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唐农圣-第46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同时,教授这些奴隶儒家思想的人,也是来自大唐的书生,这些人让他们知道了更多外面的世界,有了对比之后,他们自然会感觉到巨大的伤害。
别人家的皇帝多少,不收税,还给房,给田,给牲畜,连不会耕种都没有关系,人家派人来教,这才是真正的上天之子,把所有的百姓,当自己的孩子在看待。
所以,只是在互市和汉人商贾通往吐蕃高原的商路开通的第二年,吐蕃各地的奴隶,就开始出现了大规模的叛逃现象,而那些在吐蕃行商的大唐商贾,大方的有些过份,碰到这样的逃奴,他们通常会白白的赠送足够支撑他们活着离开吐蕃的粮食衣物,当然,这些奴隶,基本都会逃往大唐。
因为,只要下了高原,不管是去宁川道,还是安西大都护府地界,他们立马都能获得一份月收入一贯,每天有两顿饱饭吃的工作,过上相对来说,十分体面的日子。
更让松赞干布郁闷的是,各个部落,对于逃奴的处置,十分的不得力,他们在与大唐的商贾搭上线了之后,已经在他们的金钱攻势下迷失了,甚至主动将属下的奴隶,卖给那些商贾,谁叫人家出的价格高,通过出售奴隶与他们结交,会让他们能得到他们想要的任何东西呢!
所以,仅仅是两年多时间,吐蕃的人口,就再度缩水了两三成,松赞干布对于吐蕃各部的实际控制,可以说是岌岌可危。
就像眼前的禄东赞,虽然经历了大惨败之后,他不再可能做回吐蕃的大相,但以他的才能,去做个高层管理,是没有问题的。
然而,他却没有回到松赞干布的身边,而是回到了噶尔氏族部落,担任族内的代表,到云南来,也只是与舍龙谈一些本部落的私下合作,与吐蕃政治无关。
像吐蕃这种由多部落组成的政权,从来就不稳定,噶尔氏族部落在吐蕃的实力,仅次于松赞干布本部,所以,即便是禄东赞因为战败,犯了大错,松赞干布也还是必须要让他的儿子做大相。
从历史上松赞干布的孙子器弩悉弄继位之后,就一直筹划弄死钦陵兄弟,就可以看出,他们内部的矛盾,本来就很严重。
而大唐的种种手段,加剧了经受大败之后,本就比历史上弱了许多的吐蕃内部的矛盾,也就是松赞干布天纵奇才,勉强将局面维持了下来,现在又想到了向大唐称臣这个手段,来继续维持他对吐蕃的统治。
可他却不知道,向大唐称臣,可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李世民所在的碎叶城,现在可是有三十多万训练了好几年,嗷嗷叫战的军士,如果松赞干布打着完成约定的旗号,前去参拜称臣,恐怕是要假戏真做,将吐蕃的实际控制权,真的交到大唐手上了。
李世民不会在这种关键时候,对外有任何政策上的让步,只会按照大唐已经对外公布的条件,来并入吐蕃版图。
禄东赞是个聪明人,他在长安的监牢里待了好几年,从一些很小的角度,他就看到了大唐的强大了,即便是在那边坐牢,衙役给他们这些囚犯食用的,也都是白米饭,有时候,甚至还有鱼和肉,汉人的节日到来的时候,还会给一些酒水。
他无法想象一个国家富裕到囚犯都可以吃白米饭,各种蔬菜肉类吃到饱,喝到甘醇的烈酒暖身子,是到了什么程度。
所以,年初的时候他被释放之后,没有直接回吐蕃,而是好好的在长安,渭南,逛了一圈。
他发现,天上飞的,地上跑的,人们吃用的,居住的,穿着的,好像没有几样是他熟悉的,那些比较粗糙的东西,在长安或者渭南,基本都看不到,相反,透露着精致的东西,这里到处都是,尤其是那座高大的,用水晶琉璃装饰的皇宫主殿,他甚至都有一种自己进入了另外一个世界,或者是活在梦里的感觉。
然之后,他失魂落魄的回到吐蕃,了解了吐蕃的内部情况之后,他毅然决然的做出了决定,本族部落的利益,高于一切,吐蕃这艘船,松赞干布这艘船,很快就可能翻了,早做改变,对于他们来说,更加有利。
所以,禄东赞拒绝了松赞干布的任命,所导致的结果就是,松赞干布在吐蕃的威信再次大损,各个部落开始形成了一种新的默契,不明着跟松赞干布唱反调,对于自己有利的事情,他们遵从照做,没有好处的事情,则基本不听招呼。
而且,几乎每个部落,都会将几个大唐的商贾奉为座上宾,因为,这些人才是能够给他们带来物资享受,给他们带来利益的人。
孙享福并不知道吐蕃的实际情况,他只知道,禄东赞之所以来找舍龙谈事情,可能是因为舍龙是大唐在吐蕃周边,最傻的一个地方统帅型主官,比起宁川道的李绩,剑南道的柴绍,他是最好忽悠的。
所以,不由得他不多问几句,道“谈事情?能跟我说说吗?”
