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水浒逐鹿传-第22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而跟义勇军一块去新州驻扎的还有韩世忠军和岳飞军。
从这三支军队的调动上,不难猜出,李衍已经开始为夺取燕京作准备了。
……
第四百八十八章 蛟龙入海(求订阅!)
…
兀颜光跪在正躺在萧贵哥腿上一边接受辽国一众皇室之女按摩和喂水果、一边看奏折的李衍身前,道:“臣等无能,不能劝耶律得重弃暗投明。全本小说网,HTTPS://。m;”
不可否认,耶律得重是一个人才,一个难得的人才,其风骨也很受李衍欣赏,可正因为是这样,如果耶律得重不能为李衍所用,李衍才更得杀他,否则辽人人人都效仿耶律得重,那他大都督还怎么统治从辽国得到的地盘?
所以,李衍连犹豫都没犹豫就对传旨内侍道:“去跟蔺仁(当年的小小节级如今是已是刑曹侍郎)说,成全耶律得重,还有他的四个儿子也一并处死,他家的男人全部充入劳改营,他家的女人全都充入教坊司。”
李衍扭头看了一看兀颜光,道:“他的王妃就赏给你了。”
兀颜光迟疑了一下,道:“谢主隆恩!”
见兀颜光迟疑了一下,李衍放下手中的奏折,然后坐起来,之后看着兀颜光,道:“你不会不碰耶律得重的王妃,把她供起来吧?”
兀颜光忙道:“微臣不敢!”
李衍看了兀颜光一会,道:“我新成立了一支义勇军,原本想让耶律得重来担任代统制,可他不识抬举……你识抬举吗?”
原来的三个番营,也就是契丹军、溪军和渤海军,在此战当中表现得不错。
有一个契丹人,名叫耶律掣,原本只是一个很普通的骑兵,可他在此战当中亲手杀死了二十几个辽军将士,悍勇异常。
后来,石秀通过多方搜集情报得知,这个耶律掣之所以对辽军将士如此痛下杀手,是有原因的。
原来,这个耶律掣虽然是契丹人,但他不是契丹贵族,而只是一个契丹平民,家里还曾遭到过契丹贵族的严重迫害(其父在给一个契丹贵族家放羊的时候,也不知怎么的,就弄丢了十几只羊,结果被那家主人活活打死,然后那家主人又将他母亲和两个姐姐捉了去抵债,这些年,他想尽了办法,都不能要回他的母亲和两个姐姐,更不能为他父亲报仇,因此他恨死了官官相护的辽国),所以,他对辽国没有感情,只有仇恨。
而像耶律掣这样的人其实有很多,毕竟,哪里都有压迫——如果辽国真是铁板一块,也不会被女真人灭国了。
耶律掣就是赵鼎等人帮李衍选的二十个义子之一,虽然他已经二十六岁了,比李衍小不了几岁,可耶律掣愿意给李衍当义子,而且感激涕零,再者说,李衍最大的两个义子李丑和李琪今年都已经二十七了,跟他们一比,李掣(也就是耶律掣,李衍亲自为他改的姓名)的二十六岁也就不那么显眼了。
除了收了二十个义子,李衍又从表现得很好的契丹人、溪人、渤海人中选了五十个亲卫,走到哪带到哪。
而对于那些表现并不突出但也立了战功的契丹人、溪人、渤海人,李衍也将他们抽了出来,给他们每人颁发了一枚“敢战之士”的勋章,然后将他们分散打入到各军当中——从今以后,他们就是梁山军的一份子了,水泊梁山上下将会对他们一视同仁。
这其中也包括契丹军、溪军、渤海军的三个统领李佛(耶律佛顶)、李野(高永亮)、李赞(萧赞),他们也因为在此战当中表现良好,各获得了一枚“敢战之士”的勋章,然后被李衍分别调给方杰、王胜、徐庆当副手——从今以后,他们也进入梁山军的正常序列,会被水泊梁山上下一视同仁。
至于那些没立功的契丹军、溪军、渤海军的将士,则被编入新成立的义勇军。
除了这些没立功的契丹军、溪军、渤海军的将士,政治部和新兵部又送来了数千服从性良好的契丹、溪族、渤海族将士。
两者加到一块,大约六千人,正好是两营人马。
李衍准备将义勇军当成敢死队,然后将这支军队中立有战功的将士不断调离打入其它军队。
换而言之,降军将士得先进入这支敢死队证明自己的忠诚和勇敢,才能成为真正的梁山军将士。
李衍原来是打算让耶律得重带义勇军的,可耶律得重不识抬举,所以,李衍改变主意,想让兀颜光来统带义勇军。
兀颜光是辽国第一员上将,官封辽国都统军,其能力和威望就算不如耶律得重,也绝不会差太多。
关键是,从兀颜光投降后的表现上来看,他还算识时务,应该能为李衍所用。
当然,用兀颜光之前,李衍还得逼他一逼,彻底断了他的后路。
兀颜光很快就道:“微臣识抬举。”
李衍问:“怎么证明你识抬举?”
