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锦丽春-第40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李囡玉说得硬气,骨子里说出了血,说出了精神。

    两个女人好是有勇气,这个时候也都到了百姓的前面。

    凡事不过三,这已经是第三次了。

    倘若叛军就此破城,那啥也别说了,只能引颈受戮。

    要是他们守住了城,叛军也就消了士气,不敢再来了吧。

    顾紫重带头,都指挥使和李囡玉都是在后面跟着。

    她们上了城楼。

    顾紫重轻轻触摸着冰冷的城墙,心里好生感慨。

    云梯已经从东至西慢慢架了上来,叛军死了一批又来一批。

    已经有叛军登城了。

    都指挥使大人拔出剑来,上去就砍死两个。

    可把她们两个女人给吓到了。

    气宇轩昂的话该说就说,可是说并不等于去做。

    一个叛军过来,顾紫重和李囡玉两个女人抓住,挠了半天没挠破人家一点皮。

    还是都指挥使过来,直接一刀。

    她们刚过去,就被家丁给围住,保护着撤到了后面。

    可是城外的叫喊声仍旧不断,而且叛军的声势越来越大了。

    百姓们也被气势给吓到了。

    突然有兵兴奋了起来,道:“少夫人,您看,朝廷的人来啦!”

    其他的人本来都是情绪低落,这个时候却好像打了鸡血一样,都仰着脖子去看。

    大伙儿都很好奇。

    顾紫重问来的人是谁。

    可是士兵们都不知道,因为他们都没有见过带头的那个人。

    不过很明显,明军一到,攻城的叛军就开始犹豫了。

    有的人爬云梯爬了一半,干脆向下退。

    前面的退了,后面的跟着退。

    有的已经蹬上了城了,一看自己人都下去了,他们又都开始往下。

    城上的往下撤,前面的往后撤。

    看来叛军真的是被金陵兵营给吓怕了,一旦有明军来,他们首先就是闻风丧胆。

    顾紫重很激动,想知道究竟是哥哥回来了,还是子善哥回来了。

 第九百七十五章 一见如故

    城外的叛军喊杀声震天,让城楼上的守军都经了。

    别说是下去和人家硬碰硬了,就单单是在上面听着外面的喊杀声,便足以让人感觉到胆颤。

    人多力量大,在这个时候是非常适合拿来用的。

    叛军的人多的就像是蚂蚁。古话里说得好吗,视如蝼蚁,就是这个场面。

    顾紫重是亲眼看到了。

    外面的场面实在是太壮观了,壮观到让人心惊。

    她还在回想着方才那些人冲上城来的样子呢。

    几个家丁已经把她和李囡玉给团团围住了,其中一个还赶紧道:“少夫人,朝廷派人来救我们了,您快点下城去吧。”

    顾紫重却不肯,她还想看一看到底是谁来救她了呢。

    这个姑奶奶,就不是一个省油的灯。

    兵荒马乱的,万一谁的冷箭射过来怎么办?

    打仗的时候,兄弟们连自己都护不住,怎么能去护你呢?

    几个家丁掺着顾紫重,把她给掺走了。

    顾紫重回到了城里,告诉百姓,说朝廷已经派了兵马来救了,大家快点回家去躲着吧。

    好!

    大家伙一听,赶紧转身回家去了,溜得一个比一个快。

    毕竟拼命这种活动还是少参加的好。

    顾紫重看着城楼上的弟兄们都在看热闹,她的心里直痒痒,真想上去看看到底是什么情况。

    外面一直打了两个时辰。

    慢慢地,外面没有了动静。

    顾紫重这才又登上了城楼去看一看。

    城外的明军都排好了队,准备要进城来了。

    顾紫重和下面的参将说话。

    她二话不说,直接就问:“你们是皇上派来的吗?”

    那个人点头。

    顾紫重又问:“那你们又是什么地方的兵?”

