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娇笙-第9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惠帝沉吟了一会儿,点了点头,“朕想了想,太子此言,确实有道理,邹胜不过是个小小的粮草官,再大的胆子,也不敢将这么多稻糠麸皮混进军粮里,然后再倒卖军粮出来,看来,有人在朕的眼皮子底下,手脚不老实啊。”
他是不爱打仗,但也不代表他能容忍,有人在他眼皮子底下,做违法乱纪的事情。
有些事能容忍,有些事,却不能忍。
为君者,都想要至高无上的权利,掌控一切的能力,就算惠帝奉行中庸,骨子里依然有为君者的霸道。
所以,他能自己放权给底下人,却不会愿意见到,底下人瞒着他胡来。
陆铮带兵出征,那是他钦点的,邹胜倒卖军粮,那就是在打他的脸!
皇上的脸,是那么好打的么?
你有几颗脑袋够砍的!
“邹胜必须死!”惠帝恨恨地道。
邹胜不死,难消他心头之恨。
一个六品的小官,都敢干这种掉脑袋的大事了!
将他这一国之君,置于何地!
“父皇圣明,邹胜确实该死,可是,儿臣是想,他死了倒是死不足惜,可他背后的人。。。。。。”太子虽知道邹胜背后都牵扯了些什么人,却不能说出来。
这话说出来,必要引来皇上猜忌。
但是,太子也不想放过这次机会。
德郡王背后的人是谁,他们都知道,就算德郡王和邹胜这次做的事情,跟汪德蒲没有关系,可是,必然跟汪昌平脱不开关系。
汪昌平此人,贪心有余,计谋不足,可不能跟他父亲相比。
汪德蒲老奸巨猾,他若是出手,必然不能做这么明显的事情。
让他不明白的是,德郡王这次,为何要参与进来?
德郡王不像是这般冲动,贪图小利的人啊?
惠帝听了太子的话,也有些犹豫。
按太子所言,邹胜背后,必然还有其他朝臣牵连其中,而且,估摸着身份应该还不低。
这朝中身份不低的朝臣,可不老少呢,哪一个动起来,似乎都不那么容易。
惠帝一想到这些,就有些犯愁。
他这人寻常无事时,倒还好,可一旦有事,就经常有些犹豫不决。
可为君者,最忌讳优柔寡断。
惠帝偏偏就改不了这个毛病。
因而,这些年对太子总是忽远忽近,时而信任,时而又忍不住怀疑。
就因为这样,太子才不敢有太大动作。
就连跟朝臣走动,也不敢过于亲密。
就怕惠帝怀疑他有所居心。
所以这一次,尽管太子知道详情,却也不敢多说什么,只能小心地引着惠帝,往深了去想。
但是,若惠帝打定主意不想深查,他们也只能就此作罢。
毕竟,他们手中也没有掌握要紧的证据,能直接指正德郡王一行,跟倒卖军粮的事情有关系。
他们所知道的,也只是文韬从萧良口中套出来的几句话。
惠帝犹豫了半晌,才道:“这行军打仗,粮草乃是重中之重,若此时再浪费时间深查下去,反倒要耽误陆铮他们行军,依朕之见,还是先将粮草的问题解决了,再来说其他的,至于邹胜。。。必须得死!太子觉得,朕这样安排,可好?”
“父皇决断英明,儿臣叹服。”太子颔首应道。
皇上都这样说了,他除了附和,还能说什么呢?
