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汉末大明星-第17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康兀菹潞吞侍笮馈!
等到城门大开,张温这才施施然的带着孙坚和亲兵催马缓步入城。入了宫中,新帝做于上首,不安分的扭动着屁股,仿佛那龙榻之上有钉子一般,让他坐立不安。董后坐在少帝一盘,用手按住不安分的新帝,让他老实了下来,可是新帝乱转的眼珠却也出卖了他的内心。
张温看着这个奇怪的祖孙两人,心中暗暗叹气,面上却越发恭敬。
“张爱卿,如今汉室衰微,新帝迁都长安,一切还得仰仗张爱卿操持,本宫记得爱卿在大司农一位上做过许多年,想来对治国理政当有独到见解。”
张温连称不敢,心中却在寻思董后为何要与他说起这个。不过也无需他再多想,董后便已揭开了谜底。
“张爱卿,自武帝后,我大汉便不再设丞相一职,可如今董卓乱朝,导致天下纷乱,我大汉急需一人以强势手腕力挽狂澜,挽我汉室江山,本宫以为爱卿才德兼备,可以为我皇家臂助,因此本宫意欲封爱卿为丞相,辅佐新帝中兴我大汉,不知爱卿意下如何啊?”
因为丞相的权利太大,能统管朝中一应大小事务,几与帝王比肩,所以自武帝起,汉朝便不再设丞相一职。董后明知设立丞相会到这其权利太大,到最后尾大不掉,可是如今大汉风雨飘摇,若是只靠这个五岁的新帝,只怕大汉亡国亦不远已,况且这新帝还是个假的,董后可不希望大汉亡在了他的手里。既如此不若让张温先行代理朝政,至少要将这大汉保住,至于以后会不会尾大不掉,等以后再说。以董后的眼光来看,张温此人手段能力都不差,更难得的是懂得隐忍,否则也不至于能混迹朝堂这么多年。只是如此能忍的人物,不是大忠便是大奸,董后心里自然是倾向于后者。在宫中生活久了,再加上有了董卓这个先例,董后一向都是以最坏的角度去揣测他人。所以其实封张温为丞相实在不是一个好主意,但董后却不得不如此,这不得不说是在饮鸩止渴,但是董后除了一口干了别无选择,比起大汉亡国来说,有一个强权的丞相多少还能维护住大汉王朝的体面。
董后也不是没想过别的办法,比如联系张平,让真刘协登基称帝,可是董后身边一来根本联系不上张平,二来也无可用之人,为了保住自己的性命,董后不得不低头认了这个假刘协,维护住皇室的尊严。
张温心中也是百转千回,能够大权在握自然让他欣喜,他所求也不过如此,如今有了实现的机会,他自是想要抓住,只是如今的天下已经不像数年前灵帝在位时那般,而是千疮百孔,最重要的是他这个丞相之下连百官都凑不齐,这说出来就有点尴尬了。
董后看出了张温的犹豫,却不想给他考虑的机会,直接便又开口道:“张爱卿,这城中,一应事物还请爱卿多多费心,至于马腾、吕布二人皆是勇猛善战之事,如今我朝用人之际,爱卿与他二人此前若有嫌隙,还望爱卿担待包涵一二。”董后原本想让张温主政,让他将兵马交由马腾、吕布二人统领,不过一想这样张温必然不会答应,没准还会引起张温的反感,董后索性也就不说此话,只是叮嘱张温与马腾、吕布尽释前嫌,勿要再内耗。
