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汉末高顺-第8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经过这次骑兵冲杀,黄巾军人员伤亡惨重,至少在万人以上,虽说对数量庞大的黄巾队伍来说不算什么,但是此举却沉重的打击了黄巾军的信心,原来他们在正规军面前如此不堪一击。
渠帅卜己对此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意识到黄巾军的战力太差,以后对官府的正规军不能硬碰硬。
城头上的官兵士气高涨,兴奋的呐喊助威,他们对守卫城池充满了信心;黄琬等人大赞幽州官兵。
从临淄城到北海国仅有百里之遥,出了黄巾军的包围圈之后,骑兵停止前进,寻一河边稍事休息,然后下午慢慢赶路,保持体力,明天达到北海国便可。
北海国康王,最近生活在恐惧之中,被几万黄巾贼围城,虽说他们没有进攻,可是切断了城内与外界的联系,导致负责守城的官兵士气低迷,无人敢出城做战,若长此以往,城池非破不可。
这种煎熬的生活,他已经忍受了一个多月了,若是持续下去,不等黄巾贼被消灭,他就先崩溃了。
五月初二,萎靡不振的康王突然感觉地面震动,城外传来冲天的喊杀声,他认为是贼人开始攻城了,吓得他腾的一下站起身来,脸色蜡白,手中的漆碗“咣”的一声掉在地上,两眼呆呆的望着城门的方向。
若城被攻破,首先惨遭毒手的便是他们这国王和城内的各级官吏,然后才是那些士家大族。
仔细的倾听,喊杀声先是从城南传来,逐渐向东,又像北,半个时辰的时间,喊杀声又传到城西,绕城一周。
在康王还在迷惑的时候,国相朗朗跄跄的跑进王府,一边跑还一边喊道:“大王,大喜!大王,大喜!”
“何喜之有?”康王的脸色有些缓和。
“大王,来救兵了!正在城外与黄巾贼厮杀。”
“哈哈哈,终于来救兵了,陛下没有放弃寡人。”康王张开双臂,仰头大笑,笑的流下了眼泪,也可能是激动的。
国相建议道:“大王,请更衣,然后迎接援军。”
国王虽然没有多少实权,但是身份高贵,国王出场,以示礼节隆重。
“哈哈,好,好,寡人险些贻误大事了。”
等康王和国相、长吏等人登上城墙,发现城外一片狼藉,一支骑兵,如一股黑色的洪流,席卷整个黄巾营地,所过之处,只留下一地的残肢断臂。
黄巾贼被杀的四散逃离,跑慢者瞬间便丧身在骑兵的长矛之下,被随后的骑兵践踏成泥。
康王疑惑的问道:“何处来的援军?”
“大王,肯定是陛下派出的,待他们进城后,一问便知。”国相辨别不出援军的来历。
康王非常高兴,大喊道:“开城门,迎接援军。”
其实康王如此已经是越权了;不过那些士兵早就等的急不可耐了,现在出去就是白捡战功,哪管命令合适不合适?
相国见群情激奋,不好阻拦,只好顺势而为,同意他们出战,迎接援军。
康王非常激动,亲自击鼓助威。
有了昨天的冲杀经验,今天各部曲各屯间的配合更加娴熟,队列更整齐,战果更丰硕,杀的黄巾贼胆破心寒,无人迎战。
相国心惊,这是何处来的援兵?即便大汉羽林郎也没有如此高的战力,几千骑兵便杀的几万黄巾贼血流成河、溃不成军、四散逃离,北海之围轻松解除。
城上的士兵,大都是城内各家的家丁和城内的青壮,见此情景,相互拥抱、喜极而泣。
更多的人随着康王的鼓点,大声的呐喊,为城外奋勇杀敌的骑兵助威。
城内部分胆大的官兵士气大振,杀出城门,跟在骑兵之后,追杀逃跑或受伤的黄巾贼,城外的黄巾军更加恐惧。
一场痛快淋漓的大战,北海之围顺利解除。(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166章卜己败逃
(全本小说网,。)
感谢书友:林子和孤独想有爱的打赏,谢谢打赏。
谢谢每位跟读和订阅的书友,谢谢您的支持!
