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一路隋行-第24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
杨广闻听此言,禁不住和郭衍交换了个眼神,暗想:郭衍还真的猜对了,依目前的情势推料,那两只野猫确实有可能是有人为了声东击西,故意放到兰芷宫去的。临德殿是父皇日常处置朝务的宫室,那只恶鬼于现身临射殿外,当场吓死了一名宫女之后,紧接着又在临德殿外悬挂起了一件女人贴身穿的亵衣,他究竟想要达到什么目的呢?
杨广一路思索着恶鬼怪诞行为的真正用意,不知不觉已跟随苏仪儿来到了正阳宫门前。
“郭将军请暂在宫门外稍候一时,王爷,请随咱家入宫见驾。”苏仪儿将郭衍拦在了正阳宫门外,只引着杨广一人走进了正阳宫。
正阳宫正殿内,杨坚和皇后独孤伽罗俱神色严峻地在等候着杨广的到来。
“阿纵免礼,事情想必苏仪儿路上已同你说了吧。朕已命左右两个领军府急调一千名千牛卫入宫宿卫,自即刻起,命你暂掌宫中宿卫,清查亵衣出处,从速驱邪诛鬼,确保大兴宫安宁。”不待杨广进殿向父母行礼,杨坚即开口向他传命道。
“可是父皇,儿臣。。。。。。”杨广没想到杨坚会把清查宫中闹鬼的差使也交给自己,一急之下,就想开口推辞。
“你不必说了,朕知道你想说得是什么。但你想过没有,为什么会有人胆敢在朕处置日常朝务的临德殿外挂一件女人的亵衣,他们意欲何为?”杨坚近乎蛮横地打断杨广,沉着脸向他问道。
“方才来正阳宫见驾的路上,儿臣也在琢磨这个问题,一时间尚理不出个头绪来,请父皇明示。”
“依朕看来,有人在逼朕放弃临德殿,改在别处会商朝务,如此一来,他们便可趁机四下散布谣言,蛊惑人心,妨碍朕即将实施的南北统一大业了。”杨坚直视着杨广,缓缓说道。
杨广着实吃了一惊,急忙问道:“难道父皇以为,宫中闹鬼这件事也和南陈,甚至‘雁巢’、关自在有关?如若是这样,儿臣责无旁贷,愿为父皇分忧。”
“今日朕即要召集朝中宰辅,正式下诏建立淮南、山南两座行台尚书省,偏偏赶在这个时候有人在临德殿生事造乱,不能不使朕怀疑是南陈细作暗中作祟。然则,在你彻查出这一事件真相之前,这只是朕的猜测而已,并不足为凭。朕已决定,今日仍在临德殿内会商朝政,决不叫宵小之徒遂了心愿。”
“别的都还好说,只是这清查亵衣来源一事,多涉宫闱及女子私事,儿臣不知从何入手,还望父皇、母后指点一二。”杨广因想到要在宫中清查亵衣的来处,势必会涉及宫中居住的上千名皇室女眷和她们的侍女、仆妇,一旦不慎就可能导致女子名节受损,闹出人命出来,故而把求助的目光转向了母后独孤伽罗。
“你来之前,我和你父皇已经议过这件事了。”独孤伽罗了解儿子的为难之处,开口向他解说道,“关于在宫中清查临德殿外所挂亵衣这件事,可分三个步骤来进行,非到万不得已之时,用不着你亲自出面到各处宫苑中去查的,这一点你尽可放心。”
“儿臣愿闻其详。”杨广长舒了一口气,说道。
“你父皇和我都认为,宫中近日发生的这些事情不宜对外声张,动静不能搞得过大,以免被奸党利用,扰乱朝政,所以,清查亵衣这件事,首要的是要暗中隐秘进行,第一步先令各处宫苑自我查纠、举报,如果不能找出其来源,第二步,再根据已掌握的线索,重点展开排查;仍不能达到目的的话,则会采取第三个步骤,分批将大兴宫中的女人迁往长安宫居住,到那里再继续展开调查,直至查出亵衣的来源为止。但是,这第二、第三步一旦实施起来,难免会在宫中引发混乱,因此,需尽可能通过自查来锁定目标,查出亵衣为何人所有,进而查出将亵衣挂到临德殿外之人,将其绳之以法。”独孤伽罗详细地向杨广介绍了自己和夫君初步议定的三个清查步骤。
