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娇笙-第33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捉摸,说不定外面那些人就信了太子他们的鬼话,愿望是您叫人杀了德郡王世子,殿下不是就要白白地背这个黑锅了吗?”
姜还是老的辣,汪德蒲说话显然比瑞王有水平多了,同一句话换一种方氏和组合说出来,味道就变了。
如果说方才汪德蒲是怀疑瑞王,那么这会儿,就是全心为瑞王考虑了。
而且,他还很聪明地模糊了一个很重要的焦点,那就是,他并没有直接说人是瑞王派人杀的,而是含糊不清地提到了陆铮,似乎他也认定是陆铮杀了萧良似的。
且不说汪德蒲这话有几分真心,但最起码在瑞王听起来,还是颇为顺耳的。
瑞王这个人,是典型的吃软不吃硬,听到汪德蒲这么说,火气也就降下来了。
“外祖要是这么说的话,那是本王误会外祖了,外祖也别生气,任是谁被人这么误会,都会不高兴的么,本王也是一时情急。”
这话说的就有点儿不要脸了,饶是汪德蒲,也被瑞王噎得喉头一哽。
片刻后,才言不由衷地道:“那倒也是。。。。。。那殿下,咱们是不是该好好商量商量,接下来应该怎么做,这杀人可是重罪,总得想办法将这罪名落实了才好,德郡王妃悲痛欲绝,咱们总得让德郡王妃有个发泄的渠道吧,殿下您说是吧?”
德郡王妃一道早抬着萧良的尸首去护国公府找陆铮的事情,现在已经满京城的人都知道了,大皇子一早就一叫人盯着陆家的动静,哪里会错过这么大的热闹。
一提起这事,他就来了兴致,“外祖说的极是,这德郡王妃也是火眼金睛,一眼就看出了杀她儿子的凶手,既然德郡王妃这么悲痛伤心,那我们也应该帮帮她,本王是最爱助人为乐的!”
小人得志怕也就是说的瑞王这副嘴脸了。
汪德蒲对于外孙的为人已经不想多做评价,大丈夫行事当不拘小节,要成大事首先就要心狠,在这一点上行,他是赞同大皇子的,只是,大皇子的所作所为实在太欠缺考虑,这一点,让他颇为头疼。
要不然,他也不会这么急着过来帮他擦屁股了!
这件事如果被德郡王知道了,可就糟了,德郡王就算再不受皇上重视,好歹也是正经的皇亲,一笔写不出两个萧字,在这种时候,皇上就算做做样子,也会站在德郡王那一边,要是被皇上知道了事情的真相,那大皇子就彻底于大位无缘了。
除非,他们走到那最后的,也是他最不想走的一步。。。。。。
汪德蒲这边跟瑞王商量对策,太子那里,也在商量着同一件事情。
虽然双方都听不到对方的谈话,但是,有一点,双方的选择还是很相似的,那就是都觉得,不能放过这个打压对手的机会。
相比之下,萧良的死活,倒是真没有人真的在意了。
。。。。。。
德郡王府。
德郡王妃一路上咒骂哭喊,喧闹不休,好容易回了郡王府,德郡王赶紧叫人将她带到了房间里。
德郡王妃自然是不肯走的,但是德郡王亲自带人押着她回房,她就是不肯也没有办法。
等到将人押进了房间里以后,德郡王就赶走了所有人,自己关上了房门,面对德郡王妃。
德郡王妃还要再闹,被德郡王一巴掌打的跌在了地上。
德郡王妃伏在地上嚎啕大哭,德郡王恨声骂道:“别哭了,就知道哭!”
德郡王妃被这一声喊的,哭声倒是真的小了一些,只是哭声还是没有停。
德郡王也不管她,直接就说:“你真以为本王什么都不管了,你以为就你一个人心疼儿子么!蠢货!你知不知道这里面可能牵扯到多少人,你连证据都没有,就跑到陆家去闹,自取其辱,败坏本王的名声,你真是蠢货!”
