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隋末阴雄-第15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前把这些一并算好,这可绝不是怠政惰政。”
苏孝慈明知这王世充是在说谎吹牛,但也无话可说,只得叹了口气:“王员外,你确实有本事,但我希望你为人能诚恳一些,这个驾部的差事确实冷清了些,但并不代表你在这里就不能发挥你的才能,除了算账以外,发明一些军器,这也是有利于朝廷的事情,希望你不要让我失望 。”
王世充站起身,恭声道:“是,下官谨遵苏尚书的教诲。”
苏孝慈看了看四周,突然想起了些什么:“今天李员外又到哪里了?”
王世充不慌不忙地答道:“李员外今天出外公干,可能是去检查仓库或者是去查找一些舆图了吧,您也知道,他是闲不住的,在外面跑的事情一般是他来负责,而下官则在这里处理一下账册之类的了。”
苏孝慈叹了口气,摇摇头:“你们都很有才,但应该在这里勤奋一些,王员外,过几天高仆射可能会找你谈事,你最好作好心理准备。”
王世充心中微微一惊,但脸上仍然平静如常,抬起头,问道:“是要把下官调职到别的部门吗?只需一纸调令即可,何劳高仆射亲自找下官谈呢?”
苏孝慈微微一笑:“高仆射说了,你王员外有将帅之才,前日接到军报,西夷不稳,夷人作乱,廷议已经决定派重将征剿,如果本官所料不差的话,王员外,这回你又有建功立业的机会了,本官要先恭喜你啦。”
王世充先是一惊,然后又恢复了平时的镇定,笑道:“那请问苏尚书,廷议决定了会派哪位大将重臣挂帅呢?”
苏孝慈看了一眼身后,几个护卫很识趣地退出了大门,他上前一步,低声道:“你的老相识,上大将军,史万岁。”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第三百二十三章 蛮王爨翫
王世充这下子吃惊不小,脱口而出:“怎么会是史将军?”
苏孝慈摇了摇头:“王员外,这是高仆射他们定下来的事情,我又怎么会知道,我们兵部能做的,只有调兵派军,准备粮草军械罢了,这次西南不稳,朝廷决意要解决掉这个已经形成了三百多年的独立王国,自然是要派名将出征,难道史将军不是一个最合适的人选吗?”
王世充没有接这话碴,脑子里却开始飞快地思索起有关云南西南夷的往事。
中原文明开拓西南蛮夷最早可以上溯到春秋时期的楚国,大将庄矫率军从黔中郡出发,越过沅水,一路直向西南,打败夜郎国,进入云南。
由于当时楚国和秦国交战,秦军趁着楚军拓地而攻占了黔中郡,庄矫的退路被断,无法归国,便就地在滇池附近建立了滇国,从此西南一带的蛮夷正式进入了中原史书的视野之中。
据《后汉书》所记载:西南夷者,在蜀郡徼外。有夜郎国,东接交阯,西有古滇国,北有邛都国,各立君长。其人皆椎结左衽,邑聚而居,能耕田。其外又有嵩、昆明诸落,西极同师,东北至叶榆,有莋都国,东北有冉娏国,或土著,或随畜迁徙。自冉娏东北有白马国,氐种是也。此三国亦有君长。
可见秦汉时期的西南一带,地方两千多里,有着几十个国家,结城自居,过着半农耕半渔猎的生活。最大最有名的就是那个夜郎国了,在这一票小国中,有精兵十余万,人口数十万,控制的仆从小国达十余个。也难怪那个国王夜郎自大,的确,在不知道中原王朝这个庞然大物的情况下,他的国家在这一众小国中足够强大。甚至比起当时的西域各国和南越国,也要强上不少。
