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重生之农家奋斗史-第4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唔,没你们扯得那么伟大,我只是想要走出我们大目,到公社看一看,外面的世界究竟是什么样儿的,我不想一辈子都窝在咱们这个小山村,你们不也和我说过,想要去城里吗?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
“上次你和赵老师说要让大家过上好日子,我还以为你是为了让大家过好日子才去公社的。”
“这么说也未免太高尚无私了吧。”她失笑,“不过如果可能的话,我也会尽力想办法让大家都过得好,只有大家都过得好了,咱们家才能过得好。”
她笑着摸了摸刘天天的小脸,“我想让我的弟弟妹妹顿顿能吃上白米饭白面馒头,天天都能穿上不打补丁的干净衣裳,希望这一天能快一点来啊。”
在贫富差距极小的年代,就算他们家在生产队里的日子过得算是一等一的好,依旧得吃着地瓜米,穿着满是补丁的旧衣裳,就算是那些城里人也是如此。
刘好好口中的白米饭和不打补丁的衣裳,让刘天天和刘向上悠然神往,什么时候才能过上这样的好日子?这样的美梦他们连做都不敢做,他们大姐竟然这么大喇喇地说出口来了。
“大姐,那你一定要努力啊,我们也会好好读书的,今后咱们都到城里去。”进城是刘天天的愿望,过去她不敢想,现在她每天都要想上几回。
“你说得对,咱们应该到更远的地方去看一看,有机会去公社,就去公社看看,有机会去省城就去省城看看,如果有机会去京城,也要想办法争取去京城看看的。”
“肯定有机会的,庄家就在京城,大姐今后可是要嫁到京城去的,到时候带上我们一起去。”刘天天嬉皮笑脸地说。
“机会是靠自己争取来的,别指望嫁人能够改变自己的命运,改变自己命运的只能是自己。”她一哂,对那桩婚约不以为然。
“阿妈不就是靠着嫁人改变自己一家的吗?要不是她嫁给了阿爹,阿舅他们早就过不下去了。”刘天天虽然每回都帮自己母亲解围,但内心深处还是受那些三姑六婆的影响,觉得程招娣运气好。
第一百一十四章 激动
(全本小说网,HTTPS://。)
“阿妈为什么能够嫁给阿爹?当年阿公为什么挑中了她?不就是因为她吃苦耐劳,又温柔老实?你看看咱们生产队有哪个女人比得上咱们阿妈的?下地干活挣的工分不比男人少,在家里阿爹手一甩,里里外外都是阿妈一个人操持,咱们身上的衣服,那件不是她缝的,脚上穿的鞋,哪双不是她纳的?生产队那么多孩子都光着脚,就我们家几个从小就有鞋穿,就算阿公当年有津贴补助,家里如果没有一个勤劳肯干的女主人,咱们家能有现在的光景吗?阿妈不是靠着嫁人改变自己一生的,她是靠着自己过上好日子的。”刘好好严肃地说。
“所以说,日子过得好坏,原因都在自己身上,别想着去依靠别人。”
“我明白了。”刘天天老老实实地承认错误,她爱母亲程招娣,但是对她的观感还是多多少少受到了那些三姑六婆的影响,内心里是看不起她的,“人家都说阿爹命好,之前有阿公,还给他找了个会干活的老婆,现在又有你这个有出息的女儿,他什么心都不用操……”
“人家说?其实你心里也是这么想的吧。”刘好好似笑非笑地看着她。
“是,”刘天天坦然道,“自从他那天说要把二姐扔出去顶罪开始,我就看不起他!大姐,难道你不是这么想的?”
