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医师1879-第17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们如果想要不落后于这个时代。就必须要主动的去了解、使用磺胺药物,这是无法回避的未来
从维也纳回到柏林,约翰也只不过在家休息了两天而已。
短短的两天时间过后,约翰就在老亨特拉尔的催促下赶到了亨氏制药公司。当然,让他去公司并不是因为商业或者公司管理上面的事情,也不是因为已经走上正轨的四种新药的生产,而是因为就在他离开柏林去维也纳的这段时间里面,经过多达三十位化学家的通力合作之后,工业化生产利多卡因和普鲁卡因的方法终于有了眉目
这个突如其来的消息。可是让约翰惊喜非常
自从约翰在夏洛特医院开始了划时代的的阑尾切除术之后,椎管内麻醉就已经成为了这种手术的常规麻醉方式。而在外科的其他领域里面,浸润麻醉也被外科医师们用的得心应手。越来越多的取代了气体吸入麻醉的方式。
但是
两种局麻药极低的产量和昂贵的价格却让所有人怨声载道,伯格曼教授更是每隔几天就会找约翰或者托马斯询问一番,催促着他们尽快解决药物产量和成本的问题。要知道,约翰虽然已经明了两种局麻药的制备方式,但是由于对技术条件的要求较高,只有大学里的化学实验室才有这个能力进行少量的制备。而且成本更是高昂的让人心惊胆战,一台手术下光是局麻药物就需要数十乃至上百马克
也就是说。只有那些富有的人们才能享受到更加安全的局麻药物。
如果不是约翰以成本价向夏洛特医院供应局麻药物,而且伯格曼教授也做出了不在其中收取费用的决定的话,恐怕能用得起普鲁卡因和利多卡因的人是少之又少,完全失去存在的意义了。
因此在诸多方面的推动下,柏林大学化学系和亨氏制药公司的研部门开始了合作。
柏林大学的化学实力之强,自然是毋庸置疑的,而一直以来约翰和化学系都保持着相当紧密的联系。原本当初制备两种局麻药的时候,柏林大学不少化学家和学生就为了赚一点外快而掌握了相应的技术,而随着亨氏制药公司请来了埃尔利希与霍夫曼,并且招聘大量的化学家加盟,实力也骤然变得雄厚了起来。
于是在充裕资金的支持下,化学系和亨氏制药公司便开始了合作。
过十位经验丰富的化学家和过二十名优秀的化学系学生,开始了有计划、有组织的研究,他们依照着约翰提供的分子式和相应的实验室制备方法,开始寻找可以在工厂里面迅、大量制备普鲁卡因和利多卡因的方法
短短的三个月时间里面,亨氏制药公司为此付出了过十五万马克的研究经费
对于这个时代的任何一项化学实验来说,这个金额无疑都是一个天文数字,要知道柏林大学化学系一年的教育与研究经费差不多也就是这个数字上下而已,而亨氏制药公司用完这些钱仅仅只是用了三个月而已。无数昂贵的实验器械被购置进来,许多昂贵的耗材与原材料在无数次的实验中被消耗着,在管理者尼克劳斯的眼中,实验室就像是无底洞一样吞噬者亨氏制药公司的备用资金
当然,如果一切顺利研究出来的话,那么一切都是值得的。
廉价而大量的局麻药物到底意味着什么,恐怕现在任何一个见识过的外科医师们都可以说的头头是道,更别说亨氏制药公司这些精明的商人们了。所以约翰当初仅仅只是提出了这个要求,就被尼克劳斯以及霍夫曼等人毫无折扣的执行了下去
到了现在,一切的付出和努力终于让人们看到成功的希望。
而且
“这么快研究出眉目还在其次。“
在赶往亨氏制药公司的马车上,约翰一脸喜色的默默想道:“通过这一次的通力合作,亨氏制药公司与柏林大学的化学系建立起良好的合作关系,并且开始协作研究新药的步伐,这才是我真正想要看到的情景啊”
今天晚上我肯定会再码一章,不过能不能布就不知道了,明天早上请人来修网络。
第四十章 巴斯德的研究
vita迷n,维他命,也就是维生素。〃blank〃》
有关维生素的论文,约翰准备了四篇,除了那一篇总论之外,其他三篇是关于夜盲症、脚气病和佝偻病的。当然,除了“推测”出这几种病是因为缺乏维生素导致的之外,约翰还在论文中给出了解决这些疾病的治疗方案:吃东西、晒太阳
上周一开始,这周一四篇论文就完工了。
“这效率,全世界哪个科学家能比”
看着桌上四篇已经完成的论文,约翰也忍不住嘚瑟了起来。虽说脑海里有着完整的理论体系,写这四篇论文的过程倒是更像是在写科普常识,但是要知道,现在毕竟是1888年,现代医学体系还只是刚刚萌芽的时候,把那些知识转换成这个时代的文字相当的不容易。约翰必须要认真的筛选哪些理论是可以写出来的,哪些是不能的,就是诸多的名词也要斟酌一二,考虑再三。
英文单词和中文不同,往往一个新概念出来就是造词,约翰肯定是不能胡来的。
“大功告成”
