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娇笙-第49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明明十拿九稳的事情,只要瑞王顺利登基,汪家就能荣宠不衰,明明他都打算好了的,可怎么会突然这样了呢?
汪德蒲到现在也不明白,他怎么就成了谋害皇上的主谋了?
他怎么敢这么做呢!
他也从来没有生出过这样的心思啊!
这样做对他们家有什么好处呢?
皇上一死,若无密诏遗旨留下,那太子不就顺理成章可以登基了么,他怎么会去帮太子的忙呢?
可他们一家突然被抓,还是抓到了这诏狱中来,这说明什么?
说明皇上肯定知道这件事啊!
女儿不是正受宠吗?
皇上不是对女儿爱若珍宝吗?
可怎么会这么快就翻脸了呢?
都说天家无情,但汪德蒲也没想到,会是这样的无情法儿。
想他身为两朝老臣,又是国丈之尊,临老了,居然会落得如此下场
真是可叹,可笑,可悲,可怜
这一夜,安笙没能回府,不过因有皇后娘娘在,所以倒是让她跟陆铮见了一面,也算是安陆家人的心。
夜半时分,关于汪家谋害皇上的审问结果,送到了临华殿。
太子亲手接的。
除了一个汪文正咬紧牙关不认罪之外,其余人全都认了,包括汪德蒲。
其实只要有汪德蒲一个人的认罪书,就够了。
他身为汪家家主,本就能代表整个汪家,所以,汪文正认不认罪,其实都没什么关系了。
这个结果,未尝没有太子暗中交代的原因。
诏狱酷刑之下,没有几人能扛得住不说,汪家大部分都是养尊处优的贵人,哪里禁得住严刑拷打,所以很快就都认罪了。
只汪文正,倒真是个汉子,一水儿的大刑走下来,依旧紧咬牙关,死不认罪。
其实就太子自己的想法来说,他反倒是相信汪家在下毒这件事上是无辜的,不过尽管如此,他也不能放过汪家。
这么好的机会能铲除汪家,他绝不能心软。
况且,就算汪家真没有给皇上下毒,但用那种不干净的东西迷惑皇上,却也是不争的事实。
这朝堂是非圈子里滚过的人,哪有真无辜的?
太子先带着认罪书去见了太后。
因为怕刺激到皇上。
太后看罢自然怒不可遏,直言这样狼子野心的东西,就该都杀了干净。
不过,这么大的事毕竟还是要知会皇上一声的,到底要怎么做,还得看皇上的意思。
太后不放心,叫太子扶自己亲自去见皇上。
“你父皇这次要还心软,哀家就替他下这个狠手!”太后一脸的坚定,太子见了稍稍心安。
有太后在,再加上皇上正在气头上,想来应该不会再出岔子了。
皇上听了太子的回报,也是十分生气,当即便叫人诛了汪家九族。
然而,太后、皇后和太子并一干重臣纷纷出言劝谏,请皇上三思。
太后说“皇上如今这样,不宜造太多杀戮,汪家犯错,其九族之内未必知道,如此迁怒恐为天下百姓诟病,于皇上名声不利,依哀家看,还是只杀汪家嫡系吧。”
太后这话说的在理,众人纷纷附和。
皇上听太后这么说,气也稍稍消了些,且他正觉对不起太后和皇后呢,见太后也是为了他好,便顺势答应了。
汪家的处罚结果出来了。
男丁尽数斩首,女眷发配充军,罪名是意图弑君。
荣贵妃则赐鸩酒一壶,许她自裁。
这还是看在她到底伺候皇上一场的份上,又生了瑞王,才留了她一个全尸,若不然,将她千刀万剐都难解皇上心头之恨。
人就是这么复杂,当初爱的有多深,现在便恨得有多真。
皇后再一次见识到了皇上的凉薄本性,心中最后那一点儿温情,也消失了,往后余生,便只剩下表面上的情分了。
汪家的处罚结果,是次日早朝宣布的。
直到这份圣旨宣读完毕,众朝臣才知道,汪家到底犯了什么罪。
谋害皇上,这可是诛九族的大罪!
