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逆水行周-第48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安吐罗不想冒险,所以宁愿花钱买平安,他不想要保险赔偿,只想镖行尽心将这些玻璃平安抵达邺城,毕竟那几位买家根本不缺钱,只想要玻璃。
皇宫和丞相府装了玻璃窗,所以权贵家斗富的新花样就是比玻璃窗的数量,安吐罗已答应按期限供货,若是届时没有玻璃,那几位等着斗富的买家可是会发飙的。
到时候少不得赔笑脸,还得花钱消灾,所以若是有得选,安吐罗宁愿用自己的商队运货,好歹心里有数。
安吐罗收起思绪,转身向旁边码头走去,各家玻璃作坊都在巴水边,所以都有各自的码头以便装卸货物和接送客商。
领着随从登上客船,安吐罗向着下游不远处的巴口前进,他不是跟着货物前往邺城,而是要在巴口上岸然后去西阳城。
一只船队在河中间航行,他们的方向也是下游巴口,不过每一艘船里装的都是沉甸甸的石头,看样子是出巴口入长江去往某地。
安吐罗所乘客船的船老大,高声向船队头船上的人吆喝着:“老陈,生意兴隆啊!这是去哪里?”
船上一名中年人哈哈大笑:“承你吉言!去对岸武昌。”
两人大声交谈着,安吐罗看着一船船石头有些入神,黄州总管府这几年来一直都在下辖各州兴修水利,所以采石场的生意一直很红火。
生意兴隆。。。。唉。。。
安吐罗有些无奈,作为世代经商的粟特人,他们在外人看来很风光,家财万贯不说,在哪里都吃得开,因为各国都需要他们这样的商人。
他的家族,同样是把买卖做到各地,在许多地方都有人脉,所以许多小商人见着他,就像穷人见着财主般羡慕不已。
这样的日子,大概粟特人的子子孙孙都会继续下去,无论是谁都不觉得有疑问,安吐罗曾经也这么想,但现在发生的事情让他失去了信心。
粟特商人往中原贩卖了数百年的货物,其中很赚钱的一种即将失去商业价值,因为中原的工匠,已经可以大规模制作了。
源于波斯和扶菻的琉璃器物,已经在中原销售了数百年,中原不是做不出来类似的东西,诸如琉璃碗、琉璃盘、琉璃璧等,其实中原国家都有制作过。
但比起西域的琉璃器物,始终是差了些,譬如琉璃碗,西域琉璃碗盛了滚烫的热水后能安然无恙,而中原的琉璃碗,很多盛了热水后会开裂。
当然也有中原工匠能做出与西域琉璃碗媲美的作品,但数量太少,所以有钱人家更喜欢西域琉璃器物,但是现在事情出现了变化:西阳王已向周国朝廷进献五彩琉璃配方。
邺城官窑试制的琉璃碗,安吐罗已经体验过,其品质比起西域琉璃碗来,可以说是稍胜一筹,而这不是孤件,是大批量烧制出来的,各种造型都有。
这意味着官窑已经掌握了制作琉璃器物的工艺,粟特人赖以赚钱的货物之中,要剔除琉璃器物这一项了,而安吐罗家族的买卖,贩卖琉璃器物的利润可不小。
按照中原的说法,他们安氏的墙脚,已经被宇文温挖松了,虽然许多粟特人也不知道琉璃器物的制造工艺,不存在被对方挖走工匠的问题。
虽然不至于致命,贩卖西域香药、珠宝同样能赚钱,但商队的收入必然大受影响。
此时此刻,也许在波斯或者扶菻,已经有许多粟特商人满载着琉璃器物启程,沿着数百年间固定下来的商路,向着万里之外的东方前进。
沿途经历无数艰难险阻,忍受各方势力的敲诈勒索和盘剥,翻过葱岭穿过浩瀚沙漠,终于抵达中原时,满怀希望的粟特商人开始向老客户们兜售琉璃器物,结果发现手上的货物已经不名一文。
这样会让人血本无归!
西阳王发疯了么?自己知道琉璃制作的秘密,那就自己赚钱便好,为何要进献朝廷啊!