禄东赞笑道,“这事,我本来就不打算瞒着大唐朝廷,是这样的,我噶尔氏,想将一部分族人迁到云南郡治下,成为这里的普通百姓,以耕种和经商为生,希望获得舍龙大将军的准许,为此,我们噶尔氏,愿意付出一定的代价。”
闻言,孙享福懂了,禄东赞,是要玩中原世家以往玩的那一套,两边下注,而且,是一种无论怎么样,对他们噶尔氏都有利的下注,因为,一旦他们在南中之地获得了耕种的土地,或者开始经商,那么,他们留在吐蕃高原的本族人,将会源源不断的得到来自南中这边的产出,经营谋利。
有了这样的支撑,他们噶尔氏不仅能在吐蕃站的更稳,而且,也有了退路。
孙享福继续问道,“那你们要迁多大的规模?”
禄东赞答道,“三到五万,当然,我们还希望更多,只要舍龙大将军或者大唐朝廷同意。”
“同意,有什么不同意的,只要你们下来,我们都同意,这事,我去信给太子,有九成以上的把握,他会批准,不过,既然你们葛尔氏是想来南中之地做百姓商贾的,就需要接受朝廷的规划安排,下来的人,我们会打散,分派到各州县,这个,你们没有问题吧!”孙享福直接替舍龙答应道。
说完,他还给有些不安的看着自己的舍龙一个安心的眼神,顿时,舍龙就不再管孙享福怎么处理了。
这可是几万人口,以吐蕃高原现在总共不到一百万人来算,都差不多是吐蕃的一成人口了,看来,葛尔氏,是想将族内一半左右的人手,都安置到南中这边来。
禄东赞点了点头道,“这是自然,数万人马的安排,起码需要几个州的地盘,我们可不认为,大唐会直接划几个州的地方给我们,不过,为了保证这些族人能够很好的生活,我们也不希望他们太散,相信,您也不希望看到我们的人来到了这里之后,无法生活吧!”
孙享福笑道,“当然,几十几百的,在一个集镇,或者在一个种植产业,工商产业之中,你们能够接受吧!”
