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北明不南渡-第10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本来正在前面的雷演,已经开始催动马匹,向后方退去,他现在真的有些怕了。

    虽然雷演并不是叛军的真正首领。

    但是,那也是名义上的头头。

    看到雷演后退,更是让其他的将士,内心开始松动。

    以至于花了半天时间,布好的十万人的大阵,此时已经不那么坚决。只要有些风吹草动,都有可能分崩离析。

    朱慈的问话,没人敢于回应。

    那不仅仅是皇帝,更是一个战神。

    现在这个时候,刘良佐和刘泽清都没能敢于前进一步,辽宁皇帝,敢于只带着几千人而来,并非是傻了啊,他那是有实力,有自信啊。

    李自成败于他,几乎无敌的鞑子也在辽宁皇帝手里吃了亏,也正如他所说的那样,辽宁皇帝似乎真的是天命之主,绝对不会吃败仗。

    这样的狠人。

    他们真的能击败么?!

    似乎没有给于二刘更多的思考时间。

    辽宁皇帝的骑兵已经完成了结阵。

    以骑兵排成了墙阵。

    准备进行墙式冲锋。

    目标直指,刘泽清的右翼!

    看起来,刘泽清严阵以待。

    只不过,当朱慈发表完了中二宣言后,密集的骑兵冲锋毫不迟疑的抵达刘泽清部前方时,他的部署依然无法阻挡。

 第二百四十八章 大破十万兵

    朱慈向二刘下战书,并且将动向完全暴露在二刘面前,正是希望获得这样的决战机会。

    实际上当二刘按部就班的排兵布阵于平原之上时,就已经败了一半。

    朱慈的骑兵,在精良程度上或许还比不上蒙古铁骑,但总归已经是百战之师。

    二刘那种连李自成的农民军都怕的队伍根本不值一提。

    朱慈更是排起墙式冲锋,作为最终的碾压手段。

    这种战术,本来是打算留给鞑子的蒙古八旗精锐骑兵的压箱底的大礼包,但是没想到在这里会遭遇叛军,本着减少伤亡,一举将叛军击溃的想法。

    朱慈并没有任何保留的必要,此时将所部骑兵的战斗力完全发挥出来,并且可以在和鞑清正面战斗前,练练手。

    不过,或许是朱慈准备的太充分,又或者是朱慈已经在二刘的士兵心中形成了恐惧。

    刘泽清的部署崩的迅速。

    刘泽清本人所在的中军,直接选择的后撤,生怕朱慈的骑兵撕裂了阵线,顺便将他拿下。

    古代的主将是一个军队的灵魂,正如大多数的时候,主将被斩,足以让全军士气全无。

    就如同方为先被擒拿,他的降部溃不成军一样,实际上,朱慈只需要方为先一个人逢场作戏就够了,他一没,他的降部直接就会溃败。

    不过李岩和方为先做的似乎超出了朱慈的预期。

    方为先不但为了赎罪,主动斩下了自己的手,完善苦肉计,似乎还勾结了一部分心腹,给朱慈送人头。

    将朱慈的计划,完善的相当到位。

    以至于现在的叛军,已经将朱慈彻底当成了无法战胜的天命之主。

    墙式冲锋在集结完毕,就完全等于画蛇添足了。

    当朱慈带队冲到刘泽清部面前时,溃不成军的刘泽清部,只等着被砍瓜切菜。

    “妈的,伪天子干嘛不去打刘良佐啊!”刘泽清大骂了一声,如果说,辽宁皇帝只是个待宰羔羊,他不介意去收人头。

    但现在看到辽宁皇帝的战力实在是有些强,刘泽清已经不去想那么多了,他还没傻到死命一战,给刘良佐当嫁妆的地步。

    “撤退!撤退!”

