓缓前行,前后是几队全副武装的士卒,迈着整齐的步伐一路小跑,来到位于太原城东南区域的一所豪宅前。

    这所豪宅占地极广,单完全围住它就需要几百人。

    外表更是异常华丽,青砖绿瓦砌成的高大围墙,朱红色的梨木大门和金色的铜环,以及摆放在府前张牙舞爪的石狮子,无一不彰显着这座府邸主人的财富。

    大门上的牌匾上,用金漆写着“太原黄府”几个斗大的字。

    千户李向贵和所有士卒一样,全身都披挂着山文甲,手上持着一把闪着寒光的腰刀。

    张松荣下马缓步走到这座大宅门前,冷眼看了看悬挂在大门前的两盏气死风灯,转头问道:“李千户,将士们都准备好了吗?”

    手持腰刀的李向贵闷声道:“启禀将军,兄弟们把这座宅子全部围住,几个小门也有人看守,保证连一只苍蝇也飞不出去。”

    “把门给砸开!”

    “诺!”

    李向贵大手一挥,立即就有十六名膀大腰圆的士卒,扛着一根海碗粗的圆木走到大门前,随着旁边的小旗一声令下,将士们喊起号子开始撞门。

    “轰……轰……轰……”

    巨大的声响在这清冷寂静的早晨,犹如一声声怪兽的巨吼传遍了整条街道。

    黄府门房老张头已经今年五十多岁,原本在乡下给人当佃户,借了在黄府中当管事的远房侄子的光,得谋了一个门房位置。

    说实话,自打当上这个门房后,他的日子可比给人当佃户强多了。

    黄家可是太原府最大的粮商之一,府里自然不缺粮食,老张头在这里不但吃得饱穿得暖,而且还不时有那些求老爷办事的小商户孝敬,日子别提有多滋润。

    “哐当……哐当……”

    珍惜幸福日子的老张头,手里拿着锣鼓用力的敲起来,很快,便有一队约五十几人的家丁手执腰刀、枪支赶来。

    黄家这几十年生意越做越大,家丁自然不止几十人,只是大多分散在外,作为山西省府,有几十人护家也足矣。

    “发生什么……”

    黄府护卫首领还问完,坚硬的的大门就轰然倒塌,在一阵尘烟弥漫中,一队人马就冲了进来。

    “你们这些混蛋,知道这是谁家的府邸吗?你们竟敢弄坏黄家的大门,知不知道你们犯了多大的罪过?

    我告诉你们,只要我家老爷一张名帖送到府衙,你们一个个全都得蹲号子!”

    忠于职守的老张头并未看清状况,可丝毫不影响他长期建立起来的心里优势,朦胧中依旧破口大骂。

    突然,老张头原本嘹亮的叫嚣声停下来。

    原来一把冰冷的刀锋已经架到了他的脖子上,刀尖上传来的冷意,仿佛传到了他的心里,化成了冷汗从脑门上直流。

    “全部放下武器,否则格杀勿论!”

    随着冷漠的声音传来,老张头原本略带老花的眼睛,就着晨光终于看清眼前所发生的事情。

    此时他的面前站着一位身材高大,全身披甲,外面罩着一身红色鸳鸯战袄的大明军官,正冷冷的看着自己。

    “军爷饶命!军爷饶命!我们家老爷正在后院歇息。”

    已经被黄土埋到嗓子眼的老张头,对不吃眼前亏的道理领悟非常深刻,立即就做出了正确的回答,并且还用手指明了方向。

    “全部放下武器,否则格杀勿论!”

    通判张新发再次向黄府家丁重复,他不希望造成血流成河的场面。

    见是官府行为,黄府家丁放下手里的武器,乖乖被俘。除非造反,否则,谁也不敢和官府为敌。

    “所有人听好了,一个人也不许逃脱,如若遇到反抗者格杀勿论!不准违法乱纪!”

    “诺!”

    李向贵身后的数百名将士齐齐应了一声,立刻持着刀枪火器朝着内院开始冲了进去。

    很快,这座原本宁静肃穆的府邸里立刻就响起了一阵阵尖锐的惊叫声……

    众亲兵拥着张松荣走向内院,一路上看见一群群的奴仆下人被众将士押解着往前院而来。

    其中还包括许多虽然衣衫不整,但看起来是少爷小姐模样的人。

    此时,一队将士押着一名年约六旬,衣着凌乱但精神却异常健硕的老头走了过来。

    “张将军,请问黄某犯了何罪,竟然需要大军出动?”

    这老者正是黄永发,与张松荣也是旧人,他不无悲愤的说道。

    “想必你比我更清楚,私通建奴,走私军用物资,不知是,还是不是?”

    张松荣脸色肃穆,独眼紧紧盯着黄永发,充满骇然的杀气。

    诚如秦督所言,这些无良商人,勾结朝廷大臣,打着“不与民争利,藏富于民”的旗号,背地里却行着龌龊的勾当。

    前线将士打生打死,他们却将军需物资倒卖给建奴,替异族通风报信,让人尤为可恨。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他们过着花天酒地的糜烂生活,这些表面上地位卑微的商贾,实际上却拥有着巨额的财富和权势。

    “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黄永发心里沉入谷底,口中却非常自信的辩解着。

    前段日子,范家、梁家、王家出事,被朝廷以私通建奴之罪缉拿归案,他们其它几家就已经收敛许多,也做了一些准备工作。

    烧毁和大清往来的信件,辞退原本驻扎在商铺的暗探,甚至连生意都不做,为的就是防止朝廷再次发难,却是不知他们有何新的证据?

    “若是想让黄家还有机会留存下去,本将希望你认真想清楚,应该如何做?言尽于此,听不听随你?带走!”