安吐罗不止一次想起这个问题,他不觉得宇文温疯了,这位西阳王,是他见过的权贵之中,生意头脑最好的人,没有“之一”。
所以,他隐约闻到了暴利的味道。
天下之大,无论是刀山还是火海,只要有暴利的买卖可以做,那么就少不了粟特人的身影。
第九十一章 另辟蹊径
五庄观,某小院内房间里,靠窗的架子上摆着许多排五颜六色的玻璃器皿,有玻璃碗、玻璃茶盏、玻璃水壶等等,有的是透明玻璃所制,有的是彩色玻璃所制。(全本小说网,HTTPS://。)
西阳王宇文温,满意的看着眼前的展示品,身旁的五庄观观主刘杨,正神采飞扬的介绍自己的杰作,当然,他负责的是给玻璃着色这道工序。
其实是画蛇添足,宇文温的玻璃(琉璃)工坊本来就有这样的能力,但那是靠着穷举法不停的试验才试出来的,而刘杨可是用“化学之道”研究出来的。
把不同的金属“熔”进玻璃里面,就能让玻璃“着色”,五庄观的道士们已经对多种“着色”金属有了突破性的研究,所以刘杨现在就是在向宇文温展示研究成果。
废话,作为五庄观的幕后大东家,宇文温多年来投入巨资帮助刘杨研究“化学之道”,刘杨再怎么不通人情,也知道该拿出成果来作为回报。
“大王,分光镜改了许多次,一些金属的光谱也渐渐分得清楚,所以给玻璃着色的办法,也越来越多。”
“黄州总管府地界,各处已开采的矿场之中,已经初步鉴定出一些有用的矿石,足够玻璃作坊使用。。。”
宇文温坐在榻上,示意刘杨对坐,如今是私人时间,所以他不打算摆排场讲尊卑,拿着手中厚厚一本总结报告,他饶有兴趣的边看边问。
五庄观的所谓“光谱分析”依旧很原始,毕竟没有深厚的科学理论做后盾,根本没办法进一步发展,但昔日的炼丹狂魔刘杨能做到现在的这一步,已经是难能可贵了。
勉强能分辨各种矿石里某些金属成分高低,这已经帮了宇文温一个大忙,尤其是玻璃工业,他要想长期大批量制作透明玻璃,就得靠科学的力量。
所谓透明玻璃,当然还是有颜色的,基于高中化学知识,宇文温知道只要玻璃里含铁,那么呈现绿色就不可避免,这也是那个时代普通透明玻璃的特征之一。
他需要尽可能将玻璃弄得无色,这样才能另辟蹊径,找出一条财路来,因为在这个时代,玻璃制品,其实已经很常见了。
所谓常见,指的是对于富贵人家来说很常见,和后世普通人的印象不同,玻璃在中原出现的时间其实很早,后世的考古发现,战国时的墓葬里已经有玻璃制品,许多都是来自于西域。
之所以这么说,那是因为外国的玻璃主要是钠钙玻璃,而中原原生的玻璃是铅钡玻璃,考古发现,战国墓葬里的玻璃制品,越到后期其铅钡玻璃的比例就越大,这说明什么?
说明这个时代,中原已经能烧制玻璃,加上番商从西域贩来的玻璃制品,所以玻璃对于中原来说不是什么极度珍稀的物品,属于常见的奢侈品。
所以许多人死后常以玻璃制品作为陪葬,这些玻璃制品,大多来自于西域,当然中原所产的玻璃制品也有。
这个时代对玻璃制品的称呼是“琉璃”,还有诸如璆琳、流离、琅轩、药玉、陆离、瓘玉等,“玻璃”的称呼,大概要到两宋时期才出现。
世代经商的粟特人,数百年来不断从极西之地的波斯、拂菻(罗马)贩运彩色玻璃制品到中原,富贵人家多少都有玻璃器物,所以“发明”玻璃大赚特赚的套路,实际上施展不开。
玻璃镜是例外,但宇文温想在玻璃上再做其他文章,采取行动之前得分析市场的“消费需求”以及消费者的“消费心理”。
结果分析来分析去,发现大家之所以喜欢玻璃(琉璃)制品,主要是想将其作为玉的代用品,其次是西域玻璃(琉璃)制品质量好。
中原的玉文化源远流长,西域玻璃制品因为看起来很像玉,所以也成了热捧的对象,那么宇文温从中总结出一个很残酷的事实:透明的玻璃制品,其销路未必像他想象中那么好。
比如说玻璃(琉璃)碗,人家之所以买就是觉得这东西像玉碗,摆出来特别有面子,这是最重要的,其他原因都得靠边站。
尤其那些不产玉的地区,玻璃制品很受欢迎,买家是将其作为玉的替代品,那么你做一个透明的玻璃碗拿去卖,让人家怎么装逼?