一时之间,往日里依靠汪家而生的朝臣们人人自危,生怕下一个死的就是自己,如今别说反对太子一派官员的提议了,就是连大气儿都不敢多出,一个个的老实得跟鹌鹑一样。
这便是太子要的结果。
汪家一失势,这些猢狲便不成气候了。
只是,太子心中始终还是忧心季夜。
这个人,他有些看不清。
从汪家被抓到被判处斩刑,季夜都没有表现出丝毫异常,依旧如往常一般模样。
但正因如此,太子才觉得不安。
他也说不好为何会如此提防季夜,但他相信自己的感觉,所以暗地里又叮嘱了陆铮一遍,让他千万要看好了季夜。
陆铮领了太子密令,便一直严密监视着季夜的一举一动。
汪家定在两日后行刑,京中百姓们也都听到了风声,知道兵部尚书落马了,全家要被斩首示众,街上对于此事议论纷纷,那叫一个热闹。
两日后,西北风卷地而来,汪家行刑的日子,到了。
。
《完本神站》网址:一个非常好的完本书籍站
第一千二百一十八章:重来的可能
(全本小说网,HTTPS://。)
是夜,子时刚过,诏狱外值守的侍卫们正准备换防,突然一道阴风自头顶掠过,众侍卫齐齐停下动作,抬首向上看去。全本小说网,HTTPS://。m;
然而,除了阴翳的天空,他们什么都没看到。
今夜浓云遮天,连月亮也不见踪迹,只有惨淡的月光透过云层照下来,却将这幽暗冰冷的诏狱照得更加阴森骇人。
值守的侍卫们没发现什么问题,开始正常换防。
换防结束后,之前值守的侍卫就可以下去休息了,十来个人一队,整齐而训练有素地离开诏狱。
待走得远了,才有说话声传来。
只听走在中间的一个身量中等,长脸剑眉的年轻侍卫跟同伴唏嘘道:“明儿就是汪家行刑的日子了吧,真没想到,权势滔天的汪家居然会有这么一天。”
话音刚落,便被同伴纠正道:“不是明日,就是今日,子时已过,待到天明,便是汪家的死期了。”
另一个同伴也忍不住道:“要说这汪家也是,好端端的,居然会做这种大逆不道的事,他们家圣宠不衰,怎么会这样想不开呢?”
有人嗤声道:“皇权之下,如何甘居人后!”
“嘘,不要命了你们!这是什么地方,你们也敢瞎说!当心掉脑袋!”
一声斥责过后,几个年轻侍卫都闭上了嘴。
从汪家出事到如今,其实不过短短几日工夫而已,京中对此事的议论一直就没停过,外面说什么的都有,真真假假的,就连这些诏狱里的侍卫们,也不敢说全都清楚明白。
不过,他们比普通百姓更多了一重感受就是,雷霆雨露,皆是君恩。。。。。。
雷霆雨露,皆是君恩。。。。。。没有人比汪家人更能体会这句话的真意了。
。。。。。。
诏狱大牢内,汪文正正对着青石墙壁怔怔地发着呆。
从被抓进这诏狱,今夜是头一次有人来见他,他至今也没想通,汪家是如何一夜之间倾覆殆尽的。
不过他知道,自己没有这么多时间想明白这些了。
那人只告诉他,若不想死,明早乖乖听安排,可以救他离开这里,不管怎么说,也算给汪家留一条血脉。
留一条血脉。。。。。。
汪文正呢喃地重复着这句话,然后眉心皱得更紧。
他又何尝不想给汪家留下一条血脉,可是,让他放弃自己的家人独自苟活,他又如何做得到?
大丈夫生而为人,苟且偷生如何使得?