又检查了一遍之后,约翰乐呵呵的拍了拍双手,把四篇论文都装进了一个纸袋里面。等明天给两名内科医师看过之后,这四篇论文就可以投给柳叶刀了。
其实说起来,约翰倒是想过投给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也就是现在的波士顿医学与外科期刊。不过考虑到他们现在那可怜的影响力,最终他还是取消了这个念头:好歹柳叶刀在医学界已经有了一定的知名度,但是这本的话出了美国还有谁看
“呼后面的事情。就可以交给其他人了。”
把装有论文的纸袋放进抽屉,约翰微微的松了一口气。
维生素理论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无疑是非常重要的,但是相对于整个现代医学体系而言,它们又是微不足道的,以至于当初约翰就没有想过它们。只是因为小海德堡的出现,他顺手把这个理论给提了出来。至于说现他们并且最终完善这个理论体系的工作,约翰就不打算插手了。
这个时代想要现维生素。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从食物中提纯维生素,对于1888年来说是个浩大的工程,需要的是顶尖的化学家,大量的时间和充沛的资金。约翰亨特拉尔先生可没有兴趣去做这种事情。而且以现在的经济条件而言,哪怕提成出来之后也不会有什么经济利益,毕竟普通人们不可能去买这些东西来吃,与投入的成本相比实在是太不划算了。
占上一个提出维生素理论的名头,其他的交给别人好了
“得,得
就在约翰刚刚舒了一口气的时候,办公室的门被人敲响了。
得到了同意之后,保罗。埃尔利希走了进来,打过招呼后开门见山的问道:“约翰。上次你和我说有了新想法,准备合作研究的事情,到底怎么样了”
“哈哈。请先坐下吧,埃尔利希先生。”
见到来人是埃尔利希,约翰连忙站起来热情的打起了招呼。
不过不管怎么看,约翰这满脸的笑容中都带着一点儿不爽的味道。刚写完四篇论文,还没等喘一口气呢,埃尔利希就找上门来。这让约翰心里不由得叫了一声苦
随手按下桌上的响铃,隔壁的布朗小姐很快就走了进来。
“准备两杯咖啡。谢谢。”
交代了布朗小姐一下之后,约翰笑眯眯的坐在沙上问道:“埃尔利希先生,今天一起共进晚餐如何”
既然打算和埃尔利希开始合作,约翰自然要好好沟通一下感情了。
不过面对老板的盛情邀请,埃尔利希却犹豫了一下之后略带歉意的摇摇头道:“不好意思约翰,今天晚上恐怕不行”
“哈哈,那就改天吧。”
心知对方今天肯定是有事情,约翰也不在意,很快就把话题引到了埃尔利希的来意上面,笑着说道:“关于上次我和您说的合作,其实就是我有一个想法,想要征求一下您的意见,同时也是看看您有没有兴趣参与进来哈哈,我想您也知道,我有很多的产业,同时还要兼顾着临床上的工作,能够待在实验室的时间恐怕真是不多”
“嗯,这倒是。”
听了约翰的话之后,埃尔利希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
虽然对于外界来说,亨特拉尔先生非常的低调,并不像巴斯德、科赫那些人一样,研究成果被报纸、舆论反复的炒作,但是埃尔利希作为亨氏医疗集团中的重要人物,很多事情自然是一清二楚的。
血液生理学、外科消毒、局部麻醉、阑尾手术、阿司匹林、磺胺
每次夜里只要盘算一下约翰已经拿出来的东西,埃尔利希都会辗转反侧,难以入眠,他始终无法想象一个如此年轻的小家伙怎么会弄出这么多的成果要知道在这个时代,无论哪一个恐怕都足以让一个人名声大噪,而这么多的东西如果集中在一起的话
看着埃尔利希陷入沉思,约翰也暂时安静了下来。
埃尔利希所考虑的事情,实际上也正是约翰所担心的,所以维生素的现与研究他不会深入进去,包括今天和埃尔利希说的这种研究合作,他也只打算站在一个了领导者,或者说引导者的位置上。19世纪是一个比较特殊的时期,科学大师频频出现,他们往往一个人一生中就能拿出两项甚至更多的伟大成就,这在21世纪的科学家们看来是不可想象的事情。但是即便如此,约翰也不敢让自己再一次的成为医学界的焦点了
天才和妖怪,往往只是一墙之隔而已。
而且如果约翰后面没有太多的想法,他自然可以主导这项研究,但是拥有了越时代一百多年的医学知识之后,他不可能在任何一个领域投入太多的时间和精力,否则的话绝对是得不偿失的事情。就像磺胺药的研一样,约翰只需要拿出三种典型的药物,再给出具体合成的方法和手段,剩下的就是耐心等待手下人拿出成果就好了
心中几个年头闪电般转过,约翰很快就再次微笑着开口道:“埃尔利希先生,我想问一下,不知道您对巴斯德先生就是法国的那位巴斯德先生,您对他以往的研究了解多少”
第四十一章 免疫学
“我当然知道”