别扯什么水晶碗,人家要的就是看起来像玉碗,一如后世山寨手机那样,就是要看起来像苹果手机,你搞出八个喇叭的畸形山寨机哪里会有销路。
就是因为这个原因,这些年来宇文温的玻璃作坊一直在推出琉璃制品,全都是五颜六色,看起来像玉,各种高端大气上档次。
但是宇文温不满足,透明的玻璃器物对于有钱人来说没逼格,他就想办法让玻璃有逼格,所以玻璃窗就该上场了。
技术难点有两个:透明,大尺寸平板。这两点就是门槛,可以让竞争对手黯然失色,宇文温烧钱烧出来的配方和工艺,只要不泄露,靠穷举法来试根本就不是短期能够试出来的。
玻璃的烧制原理很简单,二氧化硅熔融后形成玻璃态,但是二氧化硅的熔点超过一千五百度,在这个时代是没办法有效熔化的,所以需要加入助熔剂,与二氧化硅混合后将其熔点大幅降低。
助溶剂里各种金属成分要控制,才能烧制出透明无色的玻璃,这需要基本的科学知识,才能有目的大规模制作出来。
而如何制作平滑如镜的平板玻璃,是另一个难题,宇文温早已解决,用的是锡液面上浮法,但他转让的工艺却低了一个层次,无论官窑还是民窑都是如此。
适应巴水河沙的透明玻璃配方,加上铁板制作小尺寸平板玻璃的工艺,打包优惠价十三万贯,竞拍的前三名有资格购买,买了之后会发现配方用在别处的河沙上烧不出透明玻璃。
透明玻璃,宇文温早几年就能小批量生产出来,但要想低成本大规模上产能,还得另辟蹊径,而实现的过程也很简单:添加氧化锌。
这个时代的冶炼技术,无法大批量炼制金属锌,而宇文温可以,经过不断试验,发现氧化锌作为强力助熔剂,能有效降低石英的熔点,还能增强玻璃的透明度。
所以继假黄金之后,宇文温又找到锌的另一种用法,同样是能够赚大钱,而这种配料,得靠他独家提供。
氧化锌的用量及比例,针对巴水含铁量超高的河沙做了“优化”,这种配方用在别处的河沙,烧出来的玻璃会浑浊,看上去更像是玉。
知识就是力量,宇文温用了一点小把戏,硬是把透明玻璃做成了“黄州特产”,而且必须用巴水河沙才能烧出来,直接断了别处的念想。
这样的透明玻璃不是用来代玉,而是用来做高大上的落地玻璃窗,率先进贡给皇帝变成了贡品,直接提升了逼格,让无数富贵人家有了强烈的购买欲望。
黄州官窑的玻璃产量足够每年进贡所需,而民窑的产量就是拿来赚钱的,这几日各家玻璃作坊的买卖红火异常,宇文温一想到光明的“钱途”,笑得眼睛都眯起来了。
“大王?”
“呃?啊。。。啊哈哈哈哈,刘道长的报告写得不错,不错嘛!”
东家心情好,刘杨觉得机会来了,他斟酌了用词,鼓起勇气说道:“大王,贫道有一个想法。。。”
“什么想法?说来听听,寡人对化学之道一向是大力支持的!”
