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铁血铸新明-第11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大家面子上来往,就省下金钱上的来往了。

    而总兵是武将,大明以文治武,武将稍微有点事,就得遭到弹劾。哪怕没事,也不招人待见。

    所以,花钱的地方比较多,哪年不得给京师大员送礼,捞来的银子,岂敢全部揣入自己的腰包?

    这几百万两银子,至少有一半,都走门路送到了京官手里。

    至于自己都给谁行贿了,王朴也毫不隐瞒,兵部的官员,上上下下都得打点,户部的三大堂官也要孝敬。

    毕竟银子要从户部拨下来,岂能不分点?

    都察院的官员,也得表示表示,省的他们上本弹劾自己。内阁的官员,总少不得冰敬、碳敬,这么多人加在一起,能少花了么?

    这些都是不成文潜规则,谁都知道,甚至秦浩明也知道。

    王朴把收过谁的钱,给谁送过礼,都交代的明明白白。

    贿罪加上走私,两条合在一起,应该是死罪。家中老小,最差也得摊一个男的充军,女的发教坊司。

    说完之后,秦浩明让王朴签字画押。

    “王朴,如此罪过,即便不满门抄斩,你家老小也难逃个好处。

    不过本督念在你适才老实的份上,再加上对自己的罪行毫不隐瞒和狡辩,本督会奏请皇上从轻发落,尽量不牵连你的家人。”

    “多谢秦督、多谢秦督……”王朴痛哭流涕地说道。

    一边说还一边连连磕头,他知道,自己是必死无疑,能不牵扯家小,已经算是最大的法外施恩了。

    这话要是别人说,或许还不保准,但这是秦督说,他还是相信。

    “本督知道,宣大边镇,绝非你一人在吃空饷,只有你和晋商眉来眼去,但为什么只揪着你,想知道原因吗?”

    拿到王朴口供,秦浩明心情大好,盯着王朴多少有些不忿的表情,微笑着说道。(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二百四十二节 把事闹大

    (全本小说网,。)

    第三卷扬帆于大明朝野

    “莫非是下官背叛卢督,追随陈大人?”

    王朴有些不确定的问道。

    “陷害忠良,杀良冒功拿手,遇敌则一触而溃,大明要你这样的将领何用?”

    秦浩明拍拍手,后堂走出殷雨昂和其他几个大同将领,全是王朴打压或者关入大牢的手下。

    王朴看了一眼,低垂着头,低声说道:“回秦督的话,下官之所以关押戚怀年等人,实在是无奈之举。”

    “怎么还成无奈之举了?”秦浩明冷淡地问道。

    说起来,戚怀年现在跟他还有点关系,算是他的小舅子。

    若不是戚纲说起此事,他还没想到从王朴下手。

    “是这样,鞑子准备从大同入关,戚千户到我府上商议军情,他建议把大同南北两门都封死,跟鞑子做殊死一搏。

    而末将以为,若封死北门,一旦鞑子破关而入,我军将无路可逃,势必全军覆没。

    鞑子骁勇,横冲直撞,破城无数,所向披靡,区区大同怎能抵挡?

    尤其是大同的兵马,因为末将吃空额的缘故,只有七千余人。

    以七千人去抵挡数万鞑子,无疑是螳臂当车,末将不想让下面的弟兄全部牺牲,希望能够留下有用之躯,继续报效朝廷,守御边镇。

    大同能守就守,要是守不住,也能有条后路。

    最后事实也证明,末将的想法是正确的,鞑子驱民攻城,我军无法抵抗,撤退之时,还留下大部兵马。

    末将当时,也没打算将戚千户关押,可他咄咄逼人,甚至口出不逊,末将才不得已,先行将他关押。

    请大人明鉴。”

    王朴口才不错,一番话圆的几无破绽。

    “呵呵呵呵……秦浩明笑了起来,声音不大,但笑声却令人心中发寒。

    “连喝兵血的事情都干得出来,你还有脸说在乎手下士兵性命的话来,说这话的时候,不觉得脸红吗?”