    城外的人道:“我们是关宁铁骑,快马加鞭,专程过来救援金陵的。北方的马无法横渡长江,我们渡过了河,找来了滁州城的马匹,这才赶过来的。”

    顾紫重这才下令开城门。

    外面的明军依次进城。

    顾紫重放眼望过去,带头的是一个年轻的小伙子。

    看那样子,大概是小她十多岁。

    这个时候她已经将近三十岁了,快要是一片枯叶,随处飘落了。

    眼瞅着眼前这个小伙子,越瞅越顺眼。

    她过去,把参军带到了尚书大人府。

    几个人凑到一起,真的是开心至极。

    顾紫重看这位参将,很眼熟,好像她的一个什么故人。

    她刚一开口问,便惊到了。

    这个孩子叫朱炳天。

    她的脑海里一闪。

    这个孩子不就是她前世的养子吗?

    她仔细打量着眼前这个男孩子,年纪大概也就是十五六岁的样子。

    如今距离顾紫重嫁进朱家也已经十年的时间了。

    十年之前,这个孩子五岁。

    和顾紫重前世的经历十分相仿。

    顾紫重没想到,居然能够在这里再次碰到他。

    转眼之间,孩子已经长大了。

    都成了多大的人了,简直就是当年的朱常禧。

    顾紫重看着他,老讨人喜欢了。

    就是前世里朱炳天最后杀了她,让她又惊,又悔,又恨。

    她现在就想张开口来问个清楚,到底是怎么回事。

    可是她刚想问,却又住了口。

    算了吧,问他,他也不知道啊。

    顾紫重只把这个孩子当做是一个武将来对待吧。

    大家都坐下来了,尚书大人很感动,感激涕零,无以言表,都在酒里了。

    于是大家伙干了一杯。

    朱炳天道:“兄长派我来救援金陵城,我身负重任,自然不敢怠慢了。还好,我来的时候城还没有破。”

    一旁的抚台大人就有些抱怨了,朝廷把金陵城所有的兵力都给抽走了,没有人守城,那太危险了吧。

    这一次叛军没有攻成,可是下一次呢?

    谁敢保证没有下次?

    大家伙儿都愣了,因为抚台大人说这话的时候,心里很激动。

    看来抚台大人的心里是有委屈的。

    皇上原来派他过来,不过就是为了让他看住朱常禧而已。

    可是现在朱常禧倒是跑了,抚台大人在这里心惊胆战的。

    这让他可不好受啊。

    不过一切都还好,都还好。

    大家伙都惊出了一身的冷汗。

    顾紫重很好奇,叛军怎么那么多人。

    朱炳天道:“朱少夫人,不瞒您说,西北一带收成不好,百姓吃不上饭,都要向东走。这一走不要紧,各地的流民都聚集了起来。倘若再不处理的话,大明就危险了。”

    哦!

    顾紫重简单地听了一下之后,接着再问道:“那,朱常禧朱将军他还好吗?”

    朱炳天却是惊住了,没有想到人家会问他这么一个问题。

    他摇摇头,道:“这个我不清楚。不过京师重地,必须要有重兵把守才行。金陵城也是南方的中心,必须要守住才行。”