他现在还没到了,能跟皇上分庭抗礼的地步。
既不能,便只能韬光养晦了。
惠帝见太子应和了自己的决断,也甚为满意,含笑点了点头。
之后,惠帝命人拟好圣旨,邹胜押解回京,择日处斩,再命陆铮清点随军粮草,视情况进行补给。
这个差事,惠帝便直接交给太子安排人去办了。
这是变相的安抚,太子明白。
因为惠帝没有同意他的谏言,所以,用一点儿好处,安抚安抚他。
这是为君者驭下惯常用的手段,太子很清楚。
他心中并无多少波澜,只恭声颔首应下,然后领了命令,出去办事去了。
第二百三十五章:人靠衣装
(全本小说网,HTTPS://。)
太子离开了御书房,便直接给陆铮写了一封手书,派心腹暗卫,亲自送到陆铮手上去。全本小说网,HTTPS://。.COm;
皇上不打算深查粮草的事情,他也不好大张旗鼓的动作,但还是有些事,得交代陆铮。
他绝对不相信,汪德蒲会什么都没做。
若粮草的事情,不是汪德蒲的手笔,那么,这老狐狸一定还有后手,在等着陆铮。
陆铮远在皇城之外,又要打仗,还要分心提防那些人,实在辛苦。
幸而,这次普云大师私下替陆铮配制了不少好药,总算是又多了一重保证。
而且,陆铮的能耐,他是知道的,那也不是谁想要害,就能害得了的。
等到了西北就好了,那里驻守的,大都是陆家带起来的镇北军,自会全力拥护陆铮。
到了军营里,陆铮就能应对自如了,汪德蒲再厉害,应该也不至于能将手伸到镇北军里去。
太子的手书,很快便送到了陆铮手中。
陆铮看完了太子的密信后,便直接放在烛火上,烧干净了。
陆文见陆铮看完信后,面色冷冷的,便问:“太子殿下怎么说?”
陆铮并未隐瞒陆文,直接道:“皇上不打算查下去了,说是怕耽搁行军速度。”
就知道会是这个结果。
陆文无奈地张了张嘴,到底是没说什么。
说了又有什么用,不过叫将军更烦心而已。
不查就不查吧,只要粮草能补齐了就行。
陆铮也没说什么,看着手中的信烧成灰烬后,便拿出战报,跟陆文讨论战情了。
有些事,多说无益,既不能扭转局面,倒不如掌控当下。
太子说得对,最起码,这一回事情过后,大军粮草供应不至于会出问题了,这就行了。
他是去保家卫国打仗的,其他的事,都可以先放到后面再说。
至于太子担心汪德蒲安插人手在西北害他,他也不怕,他此次出征,除了带着普云大师送的秘药,还带着一件天下间独一二而的护身软甲呢,他什么都不怕!
思及此,陆铮伸手摸了下自己的胸口,只觉胸口似乎有一团火在烧着,满心火热。
西北一战,只能胜不能败,这不过是匈奴一小部分兵力来滋扰边境,他若是吃了败仗,简直对不起安笙费心为他做的软甲!
。。。。。。
邺京,永宁侯府顾家。
徐氏作势歇了一日,次日一早,便叫徐嬷嬷叫了京里有名的裁缝,替她裁制新衣裳。
左相夫人每次请人听戏,都足有三日,徐氏打算做两套衣裳,就这三天换着穿,正好。
既不张扬,又不打脸。
主要蜀锦的料子好,哪怕只是简单的样式,也遮不住这好料子的光彩。
徐氏越看,越觉得这两匹料子称心。
尤其是,裁缝来量尺寸的时候,也着意夸了她这料子少见的好,徐氏就更加乐得合不拢嘴了。
许久没这么高兴了。
徐氏当下就让盼夏赏了那裁缝。
裁缝喜笑颜开地道谢,又说了许多好听的恭维话。
因徐氏的衣裳要得急,裁缝量好了尺寸,就赶紧离开了。
蜀锦的缎子确实好,并不需要再绣什么花样,只要照着京里最近流行的样式,做两套新衣裳,就行了。
裁缝常年给这些贵裔之家的夫人小姐们做衣裙,经验十分丰富,手艺也够老道,想要赶工的话,并不是难事。
三日后,徐氏定做的两套衣裙,便取回来了。
上身一试,顿觉满意得不得了。
这老话说得好,佛靠金装,人靠衣装,当真一点儿不假。
盼夏一面伸手替徐氏抹平衣袖上的细小褶皱,一面夸道:“老夫人穿上这套衣裳,可真是容光焕发,光彩照人。”
“胡说,”徐氏闻言,笑着嗔道,“老身都这么大岁数的人了,头发也白了,一脸的褶子,哪里还能光彩照人。”
话虽这样说,可徐氏的口气,分明是高兴的。
盼夏伺候徐氏这么久,哪能听不出徐氏的真正心思。
因而便作势拍了自己嘴巴一下,笑着道:“奴婢说的都是实话,老夫人怎么不信呢,老夫人就听不得奴婢说真话,您叫徐嬷嬷看看,奴婢说的,可错了?”