禄东赞笑道,“非常能够。”
孙享福点了点头道,“那咱们就这么说定了,稍后,我会去信一封,给太子,相信,用不了多久,朝廷就会通过,你可以留在这里等好消息,也可以传信回去,让族内的人,做好下来的准备。”
第724章 收编大业从吐蕃开始
有舍龙属下十二万装备着标准唐军武装,以及接受过标准唐军作战训练的安南军在,孙享福是一点也不担心禄东赞会搞事情,别说噶尔氏,还只是一个比较原始的氏族部落,就算它是一个传承非常久远,文明程度完全不输给中原世家的群体,孙享福也有信心,在几年之内,将它分化瓦解。
他可是号称世家杀手的存在,连中原五姓七家这样的大家族,也在他的总总手段之下,崩溃瓦解,改革成了一个个朝廷轻易可以控制的家族企业,更何况是一个族内人心大多向大唐的噶尔家族。
当然,有些东西,孙享福跟舍龙其实说不着,说了,他也不会太懂,只是告诉他道,“葛尔氏族部落,在吐蕃的地位举足轻重,控制着整个吐蕃近两成左右的人口,他们走出来,就是给吐蕃其它的氏族部落一个明确的信号,会起到一个带头作用。
所以,之后肯定会有更多吐蕃的氏族部落模仿他,走相同的路,而再下来的人,就算数量多,你也不用担心,照单全收,人口,就是生产力,等他们都下来了,吐蕃那个地方,就再也没有什么战争潜力了,到时候,就该是我大唐,真正入主掌控吐蕃高原的时候了。”
舍龙闻言憨厚笑道,“呵呵,反正我都听您的,咱们现在的地盘这么大,就算吐蕃人全部都下来,也根本算不了什么。”
自从云南之地搞大开发之后,舍龙才有此前李泰的那种人手不够用的感觉,这边的深山老林改造起来,工程量巨大,他的压力可不小。
“大多数吐蕃人并不善耕种,他们下来,其实也并不会对南中之地的粮食产量起到多少帮助,而且,以他们普遍的开化程度,一时半刻,也很难经商,大唐的商贾,轻易的能够让他们血本无归,所以,最开始的阶段,你只能让他们出卖体力,做简单的力气活而已······”
这边头,孙享福在不断的交待舍龙,如何安置噶尔氏部族的人口的时候,碎叶城中,李世民也已经接见了松赞干布。
才刚到二十岁的松赞干布,在一脸威仪之相的李世民和众位大唐臣工面前,气势上天然就弱了三分,即便是他身上穿的,是蜀中产的丝绸布料制作的衣服,但臃肿宽大的袍服,也没有给他加什么形象分,大厅之中的大唐朝臣们,都穿着一身修身笔挺的服饰,比他看上去精神多了。
一番行礼之后,李世民在下首位给松赞干布赐了座,自从大明宫建设好之后,大唐无论是在朝堂之上,还是在各个部门平时的办公会议中,就都没有站着讲话议事的习惯了。
“松赞干布,你知道外邦向我大唐臣服,请求并入的具体条件么?”房玄龄在李世民眼神示意了之后,率先开口向松赞干布问道。
尚书左右仆射,房玄龄更善机谋,所以,由他伴驾随行,温彦博身体不佳,留在了长安辅政,原兵部尚书杜如晦,已经退休到了善阳养病,李靖和冯盎则是具体管理起了军事学院的开垸招生事宜。
所以,军方的代表是侯君集,在房玄龄开口说话的时候,他已经摆出了一副不怒自微的神情,好像松赞干布说不知道的话,他分分钟就要发飙,提兵去灭了吐蕃一样。
一路从各集团军的营区中走到中央李世民的办公大厅,松赞干布已经见识到了大唐在安西大都护府的兵力,以及军士的装备强度。
他的汉语水平不弱,听到房玄龄的问话,看了一眼侯君集等军方将领摆出来的气势之后,开口答道,“这些大唐已经公告天下了的对外政策,我自然是知道的。
不过,我觉得,咱们还可以具体商谈,毕竟,实际情况是,任何吐蕃高原以外的人,都不适应居住在我们吐蕃高原之上。
而我吐蕃高原的地域之大,不亚于大唐的两个州道,人口超过百万,由很多个不同的氏族部落分治,这些氏族部落之人,皆是抱团为生,只认本族首领,并不能像汉民一样,接受官府的统一治理。