。。。。。。。。。
黄巾贼四散逃离,北海国安全了。
康王率领北海国军政官员迎援军进城。
北海国的民众在城门口列队欢迎。
房良在城门前下马,向康王行礼:“护乌桓校尉府军司马房良,见过大王。”
不仅战功赫赫,且这么懂礼数,康王非常高兴,国相和长吏等人也非常满意。
康王笑道:“哈哈,房司马毋须多礼,快请诸位有功将士进城歇息。”
随后各军政官员和各大家族的族长皆上前与房良见礼,房良表现的不亢不卑,得到众人的一致好评。
当天中午,在军营内杀猪宰羊,盛情款待援军官兵。
康王和相国在王府设宴为房良接风洗尘。
第二天,康王亲自到军营犒军,带来了大量的肥羊、粮食、金钱等物资;第三天各家族族长至军营犒军。
休整几日,房良准备出发,希望尽快扫除青州的黄巾贼。
这几日他一直在思索对策,东莱郡范围地域广阔,且大多是丘陵地带,他这点骑兵,很难把黄巾贼全部消灭,与其如此,不若先清除临淄城周围的黄巾军,只要把领头者驱离或者斩杀,则青州黄巾便会一哄而散。
经过骑兵的两次战斗,他发现野战中黄巾军实在是不堪一击,若连续用骑兵攻击他们,则不用多次,黄巾贼便不敢继续在青州为非作歹了。
为此,房良决定明天返回临淄,利用骑兵与黄巾贼周旋。
五月初八上午,房良带领骑兵从临淄城的北边杀来,冲进黄巾军营地,开始又一轮的大肆杀戮。
黄巾军没有吸取上次的惨痛教训,依然如故,防御没有任何的提高和改善。
房良带领骑兵从北门杀到东门,又到南门,最后杀到西门。
城外的骚动和呐喊声,惊动了城内的守军,徐晃登上城墙,惊讶的发现房良又杀回来了,且正在敌军营内杀的兴起。
徐晃见黄巾军人多势众,怕房良有失,忙令士兵鸣金,招房良带兵返回,打开西门,迎骑兵进城。
房良归来,徐晃感觉身上的压力骤减。
说明情况之后,徐晃非常积极,这次出来后他还没有立一点战功,希望明天由他带骑兵出城作战,并建议连续作战几日后,便可带所有步兵一起出城,彻底消灭城外的黄巾军。
与房良的想法不谋而合,两人顺利达成一致意见。
现在城内非常稳定,黄琬等人把军事方面全部授权给房良和徐晃;且对方已解除黄巾贼对北海国的围困,现在连续两次打的黄巾贼损失惨重,相信用不了多久,临淄之围便解除了。
第二天徐晃带领骑兵出城冲杀一阵,感觉非常爽。
房良在城头观战,感觉这种办法虽然对黄巾军打击很大,只是黄巾军人数众多,每次杀戮的人数只占很小的比例,短时间内不能彻底将他们消灭;房良相信,若是天天如此,黄巾贼早晚会崩溃的。
渠帅卜己非常苦恼,敌人骑兵不是他们能抗衡的,每天都给他们造成惨重的伤亡,很多人已经不辞而别了,甚至有小股人员成队离去;若不是每日还要源源不断的人来投靠,他早就该跑路了。
最终,他想出了一个办法,发动所有的黄巾军连夜挖掘战壕,由于经验欠缺,他们在城外横七竖八的挖了多条壕沟,深浅、长短皆不相同,把城外分割成许多独立地块,使得骑兵不能顺利冲锋。
第二天,房良等人接到消息,上城头观看,见城外的情景,心想,黄巾军中也有能人。
见战壕果然有效果,敌人的骑兵没有出来杀戮,黄巾军士气大盛,很多人自发的开始挖掘战壕。
房良决定不能再等了,不能太仁慈了,必须用火攻,给黄巾军一次惨重的打击,彻底解除临淄之围,好尽快消除青州的黄巾军;否则等黄巾军的战壕全部合拢后,他的骑兵就失去了用武之地,被彻底的围困在了临淄。