“母后是说,现在已经掌握有亵衣来自何处的线索了?”杨广头脑反应得快,立马便从独孤伽罗的话中找到了对自己最为有用的东西。
“皇上,临德殿那边已收拾停当了,朝中的几位宰相也在宫门外候着了,您看。。。。。。”恰在这时,苏仪儿走进殿来,躬身向杨坚禀报道。
“昨夜在临德殿外值守的那名宦者还有救吗?”杨坚缓缓站起身,瞟了杨广一眼,问苏仪儿道。
“回禀皇上,已传太医进宫救治了,详细情况尚待咱家去问过太医后方知。”这一早,苏仪儿来来回回忙得不轻,显然还没顾得上过问此事。
“你随朕到临德殿会议朝务,查案的事就交给晋王主持吧,你不必再过问了。”杨坚迈步向殿外走着,随口向苏仪儿吩咐道。
“苏公公,这是怎么回事?昨夜歹徒在临德殿外行凶伤人了吗?”杨广瞅准时机,趁苏仪儿还未跟随杨坚走出大殿的空当,走近他,低声问道。
“唯一活着的人正在长秋监由太医施治,王爷不妨到那里去瞧瞧。”苏仪儿匆匆应了一声,跟在杨坚身后走出了大殿。(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610章 蹊跷的死因
(全本小说网,。)
杨广本想跟随父皇一道赶去临德殿查看昨夜事发现场,但转念一想,父皇方才没有命自己陪他前往临德殿,想必不想将此事过早地透露给今日入宫会商朝务的朝臣,遂停下了脚步,转身问候母亲道:“母后是什么时候得知临德殿出事的,没有受惊吧?”
独孤伽罗招手示意杨广坐到自己身边来,向杨广介绍事发经过道:“大约四更天不到吧。你是知道的,苏仪儿往常都是带着两名当值的小宦者住在临德殿内的,昨夜是他睡至半夜,听到殿外动静不对,带人出殿一看,发现在临德殿外值守的四名宦者尽倒在了地上,不省人事,殿外梁柱上不知什么时候已被人挂上了一件女子贴身穿的亵衣,这才急忙跑来向皇上报信的。唉,可惜苏仪儿忙中出错,只顾着跑来正阳宫向皇上报信,却忘记了命人控制住事发现场,结果搞得这件事被随他住在殿内的两个小宦者叫嚷得满宫皆知,引得昨夜在宫中值守的一百多名宦者都闻讯赶到了临德殿外瞧热闹,引发了今日清晨宫中一场不大不小的骚乱。”
“父皇是因为担心临德殿出事的消息被这些赶来围观的宦者传说至宫外,才命左右领军府调集一千名千牛卫入宫宿卫吗?”杨广听母亲话说到此,停下不说了,遂开口问道。
“你猜的不错。你父皇确是担心宫中接二连三出事的消息传至宫外、坊间,所以才调禁军入宫,将今日清晨赶往临德殿外瞧热闹的一百多名宦者尽皆拘押到了长秋监。好在禁军入宫及时,在临德殿外发现值守的四名宦者有一名还没死,这才由苏仪儿奉旨传太医紧急入宫为他救治,唉,也不知救得活救不活。”独孤伽罗说着,长叹了口气,神态间显露出了疲态。
杨广因知母亲不到四更天被叫醒,与父皇商议对策到此时,未免有些疲倦了,便请求独孤伽罗回寝殿再睡个回笼觉,放心将接下来的事交给自己来主持即可,辞别了母亲,出了正阳宫,带着郭衍,即朝座落于大兴宫西南一隅的长秋监衙署走来。
长秋监是隋代负责管理内朝事务及宦者的内廷办事机构,后来发展到唐代改称内侍省,特别到了中晚唐宦官当权时期,内侍省曾权倾一时,其长官被人称为内相,权势甚至超越了外朝的宰相。
但整个有隋一朝,皇帝重用外朝大臣,并没给身边宦者留下参与朝政的机会,所以,长秋监在当时仅仅是个跑腿办差的宫中服务机构,地位不高,权利也不大。
