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要做皇帝-第32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但这又怎样?

    这个世界早已不是靠个人武力或者才智就能决定一个国家一个政权存亡的世界。

    不然。现在在长安城坐天下的就该是项羽的后代。

    当然,更重要的是:刘彻想通过骆郢,实验一下。

    他想看看,除了武力征服。暴力杀戮外,是否存在通过文化融合的道路。

    虽然说,刘彻自己也没有信心。

    毕竟,历史上有太多的例子,证明了。对待那些不认为自己是中国人的人,你就算把心肝脾肺肾都掏出来给他看,他还是会觉得,自己不是中国人,一切都是中国的错。

    只要一有机会,立刻就会噬主。

    但无所谓了,一个试验而已。

    在这一世,恐怕还等不到骆郢回国,刘彻就会发起对闽越国的全方位政治经济攻势。

    换句话说,就算试验失败。骆郢也翻不起浪来。

    反之,若是成功的话,未来骆郢就将成为类似南越王室一样坚定的亲汉派和带路党。

    有他做牌坊,闽越国内各阶级,对汉室的认同感就会大增,要省去许多不必要的杀戮与折腾。

    对于内战,刘彻真不想怎么打。

    打来打去,死的都是中国人,何必呢?

    况且,历史上也不是没有通过怀柔手段。彻底汉化的民族嘛。

    譬如在唐代,就有着一票胡人大将忠心耿耿的为唐帝国抛头颅,洒热血,像高仙芝、哥舒翰、甚至还有突厥王室姓阿史那的大将。

    就是在汉代。小猪手下,也有许多忠心耿耿的归义胡人大臣。

    如著名的金日磾等。

    想着这些事情,刘彻就知道。

    实际上,汉文明向来海纳百川,兼容并蓄。

    在整个人类的历史上,没有第二个跟中国文明一样。对所有宗教信仰、不同民族,一视同仁,毫无歧视的文明。

    只是可惜,很多时候,中国的宽容与仁慈,被那些豺狼视为软弱与可欺。

    弱小时,危难时,就喊中国爸爸快救我。

    一旦缓过劲来,噬主的就这些家伙。

    “所以,关键在于,认同中国与否……夷狄入华夏则华夏之,华夏入夷狄则夷狄之,这句老祖宗的教训,说的很对头啊,认为自己是中国人,愿为中国强大而奋斗的,哪怕是黑叔叔,也可算中国人,反之,哪怕是土生土长,祖宗十八代都是中国人的,背叛起来,也不比那些夷狄贼子对这个国家的伤害小……近有中行说,远有岩里政男……说到底,中国,自古以来,就不是以血统、血缘作为核心基石的民族,他是一个以文化、信仰与认同为核心团结在一起的民族!”

    这样一想,刘彻顿觉念头通达了许多。

    他感觉,自己的视野与心胸,应该放的更大更远。

    这才是一个做大事者该有的模样!

    于是,刘彻看向骆郢的眼神也变得柔和了起来。

    这个少年才十三岁,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都未确立,还是可以挽救的嘛。

    “走吧!”刘彻拍拍手,对着骆郢道:“跟朕一起,看一看,科学与技术的力量罢!”

    “科学与技术?”骆郢不明所以。

    刘彻哈哈大笑,道:“所谓科学,格物致知也,先贤有曰:君子之道: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也!”

    “……”骆郢还是不懂。

    甚至就是随同刘彻一起视察的少府岑迈、尚书令汲黯也是面面相觑。

    不明白,到底是那位先贤说的?

    但既然是天子所说,那就肯定是对的!

    况且,这格物致知看上去好像高大上的很,正适合拿来刷逼格。

    汲黯打算回去后,好好翻翻石渠阁的故纸堆,找一找看看究竟是何人所说。

    但他无疑要失望了。

    因为总结出此话的‘先贤’,现在还没出生。

    嗯,可能连他爷爷都还是个小屁孩!