张温想了想,终于还是动了心,向着董后和新帝拜倒,接下了董后的封赐。
公元一九零年,初平元年七月,新帝迁都长安,封张温为丞相,晋温候,总领朝中一应事务;封马腾为车骑将军、凉州刺史,晋新息候,统领凉州兵马;封吕布为前将军,执金吾,冠军候,护佑新帝及二后周全。封孙坚为后将军,城门校尉,总督长安城防。其他跟随张温的一应下属包括王匡、鲍鸿、夏牟诸人皆各有封赏。
这边长安消息刚刚传出,那便弘农的董卓也是不甘寂寞。弘农是个小城,并不大,比起雒阳、长安这种都城来说,却是小了不止一筹,不过即便如此,董卓在占据了弘农后,亦是不甘于此。他出逃雒阳时从雒阳卷积了大量的财富,他便命人营造宫殿,扩建城池。同时因为有百官在手,董卓又岂能看着长安那便把自己撇开。不知道董卓从哪再次找来一个四五岁的孩童,直言此乃新帝,让百官朝见,百官其实并未见过真正的刘协到底长什么样,如今在董卓的逼迫下,董卓说谁是新帝谁就是新帝。
百官为董卓所逼使,不得不低头,承认了董卓所指的新帝刘协。于是同年八月,董卓宣布新帝迁都弘农,董卓自领丞相、太师,郿国公,统领朝中一应大小事务。
这一下还在雒阳的张平变的无比尴尬。长安、弘农两个新帝,而两个新帝恰恰又全都是假的,张平等一众太平军虽然心中明白,可是这话说出去却没人信,毕竟一个是有太皇太后董氏和太后何氏认可的,另一个则是由朝中百官公认的,这一下让张平手中真正的刘协要如何自处?说也不是,不说也不是,说吧,有了长安、弘农两个新帝,这雒阳再出一个新帝,就成了一场闹剧,也没有人会相信雒阳的新帝是真的,毕竟他手中既没有太后,也没有百官;而且三帝同存,汉室颜面必将再次扫地,汉室威信荡然无存,这天下只怕就在没人听天子的了。可是不说吧,让真正的刘协要怎么办?难道就此隐姓埋名?那是绝对不可能的,那意味一来张平再也没有了天子这张王牌,他先前的规划都化为泡影,二来这汉室的天下怕是就再也不姓刘了,毕竟刘协才是唯一的皇室正统血脉。(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九十二章 三帝同存
(全本小说网,。)
张平无比气恼的狠狠捶了一下桌子,旁边郭嘉和司马防也是皱着眉头低头苦思。
“奉孝,建公,你们说接下来该怎么办?”
“天师,这天子我们还是必须树立起来的,”司马防毕竟在朝堂上历练过些时日,所以将问题看得很透,“天师,无论有几个天子,我们也必须这么做。一来天师你能忍看两个假天子立于朝堂而让真天子隐姓埋名吗?二来只有这样,我们如今和日后的行动才能站住大义的名头,否则我教日后定然会在此被定为邪教,到那时悔之晚矣。”
张平也明白这个道理,只是如何立?如何让他人信服?毕竟他们手中可没有太后和百官。三人再此陷入沉思,突然间张平脑中灵光一闪,突然从怀中掏出一枚印绶来。
“你们看,用这个可能证明?”
郭嘉和司马防赶忙顺着看了过去,只见张平手中拖着一块碧绿的印玺,印玺的一角以金块镶嵌。郭嘉和司马防两人顿时两眼发亮:“天师,这。。。这可是传说中的。。。传国玉玺?”