    撤退命令下达,叛军更是毫无节制的开始玩命跑。

    跑的慢的只有死,相互之间,践踏,北明骑兵的追至,砍杀,加速着刘泽清部的覆灭。

    这一切都被刘良佐和他的部下看在眼神。

    刘泽清显然败了。

    这种败相,和北明军的悍勇,交织在刘良佐的瞳孔之中。

    事实证明,逃跑会被传染,尤其是朱慈的骑兵队列像一把刀子一般,在十万大军之中穿插而出时,刘良佐的部下,亦是不宣而逃。

    他们逃的很快,无法制止,以至于本来也想试着抵抗一下的刘良佐,也没工夫继续呆在这里了。

    看起来气势很强的十万大军,竟然如此不堪一击。

    ……

    戚宗明相信会胜利,只是这一切又似曾相识,那时候曹文诏将军还在,他就经常带着几千人追几十万人玩。

    现在看到圣上亦是如此,那逝去的人事,仿佛又近在眼前。戚宗明不觉间有些泪水,不过很快便擦干。

    面对着十万大军的崩溃,戚宗明觉得可以了,即刻命令侧翼军冲锋,以完成对于溃败大军的最大程度的杀伤。

    这就是单方面的屠杀,明军挥动着战刀长枪绞杀着溃败的伪明军。

    虎口山一役,北明对南明的第一仗。

    辽宁皇帝率领千余人,击溃刘良佐和刘泽清所部总计十余万人。

    一战之下,彻底将朱慈的威名散播华夏。

    如果说对李自成的京城保卫战的胜利是侥幸,如果说攻取沈阳也只是出奇不易。

    但是这一次,乃是力量悬殊的正面战斗。

    含金量或许比不得前两仗,但对于全华夏的震慑作用,也自此开始。

    首先是八天后得到消息的多尔衮,在听说辽宁皇帝击破了南明叛军十万人后,并没有说一句话。

    他只是痴痴的看着军报,呢喃道。“终究要来了么。”

    ……

    孙之獬还护送着二皇子往南京路上赶,当他听说北伐军失败之后,当时就傻在了原地。

    犹豫不决的望着还在苦恼不听的永王。

    “是不是跟错人了?”

    ……

    “北伐军的军情?”钱谦益问道。

    张慎言压着塘报,有些头疼的捏了捏人中。“刘泽清和刘良佐被击败于虎山口。”

    “怎么会?李岩竟有此实力?”钱谦益有所怀疑。

    “不是李岩,是伪天子,从辽东渡海而归,以兵二千大破二刘的十万大军。”

    此话一出,一种文臣交头接耳。

    但无一不被此信所震慑。

    “如今为之奈何?诸位同僚旦有良言?”

    “不若南迁?”有人似乎怕极了朱慈会直接攻到南京,便是提议道。

    “令左良玉入京拱卫!”这个想法也是可以的,左良玉乃是他们的最后王牌,此人曾受东林的侯询大恩,又是一员悍将,应当可以阻挡辽宁皇帝的兵锋。

    “北京还被鞑子围困,伪天子应当不会来南京。”也有人如此说道,似乎也挺有道理。

    但是现在谁又能猜透辽宁皇帝的心思。

    现在他们已经没有退路,既然反了,就必须和辽宁皇帝对抗到底。

    ……

    蜀道难,难于上青天。

    当张献忠听说辽宁皇帝的事情时,已经到了七月中旬。

    “这娃娃皇帝倒是有些意思。”躺坐在龙椅上的张献忠饶有兴致的听着手下的军报。

    酒色过度的他打了个哈欠,最近肾用的有点多,完全没有力气,这才闲着没事,来听听早朝。

    他也是皇帝了呢,总该表示一下。

    一上朝,就听说了辽宁皇帝不但破了沈阳,还以少胜多的干翻了百倍之敌,着实吓人。

    这个时候,张献忠想到了一个人。

    他的二儿子李定国

    作为武将之首,张献忠对于李定国的实力还是很信任的,尤其是去年全歼三万白杆兵的战绩,连他都极为吃惊。

    “定国,说说看,如果你遇到了那娃娃皇帝,能赢么?”

