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北明不南渡-第17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本身的价值无关紧要,关键是可以吸收社会的资金。
正如同后世,债券,房产,比特币一般的存在。
其中夹杂了大量的经济泡沫。
或许很多人都意识到这一点。
但是,凡是持有苦力的人,要么是朱慈的朝廷,要么是民间的富商。目前的态势,绝对不会有人希望奴隶的价格下跌。
这就是当权者的游戏。
正如同那后世的房价一样,房产充斥着大量的泡沫,但掌握房产的资本家,哪怕是倾注全力,也要维持房价的不断上涨。
有钱的人,十几套房子,上百套房子,都不足为奇。
没钱的人,哪怕是一套房子,都要用一辈子的劳动来偿还。
房价不可能下降,因为那牵扯到太多上位者的利益。
宏观调控,没有任何卵用。
如果上位者真的想降低房价,有无数种办法。
甚至只需要一个谣言,一个房价即将崩盘的谣言。
误导那些拥有几十套,几百套房子的投资者大量抛售房产,足以彻底摧毁过高的房价市场。
不过……这对整个社会都没好处,有钱人财富瞬间蒸发,没钱的人需要承受茶米油盐的价格飞涨。
等等。
总之,没钱的老百姓,无论如何挣扎,都仍然逃脱不了替上位者承担风险的命运。
……
言归正传。
当一个个富商,陷入了蒙古奴隶的交易漩涡,把蒙古奴隶当做投资品来投资。
除非他们有着血本无归的打算,不然永远无法从这被朱慈创造的泥潭中拔出来。
并且,深陷进入其中的他们,还会通过更多的关系,拉其他人投入其中。
用无数人的力量,撑起虚高的奴隶价格。
……
相比于蒙古那边正在闹汉灾,建奴这边稍微好一些。
最主要的是,蒙古骑兵固然厉害,但是终究是刚从建奴的魔爪下逃脱出来,整个草原的各大部落都十分的虚弱。
以至于汉灾一爆发,除非一些强盛的部落,小部落根本无力阻挡,只能眼睁睁的看着汉人在草原上肆虐,抱团在聚落里才能获得一丁点的安全感。
建奴这边还算正常。
朱慈的诏书提到过,被贩卖的人中,包括蒙古和建奴两类人。
不过朱慈收购的苦力,却很少有建奴的出现。
这主要是因为最近辽东也不怎么太平,建奴的兵力调动的很频繁,虽然去年被打击到了,但还没惨到蒙古的那种地步。
私人力量还无法形成对建奴的伤害。
最近建奴很不老实。
按照条约,建奴每年需要向大明支付一笔战争赔款。
不过很显然,穷逼建奴是拿不出了,能拿出来也不愿意拿出来。
在他们的想法里,去年之所以被打败,完全是因为他们的皇帝被明政府挟持。
如果正常打,明军根本不堪一击。
袁枢喝着茶,和阎应元商量着什么。“这么说起来,咱们派去催款的人被砍了?”
第四百零四章 一个决定
阎应元,一直是一幅没睡醒的样子,垂拉着这眼神,看起来很没精神。
不时还打着哈欠。
不过,袁枢和阎应元也算是共事很久了,对于阎应元这般的精神状态,也早已习以为常。
这家伙话不多,但真到了该办事的时候,却绝不会含糊。
两人一文一武,相互之间没有上下级的关系,相处的还算融洽。
“这建奴也越来越过分了,竟然敢斩我使者!”对于鞑清不但不交付应该给于的赔款,还斩杀使者的行为,袁枢很不高兴,这就是一巴掌扇在大明脸上,能忍?
“鞑子是不可能再给银子的的。”阎应元淡淡的说道。“派过去人追要也是无益。”
“这个下官也知道。”袁枢叹息道。“但和谈毕竟摆在那里了,如果不了了之,岂不是有损我大明颜面。”
“颜面这种事情,打打就来了。”
虽然阎应元这话说的很随意,但袁枢这么一想,还是挺有道理的。
“这么说,阎总兵是觉得可以出兵教训一番鞑子?”
教训一番鞑子?这说的轻巧,他们手里的兵力是怎么样的,心里没点逼数么。
当初以一小部分皇卫营的的人为主干,重新建立起来的辽东军,主要靠着从辽东复归大明的汉民中招募出来的。
人数只有两到三万人,无论人数,装备水平,训练素质都远远比不过建奴八旗。
守城……勉强,但出城野战,就等于给建奴送经验。
所以,之前就连朝鲜告急的时候,他们也无力从背后袭击建奴。
阎应元虽然没表现出来,但也觉得很无聊,天天在这锦州呆着,建奴最多路过耀武扬威一番,也并没有真的开打。
他只是想自己什么时候能回家看看老母如何了。
不过,如今家国仍然处于危难之中,这小家的事情也只能放在一边。
假如……只是假如,建奴被灭掉,或许就可以卸甲归田了吧。
“出不出击,又不是某人能够决定的,圣上没有旨意,就是外面的建奴都束手就擒,也不能贸然出击,反之,只要圣上有旨意,就是纵然力有不逮,也必须遵从圣意。”
袁枢暗暗点头,对于阎应元这种很听圣上话的行为表示赞赏。
当天就写下了奏章,火速递交给北京的朱慈。
奏章中,说明了建奴斩杀明使的恶劣行为,顺便把阎应元卖了,对朱慈说,阎总兵表示,只要圣上一道圣旨,他立刻亲提大军,给建奴一个教训。
……
接到袁枢奏章的朱慈,完全不会答应袁枢这种作死的行为。
大明,死就死在多线作战。
如今四川的仗还没打完,主力精锐部队还留在四川,去和建奴对抗,简直石乐志。
给袁枢和阎应元的回复,措辞很严厉,让他们无论发生什么事情,无论付出多少代价,一定不能让建奴大军踏入山海关一步!
