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汉的光芒-第4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本宫看这石阶上坐着也挺不错,不如咱们坐上面聊会吧!”
“哈哈哈,随性随性!”
刘彻指了指道:“请!”
“老夫今日请太子一叙,无非是聊表感激之情,真正重要的事情倒是没有,这,不会让太子你觉得叨扰了吧?”周亚夫客客气气道。
“本宫也是个闲人,到处走走也无非为了那新建的府邸。”
这时候该听说的都听说了,近几天长安城闹出的名堂,可不都是这位闲人太子干的么?牙痒痒的侯王与笑嘻嘻的百姓形成鲜明的对比。
顺着右边来的微风,周亚夫靠在柱子上,双手伸展开,低低的声音道:“太子的府邸已经在筹备了吗?开土动工的时候可要叫上老夫,这力气活许多年没有干了,都快忘本了,老夫这把老骨头也招不来人,只好卖卖苦力来还债了。”
“周将军你放心,本宫……是不会……叫上……你的!”刘彻断断续续回道。
开玩笑,这么贵的工可用不起,
“你还是养好身体吧!本宫还等着你为我效力,你可不能反悔!”刘彻扁嘴道。
周亚夫闻言,无名的感动浮现心头,眼泪在眼眶打转,只一抹,便没了,但还有些红红的眼睛直接出卖了他。
轻叹一口气,刘彻起身走向一旁的池塘,那儿有一片荷花正烂漫的开放。
荷花又名芙蓉,司马相如就曾用清水出芙蓉来形容他的妻子卓文君。
六月花有一点很像周亚夫,“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英雄有泪,
只是未逢伯乐
第一百一十六章早不如初
景帝十四子,长子荣、次子德、三子阏于都是栗姬所生;刘余好治宫室苑囿狗马,口吃;刘非有才却为人骄奢;刘端为人贼戾,又不能近女色;刘彭祖巧佞卑谄;刘胜沉溺声色;刘发生母身微,母子都不受宠;
粟姬的三个儿子,刘荣与刘德品行都不差,可就是母亲不争气,不识抬举,葬送了前太子刘荣的帝王之路。
前148年前太子刘荣侵占祖地被召至中尉府查案,畏罪自杀,粟姬与儿子刘阏于也相继去世,至死不受景帝待见。
以往尊贵无比的刘德早不如初
在汉景帝前元二年(公元前155年)四月,以皇子的身份受封为河间王(今河北省献县)。刘德对古文化宝贵遗产的保存和延续做出的巨大贡献是分不开的。
刘德为王26载,始终没有卷入诸王争权的政治漩涡,而将其毕生精力投入了对中国文化古籍的收集与整理。刘德整理古籍的态度极为严谨,对所得残缺不全、字异文非和不同版本者,必组织群儒研讨辨析、勘误订正、精心校理成册。这里需要特别提出的是现今留传后世的影响很大的《毛诗》和《左传》,应是刘德之功绩。
公元前145年六月下旬,当刘彻再次名扬天下,为侯王抱怨的时候,粟姬去世了,草草的葬礼是帝王的翻覆无情,而26岁的刘德听到消息后,连夜不息,换马几匹,终于从河间王府出发,在第三天到达了长安城。
一如既往的长安烟雨,再回来已是物是人非,刘德落寞的穿过皇城,从宫门到宫内一言不发,兄弟们的离世早让他悲怆,母后的忧虑而死更让他无所适从。
葬礼一直到结束,汉景帝都没有露面,刘德失落的拜见了窦太后,而这位慈爱的祖母还是对孙子刘德充满感情的,现在看来,刘德就是长子,相处时间也更长,没道理对他避而不见。
刘荣的死是她心中的一根刺,为了拔掉这根刺。
她极力劝皇帝处罚害她长孙自杀的郅都,终于在刘德回城的第四天,郅都被免官回家。
汉景帝当然不会这么干脆,随后便递上了一份任命书,郅都直接上任雁门太守一职。让匈奴人闻风丧胆的酷史,圆满上线了……
并不去接受王侯的邀请作客,他早己厌了,刘德可以滞留长安城十五日,而在第八天,他去见了一个人。
为了表示太子的仁德,刘彻去过了粟姬的葬礼,自然不会是光明正大入宫,而是偷偷溜进去。
母后王娡作为后宫之首,这套礼仪是她主持的,王娡的意思是可来可不来,不过刘彻的理解还处在做历史简答题上,可写可不写?好!一定要写!