“想归想,但你别忘了他们是我们的阿爹阿妈,没有他们就没有我们,这么多年也的的确确是他们抚养我们长大,他们做错了事,我们要及时出来纠正,但并不意味着我们可以公然和他们对抗,那伤的不仅仅是他们的心,更坏了我们自己的名声,这一点你要记住喽。”刘好好难得严肃地叮嘱道,刘天天快人快语,经常当面给程招娣难堪,招她落泪,程招娣脾气好,气过了也就算了,但是这要是被有心人知道利用,对他们家来说都不是一件好事,一家人最重要的是齐心协力。
刘天天虽然点头受教,刘好好却不觉得她能这么快就改正过来,毕竟这么多年积累,要想改变可不是一朝一夕,三言两语的事。
这段时间上至李际远,下至每个普通学生,都知道了刘好好要离开的消息,一时间人心有些浮动,但科学讲座还是如期举行了。
“这是我第一次给孩子们做科学讲座,恐怕也是最后一次喽。”李际远颇有些遗憾地说。
“李老师要回城了?”刘好好惊讶地看着他。
李际远被她噎了一下,“不是我要回城,是你要离开大目小学了,今后还有谁愿意办这种吃力不讨好的活动?”
“唐校长啊,我和他都说好了,科学讲座照办,合唱团什么的也都继续延续下去,我还是大目小学的刘老师,会抽时间回来帮忙的。”刘好好笑道,“李老师,孩子们接触科学的机会不多,您还得继续支持我们啊。”
“只要你们还让我讲,我就继续讲下去。”李际远有些意外而欣慰地笑了,能够说服胆小怕事的唐明亮这可不是件容易的事,他有什么理由去拒绝这些一心为了孩子们好的老师们,“你去了公社也好,永远呆在这小山村太埋没你了。对了,我有个侄女叫作李蓉,在金花公社的月洲生产队插队,因为月洲离我们大目远,虽然在一个公社里,我平时也照应不到她,那孩子身体不好,你到了公社上头要是有机会的话,还请你帮忙多关照关照她。”
在人情社会中,很多事情都讲究人情的,在李际远看来,刘好好为人活络,处事手段十分厉害,如无意外的话,今后一定会有所成就,特别她现在到了公社,人脉更广了,侄女要是有什么事,她也能帮上一把。
“李蓉?”刘好好心头大震,“没听说过你还有个侄女啊。”
“我们兄弟姐妹七人,怎么会没有侄女,但是侄女我就是十几个呢,”李际远不疑有他,笑呵呵地说,“李蓉是我三哥的小女儿,从小就特别聪明,但身体不好,我三哥三嫂一直都很担心她,本想着我和她在一个公社,就托我照顾她,可是不在一个生产队,一年也见不到几面,想想实在有愧他们……哎,时间到了,回头再说。”
刘好好的心跳加速,一颗心几乎都要跳出喉咙了,她从来没有见过李蓉,对这个名字却十分熟悉,这是她前世的小姨,却病死在了插队的地方,年仅十七岁。
她出生的时候,小姨已经去世很多年了,但是给外婆一家带来的伤痛,却始终无法抹平,据说外婆因为伤心过度病倒了,在病床上躺了整整两年才渐渐恢复,还落下了一身的后遗症,每次提起小姨,一家人都是眼泪涟涟,十分伤心,尤其是她的母亲和小姨的感情最好,每年到了小姨的生日和忌日,她总要哭上一场。
她万万没想到,小姨竟然就在金花公社插队!
李际远和李蓉这两个在她出生前就已经去世的亲人的出现,让她肯定了一件事,前世的家人依旧好好活在世上的可能性起码在百分之九十以上,一想到能够和前世的家人重逢,她心里百感交集,又激动又煎熬。
唐明亮咳嗽两声,见刘好好表情诡异,不知道在胡思乱想什么,对他的暗示完全没有反应,只好硬着头皮上前主持,他也想不出什么调动气氛的词,干巴巴地说了一句,“下面请李老师为大家作科学讲座。”
李际远过去都是给大学生们上课,如今台下却坐了这么一群活泼好动的小毛头,一个个瞪圆了双眼,懵懂而迷茫,他们压根就不懂什么叫科学。
对他来说,给这些孩子上科普课,要比给大学生们上课还要难,最难之处就在于如何吸引这些好动孩子的注意力。
他将七个一模一样的瓷碗一字排开,在众人面前倒上了水,所有人都紧张地盯着他的一举一动,不知道他想要做什么。
第一百一十五章 讲座
(全本小说网,HTTPS://。)
只见李际远拿着一根筷子,叮叮当当地敲了起来,仔细一听,竟然是《东方红》!