    看着故人份上,张松荣指点两句,继而挥挥手,让将士把一脸死灰的黄永发带走收押。(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二百五十节 悔之晚矣

    (全本小说网,。)

    第三卷扬帆于大明朝野

    虽说已经把黄永发本宅大大小小一锅端,但接下来需要做的事情还很多,秦督的命令是连根拔起。

    把黄永发的管家、大小掌柜一一找来,田亩账册由洪迪新的团队接管,认真审查。

    而对于张松荣来说,除了查封黄家在太原的各家商铺,最重要的是粮仓。

    嘱咐完毕,张松荣一行人缓步走进内院深处的一座大厅里,这里刻画着仙鹤祥云,飞禽走兽,边上摆放着名贵的瓷器古董,装饰得富丽堂皇。

    这座大厅是是黄家族人聚会及招待贵宾时的所在,自然极尽豪华奢靡。

    张松荣随手拿起一个海碗大小的瓷瓶仔细瞅了瞅,但是对于他这位浑身上下没有半根雅骨的军汉来说,也就是觉得这个瓷瓶除了做工精致,花纹艳丽点之外就没有什么特点。

    此时,负责登记查抄物品的洪迪新随口笑道:“张将军,您对瓷器也很感兴趣吗?”

    张松荣失笑着自嘲道,“本将只是个武夫而已,对这些瓷器没有什么研究,只是随便看看,可本将看了半天,却愣是看不出这玩意到底有什么好。”

    张新发凑上前来,仔细看了两眼后说道:“张将军,此瓷器釉色透明、青花色泽鲜***案花纹精细,应该属于元青花瓷。

    这种瓷器虽然不甚珍贵但也颇为少见,将军若是喜欢,不妨把它拿回去收藏。”

    “是啊,若是卑职没看错,它确实就是元青花,您看它的颜色是蒙古人喜爱的蓝色,明显有元朝风格的饰物,这就是元青花的特征嘛。

    不过此物虽然少见,但在我朝却不怎么受到达官显贵的喜爱,也就只有黄家这个商贾之家才会喜欢。”

    洪迪新极有见识,在一旁插话说道。

    在明朝时期,元青花的名声还名声显赫,喜欢这种瓷器的人也不是很多。

    “秦督是文人,应该喜欢这些东西,打包好,全部带回去。”

    张松荣哪里会感兴趣这些瓶瓶罐罐,只不过对于秦浩明的交待倒是谨记,黄家的一花一草或许都是宝贝,千万不要乱丢弃。

    “将军,找到了,找到了。”

    张松荣他们正在闲谈之际,负责搜查的一个书办手里拿着一沓字据,兴高采烈的大声叫喊。

    “哦,赶紧给本将看看。”

    张松荣大喜,接过书办手中的字据,一张一张认真看起来。

    这些东西不是什么信件,而是建奴给黄家的欠条,俗称龙票。

    毕竟财帛动人心,黄家烧毁了跟建奴往来的信件,这些欠条终究舍不得焚毁,现在却成了罪证。

    张松荣看一张,脸上就狰狞一分。

    字据记录从野猪皮努尔哈赤开始,一直到去年为止,时间长达近二十几年,建奴共欠黄家两百万银两。

    满满的一沓数据,从万历四十六年开始,时有山西晋商等处在抚顺贸易者十六人,努尔哈赤皆厚给资费,书七大恨之言,付之遣还。

    之后,山西商人在关内外的贸易活动,对后金政权在物资上给予了极大的支持,后金政权对于山西商人也给予礼遇和重视。

    其中,去年建奴入关,军费支出猛增,财政十分困难,皇太极曾命满族贵族带领一百名内地山西商贾,携带货物到归化城贸易。

    对此,建奴朝廷都察院参政祖可法、张存仁曾建言:“山东乃粮运之道,山西乃商贾之途,急宜招抚,若二省兵民归我版图,则财赋有出,国用不匮矣。”

    因此,建奴政权对山西商人多采用招抚政策。

    “掘地三尺,地道暗格千万不可放过,给本将军用力搜查。”

    张松荣把字据给身边的通判张新发,脸上带着戾气,朝外院凶狠走去。

    怒火在他心中急遽增加,他需要发泄,要杀人,不然难以承受心头怒火的反噬。

    “把黄家直系老小全部压到大院。”

    张松荣手驻腰刀,杀气腾腾往黄家大院一站,朝着将士大声喊叫。

    此时,一些将士正在逼问黄家粮仓的具体位置。

    黄家直系老老小小共有八十七人,在初升太阳的照射下,战战栗栗的盯着眼前发狂的将军。

    张松荣走到犹自硬撑,假装坚强的黄永发面前,独眼紧紧瞪着他,口里念叨着昔日秦浩明所言:

    “商贾借士人崛起,无利不起早,心中无国家民族之所义,唯图方寸之所得。

    山西晋商者,明国之人,汉之苗裔,却在国战之时,不图利国与一毛,却重清人之一信?

    不重汉人之存亡,只顾一家之私,图小利忘大义者,莫过于此。

    清人如无铁器之利,何至于如此迅速的崛起?

    真正是送利刃与仇寇,正是始于这类汉奸商人之手也,虽万死难消此恨!

    黄永发,今日你如果不把所有财产交代清楚,本将一定让你黄氏满门生不如死。”

    “君是剃头者,人亦剃其头。

    张将军,今日灭了黄家满门,来日你就不怕被人灭门。况且,黄家和你有什么仇恨,竟然要……”

    黄永发听了张松荣之言,面色惨白,尚来不及说什么。

    他身边的二弟黄永达却不知廉耻站出来,指着张松荣鼻梁大声说道。

    “可恶,恬不知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