兀颜光知道,李衍这是在考验他,他如果完不成李衍对他的考验,别说当义勇军的统制,就是小命都有可能不保,所以,兀颜光暗暗一咬牙,道:“微臣今晚就纳耶律得重的王妃萧林林为侍妾,另外微臣还有两个请求。”
李衍不动声色说道:“甚么请求?”
兀颜光道:“臣的第一个请求是,将耶律宗云、耶律宗电、耶律宗雷、耶律宗霖的夫人赐给赵奇(阿里奇)、钱宝(贺重宝)、孙延(琼妖纳延)和周清(曲利出清),他们皆是勇士,也皆愿意为大都督您效死命,大都督可以给他们一些奖励,以收其心。臣的第二个请求是……臣想亲自监斩耶律得重!”
李衍听罢,哈哈一笑,道:“好!李颜光你果然对我忠心耿耿,嗯……你们纳妾一事,我让礼曹给你们办,保证给你们办得热热闹闹的。”
李衍言出必行,命礼曹为李颜光等人举办了一个轰动整个云中府的纳妾典礼,并且亲自为他们主持。
第二天,李颜光、赵奇、钱宝、孙延和周清就带着他们新纳的侍妾来监斩耶律得重父子。
看见李颜光搂着萧林林,耶律得重虽然非常心痛,可他甚么都没说,只是闭眼等死。
倒是耶律宗云、耶律宗电、耶律宗雷对李颜光等人狂骂个不停,而耶律宗霖竟一反从前的强硬当众祈降。
对于耶律宗霖的祈降,李颜光不敢自作主张,当即就派钱宝去跟李衍请示。
李衍只回了一个字:“杀。”
李衍心道:“早干甚么去了,死到临头才他妈投降,怎么,想测试我的底线?如果人人都像你一样熬到最后才投降,那招降的难度无形当中就会增大很多。所以,去死吧,既然想当英雄,就要学你父亲一样,坚持到底。”
不仅耶律得重父子,所有想当辽国忠臣的人,李衍全都成全他们了。
剩下的,基本上全都是识时务的。
很快,李衍就让李颜光带着赵奇、钱宝、孙延和周清等人加入义勇军,并让李颜光带着义勇军去新州驻扎。
而跟义勇军一块去新州驻扎的还有韩世忠军和岳飞军。
从这三支军队的调动上,不难猜出,李衍已经开始为夺取燕京作准备了。
……
第四百八十九章 生米已煮成熟饭(求订阅!)
…
宋国又没钱了?
嗯……也不能说一点都没有。(全本小说网,HTTPS://。)
但指定不够支持跟辽国开战的,毕竟封桩库中的钱也是有限的,而要跟北辽全面开战花费必定少不了。
而且,上次派兵北上,封桩库中的钱银已经动用了大半。
有人可能要说:啥,这才打了一仗,大名鼎鼎的封桩库就没了一大半?