到了汉武大帝的时代,世人皆称道的都是他北逐匈奴,封狼居胥的伟业。却很少有人知道在全面与匈奴开战前,他首先做的是稳定南方,平灭了东越,闽越和南越国,同时还出兵西南。以汉军当时独步世界,依靠数百年的高科技与强大军力,迫使西南的一系列处于奴隶制与封建制早期的国家臣服,各国都设立了汉使,到了西汉末年,那个倒霉的夜郎国还因为惹毛了汉朝而遭遇灭国之厄。
两汉时期,在西南一带设立了犍为、牂牁、越雟、汶山、沈黎、武都、益州和永昌等八郡,加上原来就设在北边一点的蜀中、巴、汉中这三郡,这十一个郡统治了整个大西南地区几千里地的广阔区域。
但由于夷人还没有完全开化,各部落间的发展水平也严重不同。所以和岭南地区相似,仍然是处于名义上的统治,多是任用夷人中的酋长,渠帅之类来统领各部,每年到汉官所在的州郡治所中表示一下象征性的贡赋,以示臣服。
东汉末年,中原大乱,中原王朝也迅速地失去了对西南各郡的统治能力,当时被称为南中的大渡河以南的蛮荒之地,各蛮部首领纷纷趁机壮大各自的势力。在刘备入川,建立蜀国后,趁着刘备的夷陵之败,发动了大规模的叛乱。
以孟获为首。南中各郡(汉朝时的那八个郡)皆乱,各起事的蛮部纷纷打进郡城,诛杀汉朝郡守,企图形成割据,接下来就是诸葛亮著名的平定南中,七擒孟获的传奇故事。使得南中地区再一次回来了汉文化的统治区,没有象西域这样被分离出去。
此后从蜀汉至东晋,南中地区一直奉中原王朝为正溯,诸葛亮七擒孟获后,南中地区孟氏这些夷人大族的势力大减,而一些长期居住于南中地区的汉人士族也开始渐渐地蛮化,就和几百年前庄矫那些本土化的楚人一样,变成了本地士族,其中最有名的,就是爨氏。
爨氏最早可考的祖先是东汉末年的爨习,在东汉时当过建伶县令,在天下大乱时,割据一方(尽管这一方只是一个云南的小县城,跟山大王没两样),后来还曾经见刘备兵败夷陵时反叛归顺过东吴,诸葛亮平定南中时这条变色龙再一次投降蜀汉,最后还跟诸葛亮北伐过,马谡兵败街亭时这位仁兄还随军出征,回来后也因此被免官,算是爨氏历史上的第一个名人。
此后爨氏就在南中地区落地生根,开枝散叶,这个在中原地区不起眼的家族,到了南中地区后倒是如鱼得水,无论中原王朝如何变换,自蜀汉到晋朝,爨氏均历任南中地区的郡守一职,世袭罔替,而爨氏也渐渐地蛮化,成为本土化的蛮人。
五胡乱华时期,氐人流民李雄在四川建立成汉王国,建国之后,成汉不敢去招惹北方那些如狼似虎的胡人,也不敢跟东晋正面对抗,于是派出部队,南侵南中地区(此时已经改名叫了宁州,一般古代地名,越是统治不力,叛乱频繁的地方,越是喜欢叫个宁啊,安啊之类的),爨氏这时候的当主爨琛无法抵挡,于是归降于成汉,被任命为交州(今广西和越南北部)刺史。
当了交州刺史的爨琛后来找到一个机会,趁着交州和宁州的两大家族,霍彪与孟彦内斗之机,出兵击败这两家,并把霍彪生擒,献给东晋,自此获得了东晋的支持,在东晋大权臣桓温击灭成汉时,他也当了回还乡团,独霸宁州。
爨氏从此成了整个宁州(南中地区)的独立王国,从东晋到南朝,三百多年的时期,他们家族在宁州的统治都是稳如泰山,从东晋到南朝,有史记载的二十多个宁州刺史,除了南梁末年的一个徐文盛是到任外,其他全是遥领,实权完全被爨氏所掌握。
