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科技翻译家-第20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在机场的广场上,有一道用一米宽的黄线,圈起来的区域。
所有人员和设备,都被移到黄线之外。
这样做就是为了保障人和设备,不被离子发动机溅射到硅金晶地板上的火焰伤到。
本来缓慢的鼓声开始变得急促起来,有智能机器人在广场中巡逻,已经开始封锁整个广场。
它们严阵以待,哪怕就是一只鸟,都无法飞到航天飞船的上方。
防止因为意外情况导致航天飞船发射失败。
在航天指挥中心里,牛振峰看着航天飞船自检已经完成。
航天指挥中心上的虚拟光幕显示着,航天飞船自检的全部过程。
“星海探索者一号,自检程序开始。智能计算机活动正常,控制所有设备依次开启。”
“微型核反应堆控制软件打开,核燃料钍开始加注。核反应堆正式启动。
电源模块正常,温差发电机正常,备用温差发电机随时可接入电网。航天飞船供电系统正常。”
“两台主离子发动机燃料加注成功,五台万向副离子发动机燃料加注成功。燃料供应系统正常,燃料仓储充足。”
“温度维持系统正常启动,机械控制系统正常启动。
星海探索者一号准备完成,申请起飞。”
牛征峰看到航天飞船质检完成,他按下航天飞船的启动按钮,开始正式激活航天飞船的起飞程序。
旁边直径为一米的金属圆球上,有一丝光芒闪过。
这是最新部署的中微子通信器。
只需要在地球上部署几个基站。在太空中部署几个中继卫星,就可以覆盖很大范围的通信需求。
用激光约束好的中微子立刻携带信息,以光速传递到航天飞船的智能计算机中。
“接受指令,星海探索者一号开始进入到起飞程序。”
“十、九、八、七、六、五、四、三、二、一。起飞。”
不断响起的鼓声立刻停止,站在广场上的众人看到航天飞船下方,喷出五道淡蓝色的火焰。
这五道火焰分布情况和色子上的五点差不多。前后各两个中心分布一个。
这是经过仔细计算的布局,可以让航天飞船整体船身在起飞和降落时稳定。
航天飞船庞大的船体缓缓抬升。外人看来,它的速度感觉很慢,这是离子发动机加速度小缘故。
但它的真实速度却一点也不慢,很快就抬升到万米高空中。
位于航天飞船两侧的主离子发动机立刻启动。
它喷出炽白色的火焰,把空气都烧灼的扭曲了。
只看到航天飞船,船身在空中颤一颤,它好是离弦之箭一般,快速向外太空飞去。
船身和大气层高速摩擦,发出剧烈轰鸣声的同时。
银白色的船体都变得微微发红。
船体的热量,通过炎金传热机构,导入到核电站的温差发动机中,变成源源不断的电能。
航天飞船很快就突破地球引力的束缚。
它按照指定路径,向着小行星带飞去。
在航天飞船突破地球引力束缚时。
牛征峰来到指挥中心外面的大厅中。
李浩和邱石主任也站在大厅中,但这里的大部分人,都是航天飞船的配套厂商和制造单位。
牛征峰环视大家,激动地宣布道:“我宣布,星海探索者一号发射计划完美成功。
航天飞船符合设计要求,已经可以完美的执行航天任务。”
听到这个消息后,众人都不感到意外。但依然露出万分高兴的神色,热烈地鼓起掌来。
第465章 星海捕鱼
1月18日,经过三天的高速航行,星海探索者一号即将接近小行星带。
它开始关闭主引擎,利用惯性向小行星带飞去。
主引擎关闭的时候,智能计算机通过中微子通信仪,给地球发送即将到达小行星带的信息。
这条信息通过航天飞船在沿途上部署的多个中继卫星。
开始把信息接力传回地球,只用了十几秒钟。地球就接收到星海探索者一号发来的信息。
李浩看着星海探索者一号发回来的信息,它满意地说道:“看来通过航天飞船部署中微子通信中继卫星,这个方法是成功的。”
他说完之后,望了一眼虚拟光幕,上面显示太空中的中微子通信中继卫星部署图。
微型最密集的地方,是在地球周围,一共环绕着十颗中微子通信中继卫星。
其次就是月球上的三颗中微子通信中继卫星。
围绕火星的一颗中微子通信中继卫星。
在地球与火星的拉格朗日点上,还有一颗中微子通信中继卫星。
共有着15颗中继卫星,组成中微子通信网络。只需要十几秒的延时,就可以和航天飞船互相通信。
它们组成的带宽十分庞大,甚至可以直接观看由航天飞船拍摄到的高清影像。