全场沸腾了,就连唐明亮和赵一德都瞪大了双眼,一脸不可思议的样子,他们没想到几个瓷碗也能当成乐器。
这些瓷碗非常常见,家家户户都有几个,但是能够找到七个一模一样,毫无破损的瓷碗,这就很不容易了,李际远的妻子虽然刻薄,却是个很会持家的女人,把家里料理得清清楚楚,对自家的东西也十分爱惜,这次李际远要拿碗去做实验,她还和他闹了一场。
大教室里的骚动,让刘好好彻底回过神来,李际远现在做的这个实验是物理学的小实验,而他却是教化学的,刚开始刘好好设计这个小环节的时候,他还挺抵触的,但是她觉得一场讲座成不成功,关键在于刚开始的时候能不能抓住听众的心,最后在她的坚持之下,还是加入了这个环节。
李际远对音律并不精通,连怎么敲奏这段旋律,也是刘好好教的,看到台下小听众们那一张张震惊的小脸,他的脸上也泛起了一丝笑意,他是学理工科的,虽然主修化学,但是对物理并不是一窍不通,既然是科学讲座,的确没必要分彼此。
“一切声音的产生,都是由于物体的振动,刚才大家听到的声音,是碗受到筷子的敲击后,引起振动发出来的,空的碗整个碗壁都受到振动,每秒钟振动的次数少,也就是频率比较低,声音也就低,水放得越多,碗壁的振动次数就越多,频率越高,声音也越高……”
孩子们从来没有接触物理学,第一次听到这么多物理名词,兴奋好奇之余,更多的是懵逼,无论是刘好好,还是李际远都没有打算能通过这一次讲座,就让孩子们学会什么物理学知识,只想在他们的心里播下这一颗颗好奇的种子,兴许今后在合适的时机,有些人能够误打误撞走上科学的道路,就算最后没有人走这条路也没有关系,科学的启蒙能够去除他们心里的蒙昧,这就是最好的事情了。
刘好好已经收拾了心情,坐在最后一排听起课来,李际远是个风趣幽默的人,这回又使出了浑身解数,不仅有实验,还一连讲了好几个小故事,什么因为共振桥梁突然断裂,乐器自己响起来,登山者遇到雪崩啊,从物理又讲到了化学,讲到最初作为炼金术存在的化学,古代帝王的炼丹术,化学和医药的关系,天上的太阳是由什么化学元素构成的……
他讲得节奏紧张,扣人心弦,那帮小孩子们听得眼都直了,就连刘好好都听得十分入神,突然发现他其实还挺适合去主持《走近科学》的。
“这李老师课讲的很好,你组织的活动也很不错。”赵老师竟然也来了,在她身边悄然坐下。
“学校也没多少学生,就这么几十号人坐在一块儿听听课而已,哪里需要什么组织,是李老师讲的好。”刘好好笑道,“他可是h大的教授,能有机会请他来给孩子们上课,是孩子们的福气。”
“你这个主意好,现在有那么多下放干部和知青到了农村,其实还没有最大限度地发挥出他们的作用,如果把他们都发动起来,让他们给老百姓们扫盲、上课,一定能让农村焕发出新气象……”赵老师跃跃欲试地说。
“那下回也请赵老师来给我们上上课。”她笑道,“您要是给小学生们上课就太大材小用了,要不我和生产队长说说,让您给大家上一节普通话普及培训讲座?”
