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汉末高顺-第7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高顺笑道:“你们是愿意留着小命呢?还是愿意上战场冲锋陷阵?若你们水平不足,冲锋的时候则会有性命之忧,若你们临阵退缩,则会被军法从事,同样小命不保;战场不是儿戏,希望你们慎重考虑。”
赵浮早就看有些人不顺眼了,现在有太守支持,心里有了主心骨,便说道:“咱们军队仅有几千人,而仅下曲阳城便有十多万的黄巾贼,且从其它各地还有黄巾贼源源不断的到来,想象那黑压压的人群,咱们这点兵很快就被黄巾贼包围,那恐怖的场面,不知道多少人会被吓尿裤子。太守命令不适合从军者退出,这是为大家好,不希望大家丢掉年轻的小命;现在退出还来得及,要是到了战场再退出,则是逃兵,军法从事。”
高顺暗道,赵浮不错,这么快就明白他的意图了。
大家听了赵浮的劝告,一半的人选择了退出,高顺也没阻拦,让他们离去,然后让李强和赵浮去对现有的义军进行选拔。
最终有300多人符合骑兵要求;1200人符合步兵要求;能选出1500多人,高顺已经非常满意了。
配备3名初级武官任骑兵屯长,又调来2屯骑兵,凑够5屯,归赵浮率领。
程奂任步兵军司马,分为3个部曲,3位初级武官任步兵军候,每位步兵军候带领4个步兵屯;伍长、什长、都伯和屯长通过竞争获得。
对那些被淘汰掉的义军,补发薪俸之外,每人发一石的粮食,然后把他们遣散回家。
高顺命令军队到城外军营驻扎训练,并把所有的物资也转移出城。
回答城外的军营,扎营之后,对新增军队进行换装,骑兵都伯和步兵屯长配两裆铠,其余人员配皮甲;对战马也进行了甄别,不适合继续做战马者,被转移到辎重队做挽马。
高顺送赵浮和程奂每人一匹优等马,每人一身明光铠;激动的两人立即拜高顺为主公。他们来到城外军营的时候,便震惊于高顺军队的强大,早就有拜主之意,此时拜主,不过是顺势而为。
晚上,中山国国王在王府给高顺接风洗尘,高顺送其一坛美酒答谢,宾主尽欢。(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148章苏双拜主
(全本小说网,。)
随后两天,高顺和李强在军营内练兵;把关羽和张飞派去消灭常山国的黄巾贼,并顺路消灭中山国南部几县的零散黄巾贼;希望他们受到打击之后向下曲阳等地集中。
由于有了强大军队的驻守,中山国的形势非常稳定,当地的商业贸易不仅没有受到影响,反而因为外来人口的增多,商品销售量大幅提高。
苏双和张世平两人不仅在涿郡开设了粮店,连中山国也开设了多家粮店。
由于黄巾贼的影响,他俩暂时没有接手美酒的生意,正好把买酒的金钱用作扩大粮店的本金,在中山国各县都开设了一家大型的粮店。
根据高顺的安排,让其低价倾销,使得销粮食售量大增。
而中山国毋极县的甄家便是冀州最大的粮商,储备了大量的粮食,本想趁黄巾贼作乱,粮食短缺之机,提高粮价,大发横财,没想到苏双低价售粮,打破了他们的赚钱计划。
开始的时候,甄家只是认为张双等人仅仅为了开业拉人气才会低价售粮,不会坚持太久,没想到一个月以来,价格非常稳定,销售量非常大,导致甄家在中山国一升粮食都卖不出去,非常恼火。
甄家有自己的商业情报系统,很快查出苏双等人与高顺有密切的联系,这些粮食都是从幽州而来,而幽州的粮食来自于上谷郡和代郡两地,无论如何与高顺都有脱不了的干系。