当晚,房良与徐晃商量火攻之策,徐晃也感觉火攻有失人道,不过却是最简单直接的办法,最终选择支持房良的决定。
两人又合计详细的计划过程,完善每个细节,力求计划完备。
五月十二日,一早,临淄城内将士四更起床就餐,做好出击准备;每门留一曲步兵守城,剩余步兵全部出城作战。
黄琬等人对房良的反击计划非常激动,早早的起床,与刘承等人一起登上城墙,准备观看、击鼓、助威。
到4点钟,天已微亮,房良等人做好了作战准备。
徐晃带领所有骑兵率先从西门出城。
骑兵在前,步兵在后列阵。
随后,骑兵分成两股,由徐晃指挥,绕过壕沟,径直向西,包围渠帅卜己的大营。
渠帅卜己的大营处在西门之西,远离城门,相距在5里以上,被众多的黄巾众包围在中间;骑兵连续几次冲锋,都没有伤及其核心力量。
步兵在房良的带领下,紧随骑兵之后,冲入黄巾营地。
以高级步兵为前锋,随后是初级步兵和刀盾兵组成的一个辎重部队,再其后才是招募步兵;高级步兵选择的兵器是环手刀和小盾;辎重曲前边是大盾,随后是长枪,再后是弓箭手。
骑兵把渠帅卜己的直属部队与其它黄巾贼隔开;后边的步兵开始向渠帅卜己的营地发射火箭,几百弓箭手每人射出十多支火箭,周围大量的茅草棚被点燃,整个黄巾营地的火灾迅速蔓延。
以前城内的骑兵出来最多冲击一圈后就返回城内,今天骑兵反常的带领步兵攻击渠帅的大帐,渠帅卜己都被打了一个措手不及,更何况其它黄巾军了。
黄巾军的草棚,作用是为黄巾军遮蔽白日毒辣的太阳,被晒了这么多日,所有的棚草已是非常干燥,遇火即燃。
尚在睡梦中的黄巾军将士被突如其来的打击惊醒,随之,便对营地的熊熊大火产生了恐惧,开始四散逃离。
房良所带步兵没有管其它外围零散的黄巾贼,而是一路猛攻渠帅卜己的直属部队;加上徐晃的骑兵从南北两侧夹击,利箭不断射入营内,造成渠帅卜己的直属部队伤亡惨重。
眼看大势已去,无力抵抗官军的进攻,渠帅卜己命令向西撤退,由于后有骑兵追击,黄巾军不断撤退,被迫不断留下人员断后,而负责断后的人便是被舍弃者,使得他们斗志全无,很快便被击溃。
徐晃不急不慢的追击,使得黄巾军兵败如山倒,慌不择路的继续向西溃逃。
房良留下高级步兵和辎重兵接受渠帅卜己的大营,其它官兵去追杀四散逃离的小股黄巾军。
在这种情况下,以部曲为单位,步兵迅速散开,开始争抢战利品、首级等,这可是他们战功的依据;所有的部曲忙的不亦悦乎,每个部曲都收获颇丰。
现在远离根据地作战,房良没有下达投降不杀的命令,否则俘虏了也是累赘,还不如多收割一些战功合算。
站在城墙上的众人,直感叹骑兵和烈火,乃打击黄巾军的利器。
房良却在忙着接受渠帅卜己的战利品;黄金等贵重物品装入戒指,粮食、铜钱等物品登记后封存,这将是幽州军的财富。(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167章转变思想
(全本小说网,。)
顺利解除黄巾贼的围困,黄琬等人已是感激不尽,没有人不开眼的想动房良的战利品。
随后是隆重的庆祝盛宴。
黄婉、龚景和刘承等人最为高兴,胜利解围,则他们保住了官位和王位,或有再升一级的可能,只是现在道路被阻,无法向陛下请功。
几十万黄巾军被击退,主力撤往济南国,更有大量的小股黄巾分散各地,若不及时处理,必将酿成大祸。