“呃,贫道在整理收集所得丹方时,发现一个丹方颇有意思。。。”刘杨忽然期期艾艾,宇文温见状不由得好笑:“丹方的内容是什么?”
“不知大王可知道石胆?”
“刘道长,请说重点。”
“咳咳,此丹方名为‘炼石胆取精华法’,所得之物名为绿矾油。”
“绿矾油?”宇文温觉得这名词很陌生,大概是某种液体化学物质,但他对这玩意不感兴趣,感兴趣的是为何刘杨支支吾吾。
绿油油?莫非是美容用品?鬼鬼祟祟的,难不成研究这玩意要花很多钱?或者是有什么不可告人的秘密?
用来做大力丸?回春丹?还魂丹?还是神秘小药丸?
想到这里,宇文温忽然心中一惊:等一下,你不会是在研究春那什么药吧!
心嘭嘭跳起来,巨大的喜悦之情涌上心头:天底下有钱但“无能”的男人多如牛毛,这玩意真要弄出来,我想不发财都不行啊!
刘道长,这绿。。。什么油若有兴趣那便研究即可,寡人能帮上什么忙?”宇文温开始装模作样,毕竟一上来就问用途实在是太俗了。
“大王,贫道已研究许久,发现这绿矾油浓度还是太低,和诸位道友琢磨出了几套办法,想要浓缩。。。嘿嘿。”刘杨说到这里,有些不好意思起来。
“资金不够么?”
“不不不,贫道和诸位道友研究了数年,觉得需要另辟蹊径,特制一些容器方能有效将其浓缩。”
宇文温瞥了一眼刘杨,强忍着肉痛的感觉哈哈大笑:“这些容器是要金银来做么?没问题!”
“不不不,大王,贫道和诸位道友觉得,还是用铅会比较好,当然,耗铅量不是一个小数目。。。”
第九十二章 另辟蹊径(续)
常乐坊,小戏场内正在上演《倩女幽魂》,包厢中的宾客屏声息气,看着幕布上的正邪大决战,传闻中的西阳皮影戏果然精彩,让这些自诩见识过大场面的商贾看得目不转睛。//全本小说网,HTTPS://。)//
安吐罗是例外,他虽然被皮影戏的声乐所震撼,但更感兴趣的是手中的小食,所谓的“爆米花”,他根本无法想象是如何制作出来的。
经商的本能,已经渗入所有粟特人的血液之中,安吐罗是基于本能在琢磨常乐坊的利润点,而这也许是许多人所忽略的。
哪里会有爆米花?安吐罗想不出来,走遍千山万水的粟特商队,会相互间分享各地的奇闻异事,可安吐罗从未听说过天下何处有“爆米花”或者类似的食物。
小食种类有很多,有椒盐饼、椒盐虾、椒盐排骨、椒盐里脊、椒盐藕条等小食,这些东西都有个共同点,就是都有“椒盐”二字,安吐罗在想何为“椒盐”?
这些小食吃起来味道不错,看着精彩的皮影戏,一块接一块的吃,根本停不下来,安吐罗能从这些食物里品尝出花椒的味道,所以他认为椒盐的意思,大概是花椒和盐。
是单纯的把花椒和盐混在一起烹饪食物么?不像,安吐罗回味着花椒的味道,发现这种“椒盐”里的花椒味道更香。
所以这一定是预先经过处理,莫非是用了‘炒’的烹饪技巧?
“安掌柜,莫非椒盐饼不合胃口?”
见着王越发问,安吐罗便直接开口问道:“王掌柜,这椒盐是何物?”
“花椒和盐混在一起炒,那就是椒盐了,不过这有技巧,火候掌握得不好或者炒不好,会弄巧成拙。”
安吐罗一副“果然如此”的表情,看看周围,发现同行们案上的小食都已吃空大半,大概心算了片刻,得出一个惊人的价格:
看完一场戏,这个包厢的消费,怕是不下三十贯钱。
今日请客的是王越,所以安吐罗不知道相关费用具体是多少,但他能大概估算出一个价格范围,而看一场戏消费至少三十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