    秦浩明冷声质问道。

    “末将……”

    秦浩明只一句话,就把王朴问的是无言以对。

    随后,便开始磕头如捣蒜,半句话也说不出来。

    “压下去!”

    秦浩明厌恶的瞪王朴一眼,先前的不忍消失一空。

    接下来,是几个王朴手下死党的审理,不过他们罪名还真不怎么大。也就是在镇守大同的时候,收点过路费,过往的车辆,只要给钱,就不查了。

    小的商人不敢私运军需,大的商人,好似范永斗、黄永发这样的,借他们几个胆子,也不敢去查。

    把所有的口供签字画押,一份一份整理清楚,杨国柱和虎大威方从侧厅走出来。

    “怎么样,两位将军有什么想法?”

    秦浩明似笑非笑,朝他们问道。

    “多谢秦督维护!”

    虎大威和杨国柱二人躬身行礼,面有愧色。

    王朴干的这些事情,认真说来,他们是一件也没少干。只不过,没有他这么过分而已,另外,遇到建奴,他们胆敢一战。

    今日,秦督此举,分明有敲打他们的意思。

    “不要天天只盯着空饷、军需,那是大明的柱石,为将者保命的本钱。

    若真想发财,不如拿出钱财,投资兴建水泥作坊,本督一定让你们赚得盆满钵满。”

    秦浩明语重心长对在场的所有将官说道。

    这是他今后防止将士贪腐的手段之一,用利益捆绑军官。

    “诺!感谢秦督!”

    在场军官大喜,水泥的便利性他们已经多以知晓,这种东西不但可以将房子修建成任意的形状,而且还坚固无比。

    它不怕水、不怕火,无论是用来修路、修桥还是建造东西都是首选之物啊!

    而且价格也不贵,一百斤才卖三百文,家家户户都可以使用。

    当然,最关键的,还是对秦督有信心。

    秦浩明淡然一笑,财帛动人心,取之有道亦无妨,能凝聚人心就行。

    不过,今天的重点显然不是这个,告诉大家,此事今后找个时间详细讨论。

    目前,要对付则是五大晋商。

    显然,有许多事情要做在前头。

    首先,这么大的动作,崇祯皇帝是必须事前知道的,否则,罪大矣!

    想来,尝到甜头的他,应该不会拒绝。虽说大头要给他,可也是没办法的事情,谁叫自己是人臣呢?

    其次,控制局势,谁要牵扯进来谁要脱身,尚需细细谋划。

    最后,就是证据还要完善齐全。

    吩咐由虎大威这个地头蛇作统帅,杨国柱、戚纲、张松荣、碾子、戚怀年每人负责一家,务必把五大晋商一网成擒。

    同时将黄永发等其他商人的货行进行查封,派人快马前往太原,给山西巡抚刘秉策送信,让他把这些晋商的老家全部看住,不得跑了一个。

    还秘密给太原通判张新发送信,叫他小心盯着,千万不能有通风报信的可能。

    众人领命而去,分头行动。

    当然,秦浩明也不得闲,还有大同的镇守中官等着他审讯。

    “李公公,都听见了吧,有什么想法?”

    从隔壁房间被拎出来的大同镇守中官李美春,整个人脸色苍白,努力让自己站稳。

    “回秦督的话,咱家无话可说。大人若想让咱家招供,咱家当然也不敢隐瞒,唯有实话实说。”

    李美春说道。

    到了这个时候,他也知道,狡辩、抵赖没有用处,和秦大人耍狠,更是自取其辱。

    若想保命,或许只有一个法子,那就是把事情闹得越大越好。大到无法收拾的地步,或许自己才能有一线生机。

    自己带不出多少人来,最多只有自己的干爹,宣大镇守总中官高起潜。

    但就算扯出高起潜来,瞧这位年轻总督的做法,恐怕也不管用。

    但李美春相信,只要高起潜出来,背后的人将越来越多,火也会越烧越大。

    等那帮晋商再牵出一大帮人,看你秦浩明最后怎么收场。

    “甚好,那你就自己说吧。把罪行都说出来,也省得本官麻烦。”