即便如此,因开隋以来,伴随着疆域的拓展,人丁繁衍,需要朝廷管理的事务日渐增多,作为宫内日常服务机构的长秋监也逐渐膨胀,宫内宦者人数从开皇元年间的几百人发展到开皇六年间,已增加到了上千人,故而,对于何柱儿、苏仪儿这样的宦者来说,能够坐到长秋监使的位置上去,可以说是他们毕生追求的终极目标(杨素的兄弟杨约因是幼年不慎从树上掉下,失势成为了宦者之身,与何柱儿、苏仪儿这些经过阉割入宫做宦者的人自是不同,还应属于士大夫阶层,所以深以做长秋监使为耻,千方百计地也要调出长秋监。)
正因长秋监管理的人员日渐增多,建在大兴宫西南隅的长秋监衙署的规模也经过了多次扩大,由原来的一处三进院落扩建至了如今的三处院落,其中最大的院落前后五进,比杨广在长安新都中晋王府还要大上许多。
杨广带着郭衍来到长秋监衙署,经人指点,走进了最东侧的一座三进院落,向里面的人亮明身份,说明来意,直接进了第二进院落来探询太医救治伤者的情况。
奉旨入宫救治受伤宦者的太医将杨广、郭衍二人让进伤者躺着的那间房间,手指昏迷不醒的伤者、摇着头向二人介绍道:“王爷,此人内腑被人用利刃刺破,且因失血过多,恕下官无能,已救他不活了。”
杨广走近伤者,俯身观察着他的伤势,向太医问道:“我瞧他是伤在左肩,并非致命处,太医为何称救不活他呢?”
太医走上前,轻轻将伤者的身体推向一侧,用手指定他后背上的伤处,向杨广解释道:“行凶者确是一刀刺中了他的左肩背,但发现未能将他一刀毙命,随后又从原来的伤口处进刀,刺破了他的肺脉,这才是致命的一刀。”
杨广大吃一惊,忙追问道:“你是说,凶手先刺了他一刀,发现他还活着之后,又从原来的伤口深深地刺了一刀,才将他伤成这样?你能估算出凶手前后两次入刀的间隔时间吗?”
太医点点头,答道:“王爷,现在伤口被包裹着,无法请你瞧得真切,但下官奉旨入宫救治他时,确曾在同一处伤口内发现有两次进刀的痕迹,只是难以确定前后两次入刀的时间间隔。”
“你既说难以救活他,能否设法将他唤醒,本王向他问两个问题吗?”杨广似乎找到了迅速查破此案的重大线索,语调急促地问太医道。
太医略微迟疑了一下,又摇了摇头,答道:“我只能勉力一试,能不能唤得醒他,他醒来后能支撑多久,都不得而知。”
杨广不舍得放过眼下这个直接查出凶手的大好机会,坚持要太医将伤者唤醒,以便从他口中问出凶手是谁。
太医被逼无奈,只能命人强行撬开伤者的嘴,喂他服下了几口参汤,吊住他的心脉,激发起他的精神。
几口参汤喝下去,在杨广焦灼、充满期待的目光注视下,过了约有一盏茶的功夫,受伤的宦者一张嘴,吐出一口黑血后,悠悠醒转了过来。
“你听着,我现在想知道是谁在临德殿外刺伤了你?”杨广惊喜之下,忙向伤者问道。
受伤的宦者张了张嘴,却说不出一句话来。
“这样吧,我来猜猜凶手是谁,如果我猜得对,你点点头便可,能做得到吗?”杨广并不气馁,当即决定换个问法。
看着受伤的宦者费力地点了点头,杨广向他问出了第一个问题:“你认得凶手吗?”(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611章 宫中有内鬼
(全本小说网,。)
受伤的宦者缓了好半天气儿,才微微摇了摇头。
杨广正欲开口问出第二个问题,却见他又点了点头。
“你认得凶手是谁?”杨广立马疾声催问道。
那受伤的宦者张了张嘴,像是要对杨广说出凶手的名字,可才说出了一个他字,却再也说不出第二字来了,身子猛然一挺,脑袋向旁边一歪,竟气绝身亡了。
太医见状,急忙紧急施救,忙碌了好大一会儿,才失望地冲着杨广摇摇头,示意那宦者已经救不过来了。
杨广命人好生安排那宦者的后事,带着郭衍出了房,向他问道:“你说,那宦者认不认得凶手呢?”