虽然是个彻头彻尾的德国人,而且还是罗伯特科赫的忠实拥护者,但是在谈及法国人巴斯德的时候埃尔利希依然是一脸的尊敬
在这个时代,巴斯德无疑是科学界的天皇巨星
这位伟大的微生物学家、化学家一手开创了微生物生理学,并且留下了一连串的辉煌纪录:否认自然生说,明沿用到后世的巴氏消毒法,细菌导致传染病学说,细菌经过特殊培养后可以制成疫苗等等,而正是凭借着他出色的工作,法国人拯救了自己的丝绸工业,李斯特开创了外科消毒的新时代,而医学家们开始制备可以预防传染病的疫苗
在微生物学界,巴斯德的名字就如同太阳一样。〃blank〃》
事实上哪怕到了21世纪的时候,巴黎的巴斯德研究所依然是微生物的权威研究结构,而在中国的上海同样也有一个巴斯德研究所,是法国巴斯德研究所、中科院和上海市三方共建的研究机构
作为一个公正的科学家,哪怕法德两国的仇恨再大,两位微生物界的领军人物巴斯德和科赫之间矛盾多么深,埃尔利希也无法否认巴斯德的伟大。
不过听到约翰提起巴斯德,埃尔利希依然是有些不解:“我不太明白,你的想法和巴斯德先生有什么关系吗是关于他哪方面研究的”
“关于鸡霍乱菌、炭疽菌、狂犬病的弱毒疫苗的研究”
约翰微微一笑,轻声的说道:“最近一段时间,我对巴斯德先生的这些研究非常感兴趣,从而有了一些特别的想法埃尔利希先生,你对此有兴趣吗”
“你是说想要研究制备疫苗”
瞳孔微微缩了一下,埃尔利希忍不住开口问道。
在漫长的研究过程中,巴斯德用高温讲炭疽杆菌灭活,制备成炭疽死菌苗,讲鸡霍乱病原菌在室温下长期放置而减轻其毒性,并且将狂犬病病源通过兔脑传代。制备成减毒狂犬病活疫苗,并且在一个小男孩儿的身上证明了神奇的疗效。而在引起了全世界的轰动后,许多的研究者都开始用巴斯德的方法研究不同的传染病,研制新的疫苗。埃尔利希自然也很清楚这一点。
“不不,没那么简单。”
摆了摆手,约翰笑吟吟的说道:“如果只是研制疫苗的话,其实我是没有太大兴趣的,因为这就和研新的磺胺药物一样对我来说。去研究这些工作背后更深层次的本质才是最重要的”
听了约翰的话之后,埃尔利希顿时眼前一亮
看到埃尔利希一副明显“我很感兴趣”的样子,约翰心中顿时乐了,因为他知道自己的话已经打动了这位未来的诺贝尔奖获得者,而自己在免疫学领域的研究应该可以找到一个真正有能力的合作者了
免疫学,在医学中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基础课。
从拉丁文immunis而来的免疫一词,有着免于疫患的意思,简单的来说,其实免疫就是人体的一种生理功能,或者说可以是一种防御机制:人体依靠免疫系统的工作来抵御外界细菌等因素。或者人体自身中的某些危险因素如肿瘤细胞的伤害。所以在21世纪的时候,诸多保健品才会喊出“提高免疫力”之类的口号。
实际上,它是一门非常古老的学科。
早在数百年前,中国人就懂得用人痘苗来预防天花,而数百年后琴纳明了牛痘苗,从而在18oo说出了那句经典之言:“虽然我没有十足的信心,但是请容许我祝贺这个国家和普通大众,一种解方将能使一个每小时都能夺走人命的疾病,一个被视为人类最严重灾祸的疾病,从地球上永远消失。
但是与此同时。免疫学又是一门新兴的学科。
无论是中国古代的人痘苗,还是琴纳的牛痘苗,其实都属于经验医学的范畴,直到19世纪后半叶的时候。在细菌分离培养技术被明了之后,巴斯德和科赫两人通过物理、化学和生物学的方法,开始制备减毒菌苗,用于疾病的预防和治疗。也正是从他们两人开始,免疫学开始真正的进入科学的范畴之中,并且在医学中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对于21世纪的人们来说。免疫是一个大家非常熟悉的概念。
暂且不说过敏、免疫系统等常见的东西,就是一个计划免疫就足以让人们对它熟悉起来了。毕竟不管是哪个地方的孩子,只要想上学,就必须拿着国家颁的小绿本各种传染病的疫苗接种证书,不然的话连幼儿园都进不去。
但是在19世纪末,准确的说在1888年的时候,就连科学家们都很少有这个概念。
这个时代的人们对免疫学的认识依然极为肤浅。哪怕是巴斯德和科赫,其实所做的工作也不过是刚刚踏入了免疫学的大门而已,他们还不知道抗原、抗体和补体的存在,当然就更不知道所谓的凝集反应、补体结合反应等等,而约翰现在和埃尔利希所说的,就是关于免疫学的研究。
“再给我两周的时间。”
想了一下之后,约翰认真的说道:“我会把自己的想法和思路详详细细的写出来,请您来看一下,如果有兴趣的话我想我们就可以开始了。”
同时开始两项研究,对约翰来说完全不是问题。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