    秦浩明翘着腿,悠闲地说道。

    “这些年咱家……”

    李美春倒也光棍,一五一十把事情全部交代。

    作为监军太监,赚钱最好的法子,就是倒卖军需物资。

    受贿什么的,在他看来,那是小钱,贩卖军需物资才是大钱。

    李美春掌握整个大同的军需,调拨军需都由他说了算。

    宣府也不是每个防区都有监军的,也就大同这等重要的地方有监军,别的地方只有守将。

    你兵马不够,吃空饷,李美春是知道的,你实数多少,他就发多少,省下来的,他全卖给晋商,其实也就是建奴。

    在需求较大,军需不够的时候,李美春就从兵仗局倒运。

    他和宣府兵仗局的管事太监私通,调出兵器和铠甲。

    李美春做了这么多年的镇守太监,赚的银子着实不少,但他也不敢自己揣进腰包,起码三分之一要献给自己的干爹。

    他这一下子,便把宣府兵仗局的管事太监扯出来了,干爹高起潜也跑不了。

    让李美春签字画押,口供到了秦浩明手中,细细观看。

    宋巡抚坐在太师椅上,扭来扭去,却是有些坐不住,事情越闹越大了。

    ps:诸君,请喜欢本书的朋友尽量到看正版。

    其实两千字一毛钱,两章四千字二毛钱。本人更新不快,意味着诸君每天只要二毛钱。本人从不要求大家打赏,只是恳请大家看正版而已。

    毕竟写明末小说和看爱看明末小说的诸君,本人以为基本上属于以汉人为傲。

    要看盗版,就去看清宫小说。哈哈哈……

    故土难离敬上!(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二百四十三节 快刀斩乱麻

    (全本小说网,。)

    第三卷扬帆于大明朝野

    “呵……”

    秦浩明轻笑一声,“牵连很大?能有多大?不就是那几个阉货吗?抑或还有其他朝中大臣?

    开弓没有回头箭,但凡有害大明江山之事,不管他牵扯到谁,本督都会毫不留情!”

    帮助卢象升清理门户,留下一块稍微干净的地方,让他减少掣肘,或许是秦浩明唯一能够做的事情?

    今后相见,是敌是友,委实难说。

    另外,对于崇祯的感情,他内心也很复杂。抛开性格和能力问题,崇祯无疑有优秀君主的一切气质。

    若是天平年间,做一个守成君王绰绰有余,奈何此乃乱世?

    “秦督年轻有为,今后要鹏程万里。老朽年迈,垂垂老矣,惟愿平平安安致仕,别无他求。”

    秦浩明的豪迈之言,并未打动宋贤的雄心壮志,于他而言,安全才最重要。

    没必要哗众取宠,利用反腐,得罪满朝文武官员。

    试问,在大明,无论能官恶吏,有谁不贪?

    “宋大人,无需你冲在前头抑或赤膊上阵,无非是适逢其会而已。有什么为难之处,不妨全部推到本督身上。”

    宋贤的想法,代表大明大多数官员的心态,明哲保身,你好我好大家好,也就是秦浩明平常所说的尸位素餐。

    一个个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最终,亡了大明天下。

    宋贤作为宣府巡抚,品轶官职虽比他低一级别,但资历老,秦浩明却是不方便把他完全当下属看待。

    “惭愧!”