一直到了北周时期,南朝势力越来越衰弱,尤其是在北周趁着南梁候景之乱,萧梁宗室间混战不休的当口,出兵占了巴蜀和荆州之后,安稳了几百年的爨氏终于意识到天下即将再次一统,北方平灭南方的机会可能要到了,于是爨氏的当主爨瓒趁着数百年来仅有的一个到任的宁州刺史徐文盛带兵勤王,讨伐候景之机,起兵占据州城,投降北周。
由于当时北周的势力无法进入这一蛮荒之地,于是也只能学东晋和南朝,给爨瓒一个宁州刺史的头衔,继续让他们羁縻统治宁州,还同意爨瓒的两个儿子爨翫和爨震可以继承父亲的宁州,只需要向北周表示名义上的臣服即可。
到了爨瓒死后,爨氏产生了分裂,爨翫与爨震分居西部与东部,爨震控制了滇东黔西一带靠近交州的地区,而爨翫则控制了大渡河以南到滇池的这一片广大区域,分别被称为东西两爨,两家分裂后就成了一个西南版的突厥,仍然是不奉中原号令,建立着自己的独立王国,只不过没有突厥那样能给中原造成巨大损失和危害的麻烦罢了。
开皇十一年的时候,灭了南陈后的隋朝终于有能力腾出手来解决西南这块四百年牛皮癣了,韦孝宽的侄子,京兆杜陵韦氏的又一员大将韦世冲,出任南宁州总管,带精兵一万入宁州,护送现任御史的梁毗就任西宁州刺史,把整个宁州一分为几块,分出最南边的一块昆州给爨翫当了刺史。
由于当时入宁州的隋军兵强马壮,装备精良,爨翫和他哥哥爨震不敢动武,而是到了韦世冲的军中表示了降服,但爨氏的实力并没有受到军事打击,韦世冲入宁州后,所部军纪驰坏,其侄子韦伯仁率领兵士夺人妻子,抢夺当地蛮人的财物,这也今后的叛乱埋下了伏笔。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第三百二十四章 脑洞大开
王世充回忆完了这段有关西南爨氏的历史,叹道:“他们果然还是反了。”
苏孝慈点了点头:“畏于隋军的军威,爨翫当年忍下了这口气,等到韦世冲所部撤离宁州之时,他料定中原无力再在短时间内派大兵入滇,便扯起反旗,自立为王。
从消息送达的日子看,叛乱已经有三个月左右了。上午的朝会刚刚议定平叛之事,王员外,你早早地作些准备吧,皇上说了,当年平定岭南的英雄,如今安在?”
王世充脸上闪过一丝得意的表情,嘴上却谦道:“平定岭南的英雄是民部侍郎裴世矩,皇上弄错了吧。”
苏孝慈的嘴抿了抿,脸上闪过一丝不悦的神情:“王员外,过分的谦虚就是骄傲,别忘了这点,无论是高仆射还是皇上,都清楚你当年在岭南才是第一功臣,而且现在裴侍郎正出访西域一带,根本不可能到西南,你就别多想了。”
王世充的心中略有些失望,苏孝慈的话提醒了他,这次裴世矩已经动身前往西域有半年多了,自从与安兴贵和解以来,他又可以大摇大摆地行走于西域,甚至安兴贵还会主动派人保护他。
至于裴世矩从事的任务,显然不是公费旅游,但即使在自己面前,裴世矩也是讳莫如深,闭口不提,看来也是为了将来和突厥开战时,在西突厥的后方制造出混乱而做准备。
苏孝慈看到王世充没有说话,唇上的胡子动了动,意味深长地说道:“王员外,现在天下安定,但这只不过是暴风雨前的安宁,你也知道,自从一年前皇上把安义公主嫁给了染干而不是都蓝可汗后,都蓝就断了朝贡,开始整军备战。
现在的北方边关虽无大的战事,但是突厥散骑已经开始侦察与打探我军的防备了。你这次若是能在西南建功,那一定可以为即将到来的与突厥决战中谋一个好的位置,高仆射想必也会重用你的,一定要好好把握啊。”
王世充平静地行了个礼:“谨受教!”