现在高顺又获得了巨鹿郡太守之位,那以后巨鹿郡以及周边的粮食价格肯定也会猛烈下跌,那么,他家储备的粮食便很难销售了,将承受巨大的经济损失。
其他商人早就得知苏双和张世平两人靠上高顺之后才迅速发展,现在高顺到达中山国,是所有商家交好高顺的机会。
任何年代都不缺乏精明的商人。
中山国的众商人们合计之后,前去拜访苏双和张世平,商谈犒军事宜,这是他们接近并交好高顺最合理的机会。
苏双和张世平感觉到了巨大的压力,若是这些商人皆与高顺交好,那他的利益就受到严重损害。
苏双为了先稳住大家,提出先去拜访一次高顺,看其态度后再与众人协商,众人不知道他的打算,便同意了苏双的意见。
在众人离去之后,苏双和张世平商量很久,若没有高顺的支持,他们两人的实力无法与这么多商人对抗,甚至会被他们联合吃掉;若让高顺选择,为了利益,他肯定希望与更多的商人做交易。
若不想失去高顺的支持,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拜高顺为主公,把他们的利益与高顺的利益紧密捆绑在一起,然后操纵这些商人,为高顺赚钱,他们也会赚取稳定的收益。
四月初九上午,苏双和张世平来的高顺军营,见到高顺立即拜曰:“拜见主公,请主公收留。”
高顺一惊,历史上苏双可是没有拜刘大耳朵为主公啊,忙问道:“苏东家,张东家,快快请起,你们是不是遇到什么困难了?”
苏双又拜道:“请主公收留!”
高顺笑道:“苏东家,咱们以前的合作的不是很好吗?若不说出合理的理由,我怎能随便决定?否则传扬出去,外人还认为我高顺品德有污,净做落井下石之事。再说了,要是你们拜我为主,对你们的商业影响可是很大的。”
苏双见高顺有误会,忙解释道:“主公,世道混乱,我等小商人很难独存,与其如此,不若投入主公门下,为主公效力。”
高顺对他的回答不甚满意,说道:“苏东家,我对大小商户一视同仁,不会歧视任何人,若你们有什么困难,只要在合理的范围内,必尽力相助。”
见高顺如此说,要是高顺对所有的商户一视同仁,那他们以后的商业机会便非常渺茫,这更坚定了苏双拜主的决定。说道:“双没有遇到困难,只是商人不管挣多少金钱,地位依然低下,为子孙后代着想,不若投身主公,像益德一样,争个好前程。”
见两人如此执着,且高顺正好缺乏优秀的商业人才,若有两人的加入,对他目前有很大的帮助,于是便说道:“那好,既然两位如此执着,顺就接受你们的请求,不过有一点要求,那就是对我绝对不能隐瞒和背叛。”
苏双和张世平大喜,忙说道:“拜见主公,永不背叛。”
“好,起来吧,坐下说。”
“是,主公。”两人起身,坐到高顺的下手。
高顺说道:“任何官府都不会喜欢商人做大,商人最大的不足是不事生产,见利忘义,囤积居奇,目光短浅,这会严重危害社会的稳定,所以官府才一直打压商人,且贬低商人的社会地位。既然你们已经拜我为主,那从此你们必须停止一切家族商业,否则会公私不分,且对其它商户不公。”
两人有些失望,不过刚拜高顺为主,不好反驳,只好忍痛说道:“谨遵主公之命。”
高顺继续说道:“我决定任命两位为我的商业总管,张东家专门经营我在幽州的买卖,苏东家专门经营冀州的买卖;为拟补你们的损失,每人可在所管辖的买卖中占半成的分红。”
两人大喜,即便占半成的分红,也比他们当前的收益大很多,忙拜谢道:“谢主公赏识,绝不负主公所托。”
“现在还不急,等平定叛乱之后再上任,现在回去处理一下家务事。”
苏双决定道:“主公,我等暂无家务事,现开设的几处粮店,皆献于主公,可正常经营。”
