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唐农圣-第22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而原先在蓝田县玉河边上的那个船厂,格局始终小了些,建造起两万石的大船,就有点施展不开了,更加别说今后可能需要建造的三万石,甚至五万石的超级大船,那是必须要到渭水这样宽阔的河面才好试验的。
所以,此后整个船厂都会迁到渭南来,只是现在新船厂修建的过程中,老船厂还未停工而已。
“呵呵,老汉此前不过是来看看冶炼厂以后能给咱们造船厂提供多大规格的部件么,就被马周大人抓了壮丁,现在,每天给他们讲一段滑轮吊机运用之类,让他们干起活来的时候如何省力的知识,今天,还正好撞上你来了。”
“船厂那边,原来的规模就不小,从生产中,你们应该也摸索到了怎么合理的规划生产车间,新船厂什么时候能开始投产?产量能做到多少?”
“最快明年夏季吧!建成以后,那就得看人手了,如果给我调个两万人来,一年出厂几百艘两万石的大水轮船都没有问题。”
第372章 人才缺乏
两万石的大水轮船在体积上,并没有比一万石的幸福号大一倍,最多大了四五成的样子,不过在水轮推进动力上面,加强了很多,这得益于幸福村制作出来的坚韧度更高的钢材料和滚珠轴承。
新式船可以在比以往吃水更深的情况下,保持一定速度航行,即便满负重,也能做到逆水航行,在海上满帆顺风航行的情况下,并不比一万石的船慢,因为它增加了一个风车装置,可以让风力推动水轮滚轴,带动螺旋桨不停的转动。
也就是说,它不需要用牛慢慢拉动螺旋桨轴承了,这会让船的持续航行能力,和载运空间有一些小提升。
“想要人手,你就抓紧时间招啊!现在这渭南工地,可是有五十万青壮劳工,现在不赶紧招募到自己的旗下,等到时候上百个工厂全部建设好的时候,人手可就要靠抢的了。”
在后世,做各种生意,场所还没有开起来之前,人就必须要先招好,等你的所有建设都搞完了,再来招人的话,就耽误事情了。
杨顺水听孙享福这么一说,才一拍额头,暗恨自己糊涂了,人家冶炼厂都知道先招新手工人培训,自己的船厂怎么不知道先招人培训呢!自己还傻乎乎的跑来帮人家培训工人。
不过回头一想,自己要是招了那么多工人,到时候没有那么多船给自己造怎么办?难道到孙享福这个东家出钱贴补船厂?
“那个,您还是给老汉一个招工标准吧!免得招的多了,到时候没活干······”
“你就放心吧!照着满员招,明后几年,光是军备用船就至少要几百艘,商船,更是不计其数。”
“满员?招五万人?”杨顺水有些不敢相信道。
新的船厂虽然没有冶炼厂这么大,但也有原先的半个渭南县大,所有生产车间满人,除了现在老船厂的万把人都过来之外,还可以增加五万人以上,这是之前开始建设的时候,定的规模,可是,你造个船,一下子用五万人,是不是有点太夸张了?
“怎么?觉得多?不出三年,说不定你还觉得少。”孙享福一脸笑意的看着有些发愣的杨顺水道。
以现在老船厂的生产,一万人也不过是组织了十条生产线,一年的产量才一百艘万石船左右,扩大五倍,不过是五百艘左右,而孙享福对于大唐未来的经济预期,可不只五倍的增长。
作为古代最省力的交通工具,走大量运输的首选,船的制造必须得跟上,不然你叫这上百个大厂的货物,都用牛马拉到全国各地去?
然而,杨顺水一个造船工人,可看不到那么长远,他就是被这个数字震到了,有点忐忑的道,“老汉我现在管着一万人都吃力,要我管六万人,我,我担心管不过来啊!”