    但没关系,刘彻已经决定发明它了!

    伪造古籍、伪称先贤,本来就是这一时期思想界与文化界中最时髦的事情。

    皇室插手其中,是迟早的事情。

    不然,古文尚书与今文尚书之间的争议,何必持续几千年?

    这样打算着。刘彻就拍拍手掌,对左右吩咐道:“来人,笔墨伺候,朕要给这学苑题字!”

    不多时。就有着宦官抬着笔墨书砚来到刘彻面前,恭敬的道:“请陛下御赐!”

    刘彻看了看左右,然后挽起袖子,行云流水一样的在纸上写下一句话。

    众人凑过来一看,立刻就纷纷跪在地上。拜道:“陛下圣教,臣等受教,请著于竹帛,宣告天下,使士民皆知陛下圣意!”

    刘彻哈哈大笑,对自己的抄袭行为,毫不介意。

    甚至,刘彻保证,这句话的原作者,若是知道他的行为。估计立刻就会把版权送上,还大拍马屁,鼓噪天下。

    毕竟,一个在野士子,与皇帝,说出来的话的影响力,那是两个级别的。

    皇帝放话,哪怕是狗屁不通,也有的是捧臭脚和阿谀奉承的人。

    而一个文人,哪怕是孔孟。写的文章,再是天花乱坠,又有什么用了?

    孔子死后,儒学才在其弟子子夏的努力下。开花结果。

    孟子更惨!

    死后千余年,才被主流认可和接纳。

    申韩好一点,但也好不到哪里去。

    说到底,一切思想与文化,都是为政治服务的,而政治则是为统治者服务的。

    作为金字塔的最顶端的决策者。皇帝所说的话,那就是出口成宪,金科玉律。

    就像现在,刘彻敢保证,只要他点头,立刻就能在天下的官僚系统与士大夫阶级中掀起一股‘学习天子讲话精神’的热潮。

    会有无数人,一个字一个字的去扣,去研究,去揣摩,最终向这句话所表达的意思靠拢和努力。

    当然了,必要的谦虚姿态还是要做一做的嘛。

    刘彻于是矫情了一下,道:“先拿去贴到学苑的门口罢,至于著于竹帛,宣于天下……诸卿以为,真的合适吗?”

    当然合适了!

    岂止合适啊!

    简直就是最佳文宣!

    大家小鸡啄米一样的磕头道:“圣明无过陛下,臣等虽然愚钝,难以明于圣意,然陛下所书,以臣等愚见,实乃至理名言,真知灼见!陛下何苦私与一学苑,而不明传天下,使黎庶皆知,陛下之意,泽被万民,教化苍生?臣等愚钝,昧死再请陛下明诏天下!”

    某些演技比较高超的大臣。

    譬如少府岑迈更是跪在地上,眼巴巴的看着刘彻。

    大有一付‘陛下要是不同意,那臣就撞死在这里’的味道。

    刘彻看着火候也差不多了,再扭扭捏捏,恐怕就要被人会错意了。

    于是顺水推舟的道:“哎,这不过是朕读书时偶有所发,本意是想拿来勉励学苑童子……既然诸卿都觉得,此意当明于天下,朕岂可以一己之见而绝忠良之言?”

    大家于是欢欢喜喜的叩首百拜:“陛下圣明,臣等遵制!”

    若有后世人在此,恐怕鸡皮疙瘩都要起来了。

    但没办法,这就是游戏规则。

    连皇位都要三让三谦的时代,不会演技,太过耿直,显然是没法让人相信你是一位‘明君’。

    倒是一直在刘彻身边的骆郢,看着那白纸上的文字,有些呆萌呆萌的模样。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欲阙此道,必先格物致知,然后诚意正心,明于礼乐,知于天地,行万里路,读万卷书,朕与二三子等共嘉之!”