高顺想了一下,现在还是以稳定为主,便说道:“那好,继续经营粮店,继续低价售粮,让更多的人能买的起粮食。”
“是,主公。”
随后,苏、张两人以高顺的利益为重,积极组织各商户捐款犒军。
高顺收到黄金便达到近千金,隆重设宴招待诸位商人;高顺没有插手中山国的事情,一切照旧。有些商人高兴,有些商人却非常愤怒,比如甄家,捐助200金,却没有达到交好高顺的预期目的。
而高顺对甄家也非常不满,别的商家都是东家亲来,或者派出家族最得力后辈前来,而甄家虽说捐助很多,却只派了一位管事前来,让高顺感觉被轻视了,本来想交好甄家的冲动暂时被熄灭了。(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149章张宝之忧
(全本小说网,。)
最近,驻守下曲阳城的黄巾军地公将军张宝愁的夜不能寐。
派去幽州的渠帅程志远以及他的5万多大军全军覆没,据几个逃回来的信徒言,幽州骑兵的装备精良,战斗力非常恐怖,绝非黄巾军能抵抗的。
5万多人连半个时辰都没能坚持下来,便全军覆没了,让张宝感到心底发凉,再也不敢派大军北上了,并祈祷幽州军不要过界来攻击他们。
稳定了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随后传来的消息却让张宝寝食难安,幽州军驻扎在中山国练兵,且派出精湛的小股部队,不断打击到河间国和常山国征粮的队伍,使得很多征粮队有去无回,吓得现有人员也不敢外出征粮了。
大量安平国、常山国、中山国的太平道民众向下曲阳聚集,已经达到十几万人,可是粮食却没有带来多少,粮食消耗的非常快,长此已久,黄巾军必将不攻自破。
更坏的消息不断传来,河间国已恢复官府对各县的管辖,黄巾民众被一扫而空;中山国再无黄巾民众存在,不是逃回,便是被杀;渤海郡郡治南皮已被官府夺回,开始向各县黄巾军发动进攻,逐渐稳定了渤海郡的局势,黄巾军已无生存空间;常山国的黄巾军,也遭受到很大的打击,要么被杀,要么逃回,不能逃回的也流落到山区为匪,或者向南转移了。
张宝苦于无策,便写信一封,派人送给天公将军张角,寻求对策。
大将周仓建议道:“将军,既然官府不让咱们活下去,不若与他们拼了。”
张宝自嘲道:“呵呵,他们兵强马壮,且以骑兵居多,咱们败了,逃脱不掉他们骑兵的追杀;要是他们败了,咱们又追不上他们,如何拼命?”
高升建议道:“将军,要不咱们回去,与天公将军汇合?”
张宝摇摇头,反对道:“咱们有十多万人,如何转移?估计刚出城,他们便已得知消息,不等到达巨鹿,便被他们的骑兵追杀殆尽,守城都不安全,更何况是野战了,更不是他们的对手,程志远之败便是如此。”张宝认为,别看幽州军在安心练兵,若是他的大军出城,他们便会派骑兵来追杀;若是不逃,等他们练好兵后,便来进攻下曲阳,真让人为难。
周仓是大老粗,不过也知道,这些黄巾军是不能放弃他们的家属的,否则的话立刻便全部逃离了,若带着家属迁移,根本逃不掉幽州骑兵的追杀;怒道:“将军,难道我们在这里等死?粮食消耗这么快,不用多久,不用他们进攻,咱们便饿死了。”
“这个季节,本身就是急缺粮食的时候,就算派出征粮队,也征收不到多少粮食。”张宝解释道。
其实他手里有不少粮食,不过战前已经被他秘密转移走了,连周仓等人都不知道,他准备战败后作为活命之用。
周仓面色黝黑,脸上的胡子像钢针,因发怒而一抖一抖的。
高升安慰道:“幽州军在中山国练兵,一时不会来进攻,想必天公将军会有对策。”