这确实是个问题,善于制作技术的人,却未必善于管理,杨顺水能够让一万人的船厂不乱,已经是勉勉强强的了,要他管理五六万人,只怕是不成。
可惜在这个时期,就没有一套专门教人管理的学问,这是一个大麻烦,因为孙享福已经预见到了,当上百个工厂一起开业的时候,数十,上百万工人的吃喝拉撒生产有多难管,管理人员的缺乏,恐怕才是渭南新城最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
见孙享福突然沉默不语了,杨老汉也好,之后赶过来的马周也好,都不敢打扰他。
许久之后,孙享福的眉头才稍微舒展,没有管理的人才,那就只好培训了,这不马上要科举了么,有基础文化知识的,多取一些,集中起来教,反正到明年下季各个工厂才会开工,还有大半年时间,到时候,给每个工厂派两个实习的书记,再派两个实习的工委,代表朝廷,协助管理各厂,表现好的,直接授予朝廷官职留任。
这种后世国家控制民营企业的手段,稍微转变一下,也不失为一个方法,等这些实习生在工厂的管理岗位上获得了管理的实践经验之后,再调动他们去其它地方任职,他们的水平就会高出很多了,这种用商人的资源,帮朝廷磨炼官员的好事,李世民应该会同意的。
孙享福把这个构想跟马周说了说,被马周称赞为神来之笔,作为整天忙碌在渭南工地的他,又怎么会不知道这里缺乏管理人才的囧境呢!到时候这事,就由马周来上书李世民落实。
工地上的午饭很简陋,就着热茶水吃了张鸡蛋饼,就算完事了,现在虽然是十月上旬,但天气已经很冷,还不等工人们开工,天上就飘起了微小的冰雹颗粒。
“看这情况,今年冬天,怕是有几场大雪。”
杨顺水感叹了一句,却是叫孙享福和马周的面色都沉了下来。
大雪会减缓所有的施工进度,即便是像冶炼厂这种下一步工作已经全部在室内的工程,也会因为天气寒冷,而进展缓慢,就刚才的这一会,孙享福已经看到了很多工人手头上的冻伤了。
而且,一旦大雪封路,几十万人的吃喝拉撒,也不是那么好供应的,因为渭南县地界今年没有任何产出,什么东西,都要从外面往这里运。
“明年陛下东征高句丽是势在必行的,所以,渭南只要涉及到军备的产业,都不能停工,其中以冶炼厂,木料厂,皮革厂为最,得想办法,让工人们克服困难,继续开工。”
“都督放心,即便是天上下刀子,这几个厂的建设也绝不会停工,春节之前,一定能全部投产。”
马周知道东征高句丽的重要性,一旦李世民也在高句丽吃了败仗,那么,他之前好不容易累积下来的一些名望,就全部报废了,大家会认为,他跟杨广是一路货色,所以,一直没有在工地上使用高压政策的他,也做好了使用高压政策的心理准备。
“咱们要从各方面,尽可能的帮工人们解决生产困难的问题,我会去信幸福村,让他们加紧发一批手套,袜子,给制衣工人们去做,之后让工人们都戴上手套穿上棉袜工作,情况就会好的多。
另外,吃食和住宿方面,也要加强,多花点钱不怕,一定不能让工人们有冻死冻伤的情况出现,再就是,去留自由,真心想留下来赚这份辛苦钱的人,才让他们留下来······”
孙享福接连说出了自己临时想到的几个方案之后,又觉得,大家能不能迎难而上,主要应该在精神上面给予鼓励。
后世建国初期,多少大事情不都是在艰苦的条件下完成的么,靠的是什么?我党的思想教育啊!那么,自己也该想想办法,在精神上给予工人们一些鼓励。
在李世民视察渭南工地的时候,弄个文艺慰问演出,给大家鼓鼓劲,似乎就不错办法。
有了这个想法,孙享福便跟马周商量安排了起来,反正冶炼厂空旷的大房子多,在其中一间搭上一个台子,就能供过万人同时观看,至于节目,当然不需要什么靡靡之音了,那些东西,大字不识的工人也听不懂,直接上白话民歌就好,回府的路上,孙享福就想到了好多首适合给工人们唱的歌。
姚红秀,李香蝶,甚至在洛阳望江楼分店的好多乐师和歌唱演员,都会被孙享福一封信召集到了望江楼的演员培训中心来,将自己的一些改良版歌曲放在这里之后,一台以歌颂工人,给工人鼓劲为主题的演出,就会在这里组织排练。
以孙享福如今的地位,已经不需要亲自去指导这些玩意,属下的人,对各方面都已经能很自如的掌握,他只需要说一下自己想要的效果就行。
次日一早,孙享福早早的就来到了萧瑀的府上,今天,是李世民回长安的日子,按照路程算,正午的时候,车驾应该就会到长安城明德门。
“萧相,不是这次科举,下官还不知道咱们大唐的读书人有这么多,他们可是召集了过千人,一大早,就在城门边守着了,看来,您今天得多喝点润喉茶呀!”
“呵呵,看你还有心情打趣老夫,就说明情况没有那么糟糕,昨天去渭南看的怎么样了?”萧瑀一副轻松自如的表情道。
看来,他已经把孙享福给他的辩词稿子全部吃透了,对于可能出现的情况,有把握应对了。
孙享福如实答道,“问题很多,不过好在还有解决的余地。”
“能解决就好,迎完陛下,科举也就要正式开考了,这考场,咱们也得布置一下了。”
朝廷公布的开考时间是十月十八,今天已经十月十二了,剩余的时间只有五天了,倒是必须马上安排。
“截止目前为止,报考人数几何?”