德郡王妃被德郡王左一声蠢货,右一声蠢货骂的脸都青了,忍不住辩解道:“我是蠢货,那你有是什么,别人欺负你的夫人儿子你都不管,你又算什么!”
德郡王被德郡王妃这句话怼的真是心肝脾肺无一不疼,差点儿就直接伸脚去踹了,不过好在还算忍住了,“你哥蠢妇,别拿你的无知当借口了,我真不知道说你什么是好,你真当你到人家家里去闹,就能闹出什么结果么,你闹不出什么结果还算是好的,说不定,还要让真正的凶手逍遥法外!你到底知不知道!”
德郡王妃本来还想辩驳,但是,听到德郡王那句真正凶手后,整个人就愣住了,半晌之后才回过神来,一把抓住的德郡王的衣摆,急忙问道:“王爷,王爷您这么说,可是知道杀害良儿的真正凶手了,您快说啊,到底是谁,是谁这么狠!”
德郡王简直要被德郡王妃给气死了,他要是知道凶手是谁,手里有了证据,他还在这干什么,他直接就去找刑部和大理寺的人不就结了,要不直接找皇上也行啊,证据确凿,他还有什么可怕的呢!
可现在问题就是,他心中空有怀疑对象,却苦于没有证据啊!
当然还有最重要的一点,他不能跟德郡王妃说,就算他拿到了证据,他就真的能不顾一切替儿子报仇吗?
这个念头在他脑海中翻腾了一早了,但是,却一直都没有办法做出抉择。
权势名位和自己的儿子,真是个两难的选择。
第八百零五章:劝服
(全本小说网,HTTPS://。)
德郡王内心面临着两难的选择,德郡王妃却不知道,此时此刻,她内心里只有一个念头,那就是要替惨死的儿子报仇。全本小说网;HTTPS://щWW。.COm;
她只有萧良这么一个儿子,如果儿子死了,她活着也没什么盼头了,自然什么都豁的出去。
但是德郡王不一样,他需要衡量的事情太多,所以便有犹豫,在事情没有定论之前,他不愿意给自己结仇,这也是他为什么将德郡王妃从陆家拽回来的主要原因。
他跟陆铮已经交恶了,但之前都是小打小闹,这次的事情,可跟以前的性质都完全不同。
如果杀了儿子的人真是他心中怀疑的那个人的话,那么,他就更加不能再同陆铮交恶,杀子之仇,他就算再怎么样渴望权利,也没办法当做什么都没发生,一切如常去面对那个人,去帮那个人做事,所以,他现在不能得罪陆铮。
但德郡王妃不明白这些,所以,德郡王得跟她说。
不过,怎么跟德郡王妃说,也是需要讲究技巧的,就德郡王妃现在这副逮谁咬谁的架势,若是真将他心里的怀疑说了,说不定,她豆干闹到那个人府上去,更有甚者,闹到宫里去也是有可能的。
在一切都没有定论的时候,他必须保持冷静。
所以,他只能跟德郡王妃说:“我不是不想替儿子报仇,相反,正因为我太想帮儿子报仇了,我才不许你冲动,你好好想想,若是我真不想替儿子报仇,何必一道早跑进宫里去求皇上?但你要知道,皇上现在已经将案子交给刑部和大理寺的人查了,在没有任何证据的情况下,我们的怀疑都只是怀疑,到了皇上那里,是站不住脚的,皇上最不喜欢没有证据的揣测和污蔑,你也不是不知道,本来皇上对我们正怜惜着,眼下你这么一闹,岂不叫皇上厌弃我们了?这往后,我还怎么替儿子争取到更多的好处?”
“好处?”德郡王妃终于不哭了,她愣愣地转过头,看着德郡王,好像要从德郡王的脸上分辨出什么似的,“良儿人都死了,还能有什么好处,况且,就是有好处,他也享受不到了。。。。。。”
说到这,她不禁又悲从中来,眼泪又再次汹涌落下。
德郡王看她遮掩个,心里难得也冒出了点儿怜惜之情,亲手将人扶乐起来,温声劝道:“良儿虽已经去了,但是,我还可以给他请封啊,良儿死的凄惨,皇上怜惜,兴许会答应我的这个请求的,你难道不想咱们良儿风光大葬,死后也收人追封吗?”