牛征峰向李浩问道:“李总,星海探索者一号已经到达小行星带的外围。
是否让它现在就开始捕捉小行星。”
李浩点头同意道:“既然它已经到达小行星带,那就让它一展身手。显示出我们辛苦设计的航天飞船能力。”
牛征峰听到李浩的吩咐后,他立刻给航天飞船下达指令,同意它展开小行星捕捉计划。
他下达命令之后,紧张的心情突然放松许多。一切都等待着航天飞船的表现。
“李总,硅金晶材料真的和测试的结果完全相符吗?航天飞船只装备了五厘米厚的硅金晶壳体。
小行星带的小行星运行速度非常快。
凭借航天飞船相对庞大的船身,只能躲避大型的小行星,根本无法躲避小型的小行星。
它进入到小行星带之后,只能凭借坚硬的壳体,阻挡小行星的袭击。”
李浩自信的说道:“不需要担心这种事情,别看只有五厘米厚,但这种厚度的硅金晶,它的数据都比五米厚的超强钢板还强许多倍。”
他们正说着话,在小行星带的星海探索者一号,已经传回来它进入到小行星带的高清视频。
星海探索者一号以每秒十公里的速度,从小行星带边缘切入进去。
当庞大的船身进入到小行星带后,它遭遇很多物质撞击。
许多尘埃大小的物质,都算不上是小行星,只能说是宇宙漂浮物。
还有拳头大小的小行星,它们以不同速度向深海探索者一号撞来。
小行星和星海探索者一号形成的相对速度十分庞大。
它们携带的动能,足以摧毁数米的超强合金钢板。
星海探索者一号,没有任何躲避动作。直接向既定的航路驶去。
当小行星撞击在星海探索者一号的壳体上。
小行星立刻被巨大动能直接摧毁,星海探索者一号的壳体却没有任何变化。
甚至连凹陷都没有发生,它完好无损。
星海探索者一号,直接无视这些非常小的小行星。
有小行星撞击在壳体上,好像有节奏的音乐一般。在宇宙中叮咚的响起。
只有当它遇到直径高达十多米的小行星时。安装在星海探索者一号船底的万向副离子发动机才会启动。
它全力探索周围环境,开始预判小行星撞击的轨迹,躲避这种小行星袭来。
星海探索者一号在小行星带做着各种高难度的机动动作。
同时在探索着它准备捕捉的目标。
多普勒雷达和中微子扫描仪,不断的扫描星海探索者一号附近的小行星。
来一次小行星带,耗费的能源和设备的机械损耗都价值不菲。
选取小行星修补月球,体型小的小行星根本毫无作用。
它在探索直径在三公里到五公里的小行星。
小于这个直径的小行星完全不值得出手,耗费太大不合算。
大于这个直径的小行星,完全超出了星空探索者一号的能力。
强行捕捉这种小行星,很可能会使航天飞船造成损坏。
星海探索者一号在查找目标的同时,他也收集一些认为有价值的小行星。
星海探索者一号检测到前方有一个直径十多米的小行星。
中微子扫描仪探测到这个小行星内部,具有稀有价值的物品。
星海探索者一号的巨型机械手,立刻出舱去抓捕这个小行星。
咬合力巨大的机械手,直接把小行星紧紧的抓住,拖进它的仓库中。
来到小行星带,不只是为了找到可以修理月球的小行星。
如果遇到有价值的小行星。也会出动机械手进行采集。
星海探索者一号,一直没有发现符合他目标的小行星。
但凭借中微子的高穿透性,发现很多具有价值的小行星。都被它收集在船舱中。
星海探索者一号像遨游太空的捕鱼船。追寻它想找到的目标的同时,也捕捉着认为有价值的“鱼”。
突然前方探测到符合他目标的小行星。
这个小行星还是由铁和硅等物质,组成的硬质小行星。
而不像是浮沉冰晶这类物质说组成的小行星。
星海探索者一号根本无法采集后一种小行星。
他立刻来到这个目标的小行星附近,根据中微子扫描仪探测到的结果。这个小行星的直径在3。5公里左右。
星海探索者一号立刻绕到这个小行星的后面。
它前方的巨型机械手立刻向外伸出十米,并直接卡死在航天飞船上。
星海探索者一号看准位置后。主引擎开始启动,并用脉冲方式进行加速。
他直接给小行星来了一把千年杀。
星海探索者一号直接撞向目标小行星。
直接在小行星上撞击出一个十多米深的大坑。
星海探索者一号缓缓吐出巨型机械手。
在机械手的推力下,航天飞船直接来到小行星的表面。
巨型机械手却直接卡在小行星上,卡得非常严实。
星海探索者一号开始进行下一步行动。
它把自己当作一个钟摆,离子发动机启动。
好像老鼠拉大车一般,利用发动机带来的力量。
牵引着小行星,让它的行进方向发生改变。
小行星向前运动的力量,依然是由于引力和惯性作用。