所以,我认为,应该让我们吐蕃继续保持自治,就像薛延陀汗国一样。”
“呵呵,你怕是不知道,我大唐这几年,有多少商贾往你们吐蕃高原行商,他们早已摸索到了在高原生存的方式。
另外,再告诉你一个消息,夷男可汗已经上表,在他死后,撤销薛延陀汗国,他的两个儿子,已经接受了朝廷的册封,到地方州县为官,而他之所以到现在还没有死,是因为我大唐的医官,在尽全力医治他,否则,在去年运动大会的时候,薛延陀汗国,就已经不复存在了。”侯君集有些轻蔑的笑道。
在召见他之前,李世民和几位重臣就已经料到了松赞干布肯定还存在着一些美好的幻想,而侯君集,就是代表军方,击碎他的幻想的人。
当然,松赞干布如果是没有一定能力的人,是不可能冒险亲自来拜见李世民的,所以,侯君集的话,也就是让他微微愣了一下而已。
很快,他就又组织好了语言道,“偶尔有商贾能上到高原,那只是少数现象,而且以你们大唐如今之富裕,我们吐蕃高原这样的不毛之地,对你们来说,根本就没有什么价值可言。
就好像你们设置了总总外邦向你们臣服的条件一样,就是想将他们拒之门外,不想让它们成为你们的负担而已。
可是我吐蕃不同,因为我们所处的位置,太过重要了。
以你们大唐现在的版图疆域,只需要守住我们现在所处的位置,就基本没有外患之忧。
可我吐蕃如果不臣服于你们,就可能影响到你们大唐本土的三个州道和一个大郡的安全,据我所知,你们在这四地围绕着我们吐蕃布置的兵力,应该超过二十万吧!
以你们大唐军士的俸禄开支,这二十万兵力,人吃马嚼,每年消耗的钱财,差不多近千万贯,比我们吐蕃全年的产出的五倍还多。
如果,皇帝陛下您能同意我提出来的保持自治的建议,稍微给我一些支持,这些钱,你们就全部都可以省下来。”
松赞干布的书,可真不是白读的,最起码脑瓜好使,他把自己和大唐的各个方面情况,基本都摸透了,以大唐军士现在的军饷,把军官和普通士兵平均计算的话,差不多是每人每月三到四贯,二十万人,一个月就是七十万贯以上,一年下来,就是八百多万贯。
这还只是发给他们的现金薪资,不算他们平时的吃用,办公消耗,衣服,装备更换,以及近乎等同军队人数的战马的喂养和更换。
也就是大唐边军都有开军屯,大多都能自己解决吃饭,养马等方面的问题,不然,别说一千万贯,两千万贯也未必够,因为大唐的军事训练强度很高,装备的全是精钢装备,造价昂贵,骑兵每人至少三匹战马,就是步兵,也会每人配一匹的程度,他们在军营之中的一切开支,都是军队出,军饷,一般可以等到回乡,或者退伍的时候一起领。
而之所以要给军队配备这么多马,当然是为了保证他们作战时的机动能力。
现在的大唐,可不缺马,有定襄道,宁川道,辽东,薛延陀,滇西草原五个大型养马场在,每年出产的战马,高达数十万匹,别说是军队,就连民间,有马的家庭都达到了三成以上,因为,有了马蹄铁之后,一匹马的使用寿命,长达几十年,比这个时期人的平均寿命还长,而大唐基本不会杀马吃肉。
所以,松赞干布讲到了钱,有人就不乐意了,已经升职为安西副都督的长孙冲开口道,“我们大唐有个农国公,叫孙正明,相信你应该知道,他平时都有跟我保持通信,曾经在信中说过一话,我十分认同,那句话就是‘有钱,就能够为所欲为。’
所以啊!你千万别跟我们大唐谈钱的问题,因为那会吓死你。
知道我们今年修建的这条从这里到关中的水泥路花了多少钱么?
一亿五千万贯。
按照你的算法,这些钱,可以保持现在这种对你们吐蕃高原的防御强度所用的军费,长达十五年之久。
这还只是我大唐正在进行的其中一个工程而已,要是算总体,我大唐每年花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