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古代农家日常-第37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你收着。我的就是你的。妻子管着家里的钱财,不是天经地义吗?”齐慕远道。
于是杜锦宁老实不客气地把钱也收下了。当然,这笔钱她记在两人的小公账里,算是夫妻共同财产。
回到家,杜锦宁把姚书棋叫了进来,问道:“你去看过收回的茶山了吗?人员什么的可有变化?”
前段时间忙着成亲,接下来又忙育苗的事,齐慕远把茶山交还给她后,她还没时间去看上一眼呢,就吩咐了姚书棋一句,让他去看看。她打算将茶山的事情盘点一下,再交给庄越管理。
“看过了,人员都没变化,茶树也被护理得很好。”姚书棋道。
杜锦宁点点头:“后日下午,你叫庄掌柜去庄子上等着,我们一起去看一看茶园。”想着广阔的茶叶市场,她决定再买些山地来种茶。
又这么晚,抱歉
7
第870章 礼物
第870章 礼物
买茶园的事,不用杜锦宁太过操心,只要跟庄越说一声,他就会叫手下的掌柜去四处看山地。(全本小说网,https://。)要是京城附近的山地太贵,杜锦宁就提议他们去徽州或福建买。
徽州休宁、黄山、屯溪、祁门等地都是明朝时十分有名的茶叶产地,休宁以松萝茶而著名,松萝茶就是炒青绿茶的鼻祖。
现在炒青绿茶被杜锦宁提前拿了出来,松萝茶恐怕再没有机会出名。但那里山青水秀,却是种茶的好地方,好山好水出好茶。杜锦宁在它还没出名的时候把那里的山地买下,花的钱不多,却能得到质量十分好的茶叶。
福建桐关、安溪等地也是好茶出产的地方,杜锦宁自然也不会放过。
这就是杜锦宁独有的优势了。
在其他穿越女还在努力山寨各种点心小吃、跟各种极品做斗争的当口,咱们杜大人以科举取胜,以科技开路,走出了一条更宽广的大道。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此乃天下第一真理也。
插下田里的秧苗在春风的吹拂下茁壮成长。在杜锦宁亲自指点并参与的情况下,肥料研究小组取得阶段性进展的时候,洒下了新研制出来的肥料,稻谷开始结穗,稻穗沉甸甸的挂在了稻禾上。
吴证一天恨不得往庄子上跑一百八十遍,便是连赵晤都忍不住亲自出宫,去庄子上看了两回。
稻穗也不负重望,粒粒饱满,硕果累累,明眼人一看就知道这田地的亩产绝对不低。像宋庄头那样的老庄稼人,更是能预测到这一次的水稻不止亩产七石。
“公主果然是有大本事的人啊。”吴证站在田埂上,对着赵晤无限感慨。
赵晤点点头:“最难得的是,公主心胸开阔,一切以国为重,毫不藏私。”
“皇上圣明。”吴证不光十分认同赵晤的观点,恨不得再给那句话加上十几个赞誉之词。
因为关心高产水稻,他跟赵晤这半年来时不时会询问派去跟杜锦宁学习的四个官员,关于这五百亩水稻的情况。
然后,跟在杜锦宁身边只一两个月的四个官员,满嘴专业术语说得他俩都一脸懵逼,完全听不懂他们在说什么。
听不懂没关系,四个官员说他们已明白了吴证他们用同样的种子为什么产量那么低的原因。
又过了两个月,四个官员表示,拿着种子,他们也能种出高产水稻了。
这就足够了。
说明杜锦宁毫不藏私,把她所知道的知识都传授给了四个官员。
对于四个官员成为了杜锦宁的新晋迷弟,赵晤和吴证一点也不反感。因为他们自己都是迷弟一枚。对于心里装着黎民、悯怀天下的杜锦宁,赵晤没有半分猜疑。
“皇兄,您怎么来了?”杜锦宁闻讯从宅子里出来。
“朕过来看看。”赵晤温和地道,“皇妹辛苦了。”
