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秦帝子婴-第14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负责追击秦军的冒顿最重要的事自然是将这只秦军全部消灭了。
至于其他,头曼没有多想。
虽然昨天晚上头曼也见识到了,秦军的战力颇强。
然而那支秦军满打满算也不过一千多人,冒顿那里可是足足有一万匈奴勇士,哪怕秦军再强能一打十不成。
这也算是近日以来唯一一个好消息了。
取过挂在一旁的水囊,大口的喝了一口水,拿起冒顿的传信,刚看了两行头曼便——呛着了。
一口水咽到一半忘记了继续吞咽。
单轮损失,秦军在漠北的所作所为和漠南相比根本没有可比性。
不过放火烧了几座山,毁了一个没多少人的小城罢了。
然而这这两件事的影响,比之几大王庭的覆灭有过之而无不及。
甚至单于王庭的覆灭都无法与小小的龙城的被毁相比。
“速速宣诸位族长于王帐议事。”头曼有些颤抖的说道。
此事一旦传出,在匈奴可谓石破天惊。
……
很快匈奴各大族长陆陆续续的再次来到了单于的王帐,只不过此时王帐的氛围比之昨天更加的压抑。
毕竟一晚上的混战,虽然各大部族是后来加入的战场,然而在打的分不清你我的情况下,每一个部族的损失都不算小。
而且他们到现在都有些搞不明白,摩尔丁是吃错了什么药,为何秦军将他的王庭平了,他却反而连同秦军一起转过头来攻打自己人。
“此次将各位召集而来,主要有一件事要宣布。”看到各大族主都已经坐齐,头曼开门见山的说道:“本单于决定回军草原,诸位可有异议。”
对于匈奴的决定,各位族主其实心中都已经有了准备,如今损失惨重的匈奴大军已经没有了继续围困九原的本钱。
这一次就连万分不愿大军离去的右谷蠡王也是欲言又止,没有说出劝阻的话语。
“虽然返回草原,但是我们还有更重要的一件事情去做,暂时诸位还不能回返自己的部落。”说完第一句话,看各个族长都没有反对,头曼紧接着话锋一转补充道。
头曼这一句话刚说完,在做的各个族长们顿时坐不住了。
回返草原而不允许各部大军归位,难道单于打算一口气吞下所有的部族。
看转有些骚动的各位族主,头曼单于缓缓地取出了冒顿的传书解释道:“方才冒顿飞鹰传书过来,流窜草原后方的那支秦军,度过了大漠去了漠北。”
一听头曼这句话,方才还有些嘈杂的大帐立时安静了下来。
不约而同的将目光聚焦到了头曼的方向。
“秦军放火烧毁了圣山,摧毁了龙城,如今正在冒顿的追击下向南逃窜。”
在众人的目光中头曼缓缓说出了他刚刚得到的消息。
头曼的话语说完,王帐在短暂的宁静之后,陡然间爆发出来数声怒火冲天的怒吼。
“秦贼,敢耳!”