一群泥瓦匠被韩嫣招过来了,
在地基打好后,
干的热火朝天,
虽然无忧府刘彻按理说只会待三四年,但他要招收的名士贤臣,离不开宫外无忧府的中介,而马禾儿她们,也需要一个家。
在秦汉时期,庄重一点的府邸少不了一样东西――三合土。
常用石灰加猪血料姜石抹成,以暗红色外观形成更好的加固效果,且有防潮功能。也同样是在西汉时期,一种加固效果更好的新石灰材料,也很快应运而生:三合土。这种材料把石灰黏土和沙子,加水按照一定比例黏合后,就成了中国古代版的“混凝土”。
工钱的话,刘彻都是三倍给的,建好一点的府院少不了一番心思,匠人们更不敢在太岁头上动土,必定是认认真真小心翼翼的修筑。
他们的努力,
应该按照加班来给钱,不理会韩嫣怨他败家,刘彻在众人面前毅然的承诺。
很快,刘彻的悠闲时光被打破了,他的皇兄刘德每天必来拜见他,从不例外……
“二哥,河间可有什么独特的风光?”刘彻眨眼道。
手中的荷叶放置一旁,儒雅的刘德笑道:“子牙河、滏阳河、滹沱河三河风光无限。众族林立,治内风俗繁而不杂,趣味的很!”
“二哥你整日寻书问经,可会无聊?”刘彻问道。
“近年来倒是多了个儿子,我给他取名为刘不周,稚子绕膝那里会无聊?
唉!母后至死未曾见过孙儿,愚兄……愚兄真是没用!连父皇都不肯放我回京!”刘德鼻子一酸,哽咽道。
也是造孽,不两全的事情能答应么?当初若是太子刘荣没被废,还轮得到自己么?
刘彻沉默了,他不知道怎么接下去。
索性让他这二哥先哭一会,
向亲人哭诉倒也没什么,以刘德对现太子刘彻的了解,他知道深受百姓爱戴什么人才可以。
如他一般,在献县同样名望不小,这些人都有一个特点,那便是大度。
但他不知道的是,当年上书呈奏,要求立粟姬为后,让皇帝暴怒的臣子大行,就是刘彻的母后,当今的皇后王娡暗中指使的。
刘彻倒是知道这事,可他不能说,要是让刘德知道冤枉粟姬结党营私的人,是他母后,不得和他绝交?
“事情都过去了,皇兄还是放不下么?”刘彻叹道。
这就带有一点怪罪了,吸了吸鼻子,刘德苦笑道:“是啊!皇兄现在还需要太子弟弟你关照了,曾经奶声奶气喊哥哥的小人儿也长大了,小彻你现在虚岁都有十二了吧?”
刘彻面色一红,不好意思道:“二哥可别笑话我了,若是二哥赏面子,不妨为我这府邸题几首赋吧。”
“题赋还是算了吧!近些年来二哥倒是收集到了不少名篇佳作,过几日等我回去之后,便会差人快马加鞭给送过来,到时候希望太子弟弟你不要嫌弃就好!”刘德嘿然一笑道。
几年没有见,总是有很多话要说,时间不知不觉的过去了。
“荷花已谢,莲蓬子也熟了,二哥你先等着,我让马护卫去街市上买十几蒂回来,咱们一起尝一尝吧!”刘彻临时起意道。
看了看天边夕阳红霞,摸着身旁仆人摘过来用来遮挡烈日的荷叶,刘德抬头大笑道:“哪里需要那么麻烦,我看这附近就有几处是富绅的府院,咱们进去摘几袋回来就行了,哼,他们还能阻拦我们不成?”