杜锦宁摇摇头:“不辛苦,我喜欢跟田地打交道。”可比跟那些朝臣勾心斗角要好多了。
“还有多久可以收割?”赵晤指着稻田问道。
“还有半个月。”杜锦宁道,“晚稻的秧苗已经长出来了,下个月要双抢。”
赵晤倒也知道什么是双抢。
他忽然想起,当初从润州迁过来的佃农是种三百亩田地的,现在要种五百亩,怕是忙不过来。
他连忙问道:“人手够不够,不够的话我下令迁些人过来。”
杜锦宁笑道:“够了。”
她可不想要赵晤等人安排的佃农。当初润州的佃农迁过来后,她又在当地放出话去,招了二十来户人家。
为防止出现问题,她在润州的佃农和京城的佃农里都发展了些暗线。下面有些什么风吹草动,她都清清楚楚。
好在无论是赵晤、吴证还是四个官员,都没有什么小动作,否则她就能让他们知道今年高产水稻遇到了难题,亩产只有四石。
赵晤对她风光霁月,不胡乱在她身边安插人手,杜锦宁便打算投桃报李,送赵晤一份礼物。
“皇兄,过半个月就是您的生辰了。除了高产水稻,皇妹打算再送您一份厚礼。”杜锦宁笑道。
“哦?”赵晤挑眉看向杜锦宁,十分期待,“什么礼物?”
吴证也竖起了耳朵倾听。
能跟高产水稻相提并论的礼物,想想就让人浑身沸腾。杜锦宁不会又研制出了什么厉害的东西吧?
“不如我们进屋子里坐着说?”杜锦宁道。
赵晤立刻同意,跟着杜锦宁进了宅子。吴证也厚着脸皮跟了进去。
赵晤看了他一眼,又看了看杜锦宁,见杜锦宁没有反对,他便也没赶吴证走。
三人进到厅堂里坐定,杜锦宁吩咐青木:“去把我书房里那几个锦盒拿来。”
青木立刻出去,不一会儿就回来了,手里捧着两个锦盒,跟在他身后的两个丫鬟手里也同样捧着两个锦盒。
在杜锦宁的示意下,他们把锦盒打开,放到桌上,退了出去。
“皇兄请看。”杜锦宁做了个请的手势。
赵晤和吴证,还有吴公公与吴证的长随心里早已跟长了草似,好奇的不行了。只是赵晤碍于自己的身份,端着架子,没有猴急地上前去看。其他人自然也不好表示出来。
此时见邀,赵晤这才起身,走了过去。
“咦?”看清锦盒里的东西,他吃了一惊,伸手从锦盒里把里面的东西拿了出来。
尊卑有序,皇上没看完,吴证不好凑上前去观看。但心痒难耐,他早已伸长了脖子想知道锦盒里装的什么。
此时看到赵晤从锦盒里拿出一个流光溢彩的东西来,他终于忍不住,起身走了上去。
“这是……瓷器?”看清楚赵晤手里的东西,他也禁不住倒吸了一口凉气。
瓷器,早在隋唐就十分盛行。不过唐代盛行蒸青团茶,团茶细研成粉,成了绿色抹茶状,当时人们便喜欢增益绿色的茶具。青绿色的浙江越州窑瓷是陆羽在《茶经》里最为推崇的茶具。
宋代则开始流行研膏团茶,茶色尚白,人们青睐凸显白色的黑瓷茶具,福建建州的兔毫盏脱颖而出。
在杜锦宁的前世,明朝开始流行散茶。散茶茶汤清纯,能衬托出茶叶叶片的姿态,白瓷茶具更能衬托出茶的微妙的美感,于是白瓷开始受到追捧。
景德镇从唐代起就以生产白瓷而著称,散茶的发展,将景德镇生产的白瓷提升到了一个十分显著的位置。当时所有的瓷窑都干不过景德镇,纷纷倒闭。
景德镇在明清一枝独秀,一统瓷业,却因为瓷器技术不成熟没办法做大件,江苏宜兴宜兴便因能做粗陶大缸得以奇迹般的存活下来,后来更是发展了制壶之业。
于是“景瓷”“宜陶”便成了茶具的代名词。
这章资料多,多了二百多字。第二更一如既往的晚,勿等
7
第871章 钱烫手啊
第871章 钱烫手啊
现在,炒茶绿茶因为杜锦宁的出现提前问世,因为味道好,冲泡方便,散茶渐渐取代了团茶饼茶。全本小说网;HTTPS://щщщ。m;
像杜锦宁这样走一步看十步的搂钱耙子,看到虽然生产了白瓷、名声却还不显的景德镇,怎么会不朝它伸出自己魔爪呢?