正犹豫不决间,忽听隔壁牢门前传出一道苍老的声音:“大丈夫当断则断,伯谦,汪家的以后,就靠你了。。。。。。”
伯谦是汪文正的表字,他隔壁牢房住着的,正是他祖父汪德蒲。
原本汪德蒲是没关在汪文正隔壁的,不过,汪家定罪之后,上面也不怕他们祖孙再串通什么,汪德蒲便挪到汪文正隔壁关着了。
汪家出事,他们祖孙是头号犯人,明早都要处以极刑的。
方才汪文正的牢门前来了人,汪德蒲是知道的,但却什么都没说,一直到人走了,汪德蒲才说话。
他了解自己的孙子,所以才有了方才所言。
汪文正听到汪德蒲的话,张了张嘴,想要反驳,却发现自己什么都说不出来。
而汪德蒲在说完那句话之后,也再次缄默了。
事到如今,说的再多也没用了,圣命之下,汪家阖家倾覆,他们毫无反抗之力,只能被动等死,若汪文正能免除一死,汪家总算还有机会重来,否则的话。。。。。。
诏狱里不是说话的好地方,汪文正也没去追问祖父的未尽之言,有些话,不必说明白,他也懂。
祖父是想要他出去,联合瑞王,助瑞王登顶帝位,替汪家pingfǎn,恢复汪家往日荣耀。
可且不说凭他一人之力能否做到这些,即便他做到了,家人都不存在了,又有什么意义呢?
但现在很明显不是应该想这些的时候,祖父说得对,大丈夫,当断则断,他活下去,汪家总还有重来的可能。。。。。。
。。。。。。
寅时刚过,天还未亮,诏狱的铁门缓缓打开,两个下等差役手推木独轮车,慢悠悠地进了诏狱大门。
车上放着两个大木桶,里面盛着清水,是给今日午时行刑的汪家祖孙准备沐浴用的,说是上头特地交代过的,叫汪家祖孙死的体面一些。
这事并不少见,诏狱内的侍卫们也都见怪不怪了,检查过木车与木桶没有问题之后,便放人进去了。
半个时辰后,两辆木车一前一后出来,车上的水桶已经空了,侍卫例行检查了一下,没有发现问题,便放人走了。
清晨的风刺骨冷冽,诏狱的铁门在身后缓缓关上,走在后面的差役双手用力握紧了车把,半垂着头,一步一步跟着前面的差役,离开了诏狱大门口。
两边的石墙泛着阴冷的白芒,墙上投出两道暗影,慢慢被拉长,直至消失不见。。。。。。
不远处的暗巷中,几个黑衣人互相打了个手势,其中二人立刻离开,跟上那两个推着车的差役,剩下的人则继续悄悄监视着诏狱里的动静。
寅时过半,还未到城门开放的时候,北城门守门的兵将却忽然接到命令,让将城门打开。
来人带着九门提督令牌,说是有要紧军务,守门的兵将不疑有他,不敢耽搁,立刻将城门打开,让人出去。
沉重的大门缓缓打开,三人三骑便飞速出了城门,马蹄溅起一地尘埃。
守门的兵将愣了一下,正要将城门再关上,又突然出现了一列骑兵,当先那位亮出太子令牌,说他们放走了要行刑的重犯,让他们即刻大开城门,放他们出去。
守门的兵将被这话吓得一愣,紧接着看清楚前面的两个人,都傻了眼。
“陆。。。。。。陆将军。。。。。。”
被称为陆将军的年轻将领不是别人,正是陆铮。
他抬手阻止了要行礼的兵将,然后一马当先出了城门。
接着,那一队骑兵也立即跟上,二十来人迅速出了城门,只留下一地烟尘。
守门的兵将怔怔地看着城门外,好半晌才回过神来,然后,齐齐地打了个寒颤。
方才,陆将军的人说,他们放跑了要行刑的重犯,不会是真的吧。。。。。。
第一千二百一十九章:追捕
(全本小说网,HTTPS://。)
天还未亮,月光尚未隐去,清晨稀薄的雾气中,数十骑疾驰而过,惊起一地烟尘。(全本小说网,HTTPS://。)
城门外只有少许等着入城的人,本在打盹儿,这会儿也都被这声音惊醒了。
等揉着眼睛循声望去,却只看到滚滚烟尘,唯有耳边的马蹄声提醒着他们,方才有数匹骏马疾驰而过。
“怎么回事?”