德郡王妃自然也是想的。
她未尝不明白人死不能复生这个道理,萧良已经死了,总不可能再活过来,但是,如果能以郡王之礼下葬,那也算是儿子的哀荣了。
儿子生前没有享受到的东西,死后到了那一边,或许是能享受到的啊。。。。。。
德郡王一看德郡王妃的样子,就知道她被自己说服了,于是再接再励,“还有,我想了很久,都觉得这件事情不像是泸州呢个做的,你别急,我这不是替他说话,我与他什么关系呢喃道不知道,我怎会替他说好话?我这不过是就事论事,正因为咱们良儿被人害了,我们才要保持冷静,难道都像你那样,哭着喊着去被人家里闹,杀害良儿的真凶就能找出来了么?儿子被找回的时候,你也见到了,死因太过明显,我问你,若你是陆铮,要动手的话,会不会留下这么大的把柄?”
那自然是不会,谁会这么蠢?
德郡王妃张了张口,这话在嘴边饶了一圈,还是没有说出来,她就是不想替陆铮说话,哪怕她也觉得德郡王说的有道理。
德郡王也不在意,只看的德郡王妃没有反驳他,他就知道她是听进去了,多半也是赞同的。
“所以说,咱们现在不能急,若是随意怀疑,咱们得罪人不说,还叫真正的凶手逍遥法外了,你说良儿泉下有知,能安息么!”
这算是德郡王妃的死穴了。
她一直怕萧良枉死不能安息,德郡王这话,可是戳到她心里去了。
半晌后,德郡王妃那问出这句话,“那王爷说,现在该怎么办?”
“等。”德郡王回了一个字。
“等?”德郡王妃不由地又拔高了声音,“我等不了,良儿枉死,我做梦都想找到凶手,您还叫我等!”
德郡王摆了摆手,啧了一声,“你急什么,你以为难道就我们想要找到真正的凶手吗?有人也着急,所以,我们不动,也会有人帮我们的,当然,我这么说不是说我们真不动了,我们还是要盯紧刑部和大理寺的,这案子交给他们了,他们就要好好破案才对,皇上已经限制了期限,谅他们也不敢敷衍了事。”
这话倒也有点儿道理。
德郡王妃想了想,问说:“那王爷指的更着急的人是。。。。。。”
德郡王冷笑一声,提示说:“你今早去了哪里?”
德郡王妃这才恍然明白过来,“还是王爷高明!”
“所以本王不叫你着急,你也是的,怎么就这么沉不住气,还闹到那去了,不过,这样也好,你这么一闹,他们家肯定就更着急查清楚这个案子了。”
等到陆家帮忙查清楚了真相,获益的还是他们家,不过,这话德郡王就没说出来了,没的再刺激德郡王妃。
哄住了德郡王妃,德郡王松了口气,总算腾出空来,叫人去请刑部和大理寺的人到他们府上来了。
既是查凶杀案,那验尸就势必不可少了,德郡王担心德郡王妃看到那个场面情绪又要失控,便借口说她劳心劳力,让她在房里休息一会儿,自己出去招待刑部和大理寺的人,哪成想,德郡王妃死活不同意,非要亲呀看着刑部和大理寺的人验尸才行。
德郡王没办法,只好让她也去了,只是去之前千叮咛万嘱咐,叫她千万要管住自己,德郡王妃也答应了,说自己一定不乱说话,夫妻俩这才一同又去了前院。
第八百零六章:流言与盘问
(全本小说网,HTTPS://。)
萧良的死因并不难查,刑部和大理寺的人分别查过,很快便确定了是他杀,凶器就是插在胸前的那把匕首。全本小说网,HTTPS://。m;
验尸的都是经验十分丰富的仵作,而且又是刑部和大理寺的人分别验过,应该也不存在出错或者故意混淆视听的可能,当然主要也是萧良浑身上下除了胸前的刀伤以外,再无其他伤口,也没有中毒迹象,所以,仵作很快就判断,是死于刀伤,系他杀。
自杀和他杀所造成的伤口切面是有差别的,不过,这种比较专业的知识,仵作就没有解释给德郡王夫妇听了,当然,就算他们想解释,德郡王妃大概也没心思听。
她一早就认定萧良是死于他杀,所以这会儿听了仵作的话,自然也不奇怪,要是仵作跟她说,萧良是死于自杀,她才要生气呢。
她儿子活的好好地,做什么去自杀!