    顾紫重有些失落,人家都不关心子善哥的。

    不过还好,只要金陵城能逃过一劫,这对顾紫重来说,已经是一件很好的事了。

    关宁铁骑果然名不虚传。

    尴尬人家排队进来的时候,顾紫重看着人家那个队伍,实在就是庄严整齐。

    训教有素的队伍和平常的乌合之众,看起来感觉就是不一样。

    顾紫重看到了那些关宁铁骑,这心里多少有点安全感了。

    不过关宁铁骑,就是骑兵。南方水多地柔,不太适合骑马作战。

    尤其是城内,马根本就跑不开。

    顾紫重还担心叛军会再次来。

    这一次来的关宁铁骑也就五千人而已。

    叛军可是有十万人呢。

    兵力太过悬殊了,倘若叛军再一次攻城,这五千人能否守住城,这就是一个未知数了。

    刚才明军来的时候,顾紫重都不敢看。

    就好像一些训教有素的人进了蝼蚁堆里了一样,立刻就被黑压压的叛军给压住了。

    顾紫重替他们捏一把汗。

    不过朱炳天却好像一点危险都没有感觉到,反而觉得很舒服。

    他就是喜欢这样的作战方式。

    朱炳天告诉大家伙:“皇兄派我来,就是为了让我镇守金陵的。这下子你们可以放心了,金陵城可永固。有我在,你们都不用怕。”

    皇上不是一直提防着自己的亲兄弟吗?那这个朱炳天又算怎么回事?

 第九百七十六章 十分狂妄

    有前世九年的母子之情,顾紫重对朱炳天的态度还是很和蔼的。

    毕竟他是自己的样子,而且前世他最后还当上了皇帝。

    可是今生就不一样了,朱炳天早就已经长大成人了。

    十五岁的年纪,带着明军和叛军厮杀,这分明就是一个大人干的事。

    她不自禁地就感觉到,这个男孩子是她的敌人。

    她和眼前这个男孩子产生了距离感。

    她心里寻思着,既然皇上为了保护自己的皇位,要防备着自己家的亲兄弟,可是为什么要用朱炳天?

    皇上就不怕这位亲兄弟会篡位吗?

    现在天下动荡,谁人手里有兵马,谁人就可以号令天下。

    这可不是吹牛,这是凭真本事的。

    顾紫重慧眼,她能看得出来,眼前这位仁兄,有大本事。

    更何况她还记得前世里朱炳天杀死她的样子,凶神恶煞的眼神,好像要把她给吃了。

    所以现在她离朱炳天敬而远之。

    朱炳天带着兵马打了胜仗,这气势一下子就起来了,在兵营商讨事情的时候,他就觉得金陵兵营这建设不太好,有点像豆腐渣工程。

    年轻人,别太狂妄了,打了一次胜仗就牛上了天,简直要与太阳肩并肩。

    抚台大人,都指挥使大人,安察使大人,还有南京兵部尚书,大家伙儿一开始还挺感激眼前这位小伙儿,可是听到他这话,都不淡定了。

    你是来救援金陵的,不是来挑刺的。

    再说了,这可是朱常禧当初动用民工建造的,专门给金陵兵营里的精英住的,条件能差得了吗?

    顾紫重就听不下去了,只是微微一笑,道:“京师重地条件好,御林军各个都是腰缠万贯的人。我们这里穷乡僻壤,如何比得京城?”

    她这是说反话呢,语气也很强硬。

    意思就是你小小年纪,还是不要挑别人的毛病了。

    朱炳天却狂到了天边了,心里那种狂妄的冲动压根儿就抑制不住:“京师重地,士兵吃住自然好了。可是南京可是原都城,仅仅二百来年,这条件这么差了。难怪我们明军打不过敌人。”

    他这意思,就是因为没钱,吃得不好,住得不喜欢,所以士兵才没有战斗力的。

    这话虽然听得刺耳,这语气虽然很冲,可是话语当中却有道理。

    顾紫重还真想问一问,这都十几年了,朝廷给金陵城发了多少粮饷?

    不就是看不惯金陵朱家越来越强大了吗,有什么好显摆的。

    京城要是再不好,岂不是让天下人耻笑?

    大家伙心里都很憋屈啊,遇上这么个挑刺的人。

    朱炳天带着士兵出去在金陵城转悠了一圈,然后回来的时候,却是满脸的苦楚。

    他开始向大家鸣不平,说这里的卫生条件不好,那里的百姓对明军不够热情。

    反正基本上客观条件,他都说了一个遍。

    这么碎嘴子呢?