早在她推广茶道之初,她就派庄越去将景德镇的几个重要窑口买了下来。
然后,茶客们看到精美的茶席上摆放着的洁白的瓷器,自然要打听这种瓷器哪里有卖,于是杜锦宁开在京城的瓷器店,就生意火爆,从而推动了景德镇瓷器的发展。
杜锦宁上辈子除了做农学研究,还是个兼职的网络小说作者。
网文作者因为要写小说,查的资料非常多,知识比较驳杂。偏杜锦宁的记忆力又很好,看过的知识都能记下大半。
她写过一篇瓷器题材的小说,瓷器的资料记得很清楚。
青花瓷是在白瓷的胚胎上用青花料画上图案,再加釉,用一千三百摄氏度的高温烧制而成。而青花料的主要原料就是氧化钴。而这种氧花钴,可以从大食的一种叫苏麻离青的矿物中提取出来。
其实不光是瓷器,因为小说里许多穿越者到了古代要靠烧玻璃发家致富,走上人生巅峰,所以她还知道烧玻璃的方法。
原先之所以没有做瓷器和玻璃器皿,是因为她知道自己的权势与这些财富不匹配。有那些茶园、书铺与花店,她也并不缺钱。
要不是在她想有生之年看到大宋的繁荣昌盛,她根本就不想让青花瓷和粉彩提前出世。
所以,她今天是真真正正要送给赵晤一份大礼。
赵晤手里拿着的茶具,是一套青花瓷盖碗。这是杜锦宁在失踪前写了烧制青花瓷的方法,从北方窑口买了制瓷师傅送到景德镇,再让秦老六的人监视着烧出来的。
制瓷师傅她买的是两家人,每家都有祖父孙三代烧瓷,人手足够,有女人有孩子,他们也不容易背叛。一家研究烧制青花瓷,一家研究烧制粉彩。
因为她给出了方法,这两家人经过一年多不计成本的反复试验,终于烧出了她想要的青花瓷与粉彩。
当赵晤把青花瓷放下,又从另一个锦盒里拿出粉彩瓷器时,不光吴证和他的小厮瞪大了眼睛,便是一向沉稳的吴公公都低呼出声。
太漂亮了。
“这些器皿,怎么来的?”赵晤震惊之后,转过头来问杜锦宁。
身为皇帝,什么样的好东西都是先进贡给他的。但眼前这两种如此炫目的瓷器,他竟然没有见过。
这绝对不会是陆九渊他们从日苯带回来的。他们送给了杜锦宁,杜锦宁不可能再转送给他。这样会给陆九渊三人招祸。杜锦宁不是个糊涂的人。
“是我叫人烧制的。”杜锦宁笑道。
这句话,让四个男人都瞪大了眼睛。
不过随即,赵晤就笑了起来,问道:“恭喜皇妹,找到了这么一个技术高超的制瓷匠人。”
“不。”杜锦宁摇头,“这是我看了些资料,发现唐朝就有烧制这种青花瓷的青料了,这些青料都是矿里提取出来的。我便突发奇想,搜罗了各种能买到的带颜色的矿石,又叫人去询问了很多的制瓷工匠,最后拟定了一些方子,叫匠人拿到我在景德镇买的窑口去试验,没想到就烧出了这么两种带颜色的漂亮瓷器。”
“哦,这么神奇?”赵晤顿时来了兴趣。
如果这两样瓷器是工匠烧制出来的,他最多是感慨两句。毕竟是术业有专攻,瓷匠烧出再漂亮的瓷器,也是理所当然的。
可完全不懂制瓷的杜锦宁,却突发奇想让人烧制出了这样的瓷器,用的是矿石,他的感受就完全不一样了。
被杜锦宁说起来,他似乎觉得自己动一动脑筋也能叫人烧出这样的瓷器来。
“所以,有些东西是一种很奇妙的,比如火药,道士们把它创造出来了,咱们稍稍动动脑子,似乎就能把它的运用方向变上一变。”杜锦宁引诱着赵晤,打算潜移莫化的改变他。