张平点了点头,将印玺递给二人仔细观摩,两人细细的摩挲着这枚温软的印绶,眼中冒出精光。须臾,两人抬起头来对视一眼,向张平重重的点了点头。
“天师,有此物在手,我们这个天子便立的稳了。”
“好。”
中平元年九月,太平道天师张平再雒阳恭迎灵帝幼子刘协登基为帝,并以传国玉玺昭示天下,以确立新帝正统身份,号召百官还朝,宣告长安、弘农二帝为假冒,斥张温、董卓为犯上谋逆之臣,发檄文召天下兵马征讨之。张平自领太傅,辅佐教导新帝,封张燕为太尉,总领天下兵马,封司马防为司徒,郭嘉为司空,周忠为大司农,孔伷为尚书令,几人搭建班子共领朝中一应政务。
张平这一手玩的漂亮就在于他驳斥了长安与弘农两个帝王都是假的,不但发檄文通传各地,更是在太平报上大肆刊登渲染,将长安、弘农二帝作假之处一一指出,说的煞有介事,虽然这些漏洞大多是司马防和郭嘉一起杜撰的,写的似是而非,用接过去证明结果,只要能让那些不明就里的吃瓜群众明白真相就好。如此一来,在太平报和檄文的两相推动之下,一时间雒阳新帝是真新帝,长安、弘农是假新帝的言论甚嚣尘上,广为流传。
而长安、弘农接到张平在雒阳新立帝王的消息,都不由的撇了撇嘴,反应却又各有不同。
长安这边,董后得到消息,心中知道张平所立刘协定然是真的,是灵帝血脉,所以倒算是有些安慰,只是如今长安新帝以立,却已经由不得她来废止和撤下,只能寄希望与张平能够辅佐刘协尽快平定四方。张温虽然有心驳斥,也发文斥责,但是收效却是甚微。
弘农这边,董卓却是老怀大怒,跳着脚咒骂着张平,让李儒快速拟文昭告天下,驳斥张平所发檄文。只是一来张平占了先入为主的优势,二来张平还有太平报这个宣传利器,尽管董卓大肆的驳斥了张平,但是其效果却微乎其微。至少在普通民众见,因为太平道一向的口碑,相信张平的人比相信董卓的人要多的多。
如此一来,大汉天下便形成了三帝同存的尴尬场面,雒阳、长安、弘农成三角之势,互相攻讦,皆称自己师真的,一时间天下哗然,议论纷纷。而各地州府收到的檄文、邸报无数,面对三隔帝王的命令,各地州府一时间却是不知该如何应对。面对三方如雪片般的昭告、命令,各地州府既然不知该怎么办,索性干脆一个也不理会,各顾各的各自埋头做自己的,也不管三帝如何的争辩,等他们分出个胜负来再说。这一下,汉室的威信算是彻底没了,政令出了所辖,便如泥牛入海,再无音信。除了自己周边的一亩三分地外,却是再也掉不动一兵一卒。
董卓有心发兵雒阳,将张平铲除,可又怕自己发兵之际,长安的张温派兵偷袭自己,一时间踌躇犹豫,按兵不动,没有派兵攻打雒阳。
张温这边同样面临如此问题,他倒不是担心张平或董卓偷袭,他担心的是吕布和马腾,而且张温还要忙于梳理朝政,招募朝中官员,治理一应朝政。同时也要统合兵马,将马腾和吕布兵马汇集到自己手中。
如此一来,倒是给了张平以喘息的机会。三家说起来,实力最弱的非张平莫属,论兵力,张温麾下算上马腾、吕布竟有八九万人马,只是这兵马虽然名义上是一家可实际却分属三方,各自互不统属,相互间形成了掣肘,一时间却是难以形成战力。而董卓麾下原本十万兵马,逃亡中折损了一些,再算上吕布带走的人马,董卓麾下人马却也还有五六万西凉铁骑。而可怜的张平,如今手中不过五千太平军以及孔伷先前所带来的一万兵马,如今都归入了张燕麾下。然而就算如此,与张温、董卓相比,张平这边的兵马确实有些薄弱。
而朝中来说张温毕竟在朝多年,门生故吏遍布天下,一经张温召集,许以高官,不少纷纷来投,倒是让张温很快的便将朝廷的架子搭了起来,一应事物也算是能有序的开展起来。
董卓这边本就有朝中百官,在董卓的高压下,虽然逃走了部分,但是维持朝政运行绝不在话下,况且其实也没有什么朝政需要处理。
而张平这边就显得单薄了许多,几人中出了司马防河周忠以外,其他人都没有在中枢中工作,治朝理政的经验,而且司马防以前干的也是基层,所以满打满算经验丰富的却只有周忠一人。而且张平传播太平道,其理念与传统儒家稍有出入,使得大部分的儒家出身的士子都不愿为其效力,一时间张平连满足朝堂运营的基本人员都招不齐。(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九十三章 宿命对决