哟哟哟,
这二哥刘德还有这一面,
很合刘彻脾气,
“走吧,皇兄你请!”刘彻嘿嘿笑道。
空袋子进去,满的鼓胀胀的出来,在富商的哀嚎下,刘彻两兄弟很不屑拿起莲蓬对他晃了晃,扬长而去。
这一幕发生的突然,
刘彻也是一时兴起,
只是这行为,像极了十年前皇宫中的一幕。
父皇在宣室殿,狠狠的训斥刘德,
责怪他教坏弟弟,去破坏妃妾们的莲池风光,弄的池子一片狼藉。
也是这一年,刘德被封王了。
两兄弟十年间再无会面,
只余几纸锦书……
第一百一十七章大赦天下
君王会用大赦天下来彰显治内百姓的安居乐业,对于现在的西汉初年来说,刘启也的确有这个资本。尽管官员机构还有些混乱,但百姓的生活早从秦时的荒凉转向正途,勉强过的下去。
到景帝后期时,国家的粮仓已丰满起来了,府库里的大量铜钱多年不用,以至于穿钱的绳子烂了,散钱多得无法计算。
轻徭薄赋这一手好牌,让文景之治在文帝的奠基下,愈发灿烂,打击豪强,与民休息的无为胜过有为。
见此状态,刘启动心思了,他想大赦天下。
说干就干的汉景帝让小黄门拿来笔墨,便写起了诏书,他打算先起草完,再在早朝的时候征求一下大臣们的意见,这样大臣们便没什么反应的余地了,干干脆脆的最让人舒服。
上朝之时,群臣早已经在未央宫前殿候着了,他们可不敢让皇帝等臣子,几十年前有臣子这么干过,然后,他死了……
刘启来了之后,并不说话,只是示意小黄门把诏书先给大臣们看一遍再谈别的。
站在高处的汉景帝神色不变,但下面的一大群人就不一样,首先丞相刘舍看过后面色犹豫不定,众臣子心下好奇。当所有人都看完后,场面开始变冷,众人一言不发,都在思考着诏书的可行性。
赦天下在几年前,刘启就干过了,现在又来这么一回,理由还更充分了,刘舍想了想早几日在民间的访闻,心下一定,他决定,不遗余力的支持陛下。
皇帝年迈了,就喜欢见到普天同庆的画面,文帝给景帝的底子很足,景帝也不能显得很小气,干过一回就不能再来一瓶么?
正闭目养神的刘启,听到小黄门的小声回话,眼睛才张开了,大声道:“众卿家以为如何?”
“立皇子舜为常山王,封十侯,郝天下,陛下此番作为是皇室之和治,万民之福泽啊,臣以为诏书一颁布,必定是四海升平!”刘舍率先走出一步回道。
刘启并没有飘飘然,朝刘舍点点头后,又朝御史大夫卫绾道:“绳侯可觉得此恩泽行否?”
“皇子舜性情骄纵怠惰,恐提早立王有失允当,其余封十侯,郝天下之举,臣并没有什么意见。”卫绾应道。
“你呢,安阳侯怎么看?”
不满意于卫绾的回答,刘启又朝御史中丞周左车询问道。
“臣察百官各司其责,总体也还尽如人意,郝天下与封侯之事,臣与卫大人相同见解,可要论及皇子舜,臣以为皇子年幼,年纪尚小,孩童总归是调皮好动,常山王之封并无不妥!”周左车有条不紊的道。
这才是刘启想要的回复,他大笑道:“既然如此,这诏书就该颁发了,若是众臣子探讨一番,再没别的意见,就这么定下了!”