徐氏闻言,便笑着从铜镜里,看向徐嬷嬷。
徐嬷嬷见徐氏看她,立即走上前去,站到了徐氏身后,似模似样地上下打量了一眼,然后一本正经地点点头。
“奴婢看着,盼夏这话也没说错,都是真的,老夫人确实光彩照人,一点儿不输年轻时候,瞧着倒是更有沉稳气度呢。”
徐氏被徐嬷嬷这话说的,更加高兴。
“你们两个啊,惯会打趣我这个老婆子,不行啦,都老了,哪里能比得了年轻时候了。”
徐氏说着,便含笑摸了自己的面颊一把,然后微微叹息了一声。
美人迟暮,这是没法子的事,徐氏当年,那也是京都里有名的美人胚子,可如今,到底是老了,脸上有了皱纹,头发也花白了,整日闷在这后宅里,操心家族兴旺,人就老得更快了。
不过,这世道哪有真不操心的人,徐氏能在永宁侯府里说一不二,已经知足了。
次日,徐氏带着沈氏,出门去左相府听戏。
临走之前,徐氏特地交代了宋氏,跟她说,方氏病了,她跟沈氏又不在家,让她照顾些家里,为了怕出乱子,还特地将徐嬷嬷留下了,让徐嬷嬷帮着宋氏看家。
宋氏知道,徐氏这是还她送布料和首饰的情呢,并非真心想让她管家,因而也不将徐氏这话当真,只装模作样地应了一声,然后带着一群小辈,将徐氏跟沈氏,送出了门。
送走了徐氏跟沈氏,宋氏就带着人回去了。
徐氏也不过能出去小半天,方氏也不是真病了,所以,宋氏并没有真的想帮着管家。
府里的奴婢每日该做什么,自己都知道,哪里又真需要她操心了?
不过,气一气方氏,倒也是行的。
思及此,宋氏便捏着帕子,脚步一转,对安笙跟顾安雅道:“大嫂病了,我听说你们俩都要去侍疾,正好,我也要去看看大嫂,不如我们就一道过去吧。”
她倒要去看看,方氏到底是真病还是假病。
第二百三十六章:拖下水(加更一)
(全本小说网,HTTPS://。)
安笙跟顾安雅听到宋氏说要跟她们俩一起去看方氏,自然不好拒绝,因而只能颔首应下。(全本小说网,https://。)
宋氏见她们俩都点了头,便说:“那咱们这就走吧。”
“三婶先请。”安笙跟顾安雅不敢越矩,纷纷请宋氏先行。
宋氏倒也没再客气,转头带着人先走了。
方氏一听说宋氏要来看她,立即眉心倒竖。
她可不会天真地以为,宋氏真这么好心,会特地来看她。
“这女人必然没安什么好心,”方氏眉心紧紧皱起,“袭香,你快去看着点儿,等那女人来了,先看她如何说,你再进来告诉我。”
“是,夫人。”袭香福身应道,然后转身出了内室,到院里迎人去了。
袭香走后,方妈妈便低声道:“夫人也不必这样小心,奴婢料想,当着这么多人的面,三夫人必然不敢做什么。”
“这女人一肚子鬼主意,可说不准。”方氏仍然不敢放松。
“那奴婢也注意些。”方妈妈颔首道。
宋氏带着人来了听雪堂,一进院门,便见袭香迎了上来。
宋氏见状,一双杏眼微微眯起,心思瞬间一转,快走了几步,跟袭香正面碰上。
袭香福身见礼,“奴婢见过三夫人,见过二小姐,三小姐。”
“快起来了,”宋氏亲自扶了袭香一把,故作担忧道,“我听说大嫂病了,着急过来看看,怎么样,大嫂现在如何了啊?”