“不知道啊,许是有紧急军务吧?”
众人猜测了一会儿,便又将此事放下了。
。。。。。。
陆铮和陆文带着一队亲卫,迎风疾驰在北城门外的官道上,紧紧咬着前方三人三骑不放。
前方三人也察觉到身后有追兵,更是拼了命地甩动马鞭,催促胯下骏马跑得更快一些。
然而,终究还是跑不过陆铮胯下的大宛良驹。
还未跑出城门三十里,前方三人三骑便被团团围住。
陆铮勒住缰绳,胯下骏马前蹄高高扬起,一声嘶鸣后,前蹄正落在那三人前方。
“汪副指挥使要去何处。”淡淡的月光下,陆铮眉目深沉地看着中间一身青衣,头戴笠帽的人。
那人没有回答陆铮的问话,他胯下的黑马却似乎感受到了主人的焦躁,躁动不安地刨起了蹄子。
陆铮也不在意自己的问话没有得到回答,见人不答话,便又对陆文等道:“拿下。”
简单明了的一句命令,陆文等立即颔首应是,然后寒光一闪,刀剑便已出鞘。
中间那人终于说话了:“陆将军今日是非要将我逼上绝路了!”
“职责所在而已。”陆铮的声音依旧淡漠深沉,然后话不多说,一个示意,陆文等便已经策马上前。
被包围住的三人互相对视一眼,眼中寒光一闪,随即也抽出身侧刀刃,霎时间,便只听一声铿鸣,数道寒光闪过,众人便缠斗在了一起。
到了这一步,汪文正知道自己已经没有回头路了,唯有一往无前地杀出去才能有一线生机,所以十分悍勇。
陆文久经沙场,功夫底子也不低,却一下难敌不畏生死的汪文正。
汪文正一刀狠狠地劈下,刀锋带着寒气堪堪擦着陆文的肩膀划过,陆文策马弯腰一躲,马匹受惊,嘶鸣着后退,汪文正看准机会,正要策马冲出,却被斜刺里杀过来的陆铮一刀挡了回去。
陆铮将其他两人交给亲卫和陆文,自己专心对付汪文正。
他二人身量相当,功夫也都差不多,但陆铮到底比汪文正多了许多对敌的经验,因而几招下来,汪文正便觉得自己似要不敌。
然而就在这时,陆铮却忽然出了一个破绽,汪文正见状忙杀了过去,几乎是用尽全身力气,狠狠地一刀劈下,陆铮只得侧身躲过,就在这时,汪文正瞅准了机会,狠狠一夹马腹,胯下骏马飞驰而过,竟就那么冲出了包围。
待陆铮反应过来,汪文正已然跑了出去。
陆铮大喝一声叫追,周应立即带着三人撤出,拼命追了上去。
与此同时,陆文那边也另外两个人拿下,见陆铮和周应追着人去了,陆文便叫将剩下两人捆了手脚,嘴巴也都塞住,然后带着其他人,押送这二人先行回城。
再次回去,正逢北城门打开的时辰,守门的士兵小心翼翼地打开城门,见陆文一行回来,并五花大绑着两个人,当即腿一软,纷纷跪了下去。
陆文摆手叫他们起来,然后也没多作停留,便策马回城了。
等待入城的百姓见到这一幕,有胆子大的,询问守城的士兵出了什么事,却只得到了几句臭骂,当即再不敢问。
实际上,守城的士兵们也并不了解事情的真相到底如何,因而自然没办法回答百姓们的询问。
。。。。。。
陆文带着抓到的两个人,直接进了宫,请见太子。
很快,太子出来。
陆文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