(全本小说网,。)
这时张平才发现自己薄弱的地方还是在人才上,一直以来张平所面对的困境都是招不到人才,那些传统的儒家士子向来与他道家思想有冲突,不愿为他效力,这让张平损失了一大块人才来援的渠道。所以张平才会建立太平学宫,自己培养人才,不过太平学宫毕竟时日尚浅,在生源上还是要比传统的学宫书院弱上半分。不过有张平先进的教育理念和知识结构,倒是也足以弥补这本分的先天不足。所以此时,面对朝中无人可用的局面,张平决定启用一批太平学宫的弟子,充斥到朝廷中来。
如此一来的好处便是,他对朝堂掌控更进一步,这些学习了张平所教的各类知识的学子,倒是变现的提高了朝堂的效率。比如更高效的记账方式和算术技巧让财政账目更加清晰明了。工科的学子运用各类所学设计建造各类工程设施,在农田、水利、建筑等多方面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医学院的好处自不必说。就连道学院,也发挥了他们的作用,在招兵中这些道学院的学子们的一通讲经,往往能让不少青壮热血沸腾,自愿从军。这倒是张平起先没有想到的,不由的琢磨着是不是该每营队伍配备一个指导员,专门做好兵士的思想教育工作。太平军张平当然不担心,可是新招收的这些名义上是大汉军队的人马却还是需要好好把控的。于是军中便多了这么一个身份特殊的将官。
张平再雒阳招兵买马,整顿朝纲吏治,暗自积蓄力量,远在长安的张温和弘农的董卓亦是如此,一时间三帝之间除了打打嘴炮外却是相安无事。
反倒是各地州郡发生了不小的变动。
先是曹操率兵袭了陈留,张邈匆匆赶回去救援,却不想半路被曹操埋伏,张邈不慎丢了性命,被曹操兼并了队伍。
而张超回返广陵途中却为袁术所突袭,为袁术所害,被袁术夺了其兵马。
而回返幽州的公孙瓒却因不尊刺史刘虞号令,深为刘虞所恶,刘虞欲夺其兵权,不想公孙瓒干脆直接负气而走,反了刘虞,占据了渔阳,暗自谋求发展。
这其中却不得不提到一个人,那就是刘备,刘备随着公孙瓒返回幽州,他本有心与刺史刘虞攀上交情,毕竟刘虞可是做过大宗正的,刘备一心想要为自己的汉室后裔验明正身,所以做过大宗正的刘虞便成了刘备的目标。可是却没想到,刘备这边还没与刘虞攀上交情,那便公孙瓒就已经与刘虞闹翻了。刘备作为公孙瓒的人,此时却再也难接近刘虞了。刘备一时间无奈之下,索性带着关羽、张飞二人假托有事离了公孙瓒。
曹操得了陈留便欲图谋求更为广阔的地盘,陈留在兖州境内,西面碍着豫州,如今豫州在张平的掌控之下,曹操一时间不敢去犯,便只好打起了了兖州的主意。这一下兖州刺史刘岱如何能忍。当即起兵欲灭了曹操,不过可怜的是刘岱低估了曹操,高估了自己,他手中兵马虽多,却无猛将率领,俗语云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所以刘岱与曹操的交战却是节节败退,没多久便已被曹操攻到了治所东平城下。
而此时的刘关张三兄弟离了公孙瓒,却不知该何去何从,自顾自的一路南下之时,却蓦然听说了雒阳、长安、弘农三帝并立的消息,一时间惊讶不已。刘备想想当日张平对他们弟兄三人似是颇有招揽之意,如今天下动乱,正是用人之际,刘备心中大动,便想要去投奔张平,也好在谋个一官半职,光宗耀祖。
这日里刘关张三兄弟便来到了东平,此时的东平还未被曹操所围,三人路过东平刘备想到早先时候兖州刺史刘岱也曾参与讨董联盟,刘岱作为汉室宗亲,刘备自是不免还抱着一丝丝想要与其套近乎找回自己汉室宗亲的想法,便鬼使神差的找上州府拜见刘岱。
刘岱起先不以为意,本不遇见,后听说其人自称汉室后裔,刘岱这才命人将刘备召进来一见。起先刘岱并未认出刘备,看着陌生,本想着随便说两句便打法了事。谁知攀谈了几句刘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