“三千二百余,但是,真正参考的人数,老夫也拿不准。”
“才三千多人?”显然,这个人数有点少,要知道,孙享福可是扩大了参考范围了,工人,医师,商人三个阶级,都是孙享福新加进去的,按说,这三个行业,应该也有不少人来参考的。
“已经不少了,要是那些闹事的学子真的不去参考,只怕实际参考的人数只有一半。”
萧瑀这是在把今年的数据跟以往对比,而孙享福,则是在把这个数据,跟实际需求在对比,得到的结果当然不同,别说北地至少有几百个官员的缺口,光是一个渭南新城的缺口,也是数百人。三千多人参考的话,只怕得取中一大半以上,才能够用。
第373章 城门答辩
明德门前许久没有这么热闹了,作为幕后策划者,卢文渊这些人是不需要走到前台来了,远远的躲在茶楼上看热闹的他们,对于城门外的场面十分满意,在他看来,人越多,他策划的这场拦驾请命的声势就越足。
所以,当萧瑀,孙享福,还有一干留守长安的朝臣的迎接马车,从朱雀大街上行驶出去的时候,他是抱着一副看好戏的心态的。
还在老远的时候,李世民就用望远镜看到了城门前的景象,学子们可能要闹事的事情,萧瑀早就已经快马给他打了招呼,然而,看到这么多百姓在场,李世民有些害怕玩脱了。
“左右卫,上前维持次序,避免踩踏。”
“得令。”
秦琼和尉迟恭各领本部人马打马上前,于城门前的水泥大道两侧排开,一路向城门口挺近,如果眼神尖一些的人会发现,尉迟恭这个老货的马鞍是黄金做的,而且还镶嵌了琉璃宝石之类的东西。
可不是他在全军大比中获得了骑战第一,而是他强行把获得骑战第一名的薛礼收为了义子,这黄金镶玉的马鞍,就是薛礼的奖品,现在被他这个便宜义父美其名曰代为‘保管’了。
至于拳脚第一的金腰带,实在是席君买没有那么好忽悠,不然,只怕也会被这老货收入囊中。没办法,新一代的猛将让他不得不服老,所以,想要这些东西,他也只能靠使手段了。
“臣等,恭迎陛下还朝······”
留守长安的官员,在萧瑀的带领下,弯腰下拜,齐声呼和,李世民在车驾上受了群臣一礼之后正欲呼平生,却又闻得城门口山呼海啸般的声音传来。
“草民,恭迎陛下还朝,恭迎陛下还朝······”
对于这些百姓的声音,李世民听之,更觉喜悦,待百姓参差不齐的呼喊声过去之后,李世民才微笑的高声道,“有劳诸位父老相迎,朕甚慰之,城外天寒,还请诸位父老速速归家,莫着了风寒。”
简单的一句体己的话,又叫李世民收获了不少粉丝,然而,这时,不和谐的声音,在意料之中响起。
“陛下,草民等有事启奏,望陛下准见······”
“陛下,国有奸佞,我等有言相谏······”
······
混乱嘈杂的喊声自城门口处传来,此刻,那边的左右卫士兵,正用长枪打横,将许多准备冲破侍卫防线的人拦在了人群中,从这些人的装扮,一眼就可以看出他们的读书人身份,李世民知道,现在要上主菜了。
给已经迎到马车前的萧瑀,孙享福长孙无忌等人投去一个询问的眼神,得到了肯定的回复之后,李世民才道,“左右卫,放他们上前来问话。”
“得令。”
秦琼和尉迟恭两人打马上前,指了指冲击侍卫防线的那些学子书生道,“你等若是有言相奏,便依令聚于一处,其它闲杂人等散开。”
不一会,一千多个混杂在人群众中的书生,便逐渐的与百姓们分散开来,被士兵带到李世民的车驾前面来,而爱看热闹的百姓,也没有听从李世民的话,就此回家,而是围的更紧,想要看看这些拦驾的人要说些什么。
“你等是何身份,有何言相谏?”李世民威严的声音响起。
此时,便有一书生拱手上前道,“启禀陛下,我等是全国各地前来应考的学子,乃是因为国有奸佞,霍乱科举,才不得不拦驾相谏。”
此人的身份早已被无影儿查了个底朝天,乃是范阳卢氏门下一旁支庶子,叫卢骞,也是这次栏驾的核心组织者之一。
“所谏者何人?”
李世民的声音依旧威严,不过眼神中多少有一丝不悦,现在,他连跟这些世家子的走狗做戏的精神都欠奉。
那卢骞指了指站在车驾不远处的萧瑀和孙享福道,“尚书左仆射萧瑀,安北大都督孙正明。”
“他二人如何霍乱科举了?”
“陛下,此二人枉顾祖宗成法,肆意纂改科举制度,不仅将我等寒窗苦读的士人与工匠,商贾之流同列,还弄出了一个什么实习制度,让那些百姓决定官员的去留,此乃礼崩乐坏,藐视君权之举,望陛下严查。”
待得那卢骞说完,李世民便转头看向并列而立的萧瑀和孙享福道,“你等二人,可应谏?”
“臣应谏,此人所言的制度,皆是由老臣所改,孙正明只是老臣的副手,按照上官的命令行事,与他无关。”
今天这出戏是萧瑀和孙享福商量好了的,孙享福自然不会跳出来抢萧瑀的风头了,不过,立场还是要表明的,也跟着萧瑀上前一步道,“萧相拟定的新的科举制度,臣认为并无不妥,是故才依命行事,臣请陛下允许萧相为不明真意的学子们解惑。”
李世民闻言点了点头道,“既然如此,便由萧相你出面,为各地学子解开疑惑,朕旁听之后,再作处置。”
“老臣遵命。”
萧瑀躬身领命后,又转头看向那群学子道,“你等先前说老夫枉顾祖宗成法?请问,是那位祖宗?定下了什么成法?”
闻言,那卢骞有些迟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