“单于,吾请率大军立即截杀这些秦贼。”
“苍天啊,难道你是抛弃我匈奴了。”
……
看着所有族长的情绪都已调动了起来,头曼继续说道:“令,着即整顿军队,明日一早全军出动,决不能让那支亵渎神明的秦军,一人活着走出草原。
第343章 摩尔丁的决断
这一次,有了子婴的由头,匈奴的撤军便不是因为攻不下九原而撤军了,而是全军回去去惩戒那支敢于亵渎神明的秦军。
为了自己的声名着想,第二日一早所有的匈奴人都知道了有支秦军趁着他们不在草原的空挡,一直流窜到了漠北,不但毁了龙庭而起把他们心中的圣地狼居胥山一把火烧了个干净。
回去堵截胆大包天的秦军,这说辞总比打不下城池来被迫撤退要好听的多。
看着匈奴军队开始撤退,九原城中的秦军自然不会放过这个机会,在蒙恬、李信、辛胜三人的带领下,秦军出动了所有的骑兵,对匈奴人进行骚扰。
急于赶回草原的匈奴人到秦军的骚扰罕见的采取了防守的姿态。
一直追赶了匈奴人数百里,秦军这才停下了前进的脚步。
这一番战果虽然不多,然而却也有两千多匈奴人倒在了秦军的箭下。
而秦军的损失则了了无几。
如此战果原本可以称得上是大胜,然而几人却无论如何也高兴不起来。
从匈奴俘虏的口中,几人已经知道了匈奴撤军的真正原因。
竟然有一支秦军,在这短短的两个月中平掉了头曼城和左谷蠡王庭两大王庭,顺手屠灭了将近五十个小部落,更是远度漠北火烧狼居胥山踏平龙城。
去了匈奴后方的秦军唯有一只,那边是长安君率领的神州铁骑。
知道了子婴的所为,他们在九原城下的战绩虽然巨大,然而和子婴一比实在不算什么。
想必昨晚左谷蠡王的叛乱也定然是因为长安君平掉了他的王庭的缘故。
而这一次的战果,也完全是因为匈奴人急着去围剿长安君,这才取得的。
几个地位较高的匈奴俘虏中他们得知,如今的长安君不过只有数百人而已。
而长安君所面对的围剿他的匈奴人足足超过了十万!
然而他们却只能看着长安君被十多万匈奴军队围剿,而没有能力去救援。
此时的秦军还没有深入草原远征的能力和准备。
能从十多万人骑兵的围杀下逃出的不是人是神!此战,长安君定然是十死无生。
……
此日已经是秦军踏入大漠的第四日,虽然走的不是同一条路线,但是从地图上看两条路线的长度应该是差不多。
按照来时的经验再有个一两日便可以走出大漠了。
天气已经转热,正午的时候太阳炙烤的沙漠滚烫,秦军此刻只能趁着傍晚的阴凉多赶上一段路。
然而行着行着,突然走在最前面的子婴停住了步伐。
远方戈壁上隐隐约约的显露出了大批的匈奴骑兵的身影。
一开始子婴还以为是海市蜃楼,然而转瞬间便推翻了这个想法。
因为对面的匈奴人显然已经发现了自己这支秦军,已经开始加速向着自己冲来。
虽然看不清匈奴人的规模,但是看上去无边无沿的数万人是有,自己这几百人和数万匈奴人对上,绝对是没有一丝希望。
看到这一场景子婴知道,决然是九原城下的匈奴人已经退兵了,而且偏偏与正要渡过大漠的他在这沙漠中遇上了。
子婴到现在没有想到的是,不是因为正巧碰上,而是因为他在漠北的所作所为,已经彻底激怒了匈奴人,匈奴大军这一次深入大漠是这门来堵截他的。
在草原那支秦军能跑,在后有追兵前有堵截的大漠中,看这只秦军还能往哪逃命!
“散之,往大漠去!”