现在城内有强军四万三千人,张宝率领最强的三千人,这三千强兵全是强壮的单身汉,粮食和食盐供应的非常充足,保持每天练兵,是张宝的嫡系护卫部队,是他准备用来保命的。
而周仓和高升各带领一万军队,这两万人大部分都有家人在城内,虽说发下的粮食比张宝的嫡系军队略少,也能保证他们吃饱,不过他们大部分都省出一些补贴给家属,导致他们身体虚弱,战斗力大减。
部队不仅缺粮,战马、铠甲和武器等同样缺乏;最好的装备优先张宝的嫡系部队挑选,周仓和高升没得选择。
至于其他小帅带领的2万军队,由严正管辖,不管是饮食供应,还是武器配备,更加不足,纯粹是做炮灰的。
没有家人参军的家庭,日子更加艰难,每日供应的粮食,连老人和小孩都满足不了。
参加黄巾军仅仅是为了吃饱饭,这才饱食一个月的时间,便开始限制粮食供应,使得城内官兵士气低迷。
更让他们担心的是每天还有大量的民众陆续从河间国和安平国到来,这些人的到来,更加剧了粮食的不足。
程志远被全歼的消息逐渐在下曲阳城内传开,让城内的人非常担心,士气大跌;且幽州军已到达卢奴的消息,更让民众感到害怕。
卢奴到下曲阳近在咫尺,骑兵一次急行军便可到达;张宝也后悔当初为什么不先占领中山国,不仅幽州没有战果,且几万大军被歼灭,以致有今日之祸。
更让张宝忧虑的是,这些后到的黄巾民众,带来了更不好的消息。
在河间国和渤海郡的幽州大军,战力超强,所有黄巾军都不是对手,特别是两员大将,更是无人能敌;类似的情况在常山国也是如此,幽州大将战无不胜,幽州铁骑所向披靡;且这两路大军正在向下曲阳城逼近,下曲阳有被合围之势。
张宝看着仓库日渐减少的粮食,和成堆的金银,心中非常难受;那些逃难来的民众,根本携带不了多少粮食辎重,只能携带那些搜刮来的金银等贵重物品,可是这些物品又不能当饭吃,现在又无法换成粮食,要是晚一个月起事的话,这些金银全部兑换成粮食,便没有今日之忧了。
人生最大的痛苦,不是立即死亡,而是慢慢等待死亡的到来。
更让他们痛苦的是,这么多金银无法换成粮食,最后却被活活饿死,空守着一堆金山银山。
唯一让他们感到欣慰的是,天公将军承诺,若幽州军来袭,他会派大军前来支援。
虽说公布张角的信件之后,起到了稳定民心的作用,不过张宝的忧虑却日渐增大;张角的部队与下曲阳的部队一样,都缺少骑兵;没有骑兵的话,他们的援军根本到达不了下曲阳,很可能在野战中就被幽州骑兵歼灭了,这样的话会给黄巾军带来更大的灾难。
下曲阳的军队不敢与幽州军野战,若张角的精英部队不能到达,不能击败幽州军,对方只是围城,他便无计可施。
不过就在张宝感到绝望的时候,幸运之神向他伸出了援助之手,让他看到了一丝希望。(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150章甄家资敌
(全本小说网,。)
甄家给高顺送礼200金,却没有得到相应的回报,因此怀恨在心;且因为高顺的支持,才让中山国和幽州等地粮价大跌,使得甄家损失惨重。
为了扭转这种局面,商人灵活的脑瓜开始急速运转,绝不能让高顺这个外来者在冀州逞强,继续危害他们的利益。
甄家是冀州商业豪族,情报人员遍及冀州各个角落。他们得知黄巾军急需大量的粮食,且黄巾军有大量的金钱无处贸易,这正好给他们储存的粮食找到了出路,更重要的是想借此给高顺添堵。
自古民不与官斗,况且还是社会地位低下的商人,甄逸此举�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