的确是样。
说起来,还得说回到征田虎、王庆、方腊。
当初,赵佶跟李衍借了五千万贯征田虎、王庆、方腊,其实本够用的。
可将往昔欠西军的军费补上,就花了大半。
剩下的,赵佶君臣七挪八用,很快就用没了。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谁让赵佶君臣大手大脚贯了,又赶上这个多事之秋,所以这点钱哪里够用?
这就导致征田虎、王庆、方腊的大军立功了之后赏钱没地方出。
不仅如此,就连征田虎、王庆、方腊的大军的军费,赵佶都付不出来——征田虎、王庆、方腊,共立时了一年多时间,这些出征军队的总军费加到一起,也有一千万贯。
万般无奈之下,童贯等人只能默认征田虎、王庆、方腊的大军在江南地区烧杀抢掠祸害百姓,为宋朝留下了无数隐患。
吸取了江南地区的经验,上次北上,赵佶启动封桩库,将以往欠下的响钱和赏钱全都补齐了,又让大军带上很多金银珠宝绫罗绸缎,准备在收复燕京后奖赏将士们,免得他们像在江南一样在燕京烧杀抢掠,进而坏事。
可以说,上次北上赵佶考虑得非常全面。
赵佶唯一没料到的就是,大军一溃百里,带去的金银珠宝绫罗绸缎很多都被北辽缴获了。
所以,宋军如果想再次北上,势必得再弄一些钱——吸取了上次失败的经验,赵佶、王黼等人一致认为,想一仗不打就收复燕京,可能性不大,而打仗则必须得有足够的钱银支持。
赵佶没跟任何人说,与上次他不希望打仗不同,这次他其实是希望宋军好好打上几仗,让李衍、让金人看看他赵佶的军队的强大武力以震慑边疆。
王黼非常会揣摩赵佶的心思,再说还有梁师成充当王黼的耳目,所以,王黼很清楚,值此关键时刻,作为赵佶宰相的他必须得给赵佶找来钱,否则,用不了多久,他就会失去这个相位。
可关键是,这钱从哪来?
这天午后,心烦意乱的王黼,悄悄走出皇城,来到相国寺的大雄宝殿——一方面,他准备给李处温父子奉上几柱香火,以表示他对他们父子的哀悼之情。另一方面,他想为风雨之中的大宋祈祷一下,保佑大宋国运昌盛。
今天不是开放日,所以庙内很清静。
花草幽幽,古树肃肃,大殿里头,佛祖端坐在那里一动不动,面相庄严,佛光闪闪。
而大殿两廊,悬挂着历代名公的诗词名句墨宝。
王黼已经来过多次,每次都要对这些墨宝欣赏一番。
不经意间,王黼看到了蔡京提在这里的一首诗:
万物生乎天地间,荣枯造化皆大观。四时气运无穷尽,天下文章意在先。
蔡京的书法很有特色,笔法姿媚,字势豪健,但吸引王黼的并不是蔡京书法的艺术性,也不是这首诗的意境,而是蔡京的落款:司空开府仪同三司中太乙宫使尚书左仆射太尉太师领三省鲁国公蔡京。
对于蔡京这么长的落款,王黼深有羡慕之色——落款越长,说明资历越老、职位越高。
没有人知道,王黼这一生之中最佩服的就是曾经提携过他的蔡京,甚至可以说,蔡京就是他的榜样,他致力一生超越的目标。
可想要超越蔡京谈何容易?
蔡京三次任相,文治武功皆达到了一个少有的高度。
(这么说吧,如果蔡京不第三次和第四次任相(哪怕只是一年后不第四次任相),如果北宋是在蔡京死后才亡,那蔡京绝对是一代名相。)
还好!