之所以如此。
乃是朱慈接到四川的急报。
一喜一忧。
喜的是北线主力已经破了剑阁,正在逐步夺取四川平原各处西军城池。
忧的是,东线的秦良玉比朱慈想想的要做的多的多。
原本朱慈的计划,是四面围川,彻底扼杀张献忠的割据实力。
沐王府,和秦良玉只要防守住东边,和南边的关口,等到主力部队入川,配合灭杀西军的残部就够了。
但现在的结果却并没有按照朱慈的剧本来执行。
北线的主力被拖的太久。
而秦良玉为了给北线创造机会,孤军深入川内,吸引西军的大量兵力。
这也是北线能够最终破掉剑阁入川的主要原因。
大势基本已经定了,没了剑阁险关,明军平定四川也只是时间问题。
但石柱就难了。
“贼军自知无力抵抗明军,已经孤注一掷的向东方向突围,忠贞侯又受了重伤,生死未知。苗兵和土兵也节节败退。”巩永固,将收到的军情,一五一十的告诉朱慈,脸上也有着忧虑之色。
“并且……”
“并且什么?”
“并且张献忠放出话来,就算他死,也要打下石柱,灭忠贞侯满门,屠石柱万民。”
“……”
朱慈默默的闭上眼睛。
不禁有些眼角湿润。
说实在的,早在上辈子,听过秦良玉的故事,也无疑不对这样的女英雄产生崇拜之感。
多少穿到万历年间的穿越者,梦寐以求的女神。
不过英雄已经迟暮,但那忠对于国家的忠诚丝毫不减。
而当朱慈以皇帝的视角,看待秦良玉后,更加能够体会到这样的英雄难能可贵。
“朕的失察啊……朕之责啊……”
“圣上……”巩永固看到朱慈第一次露出了不是面瘫的表情,那种悲伤的样子,即使不知为什么,也不由的会被感染。
“朕没想到忠贞侯,会如此性烈,以至贼匪迁怒,为石柱忠民召开灾祸。”
“若知如此,当初便不应向石柱下旨,或许忠贞侯也不会落的如此地步。”
巩永固默默地听着,那些话,似乎只是圣上自言自语,但这样的自言自语,记录下来,就是一道罪己诏了。
并且……这份罪己诏,似乎自责发自于内心。
巩永固,是不好接上什么话,只能继续听下去。
“胡丰主。”
“奴婢在……”
朱慈仰天拂袖,长出一声。“拟旨,进爵忠贞侯秦良玉为忠国公,军阁大学士,其中国公爵禄世袭罔替。”
巩永固在下面听着,也无不感慨。
这秦良玉做女人也是最顶尖了,大明朝第一个女国公,除了她是个女人之外,找不到任何一个,不足以封国公的理由。
军阁大学士也是军系顶封,足以见得圣上对于秦良玉也是足够的优待和肯定了。
做这些,够不够,能不能回报秦良玉为大明所做出的牺牲?
还远远不够。
“巩军辅。”
“微臣在……”
“京城的防务,暂时交给你和谢芳了。”
此话一出,无论是巩永固和胡丰主,都是一惊。
这……是什么意思?
似乎已经呼之欲出。
“圣上……您的意思是?”巩永固似乎还没能完全接受突然的变故。
朱慈已经朝着后殿走去。“忠国公,绝不能就这样没了,石柱的百姓朕也绝对不会看着他们白白的灭亡,他们为大明做的太多太多了。”
“朕身为大明天子,若是仍然能够安居庙堂之上,岂不是无颜面对那些为大明抛头颅撒热血的英魂。”
“意思……还用问么?”朱慈看向那偌大的紫禁城,最终道。“当然是……亲征!”
第四百零五章 御驾亲征
亲征!