    宋贤这个官场老油子拱拱手,告辞离去,唯恐多呆一刻,惹祸上身。

    目睹宋贤如此做法,洪迪新摇摇头,喟然长叹。

    “他还算是不错的了,基本能做到在其位谋其政,其他人跟他比更加不堪。”

    配合几个月,宋贤的做法他也看在眼里,特别是宣府大旱,也做了许多事情。

    当天晚上,吃过晚饭,秦浩明让洪迪新和许杰到书房议事。

    刚好晋商的事情牵扯到宣府镇兵仗局,倒是方便一起解决。

    三人在书房落座,秦浩明客套两句,随后直奔主题。

    “洪赞画、进生,此次若能将晋商一网打尽,又查出大同将领吃空额、喝兵血的罪证,也算得上是功德圆满。

    可这桩案子涉及通敌,乃是灭门之罪,但本督万不会手软。

    如此一来,后面的事情如宋巡抚所说,牵连甚多。

    你们觉得接下来,我们要防备些什么问题?”

    秦浩明抛砖引玉,想要听听他们的分析,“洪赞画,你先说。”

    让洪迪新先说,也是秦浩明对他的考教。

    “大人,晋商敢贩卖军需,宣大、京城里的官员少不得打点,靠山的势力决然不小。

    但如今宣大的官员可以忽略不计,毕竟没有谁敢跳出来,向你求情,剩下的就是京城里的官员。

    但下官认为,官员们绝对不会参与到走私军需的买卖当中,顶多是收了他们的银子。

    对他们来说,收些银子不算什么,用不着冒险给他们说情,惹出一身麻烦。

    把官员除去,最后就是太监,这桩案子,应该牵连到许多监军太监。

    眼下牵连最大的,就是高起潜。

    高起潜在内宫有根基,其他涉案的监军太监,他们在宫中应该也有一定的根基。

    他们的根基是谁,下官不得而知。可说一千道一万,最大的根基还是皇上。”

    洪迪新思路极为清晰,把看似庞大的几方人马,心态点明,倒也正如他所说,化繁为简,关键还是崇祯的态度。

    听了洪迪新的分析之后,许杰微微蹙眉,缓缓说道:“洪赞画怕是遗漏了大明勋贵和今上的意思。

    这些晋商能长时间私通建奴,没有出过任何事情,应该有所依仗。

    但这个依仗,应该不是某一个官员,而是京城里大大小小的官员和大明勋贵。

    像你说的那样,晋商们贩卖军需,给京城里的不少官员都送过礼,甚至还求他们办过事。

    要是一审晋商,那些晋商势必将这些官员全抖了出来,人数不会少了。

    如此大案,牵连这么多官员,震惊天下自不必说,搞不好还会动摇国本。

    和平时期还好说,可眼下我大明内忧外患,实在经不起这样的动荡。

    依我想,估计今上也明白此中道理。故而对上次三大晋商,才会提出只诛首恶,余者不再追究的话。只要几天功夫,消息就能传进京师。

    京里的那些拿过晋商好处的官员,得知之后,难免惶恐,进而人心惶惶。”

    许杰分析的可谓滴水不漏,综合了他和洪迪新的分析,秦浩明微微点头,说道:“你们两个分析的不错,看来必须快刀斩乱麻。”

    秦浩明咬牙切齿,重重一拍边上的茶几,思量片刻,朝他们吩咐道:“立马召集精于算计人员,理清晋商财产。

    洪赞画亲自带队前行,务必半个月结束。

    进生快点撬开兵仗局的口,双管齐下,不可拖延。”

    “诺!”

    二人领命而去。

    三日后,宣府边关一下子炸锅了。

    这是由于有一个消息从坊间传播开来,并以极快的速度,传遍整个宣大边镇。

    “听说秦大人在把原大同总兵王朴给抓了!”

    “不止大同总兵,听说兵仗局和镇守太监也抓了一些人。”

    “好像是因为有商人私运兵器、铠甲给建奴,此次寇边就是他们带路。”

    ……

    诸如此等传言,在宣府镇的大街小巷广泛传扬。

    这世上有一句话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