苏孝慈走后。王世充坐回到了自己的那张椅子上,微微闭起了双眼,飞快地盘算起了现在的局势:
长孙晟分化瓦解突厥的办法已见成效,一年多前公主去和亲染干的时候,都蓝可汗气得把报信的信使都当场杀了。咬牙切齿地发誓要报此仇,从那一天开始,东…突厥就断了和朝廷的一切联系,原来附塞放牧的部落全部撤往草原深处,只有染干的部落孤零零地留在朔州北边。
染干新娶了安义公主,但没有得到预料中那种各部来附的效果,这一点上,王世充和长孙晟都有些失算了,突厥人骨子里的刚烈和血性这次显现了出来,都蓝可汗大玩悲情牌。四处在各个部落里诉说染干勾结隋人,背叛整个突厥民族,而隋人多年来一直对突厥两面三刀。
这次把许诺给大可汗的和亲公主转送给染干,摆明了就是要突厥人之间自相残杀,想我突厥,乃是草原上的天之骄子,土门可汗,木杆可汗是何等的英雄,意气风发,现在却被这些阴险的隋人勾结了染干这样的内鬼。弄成了这副光景,我们死后又有何面目去见我们的祖先呢?
都蓝可汗的这一手悲情攻势果然起了作用,加上隋朝自从上次让王世充做了一票生意后就没有再开放过边市 ,而那一次的贸易也只是向染干的部落开放。染干独吞了所有的贸易成果,连一石米,一匹绢也没有发给别的部落,大失人心。
结果即使有了和亲公主,也没有一个小部落来归附他,反而自己的部落里都有不少人跑去投奔了都蓝可汗。若不是靠着隋朝的边关,长孙晟一直在暗中送粮送物接济,只怕染干这会儿已经成了个光杆司令了。
都蓝可汗为了全力对付染干,跟打了十年的西突厥达头可汗也罢兵了,虽然双方没有正式结盟,但是私底下的小动作已经不断,裴世矩出使西域,正是想作出外交努力,至少让达头可汗在都蓝可汗起兵反叛的时候不要站在他这一边,从裴世矩这半年都没有回来可以看出,谈判进行得极为不顺,要是达头可汗真的铁了心与大隋为敌,这位老友能不能活着回来都要打一个大问号。
王世充这些天一想起此事就心烦意乱,几年来他已经和裴世矩结成了牢固的官场同盟了,也靠着裴世矩的引见结识了不少中等世家的中低级官员,虽然这些人现在年龄和自己相仿,也都只是些五到七品之类的官员,但二十年后也都会现在的高熲和杨素一样,慢慢地开始掌握实权的,到了那个时候,自己今天的这些人情,关系投资都会开始有所回报。所以他比谁都不希望裴世矩出什么意外。
王世充摇了摇头,又开始想云南的事情,史万岁是朝中大将,更是高熲一力举荐的爱将,和杨素不同,这位史万岁是个纯粹的军人,当年他牵涉谋反,被发配敦煌当小兵后,是高熲给了他机会。
开皇三年反击突厥的大战中,史万岁单挑阿波可汗手下第一突厥勇士胜出,高熲大笔一挥,直接把他从个待罪小兵升成了正五品的上仪同,兼车骑将军,以后在灭南陈之战中又跟着混到了上开府将军,可谓一路平步青云,而高熲对他的格外照顾与提拔尽人皆知。
与举荐杨素这种声名在外的名臣不同,高熲举荐史万岁这种有谋反前科的人,是要冒巨大风险的,所以史万岁对高熲感恩戴德,大隋上下没有比他更忠于高熲的了,杨素与高熲的分道扬镳迫使高熲需要重新在军中找到一个主帅级别的重量级支持者,贺若弼和虞庆则私心太重,王世积也多年来不愿意直接参与到夺储之争中,所以史万岁看起来是现在最合适的。
由于史万岁一直没有掌握京城附近的部队,高熲应该没有把他拉进现在的太子集团,但是这次让他出任进军西南的主帅,而不是象以前那样在别人帐下为将,这显然是要为他捞足够的资本,以后与突厥大战也准备让他独当一面,成为朝廷重将,在未来的夺储之争中,在军中拉到一个重要的支持者。
王世充想到了当年从岭南回来后现高熲论功时的一段话,背上开始冒冷汗,当时高熲说杨素的提议是把史万岁留下来镇闽越,而高熲却驳回了这一提议,按自己的意思把来护儿留了下来,高杨之间的分歧也许从那时就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