    骆郢喃喃的念着这白纸上的文字,只感觉,整个身心都受到了冲击。

    这怪不得他。

    当今天下,在已知文明世界的范围内。

    汉文化都像夜晚的明月一样当空照耀,群星衬托。

    已知世界内,没有第二个比汉文明更璀璨更发达的存在。

    那许观教育骆郢,不管怎么选择,都逃不过诸子百家的范畴,尤其是儒法两家。

    这也是中国周围小国小族的悲哀。

    除非他们永远想过茹毛饮血的愚昧生活,不然,他们想走向文明,就只能向中国学习,向中国学习。就不可避免的会被洗脑,会被影响,会被同化。

    哪怕是匈奴这等能与汉室抗衡的强势帝国,在给汉天子的国书中。也要按照中国的路数来。

    区区一个闽越,怎能幸免,怎能例外?

    于是,骆郢顿时就被洗了一次脑。

    这句刘彻在宋代横渠先生的名言上添加私货后,加工出来的名言。对旁人和普通人来说,可能还没什么。

    但对骆郢却是有如核弹的冲击波一样。

    震的他几乎就被刘彻洗脑了。

    毕竟少年人,心性多变,敏感而脆弱。

    但好在,骆郢立刻就想起了老师多年的教诲。

    “殿下闽越未来之主,当效先祖勾践大王,卧薪尝胆,发愤图强,十年生聚十年教训,未来。未必不能北伐中国,取而代之!”想着老师的教训,骆郢的心就渐渐感觉有些安定了下来。

    嗯,孤是闽越世子,承一国宗庙社稷之重,绝对绝对不能忘记肩上的责任!

    刘彻并不知道骆郢此刻心中的想法,只是觉得,身边的这个少年,似乎有些异样。

    但刘彻无所谓。

    汉室对三越的优势是全方位的。

    无论骆郢未来的选择是什么,都改变不了结果。

    所以。刘彻在装完逼后,心情大好,看着宦官们捧着他的墨宝,准备去找石匠。铭刻勒石于这学苑之前后。

    就带着众人,兴致勃勃的朝着下一个视察地点前进。

    刘彻在来之前,就已经告知了少府,本次视察思贤苑,他要亲自去看一看农户的家庭,还要跟农民交谈。询问民间疾苦。

    当然了,刘彻也知道,既然他通知了少府,那么,就肯定看不到任何真实的农户家庭情况,更不可能与真正的农民交谈。

    就算是后世天朝,这样的事情,也不可能发生!

    但没有关系。

    领导视察与考察,从来就不可能有‘真的’这样的事情。

    况且,刘彻这次行动,本身就是一场秀。

    秀给百姓和天下人看的。

    真要信了的话,只能说,少年,你真是忠臣啊,值得培养!

    所以,当刘彻乘上撵车,在少府官僚和随行护卫的的簇拥下,朝着思贤苑中的一处庄园前进的时候。

    王道就立刻跑过来邀功:“陛下,这是奴婢让人整理出来的您今日的起居言行,请您过目……”

    刘彻接过来看了看,然后点了点头,赞道:“办的不错!”

    虽然这上面的文字,肉麻得连刘彻自己都看不下去了。

    但,宣传的本质,本来就是夸大!

    特别是在这西元前,自我吹捧与宣扬的好坏,可是直接关系到刘彻统治的稳固。

    而且,经过了一年多的实践,刘彻也发现了,好像老百姓,尤其是底层的老百姓,对这些事情,好像特别能接受,也特别愿意相信类似的宣传。

    甚至于,夸的越厉害,他们就越相信。

    想了想后,刘彻也大概知道为什么。

    不是百姓蠢和笨,会被这些宣传文字欺骗。

    实际上,中国百姓是世界上少有的精明与聪明的人群。

    他们愿意相信这些夸大的宣传之语,是因为,他们不得不相信这些,也强迫自己必须相信这些。

    不然,生活本已如此艰辛,再没有个精神寄托和希望,这日子还怎么过啊?