郭衍深知事关重大,不敢妄加猜测,抱拳答道:“末将不知。”
杨广点了点头,自言自语道:“看情形,他似乎并不认得那凶手,可是,他后来冲我点头,又说明了什么呢?”
“王爷,末将虽不确知凶手是谁,但却能推料出此人必是一位高手。”郭衍想了想,还是忍不住提醒杨广道。
“哦?你是说那受伤宦者肩背上先后两次中刀这件事吗?”杨广边向院外走着,边问郭衍道。
“是的。方才末将已仔细查看过那宦者身上的伤处,对凶手能如此精准地二次从相同处入刀,伤及他的性命颇感惊讶。须知,凶手行凶之时,天还没亮,能摸黑先后两次从相同的地方入刀行凶,末将自问无能本领。”
“从同一个地方先后两次入刀?他为什么要这样做呢?”杨广显然对凶手异乎寻常的举动更感兴趣,回头盯着郭衍问道。
郭衍也颇觉摸不着头脑,只得有意回避着杨广的目光。
“走,咱们先到案发现场瞧瞧去!”杨广说罢,迈步向临德殿的方向走去。
为避免宫中再次闹鬼的消息泄露,在杨坚授意下,临德殿内外一切如常,并没有因昨夜发生的事而有任何异常之处。
正在殿外当值的苏仪儿远远地望见杨广带着郭衍朝临德殿走了过来,急忙一路小跑着迎了上来,冲杨广施礼已毕,开口问道:“王爷是来勘察案发现场的吧?皇上有旨,不得。。。。。。”
杨广摆手打断了他的话,向他解释道:“我只是来案发现场瞧瞧,不会刻意声张,闹出更大动静出来的。苏公公,父皇正在临德殿内会议朝务吗?”
“回王爷,高仆射、虞仆射,还有苏尚书几位都在殿内呢。”
“苏公公昨晚既住在临德殿内,又是头一个发现殿外有人行凶作乱的,可否将昨晚案发现场的情形一一指示给本王瞧瞧?”
苏仪儿回头望望,见临德殿内并无动静,这才悄悄地对杨广说声:“王爷请随我来。”转身带着杨广和郭衍二人来到殿外约三四十步远的地方站定,向杨广介绍道,“昨夜咱家在殿内听到殿外响动不对,带人跑出殿外之时,发现殿外值守的四名宦者就是倒在此处的。”
杨广拿眼估量了一下案发现场距临德殿的距离,问苏仪儿道:“那件亵衣又是挂在何处呢?”
苏仪儿抬手指了指左前方殿外廊下的位置,答道:“就在那里,亵衣是用一根绳子吊挂在廊下梁上的。现已奉娘娘旨意,命人传示诸宫,查寻其主人去了,王爷要瞧,晚些时咱家自会命人送到兰芷宫去。”
“苏公公,你发现在此值守的四名宦者倒卧在地时,是什么姿势?”
苏仪儿未假思索地脱口答道:“四人皆是身后中刀,向前倒卧在地。咱家当时即发现四人之中有三人已然气绝,唯有一人还活着,便随即命人将他抬往长秋监救治。”
杨广俯下身,仔细查看着四名宦者倒卧的地方,不时地抬眼观测一眼和亵衣吊挂处的距离,随口问道:“那么依你之见,在殿外行凶伤人者和吊挂亵衣的是同一人所为,还是另有同伙呢?”
“若说系同一人所为,据咱家猜测,很可能是四名在殿外值守的宦者发现有人悬挂亵衣,正欲上前制止,被那人的同伙从身后偷袭得手,但若说是团伙作案,可昨晚宫中戒备森严,又怎会溜进这么多的歹人作乱呢?王爷,恕咱家愚钝,实在难以给出一个令人满意的答复。”
杨广若有所思�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