为此,房良决定让徐晃带领骑兵扫荡齐国、北海国和东莱郡各县,打击所遇到的黄巾军,就当是练兵了,最好把他们全部驱赶去徐州。
而房良计划在临淄募兵,他越来越感觉现有的兵力不够用的,正好缴获了渠帅卜己的大量钱粮,可以用之扩大部队的规模。
黄巾军的破坏性,最大的一方面是破坏了生产秩序,使得广大农民成为流民,导致无人耕种,土地荒芜。
临淄城解围之后,首要的问题便是安置灾民,收拢流民,否则在饥饿的驱使下,更多的人将被迫加入黄巾军。
黄琬等人很明白这个道理,可是安置灾民和流民,需要大量的钱粮,单凭地方官府无力承担。
房良提出招兵的建议,立即得到黄琬等人的支持。若房良招兵,只要有一人参军,则其家庭便能稳定下来,靠士兵的薪俸,能维持其家庭成员坚持到秋季收获。
不说整个青州,单是齐国,黄巾退去之后,所有的土地皆已荒芜,大部分土地都成了无主土地;像北海国、乐安郡等地,情况更加恶劣,黄巾军过后,人员流失严重,即便有粮食都难以招募到耕种者。
为此,龚景决定,若一人参军,可租给其家庭成员每人十大亩的无主土地,每年只需缴纳三成的租费,算是对幽州军前来支援的报答,也是为了维护地方的平稳。
双方一拍即合,迅速行动,早一天招兵,便能早一天招募人员进行耕种,今年或许多少有些收成。
随着齐国和北海国的局势慢慢稳定下来,官府加强了对这两地的控制;房良又从这两地征募步兵3200多人,骑兵600多人,每位官兵,先发粮食十石,作为安家费,使得近四千家庭获得了生活保障,并租赁到廉价的土地,开始了生产自救,在耕地里钟上了粮食,希望今年还能获得一定的收成。
让房良暗自庆幸的是来的时候所有的合成人都是骑马来的,现在正好用这些马匹扩充骑兵。
这些人皆对房良感激不尽,这等于挽救了他们的家庭。
不过更多的人却无法自存,即便是官府分给他们粮食,也没法坚持到秋收。
鉴于缴获的粮食和铜钱还有大量的剩余,房良又想出一策,允许骑兵和从幽州跟随来的步兵,凡是未婚者,皆可从青州娶一老婆,他会给每位结婚者送2贯铜钱和20石粮食做贺礼。这样做既能解除幽州军中单身者的个人问题,又能挽救一部分青州家庭。
黄琬对此大力支持。
此举不仅获得了青州百姓的支持,更获得了官兵的认可,幽州军的待遇真好,不仅薪俸高,军队将领还帮助士兵娶媳妇。
此后,发生了三件事情,让房良感觉气愤,却又无能为力,只好立即写信向高顺汇报。
第一件事情是在临淄城躲过一劫的士家大族,向无地且无任何生产工具和资产的流民发放高利贷,让他们租赁官府的土地,到秋后偿还他们的借贷,不过月利高达一成,若此,房良计算过,除去税赋,秋后的产出还不够交还高利贷的,到时候他们只能被迫再次走上起义暴乱的道路。
且这些人借出铜钱,却大幅提高粮食的价格,让房良更加愤怒。
第二件事情是那些幸存的士家大族,利用与官府的良好关系和庞大的财力,只花少量的钱财便从官府手中买到大量的无主荒地,然后雇佣流民耕种,让房良有种为他人做嫁衣的感觉。
不管如何说,第二种事情,双方还算互惠互利,让更多的流民安定下来生活,不至于饿死,还能说的过去;第三件事情却让房良难以接受,更多的流民在无依无靠之下,被迫卖儿卖女,甚至�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