    张献忠看向下面的李定国问道。

    李定国抬起了头,皮肤略黑,瘦高的身形,微微的露出雪白的虎牙,咧开罪微笑道。“或可一试。”

    注:此时李定国不叫李定国,为了方便书写,仍以李定国名,特此声明。

 第二百四十九章 南北抉择

    “陛下,如今云贵仍心向明朝,实为我朝心腹大患,明廷北有鞑虏之难,南方亦有叛乱,不若趁此机会收取云贵,则大势可定。”

    说话的是孙可望,乃是张献忠的大义子,也是大西军中的文臣之首。

    此次朝会上,同时主张趁着明朝内外交困之际,趁机扩大地盘。

    张献忠饶有兴致的听着,呶了呶嘴,对李定国道。“定国你怎么看?”

    “儿臣以为不可。”李定国想了想道。

    “为何?”

    “昔日秦赵之仇不共戴天,然匈奴为祸则罢战言和,今明廷与我大西虽为敌人,却同属汉家,鞑清入关,我朝又怎能趁火打劫,以为不耻,云贵可取,却待鞑清退却之后,方可。”

    李定国的话,还是获得的一些人的赞同,许多大西将领的内心深处还是有些愤青的。

    纷纷表态,现在真不是对明廷用兵的时候。

    张献忠是无所谓,无论是打不打明廷,都无所谓,当他的后宫已经充实,美女多的根本日不过来的时候,那原本的进取心早已荡然无存。

    能不能统一天下,根本不重要,重要的是他喜欢这种纸醉金迷的生活。

    当下按照大部分人的意思,拒绝了孙可望的提议,而在这个时候,孙可望的内心,渐渐滋生出了对于李定国的嫉妒和愤恨之心。

    还只是个苗头并没有表达出来。

    李定国却不知道这些,他做人很爽快,听从命令,服从指挥,有什么,说什么,仅此而已。

    当这一天的早朝散去之后。

    李定国像往常一样,牵着马返回家中。

    成都,在经历了战乱之后,已经没了当时的繁华,哪怕是作为大西的都城,都有些寒蝉。

    到处是沿街讨食得乞丐,和衣衫褴褛的百姓。

    几个士兵踹开了一间民舍,从中拖拽出了一名年仅十四五岁的女孩,女孩的父母哭喊着想要夺回来,只是面对着穷凶极恶的大西军,却根本无能为力,很快就被放倒在地。

    李定国路过的时候。

    那几个士兵恭恭敬敬的行礼。“将军。”

    “怎么回事?”李定国问道。

    “回将军,陛下下令,后宫宫嫔尚缺,命我等在民间网罗民女。”

    李定国听后叹息一声,如果是张献忠的命令,他是管不了的,摆了摆手让士兵们带人离开。

    他能做的似乎只有走到那伤心的那家人面前,丢下一些银两而已。

    “家国何日兴啊。”

    ……

    刘良佐和刘泽清的部署,已经溃散,剩下的便是追逃和收拢残部。

    戚宗明在见到了朱慈后,不得不提醒道。“昔日曹文诏将军,孤军深入,以至兵败身亡。今我军虽大胜,亦不可追之过猛,反受其围。”

    朱慈点头,同意了戚宗明德看法,有时候可以彪起来,但有时候也需要谨慎,张驰有度,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况且,此役的结果,已经非常圆满,几乎每一个骑兵营将士的手中都抱着一两圆滚滚的头颅。

    仅被枭首的叛军就已经达到了二三千人,而实际上此役斩杀的敌人,达到了万余人之多。

    余者溃散,或是寻找他们的将军,或是直接放下武器投降。

    方为先被放了,朱慈准备给他颁发奥斯卡金像奖,作为他的奖励。

    “方将军,朕暂封你为山东总兵,负责收拢此战降卒,编为一军,留为后用。”