面对气势汹汹而来的匈奴骑兵,子婴当即便命令所有的骑兵分散行动,离开安全的道路直接进入大漠这一人类的禁区。
这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哪怕子婴的脑中多了两千年的智慧,此刻也想不出什么解决方案。
与匈奴人碰上,绝对是一个死字,冒险进入大漠基本上也没大有活着出来的。
不过子婴宁愿在沙漠中干渴而死,也不愿落在匈奴人的手中。
自己对匈奴做了什么自己知道,匈奴人会对自己做什么就不知道了,也不想知道。
方才之时远远地看到了匈奴人的踪影,双方仍然有着十几里的距离。
在看到匈奴人的第一时间子婴便命令所有的秦军化整为零进入了大漠,等到匈奴人赶到方才秦军的位置,哪还能看到一个人影。
秦军已经进了大漠,这是他们都看到的,然而他们却没有胆量随着秦军一同冲进去。
在匈奴人的印象中贸然走进大漠=自杀。
不是说没有活着出来的,只不过十不存一,每一个活着走出沙漠的人都是传奇。
头曼等匈奴上层赶过来这之后,也不敢贸然派遣自己的属下进入大漠寻找。
毕竟他们的属下还没有多到可以派去沙漠送死的地步。
在沿着路线的周边搜寻了几日后,便离开了大漠。
对大漠没有一丝了解的秦军,进入了大漠和死去也差不多,只不过不是被他们亲手诛杀而已。
唯一不甘心的便是让这些渎神这这么轻易便死去了,真是便宜他们了。
……
大秦·咸阳城
三封奏报分别从九原城、代郡、雁门郡呈到了帝国的最高统治者,嬴政的手上。
默默地看完三封奏报,嬴政默默地闭上了眼睛。
“成蟜,为兄对不住你。子婴,伯父对不住你。”
嬴政默默的想到。
“传令,咸阳所有五大夫以上爵位者素缟三日,天下禁三月酒乐,召大朝会。”
嬴政命令道。
说完这些,嬴政便把三封奏报递给了在一旁服侍的赵高,始皇看过的奏报,没有专门要求的作为始皇近臣的赵高自然会查看一番,这也是始皇允许的。
赵高打开三封奏报看完,一阵狂喜,那个处处同自己作对的长安君竟然死了,虽然奏报中并没有说明长安君已薨,然而这等情况下哪还有逃出生天的可能。
虽然心中狂喜,然而赵高的脸上确实露出了浓重的悲哀。
“始皇帝节哀,长安君吉人自有天相,定然会化险为夷平安归来。”赵高这话说是在安慰始皇帝,然而说的时候甚至带着一些哭音。
让嬴政听了更是心理不是个滋味。
那个帮助自己平定天下的侄子,真的去了。
第344章 叛乱
留守咸阳的王公大臣自然是比例最高的。
这一日,整个咸阳城所有叫得上号的大臣都接到了始皇帝的旨意,素缟三日、三月禁止酒乐,立即前往咸阳宫参加大朝会。
一接到始皇帝的命令,几乎所有的人都心里一阵嘀咕。
难道是南北战事出问题了。
“素衣缟冠,凶服也。”看始皇帝的命令定然是出了什么不好的事情。
而如今大秦南北两线作战,若是出了什么事也只可能是两处的战场出了大事。
而根据先前得到的消息,两处战场的形式都不容乐观。
南线屠睢那里被南越土人打的三天两头的求援,已经补充了数波兵马,如今在南线作战的秦军已经达到了惊人的五十万!
当年平灭强楚也不过是动用了六十万人而已,对付一些蛮夷竟然动用了五十万人还没有拿下,若不是因为屠睢是始皇帝乾坤独断钦定的主帅人选,早就有无数的人要求将屠睢定罪了。
而北方对匈奴的战争,如今最新的消息还是秦军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拿下来九原城,摧毁了匈奴右谷蠡王部落。
而后九原城的秦军便被愤怒的匈奴单于率领着十几万大军团团围住。
到如今已经两个多月没有了北线大军的消息。
而原本兵强马壮的秦军除了一些在地方上必要的守军,竟然到了无兵可派的地步,眼睁睁的看着自己的北伐大军被匈奴包围却无力救援。
如果说是出事的话,恐怕北方长安君和蒙恬率领的大军更可能一点。
虽然长安君有着不败名将之称,然而谁也没想到匈奴人竟然会调动的这么快,这么短的时间便包围了九原城。
而南方再怎么说也是整整五十万大军,就是五十万头诸也不是一时半会能杀完的。
一众大臣们一边急匆匆的向着咸阳宫赶着,一边在脑海中思索着应对之策。
若真是北线大军崩溃,大秦的北方可以说是一片真空,根本无法抵御匈奴的南侵。
唯有暂停南征,将屠睢征伐百越的大军撤回一途了。
等诸位王公大臣到了咸阳宫,发现一脸沉痛的始皇帝早已经坐在帝座上等着了。
原本的玄色朝服也换成了一身的缟衣。
此时看到始皇帝的面色和装束,更加坚定了朝中重臣们心中的想法。
看来是真的出事了!