    甚至不需要太多宣传,老百姓自己就会脑补一个圣贤天子,心忧万民,泽被苍生的形象出来。

    所以,后世,宣传来世福报,忍耐今生苦难的佛教,才会在中国那么兴盛。

    在明白了这个道理后,刘彻也是叹息不已。

    但现在,他只能选择画个大饼给百姓看,让他们有个心理慰藉。

    然后,尽量不加重他们的负担,尽量派遣一些靠谱的,能干事的官员去管理他们。

    除此之外,即使刘彻,也毫无办法。

    ps:  抱歉,俺记错了,那个客户端推荐是明天的~

    所以,今天的爆发推迟到明天罢~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第五百三十三节 厘定历史

    在少府官吏的带领下,刘彻的御驾撵车,浩浩荡荡的驶进一座村庄之内。

    这座村庄,名为‘甲里’。

    跟现在多数汉室农村一样,这甲里的屋舍,大都是用竹子或者木板搭建起来的。

    能住砖瓦房的,不是地主,就是官宦。

    汉室的竹屋设计很有意思。

    基本是分为上下两层,上层住人,下层是牲畜圈。

    而且,多数屋舍在设计上采用了木梁承重的设计。

    这样的设计使得,在实际上,汉代大多数建筑物的墙壁,本身并不承重,只作为隔断之物。

    换句话说,哪怕墙壁倒塌了,房屋也不会崩塌。

    刘彻饶有兴致的透过撵车的车帘,观察着外面的农舍。

    听着农舍里的牲畜圈中传来的猪羊牛的叫声,刘彻只感觉心中暖洋洋的,像吃了蜜糖一样甜。

    农民能有余力去饲养牲畜,特别是猪牛羊这样的大型牲畜,本身就证明,百姓的生活已经保持在温饱线了。

    若连自己的肚子都填不饱,他们哪来的余财和能力去养猪牛羊?

    少府可以在其他方面作假,譬如,把这村子里的谷仓都填满粟米和小麦,让人把村庄内外的道路和卫生清理一遍,给小孩子们穿上新衣裳。

    但少府的官僚绝对不会去其他地方牵来牲畜,放到农户的牲畜圈。

    不是他们不能,而是他们想不到。

    撵车在村子里的一个砖瓦房附近停了下来,少府令岑迈过来请示道:“陛下,甲里三老在车辕外恭请圣安!”

    刘彻微微掀开车帘,就见百余名民众,整齐的在一位拄着拐杖的老者带领下,在道路两侧跪成两排。

    刘彻连忙道:“快去请长者平身……”说着他自己也是连忙在宦官们的搀扶下,走下撵车。

    在汉代,三老阶级的地位,甚至要高于士大夫阶级。

    当然。通常担任三老的人,基本都是出自士大夫阶级。

    宋明的‘读书人’阶级,团结起来,能让官府噤声。连宦官集团都害怕。

    你以为这样就牛逼了吗?

    但汉代的三老更牛逼!

    宋明的读书人,还要靠舆论绑架和挟持,来威迫官府。

    但汉代的三老的阶级,却完全不需要这样做。

    他们的政治地位,有法律保障。有全社会的支持和承认以及尊重。

    汉太祖高皇帝刘邦曾经亲自拟定诏命,布告天下:吏民敢有骂三老者,逆不道!许(三老)出入官府节弟,行驰道中;(三老)列市贾肆,勿租,比山东复!

    这个诏书的意思,就是,不管官员还是百姓,胆敢侮辱、辱骂三老者,一律视为‘大逆不道’。三老准许自由出入除皇宫外一切官衙帅帐,行走在包括御道在内的所有道路,任何人不得阻拦,三老做生意,开店铺,任何人不得向其征税,三老所种的土地,以及三老的家人,终生免除一切赋税,待遇与山东老兄弟看齐。

    而在汉代。山东老兄弟,就跟天朝的老红军,老八路,老新四军是一个地位。

    与汉代的三老相比。宋明的读书人阶级,战斗力简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