    “臣遵旨。”方为先得令而去。

    ……

    刘良佐和刘泽清两人,在败退之后,沿路收拢着残兵败将,原本的十万大军已经荡然无存,经过一番努力,也只剩下四万多人。

    十万大军都无法和辽宁皇帝的几千人对抗,更别说现在只有四万人的败退之师了。

    面对着辽宁皇帝的强势,似乎只有固守一途。

    但是当他们没有及时滚回南方,让路的时候,就已经注定着他们的灭亡。

    当时,朱慈向困守的二刘军中传达了消息。

    凡是愿意献上二刘首级者,加世袭锦衣卫,黄金百两。

    也就是第二天,军心不稳的刘良佐部发生了兵变,刘良佐被杀,余部向朱慈开城投降。

    闻之此讯的刘泽清部生怕步了刘良佐的后尘,紧随其后的向朱慈投降。

    收降还是很必要的,北方的战事,似乎还在继续,即使能够打败鞑清,朱慈的军队也将付出极为惨痛的代价。

    这个时候,兵源的补充非常关键,此时还没有时间编连新军,朱慈只能试图将老式的军队,通过各种提升士气的手段将他们的战斗力最大化。

    二刘的士兵,质量确实不行,要不然也不会败的如此彻底。

    军纪涣散,训练不足。

    打顺风仗,还勉强能用,只要一有硬仗,肯定直接崩溃。

    当然最主要的是,如何受降的问题,想要让原本效忠于刘泽清和刘良佐的人,彻底变成效忠于自己的士兵。

    首先要做的是,干掉首脑。

    刘良佐已经没了,剩下的刘泽清,明面上是不能杀的,天下没平,擅杀降者,接下来很难再让别人投降了。

    所以朱慈给他个闲职,抽走了他的兵权。

    不过没几天之后,似乎听说刘泽清落水染了风寒,然后就死了。

    许多人怀疑……是不是辽宁皇帝给阴死的?不过在看到辽宁皇帝给他举办了葬礼。

    似乎不像啊,圣上看起来很伤心的样子。

    这样的行为,让二刘的降部,基本满意和倾心。

    至此之后,山东叛军之乱,已然平息,全境再次重新处于朱慈的掌控之中。

    山东实在是非常关键,在这个地方,无论是北上干鞑子,还是南下撸东林,都没有任何阻碍。

    只是当大军到达济宁的时候,朱慈现在面对的抉择是北上,还是南下?

    北边是鞑清,京城危在旦夕,不知道什么时候会被破城,或许已经破城了,只是还没收到消息。

    南边是东林。

    永定二王被掳去南方,虽然没有性命之忧,但是谁知道东林的那些孙子,会不会利用永定二王,做一些文章。

    路上朱慈就在想这个事情。

    直到济宁的时候,南边有人传来消息。

 第二百五十章 昭仁和宁槿

    来信的是路振飞。

    时任淮扬巡抚,兼漕运总督。

    路振飞,朱慈倒还记得,他也是能坚持抗清,不士二主的好孩子。

    “璐王恬为监国,实乃钱张之流傀儡,大明伦序当在圣天子,南京宵小,不过跳梁之辈……”

    路振飞在信中阐明了自己的立场,坚持一个大明的原则,强烈抨击了东林党人的卖国途径。

    是可忍孰不可忍。

    同时,路振飞,也解释了他在南方的处境,南京之中,不愿意就范东林者,还是有很多的,只是东林仗着武力的原因,强行胁迫南京官员跟从。

    不合作的人,基本都被构陷下狱。

    以至于民怨沸腾。

    路振飞因为手握万余团练乡兵的缘故,东林们没有敢于动他。

    但是他也没有能力打下南京。

    所以路振飞写此信的目的,大概是告诉朱慈,只要他南下,南京城内愿以为内应着,多不胜数。

    实际上,朱慈也在想,南京虽然是东林的大本营,但是南京只有东林的人,齐党,楚党,浙党,阉党在南京还是有一定力量的。

    他们互相厮逼,如何会让南京恶化到这种地步。

    现在看来,大概是因为当初在京城,干的人太多,抄家灭门所带来的恶劣影响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