    大家伙儿听了一个中午,都没吃午饭。

    实在是听不下去了,有的人说我想上厕所,然后趁机跑了。

    一个人跑也就罢了,其他的人跟着跑。

    朱炳天心里这个气啊,我意气风发,星夜赶来救你们,你们却这样对待我。

    他很不爽,表示不想在这里干了。

    可是金陵城的人还得挽留他,毕竟叛军不知道什么时候还会再来呢。

    就算是叛军不来,万一哪里的土匪山贼来闹呢?

    没有了朝廷的兵马,金陵城的百姓可都是手无寸铁的。

    要是把百姓都凑在一起准备战斗,那说乌合之众都抬举他们了。

    所以自己什么分量,大家心知肚明。

    还是要挽留朱炳天的。

    朱炳天本来也没有打算要走,所以大家给他台阶,他就下了。

    行了,我逗你们玩呢,金陵重地,岂能无兵把守?

    顾紫重看在眼里,心里也知道个大概了。

    为什么皇上对这个小子这么放心,因为这个小子也就是一个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孩子而已,和他谈拥兵自重,和他谈皇帝位置,那岂不是太远了吗?

    朱炳天就是仰仗着自己功夫好,能带兵打仗,所以侍才傲广而已。

    和朱常禧一个德行!

    等金陵城都安顿好了以后,朱炳天不知去向了。

    顾紫重的眼线回来告诉她,说朱炳天去了太皇太后娘娘那里。

    哦,一个孙儿,一个奶奶,怎么能不去拜访一下呢?

    不过提到这个辈分,顾紫重都想笑。

    前世的时候顾紫重嫁给先皇那个老头子,所以自然要比朱炳天大一辈。

    如今呢,顾紫重却和朱炳天平辈了。

    其实她也就是比朱炳天大个十五六岁而已。

    顾紫重没有多加理会,她想的还是尽快联系上子善哥了。

    李囡玉心里想的是尽快联系上顾世子。

    唐纤楠心里想的事尽快联系上江南父老。

    大家都在忙活着,谁也没有闲工夫。

    不过还是离得最近的顾世子最先回信了。

    顾世子说浙江台州一带,倭寇倒是少了,可是海盗却越来越多了。

    所以他还是抽不开身,不能回来。

    不过顾世子也表示了,能得知金陵城平安无事,他很开心。

    李囡玉表面上没反应,心里却很难受。

    因为她终于也体会到了顾紫重的痛苦。

    顾紫重终于也收到了子善哥的来信。

    在书信上,朱常禧说京师重地,实在是太过危险了。

    李自成虎视眈眈,清兵随时南下。

    朝廷对于迁都一事总是迟迟不肯决定。

    皇上表态了,倘若诸臣都要迁都,那他就吊死在煤山上。

    皇上态度坚决,大家都上下一心,一定要守住江山社稷。

    可是这个时候毕竟不是叛军攻城的时候了,叛军一撤,清兵也不动了。

    京师少有的平息了众人的情绪。

    这个时候燕平南回来了。

    燕平南回京师的时候,皇上是给他开了城门。

    此时朱常禧还在离京师十里地的地方安营扎寨呢。

    朱炳天就算是取代了朱常禧吧,驻扎在了金陵。

    这叫什么事啊!

    顾紫重看了书信以后心里很不爽。

    她想念子善哥了。

    不过不用她想念,过不了多久,朱常禧就回来了。

 第九百七十七章 争取名额

    崇祯十二年冬,朱常禧从京师回来了。

    不过是带着一身的疲惫。

    此时的西北已经被祖大寿和洪承畴给平了,李自成和张献忠又没了踪影。

    大明暂时又恢复了平静。

    皇上吐了一口气,真旋,要不然祖宗的江山社稷都要丢了。

    皇上放心了,朱常禧也放心了。

    大家都放心了。

    唯独顾紫重不放心。

    因为朱乐权这个时候已经在京师了,还一直找皇上说这个说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