王黼还有收复燕京这个机会。
当年宋太祖赵匡胤曾留下祖训,收复燕云者王。
他王黼如果能收复燕京,就算不能称王,也不会比蔡京差多少。
所以,王黼下定决心:“一定要给官家找一条财路,让北伐继续下去!”
王黼有一个幕僚,名叫张世礼,与王黼是同乡,都是开封相符人,年龄比王黼大十几岁,是王黼最得力的幕僚之一。
见王黼闷闷不乐,张世礼便问道:“相公可有心事?”
王黼便随口将朝廷目前财政困难无法北上收复燕京一事跟张世礼说了。
张世礼一听,笑道:“这有何难?”
王黼一喜,道:“你有办法?”
张世礼说:“收复燕京乃我大宋举国之大事,大宋全体子民都应该出力,如果不能出力,那就应该出钱,朝廷可从全国范围内,按照人头收取免夫钱,这不就成了?”
王黼何等聪明,稍稍一品,便道:“不错,朝廷若是能夺回燕京,人人受益,理应都出力,如果不想出力,那便出钱。”
王黼立即进宫跟赵佶请示。
赵佶听罢,道:“这不就是募捐吗?”
王黼说:“这与募捐有所不同,跟收税倒是有些相似。再说,官家您收复燕京,还不是想为他们打造一个太平盛世,他们出些财力,不理所应当吗?”
赵佶觉得王黼说得有理,可他还是有些拿不定主意,毕竟,有宋以来,没跟穷苦百姓要过钱。
见赵佶迟疑,王黼怎么会不知道赵佶所想,遂道:“事有轻重缓急,如果被李衍逃出云地,那咱们大宋可就危险了。”
听王黼这么说,赵佶立即不再犹豫,道:“好,就依爱卿所凑!”
王黼趁机又道:“为保证专款专用,臣建议,在三省设置一个专门机构,就叫经抚房,全权处理收复燕京所需军费问题,不用枢密院过问,由臣本人亲自掌控,以保证北伐所需一切费用能及时到位。”
所谓三省,即中书省、门下省和尚书省。
作为中央政府机构,三省产生于不同的历史时期,其组织形式和权力范围,在发展过程中也各有演变。
尚书省产生于东汉,当时称尚书台。
中书省和门下省则形成于三国时期。
到隋朝,三省才结合在一起形成一个整体,构成中央政府最高权力机构。
三省在唐朝又得到了进一步的完善与发展。
简单来说,中书省是决策机构,长官叫中书令,门下省是审核机构,长官叫侍中,尚书省是执行机构,长官叫尚书令、左右仆射、左右丞等。
尚书省下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六部长官皆称为尚书。
三省六部制是一套组织严密的中央官制系统。
但北宋初期的政权体制与隋唐时又有些差别——三省名存而实亡。
在宋神宗元丰改制以前,北宋实行的是二府三司制。
二府即中书门下和枢密院,分别掌管政务和军事。
中书门下又叫政事堂、东府,长官称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即宰相。
枢密院又叫西府,长官称枢密使,又称枢相。
三司即户部司、度支司、盐铁司,三司号称计高官官称三司使,又称计相,主管全国财政。
这样,政、军、财三权独立,互不统属又相互制衡,他们都直接对皇帝负责。
如果说,三省六部制是从程序上对相权的削弱,那么二府三司制则是从实体上对相权的消弱,其目的都是加强皇权。
到了元丰五年,宋神宗亲自主持官制改革,撤销中书门下,恢复唐初的三省制度,将朝廷政权体制变为三省一枢密院制。
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是首相,尚书右仆射兼中书侍郎是次相,门下侍郎、中书侍郎、尚书左丞、尚书右丞为副宰相。
三省既掌管政务又掌管财务,枢密院依然主管军事。
政和年间,蔡京担任太师,将尚书左右仆射改称“太宰”和“少宰”,他自己则开创了总领三省的先例。
而现在,总领三省的便是王黼。
在得到赵佶的同意后,王黼马上开展工作——他迅速向全国各路府州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