“你就别来取笑我了,我这普通话还没你说的标准,”赵老师没好气地说,“你们南省人不是口音都很重吗?你从小也该是说方言长大的,怎么说起普通话来字正腔圆的,一点口音都没有?”
“生产队的广播不是经常转播中央电台的新闻嘛,我从小就喜欢跟着广播学说话,久而久之,就成了现在这样。”刘好好摊摊手。
“所以人家说语言就是模仿的学问,像你这样的人天生就有语言天赋,有位语言大师能说一百多种方言,而且发音纯正到连当地人都分辨不出来,这种天赋是羡慕都羡慕不来的。”赵老师丝毫没有怀疑,只是叹了口气,“人家以为我现在在这个语言研究会,就一定是个语言学家,其实压根就不是这样的……”
他说到这里才反应过来,刘好好刚才的话是拐弯抹角地批评他,不是每个专家都擅长做这种初级的科普讲座,这种讲座对专家的口才和课堂调动气氛的能力要求很高,那些研究型的人才许多都不擅长授课。
“是我刚才的想法太偏激了,不是每个下放干部和知青都擅长给大家上课的,真要是强行推广这个模式,只会闹得人们怨声载道,得不偿失,年纪大喽,脑子不管用……”
刘好好意外地看着赵老师,没有想到他会这么坦荡地承认自己的错误,一个人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不难,难的是愿意放下架子承认错误,尤其是在她这个晚辈面前。
“李老师为人风趣幽默,他的讲课水平是百里挑一的,但为了这次的科学讲座他也准备了很久,单是讲稿就改了四五次,不是每个人都有他这样的水平和热心肠的,”她笑了起来,“不过您是个好人,也是个好官。”
“你别夸我,我可受不起,”赵老师连忙摆摆手,有些灰心,“我现在是昏招迭出,幸好不做官了,不然闹得天怒人怨的,我还以为自己办了件大好事,老了,不中用了……”
“哪有您说的这么严重,我知道您是一心为了南省的老百姓着想,您心里装着大家,就是好官,至于决策,总要给人犯错纠错的机会吧,要不怎么说社会是螺旋式上升的,没什么事是一帆风顺,知错能改,善莫大焉。”
“我这一把年纪的老头儿,倒是成天得靠你这小丫头的劝解,才能恢复一点信心……”赵老师啼笑皆非地看着她。
第一百一十六章 小百灵
(全本小说网,HTTPS://。)
“牛儿还在山坡上吃草——”
“牛儿还在山坡上吃草……”
“放牛的却不知道到哪儿去了——”
“放牛的却不知道到哪儿去了……”
几十个孩子在刘好好的指挥下,分成两个声部轻声合唱着,没有任何乐器的伴奏,歌声却随着袅袅升起的炊烟飘散开来,远远地传了出去。
下工回家路过学校的人们,一个个不由自主地停下了脚步,停下嘴里正在闲聊的话题,侧耳认真倾听着。
“这帮孩子唱的真好……”
赵老师带着研究小组的组员们正在不远处做调查,听到歌声也都停下了动作。
“这种唱法不常见,是合唱团的唱法吧,没想到一个农村的老师也懂这个。”一个短头发的女生捋了捋头发,矜持而清高地说。
赵老师没有理会她的话,继续侧耳倾听着,在这样夕阳西下的黄昏美景中,看着不远处长势喜人的水稻,听着孩子们的歌唱,还有比这更美好的事情吗?
“九月十六那天早上,敌人向一条山沟扫荡……”
清亮悠扬的童声传来,一下子将人的情绪吊到了最高点。
赵老师不由得叫了一声好,“谁家的孩子生了这么一副好嗓子!简直就是天生的百灵鸟!”
“这是谁家妹仔的声音,这可了不得哦!”
“是阿石家的菊花哦,那孩子自出生起就生了副大嗓门,从小哭得比谁都大声,唱起歌来当然了不得喽。”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