袭香垂首答说:“劳三夫人惦记了,夫人刚吃了药,已经好些了,并没什么大事。”
方氏因怕自己病了的消息被放出去,管家权被分走,所以,只让袭香她们对外说,自己的病,并不算很严重,只要吃几副药,就好了。
这样一来,等徐氏听完了戏,她就对外放出消息,说自己好了,什么都不耽误。
宋氏妄想分走她的管家权,做梦!
“大嫂怎么好好地,就染了风寒了?”宋氏一脸担忧,说着,又往方氏房间的方向看了看,然后,问袭香,“我们进去瞧瞧,可使得?”
袭香闻言微微一愣。
方氏刚才倒是真没交代她这个,只说让她盯着宋氏来做什么。
现在宋氏要进去,她是该应下呢,还是找借口回绝了?
袭香正犹豫呢,方妈妈从房间里出来了。
“奴婢见过三夫人,见过二小姐,三小姐,夫人听说几位来了,叫奴婢请几位进去呢,三夫人可是稀客,可得好好喝杯茶,再走。”方妈妈笑得很是亲热。
“哦?大嫂请我们进去?那可真得进去看看才行,正好,我还想亲眼见大嫂一面,确定她确实病的不重,才能放心呢?二小姐跟三小姐,怕也是这样想的吧?”宋氏说着,回头看了看安笙跟顾安雅,状似在征求二人意见。
“三婶所言极是。”安笙跟顾安雅纷纷附言。
方妈妈跟袭香一左一右地站着,请三人进去。
她二人直接将宋氏等迎进了方氏的卧房。
一进去,就见方氏靠在床头,见她们来了,便扯着唇轻轻笑了一下。
“三弟妹来了,袭香,快请三弟妹坐下,将我收着的雨前龙井拿出来,三弟妹最爱喝这个茶,快去泡了拿过来。”
宋氏闻言,立即快步迎到了床头,一把拉住了方氏搁在床边的手,“大嫂怎么好端端的,就染了风寒呢?莫不是夜里吹了风,吹伤了?大夫怎么说的,确定只吃几副药,就能好了?”
宋氏连珠炮似的,一口气问了好多个问题。
方氏被宋氏拉着手,强忍着没有抽回来。
刚要跟宋氏说,她没什么事,不用宋氏记挂了。
便见宋氏又转过头,急巴巴地对安笙招了招手,道:“二小姐医术那般高明,想必治个风寒,自不在话下,你母亲如今病了,二小姐可要好好给你母亲看看啊,最好是,能有什么特效药,一副药下去,便叫你母亲药到病除,才好呀。”
安笙闻言,不由暗暗叹息了一声。
她就知道,宋氏不会无缘无故拉着她来看方氏,原来是在这儿等着她呢。
不过,宋氏既然已经这样说了,她便不能拒绝。
再看方氏。
宋氏刚说完那句话,她的脸色便微微变了一下。
虽然很快又恢复如常了,但是安笙还是注意到了。
看来方氏是不愿意叫她看病的。
其实不用把脉,她也看得出来,方氏并没有病。
这房中药味虽然非常浓重,但也就能骗骗外行。
骗她,是不行的。
这药味是硬生生熏出来的,可不是吃药染上的药气。
方氏聪明反被聪明误,做的太过了。
她以为将药味弄得重些,便能唬人,殊不知,倒起了反作用。
真正吃药的话,是不会留下这么浓重的药味的。
不过,这样唬一唬宋氏她们这样的外行,倒也唬住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