星海探索者一号,只是充当一个掌舵人的角色。
它只是能略微控制这个小行星的前进方向。
但在广阔的宇宙中,有这种能力已经了不得。
星海探索者一号就是通过这种能力,它开始调整着小行星的轨迹。
这个小行星的速度,甚至比航天飞船全功率加速还要快。
形成一个大圆弧轨道,撞向月球方向。
第466章 修理月球
东八区1月20日晚上九点,燕京市府广场上有很多天文爱好者,他们正在架设天文望远镜。。
这其中还有远道而来的外国天文爱好者,所架设的天文望远镜都对准月球周边。
现在有气象仪在时刻清理雾霾,并控制一定区域内的温度和湿度。
雾霾时代灰蒙蒙的天空,已经不会再出现。
燕京的天空,变得清晰透亮。可以用天文望远镜很清晰的观测太空环境。
这些天文爱好者之所以来到这里观看月球。就是因为在网络上流传一条已经被证实的消息。
据国际多个天文台测定,有一个直径3。5公里的庞大小行星,突然离开小行星带。
它违反天体运转常规,打破了诸多以前整理到的数据,走了一个非常皮的路径。
国际众多天文学家都紧盯着这个现象的发生。
如果被证实这个小行星没有受到外力干涉。那在不久的将来,天体物理学即将被改写。
据天文学家最终测算,它将会在今晚和月球相撞。
这个消息一出,立刻就引起各地天文爱好者和普通人的疯狂。
在网络上,众人都争相传达,这是千年难遇的奇迹。能改写现代物理学数据的天文现象可不多见。
这个庞大的小行星将撞击到月球上。形成的场面也非常壮观。天文爱好者也不想错过这次机会。
他们都想观测到庞大的小行星坠落月球的场景。
有的人还担心这个小行星会不会突然改变轨道,直接撞向地球。
天文学家十分确切的告诉大家,这个小行星的轨道已经确定绝不会更改。
天体运行,遵循一定的科学原理。绝对不会改开轨道,就能改轨道的。
华夏天文爱好者杜康,它摆好设备,正在寻找着小行星的轨迹。
他旁边是留着大胡子的法国友人。
有好多外国的天文爱好者,为了观测到合适的场景。
他们都来到可以直接观测到月球的地方。
杜康一边摆弄着他的天文望远镜,一边在网络上搜索。看看是否有大神发布小行星的轨迹信息。
网络上的东西真的很全,杜康很快找到小行星所在的空间坐标。
缓慢的移动着天文望远镜,追踪小行星的位置。
据天文学家介绍,现在小行星已经十分接近月球。随时可能会被月球捕捉,发生碰撞现象。
杜康在天文望远镜中,突然发现了一个快速划过的光影。
定睛一看,正是网传要撞向月球的小行星。
他目不转睛地注视着小行星,突然发现小行星有一道奇怪的尾焰。
杜康看到这个尾焰,第一时间就感觉到它太奇怪了。
小行星又不是彗星,就是彗星,它也没有接近太阳,也不会有一个长长的尾焰。
他调整天文望远镜的倍数,仔细观看这个尾焰。
发现这不是他想象的尾焰,而是一架人工造物。
他在天文望远镜上看到类似尾焰的效果。只不过是这个航天器反光所形成的。
它具体是什么?由于天文望远镜倍数的问题,杜康已经看不清楚。
他立刻用智能眼镜登录网络上查找这个信息。
他手中的设备不行,但不代表没人能拿到清晰的照片。
果然有人已经获得完整的照片。
有科研机构拍摄出跟在小行星后面物体的具体情况。
它是一个很像鲸鱼的航天器,根据光谱分析,它的表面呈银白色。
杜康看到这种情况,他心里很疑惑。
小行星撞击月球,难道是人为推动的。
如果是人为推动这次事件,那小行星特殊轨道的合理性就有了解释。
杜康看到网络上天文爱好者针对这次事件的讨论。
他们之中大部分人都倾向于小行星受到人为影响。
太空中的视频资料,清晰地传达出这个事件的真相。
他们又开始讨论第二点问题,这件事到底是谁干的?他为什么要这么做?
网友们还没懂猜图答案,来自华夏的清瓷科技就发布了一份公告,就结束了他们各方的争论。
【由于我公司在月球上采矿,导致月球质量持续流失。
为了防止出现意外情况,我公司对月球进行质量补偿,开始修理地球。
这个过程不会对地月系统造成影响,地球上一切如常。】
这个公号发布之后,在全世界范围内,造成了很大的轰动。
很多人都惊讶地发现,清瓷科技都可以在月球上采矿。
他们所有的技术实在太先进,地球的矿产已经看不上,开始上月球采矿。
有一部分人的注意力转移到清瓷科技身上。
但大部分人的注意力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