当朱慈听说了秦良玉石柱的状况后,已经无法继续安稳的等待四川的结果。
大明内部的动乱,也只剩下张献忠一处,一日不除,朝廷便难以腾出手来解决其他各种问题。
除了感性上,不能眼睁睁的看着石柱的忠民良将为了大明而惨遭厄运,理性上亲征的时机也已经具备。
北边的蒙古人,由于贩奴政策的迫害,已经无法对大明构成致命的威胁。
唯一剩下辽东的鞑清,可能还会做些什么小动作。
所以朱慈严令让阎应元和袁枢,务必盯紧建奴的动向,至少要保证在彻底平定张献忠前,至少不能让建奴再次打入关中。
朱慈毕竟身在北京,对于前线的状况,根本不可能通过简短的塘报,彻底掌握四川的状况。
主力部队深陷四川,强行改变他们的计划路线援助石柱,恐怕并不会带来好的结果。
况且,还有些慢。
京城距离石柱,几千里,这么远的距离,遥控指挥,完全不科学。
朱慈现在不确定,这个时候,秦良玉和她的石柱百姓,怎么样了。
但是,哪怕有一线希望,也不可能放任他们遭受张献忠的屠戮。
一切,必须紧抓时间。
让巩永固,即刻清点皇卫营部曲,而朱慈这个时候,也回后宫,和嫔妃,弟弟妹妹,还有老爹老娘告别。
“哥哥这次出趟远门,你在宫里乖乖的,知道了么?”朱慈捏着昭仁的小脸。
昭仁还有朦胧的感觉,抱着布偶听着朱慈突然要离开,有些惨兮兮的问道。“哥哥要去哪?微婼能一起去么?”
“哥哥也想带着昭仁一起去呢,可是哥哥的皇子公主还留在宫里,你的皇嫂,身体又不好,没人照顾怎么办。”
昭仁似乎很犹豫,撅着小嘴不太高兴的样子,但八岁的她,也懂了些事情,最后还是点了点头。“那好吧,微婼就帮皇兄照顾好皇嫂和哥哥的小孩子吧,哼,哥哥回来要奖励微婼……”
“想要什么奖励?”
“呜。”昭仁翻了翻眼睛,苦思冥想。“没想好。”
……
“噗。”
朱慈去见崇祯的时候,后者正在喝茶,当朱慈把准备亲征,并且从速而行的时候,告诉崇祯的时候。
后者直接呛了出来。
“又要亲征?”
为什么是又……数一数,数一数,不算张家口那趟,之前也就亲征过一次。
不过,哪怕只有一次,也足够让崇祯听着都觉得不可思议的。
他的这个儿子,已经不是一个任性皇帝可以形容的了。
仔细的打量着那和他有着三分相似的面容。
不正常啊,他们这一脉是世祖血系的,怎么整出来的子孙,跟个武宗二世一样。
不过崇祯还是冷静了下来,或许是因为他比较像孝宗皇帝,这样的话,生出来第二个武宗来也并不奇怪了,恩……一定是这样。
四川的事情,崇祯知道的也不多,但相比于鞑清,那些不过是跳梁小丑罢了。
如今李自成没了,朝廷对于张献忠的围剿也进入了尾声。
崇祯虽有疑问,但觉得还没到必须御驾亲征的地步。
只是,作为一个退居二线的皇帝,他已经不能左右朱慈的事。“吾儿若去,且速回便可,江山不可一日无君。”
“朕省的了。”
家里的事情,也就那么多。
当朱慈重新拿起了那把夷狄之灾,许久没有饱饮鲜血的它,在拔出剑鞘的那一刻,朱慈已经仿佛能感觉到它那已经安耐不住的悸动的。
仿佛能够听到心跳,血液沸腾。
当朱慈准备着自己的事情后,巩永固和范景文,两大宰辅,也已经开始按照朱慈的意思置办起来。
京城上下,都感觉到一种和平时不太一样的气氛。
皇卫营之中,一列列士兵,在集结的号角,传遍全营,校官向下属传达了军部的命令,去军库领取配发的装备,准备向城南集结点集中准备出征。
军令传达的还是太过于突然,一些士兵虽然经历过应急训练,但显然还没能完全进入状态。
行速上有些缓慢,校官焦急的呼喊道。
“快快快!这不是训练!”
“重复一遍!这不是训练!”
“你们只有一个半时辰!一个半时辰之后,无法带齐装备,出现在永定门外,一律军法处置!”
倪元璐带人打开仓库,清点其中的粮草。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的意思是,粮草一般都是事先准备好的,在许多时候都是提前运至大军所要经过的粮仓。
等到大军途径时,更容易补给。
但现在似乎来不及了。
内阁初步商量好的办法是,介于他们的圣上,总是想一出是一出,完全不给他们喘气的机会。
所以先派遣朝廷的使者,喝令沿途的郡县,在亲军行经时,以各种办法,筹粮,支应天军,而后由朝廷从京通十三仓,遣粮归还地方。
从朱慈一拍脑袋,准备御驾亲征,到下面的臣民累死累活的准备。
前后用了三个多时辰,总算是完成了集结。
亲征的人数,带的并不多。
朱慈的本质目的,终究是不愿意看到秦良玉这般的忠臣良将落的身死家灭的地步。
所以,和上一次一样,时间就是生命。
目的地,四川以东,湖北以西的的石柱。
考虑到西南多山地,纯骑兵的队伍,开过去就是被人骑。
但对于速度的需求,却不能没有马匹。
好在,只要当过几年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