朝臣们陆陆续续的朝着大殿赶着,然而到了大殿之后都看出了殿上的氛围有些不对。
小心翼翼的挪到自己的位置上,谁也不敢发出一点声响。
等了一会看着殿上的大臣们到都齐了,始皇帝缓缓地说道:“赵高,把九原的战况和诸位说一下吧。”
“果然是北边出事了!”听到这句话殿上的臣僚们暗自想到。
“先匈奴单于将各部骑兵一十七万围困九原城,蒙恬率军死守九原两月,伤敌七千余人。
十日前匈奴左谷蠡王叛,蒙恬率军趁势出击歼敌两万有余,匈奴自伤三万余。
战后匈奴弃九原北上,我军趁势追击,击杀匈奴两千余人。”
听完赵高的话语,殿上的众臣全部心神一振,这一仗再加上之前便攻灭的右谷蠡王王庭,光死去的匈奴军队都有七八万人了。
对于中原大国而言七八万人可能还不算伤筋动骨,然而对于匈奴人而言,这已经是不可承受的巨大损失。
匈奴人说是控弦之士二十多万,然而匈奴可谓是全民皆兵,二十多万控弦之士,便是说他只有二十多万青壮。
这一下死了都快三分之一了。
这么大的损失,短时间内匈奴是没有精力再对秦国进行劫掠了。
而且右谷蠡王已经精锐尽失,匈奴大军一走整个河套地区和已经被包围了的河南地可以说是已经成为了秦军的囊中之物。
如今虽然天下一统,然而北方的匈奴和东胡可以说一直是大秦的附骨之疽。
虽然在北方原先赵国和燕国都修筑了一部分长城,然而也只是护住了较为重要的城池,中间的空隙实在太多。
每当草原粮食短缺之后,北方的胡人经常会纵马南下劫掠。
由于这些胡人都是骑兵,来如影去如风,往往秦军赶到之时,便早已经没了踪影,导致秦军只能望而兴叹。
而这一次损失如此巨大的匈奴人,恐怕没有多少余力再组织军力南下劫掠了。
然而问题又来了,如此大的战果,应该是大喜事才对,始皇帝为何会如此举动。
有些心思活跃的大臣已经捕捉到了赵高刚才话语中的漏洞,这次北征的主帅应该是长安君子婴才对。
可是刚才赵高所说的话里,却没有一句提到长安君,而是只提到了副将蒙恬。
“难道出事的是长安君?”
殿上的大臣们没有疑惑多久,在赵高刚刚陈述完北地的战绩之后,始皇帝缓缓的挥了挥手继续说道:“再念。”
听到始皇帝的指令,赵高再次拿起来一份战报。
而这一份是根据蒙恬以及代郡和雁门两郡太守的战报所综合出来的子婴的作为。
“长安君率军夜渡大河,摧毁右谷蠡王部落之后,率军两千深入草原,迂回数百里突袭匈奴单于王庭,火烧单于王庭,王庭守军并妇孺两万余人尽屠之,
解救掳掠匈奴至匈奴的妇人三千余人,着五百军护送南返,此些已至雁门郡。
头曼单于遣右大将阿史那将兵五千追击长安君,为长安君全灭,后东跃千里屠灭匈奴部落四十六处。
后匈奴单于遣太子冒顿将一万精兵继续追击长安君,不及。为长安君击破匈奴左谷蠡王王庭,王庭众人尽屠之。
匈奴左谷蠡王以为单于不救,愤而叛之。
时于左谷蠡王王庭救出赵地妇人千人,长安君着令千人护送回返大秦,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