台下众臣开始讨论了起来,声音也不大,只是絮絮叨叨的一句接着一句。
周左车朝卫绾笑了笑,靠过来道:“大人不怪我吧,你也知道,陛下不满意的话,也只能改动改动。”
“怪什么?同事一主,该当如此啊,集思广益不对么?”卫绾爽朗一笑道。
一刻钟过去了,
众臣的声音渐渐没了,
第二天一早,诏令就颁布出来了,百姓尽皆欢腾……
大郝天下最受益的就是那些刑犯了,国家依法减轻或免除刑罚,也就意味着本就是死刑或是监禁的他们,不必去死或者是无罪释放。
除了罪大恶极的犯人,像朱元璋给了免死铁券还要杀的那种,其他犯人多多少少都受益了。
减税减多了,偶尔免免税,百姓同样很受用,刘彻走过几条街去看人们的反应,得到了一个结论:大郝天下都是皇帝给自己镀金的做法,事实上,影响并没有想的那么大,开心开心表示一下就可以了,大肆宣扬皇恩浩荡,想多了……
刘彻最终还是绕不开进宫,常山王刘舜不仅是他弟弟,还是他姨娘的儿子,王儿姁是他母后王娡用来稳固王家地位的助攻,两人是同母的姐妹关系。
这对好姐妹把汉景帝的心成功的留住了,平日里自然是相处和睦,要不然还真不能如偿心愿。
换了身衣服,刘彻就跟着母后派来的人进了宫门,去向他的姨娘,他的弟弟道喜去了。
关键还真不是因为这个名头,
而是母后硬要他进宫,好让她在妹妹面前涨涨脸……
要不然,简简单单封了一个王,
还不至于让刘彻妥协,
冒着被父皇奚落的危险,
去一趟椒房殿。
王儿姁长的还真有点像他母后,只不过比他母后要年轻许多,姨娘笑脸相迎,端庄贤惠的举止,让刘彻把心里面的抱怨给净化了。
好歹是亲姐姐的儿子,不论是身份还是地位,都足以让王儿姁对刘彻更加亲切。
把刘彻拉了过来,比了比他的身高,王儿姁抿嘴轻轻笑道:“彻儿现在比姨娘都矮不了多少,身子也壮实,相貌堂堂,妹妹有些羡慕姐姐了呢!
快给姨娘说说,彻儿你是不是梦里见神仙了,这两次造福天下,不仅让万民归心,更叫姨娘惊吓呢!”
“妹妹你可别这么说,舜儿这不是封王了么,都有封地了,今日应该庆贺舜儿的吧!彻儿这孩子生性胆大,可让姐姐操心十几年了呢。”王娡叹道。
挠挠头,
刘彻拿过长桌上摆放的糕点,
吃了一口道:“姨娘,彻儿只是小打小闹而已,比起父皇的治世,四海昌盛,可不足为道。”
虽是这么说,刘彻并非这么想的,四大发明占了一半,这可不是不足为道,文景之治是一时的功绩,而造纸术印刷术是留传千古,延用今日的大作为。
“咦,舜儿那小子去哪里了?怎么还不来见哥哥?”王娡问道。
“别提了,光顾着玩去了,那孩子骄气的很,有事没事总不让我省心,那像彻儿这么胆大心细,姐姐你一唤就回来了。”眉头一皱,王儿姁苦笑道。
握着妹妹的手,王娡安慰道:“舜儿还小,不碍事的。”
忙活建造府邸,都比坐在椒房殿与母后姨娘聊家常有意思。
但两双眼睛的紧盯下,
刘彻只好乖乖的,
听讲,然后发言……
第一百一十八章大姐要出嫁了
与母亲和姨娘聊了一会儿,刘彻由于听话尊礼,被‘无罪释放了’。
离了两尊大佛,还有一尊小佛呢,为啥?这就是因为平阳公主,他大姐要出嫁了。
本以为不必要来一趟,现在看来确实很有必须的,若是晚几天从母后那儿知道父皇赐婚,不得被大姐训死?
汉朝时一般以公主食邑或夫家封邑所在地称呼公主,而平阳公主的食邑是阳信,故称阳信公主,因其嫁于开国功臣曹参的曾孙平阳侯曹寿(又名曹时),所以又称平阳公主。
大姐前几年被催促着选一户侯王嫁了,只是当时不同意,如今看来是逃不掉了,被父皇给强行指婚,刘彻也只能做那安慰,让大姐开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