刑部和大理寺的人很快就将验尸报告呈给惠帝看了,惠帝看后大怒,勒令他们必须尽快找到凶手。
马上要过年了,皇城根儿底下出了人命案,这还了得?敢在他眼皮子底下行凶,不就是没将他这个皇上放在眼里么!
惠帝觉得自己的威严受到了挑战,勒令刑部和大理寺的人尽快破案。
刑部尚书和大理寺卿离开皇宫后,都一脸的苦相。
这案子实在不好查,除了能确定是他杀之外,就再找不到一点儿别的证据了。
昨夜风雪太大,一切痕迹似乎都被掩埋了,杀害萧良的凶器也不过是把普通的匕首,看不出有什么不同,而昨夜同萧良一起喝花酒的那几个公子哥,和他们的随从,也找人问过了,但是也什么都没问出来。
这些人都有很明确的不在场证据,萧良离开了花楼,但是他们却是一直没离开的,花楼里的姑娘都能作证。
都是有头有脸的人家,哪个也不好轻易得罪,刑部尚书和大理寺卿十分着难。
可再着难,这案子也总得办,皇上亲自下了命令,他们哪敢怠忽职守,因而一从宫里出来,便各自分头忙去了。
就在刑部和大理寺忙活这案子的同时,京里又传出了两则流言,一则是说萧良是陆铮为泄私愤狠心杀害的,另一则,却是说萧良是瑞王派人杀的,因为萧良曾经因私惹了瑞王生气,瑞王对此一直耿耿于怀,后来气不过,便暗暗派人将萧良杀了。
这两则流言一传出来,京里头就议论开了。
百姓们不解其中深意,但朝臣们大都明白,这样的流言传出来,恐怕不只是传流言那么简单,而更有可能是,太子一派和瑞王一派在斗法。
本应该引起轩然大波的流言,因为各家静默不言,而并没有引起多大的水花,但是,其他人能装作不知道,刑部和大理寺却不能。
这样的流言,皇上肯定会得到消息,皇上得了消息不要紧,要紧的是,肯定会找他们去问话,或许还会找陆铮和瑞王问话,这个时候,他们若是装作什么都不知道,势必要被皇上迁怒,所以,刑部尚书和大理寺卿左思右想之后,还是咬牙分别去了护国公府和瑞王府问话。
去护国公府的时候,刑部尚书和大理寺卿好歹心里还有点儿底,因为知道陆家不是仗势欺人不讲理的人家,就算生气,也不至于叫他们太过难堪,只要他们摆明态度,客气一些,只说是例行公事去问问,应该也不要紧。
而事实也果然不出他们所料,他们到了陆家,陆家人虽说也不高兴,但是并未迁怒他们,他们问什么,陆铮都配合的答了。
说实话,刑部尚书和大理寺卿也不相信人是陆铮杀的,但是,外面流言传成那样,他们总要过来问问,哪怕走个形式呢,现在见陆铮坦坦荡荡,丝毫没有害怕心虚的样子,心里头便都不由更加偏向陆铮了。
离开护国公府,二人又一同去了瑞王府。
不过这一次,他们心里可就没有去护国公府时那么轻松了。
瑞王脾气急,那是满朝皆知的,瑞王脾气上来了,连自己的亲外祖父汪尚书都能怼,何况他们?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