赵晤年纪不大,今年都还没到三十年,还是个青年。青年比起老年人来,思维更活络,也更能接受新鲜事物,有闯劲。
杜锦宁遇上这样的皇帝,自然要好好地给他洗洗脑。
化学、物理她学得不好没关系,这世上聪明人太多了。她只要提供点思路,赵晤再拿根胡萝卜在前面悬着,她相信一定会有人能做出很多古代所没有做出的东西来的。
化学在西方就是在炼金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中国古代道士们在炼丹时能顺手发明火药,想来其他东西也能发明且发展。
看赵晤似乎陷入了沉思,杜锦宁赶紧对吴证等人做了个噤声的手势,几个人就这么站在那里静静地等着赵晤自己清醒过来。
过了好一会儿,赵晤才回过神来。
他看看手里的瓷器,他问道:“这就是你送朕的生辰礼物吗?朕非常喜欢。”
“不,臣妹送的不是瓷器,而是烧制瓷器的方法与窑口。”
这一下,赵晤和吴证又被震住了。
他们即便不是做生意的,都知道能制造出这样精美瓷器的窑口会有多赚钱。这可比茶山上的茶叶要赚钱多了。杜锦宁把这么赚钱的生意就这么白白送出去,她到底想要什么?
赵晤一下子想得就有点多。
他实在想不出杜锦宁现在还缺什么。身份有了,嫁了个好夫婿,无论是她自己还是齐家,都不缺钱——缺钱就不会把这么赚钱的窑口送给他了。
他干脆直接挑明了问:“皇妹想要什么?”
难道她还有什么罪要赎不成?或是为她的亲戚求情?
“臣妹想要这窑口的一成股子。”杜锦宁道。
“一成股子?”赵晤越发不明白了。
不送给他,这窑口全部都是她的;现在送给了他,她却求他再给她一成股子,这不是多此一举吗?
杜锦宁点点头:“臣妹问过陆先生他们了,日苯现在还没有精美的瓷器。有了茶,就得有精美的瓷器相配。想来这些窑口烧出来的瓷器不仅受大宋人的喜欢,外国人也喜欢。也就是说,这市场很大。”
究竟外国人喜欢中国的精美瓷器喜欢到什么程度,大宋的远航船多出几次海,赵晤就会明白了。
他们喜欢瓷器喜欢到直接用“瓷器”china 来代称中国的地步。
这样大的一门生意,她怎么敢留在自己手中。怀璧其罪,她又不缺钱,何必因为贪心置自己于危险之中呢?
之所以将这些瓷器创制出来,她一心只为大宋繁荣昌盛,而不是为了赚钱。
这钱烫手,她不想要。
7
第872章 开镰收割
第872章 开镰收割
弄明白杜锦宁是真要把赚钱的景德镇窑口送给自己,赵晤还是不敢置信。(全本小说网,HTTPS://。)
这世上,真的有人嫌自己钱多吗?
“到底是为什么?你要把窑口送给朕?”赵晤也不想猜杜锦宁的心思,直接就开口问。
要是现在杜锦宁不说,以后她再拿这件事来向他要补偿,他可就没那么好说话了。
身为靠夺嫡上位的皇帝,他最讨厌有人对他耍心眼子。
杜锦宁虽然私下里也有手段,但她更喜欢坦坦荡荡做人,做事风光霁月。
她坦然道:“皇兄,我家里的事您也清楚。我三个姐姐都出嫁了,日子过得还不错;我娘出身农家,一辈子节俭惯了,我留给她的钱财就足够她丰衣足食地过完下半辈子了。”
“而我自己呢,有您赐给我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