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科技翻译家-第11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周云笙嘟嘟嘴说道:“不是我们运气好,是我妈发动了自己的关系。再加上我们公司不要国家科研基金,只需要中科院研究所配合。

    这种综合原因共同作用下,才造成这样的结果。”

    李浩看着周云笙说话时还皱着眉头。

    他疑惑的问道:“看你的样子像是在担心什么?这个不是好事情。

    你谈判这么多天无法解决的事情,现在就轻易解决。”

    周云笙担忧的说道:“这是靠我妈的面子,为我们公司争取到的权利。我们要是没有研发成功,那对她的影响非常大。我在担心她的前途。”

    李浩笑着说道:“这样反过来看,项目要是研发成功。对丈母娘功绩的提升也是非常大。

    你不需要担心,这个材料开发成功,光刻机就完成了30%,其他配件都不算太难。

    剩下的只是组装和加工精度的问题。总会有办法解决。”

    周云笙听到李浩的话,看着李浩自信十足的样子。她有了主心骨神情平复下来。

    “你忙碌了一上午,我们吃午饭吧。”李浩说完就开始点菜。

    在吃饭的途中,李浩再次确定道:“中科院那些研究所,他们甘心为我们公司做配套吗?别到时候出现差错。”

    周云笙笑着说道:“有上面领导的命令,我妈也在居中协调。

    咱们以为很重要的项目,对他们来说不算太过重要。我和他们谈判时就感觉到,对方都不相信我们公司能做出来光刻机。

    他们应该不会拖后腿,再说有我们公司主导项目的研发,也不给他们这个机会。”

    “原来是这样。他们越看不起我们,我们就一定要搞出光刻机。”李浩握紧拳头说道。

    李浩吃完饭他就查看光刻机项目的进展。

    郭建濯主任负责核心器件的材料。聚铜锌合金材料通过离心机合成,现在已经能达到稳定存在45分钟。

    郭主任预计要想用这种材料一直稳定的存在。必须要用到分离核材料的大型离心机。

    李浩看到这里,他松了一口气。大型离心机还能搞到,只不过必须在有关部门监控下使用。

    孙凯他们主要负责光刻机的控制系统和其他非核心配件制造。

    电子公司已经招聘很多这方面的专家。正在努力研发光刻机控制系统和配件设计。

    如果真能和国家有关单位合作,那光刻机需要的主要配件大部分都能研发出来。某些特殊的配件进行技术攻关也可以实现。

    周云笙走过来,用手拍了李浩左肩一下。立刻把李浩惊醒。

    她眯着眼睛问道:“想什么呢?那么入神。”

    “我在看我们公司光刻机项目的进展。还是缺少人才,在我们公司有底蕴的领域进展飞快。陌生的领域几乎毫无进步。”李浩感叹的说道。

    “现在这个现象马上就要解决。”周云笙高兴地说道,“国内的有关部门得到上级吩咐之后,办事的速度真的很快。

    我妈给我发来消息,中科院研究所,不和我们进行合作。他们说获得的利益太少,不值得投入。但把研究所的科研人员借调给我们一些。

    我妈看到我们实验室很简陋,她联系到中科院。给我们租一间实验室。

    这个实验室原先的单位搬迁到雄安新区,实验室现在一直空着,还没有新单位接手。

    房子有些老旧,是80年代所建,但里面的设备都是八九成新,设备还很齐全。”

    李浩听到这个消息,他惊喜地说道:“中科院太慷慨了,竟然给我们借调专家。借调才好,我给他来个刘备借荆州,有借无还。”

    周云笙捂着嘴,惊讶的说道:“浩子,你竟然打这个主意。这样做不好吧。不说别人的想法,这么做很伤我妈的面子。”

    李浩轻松的说道:“没关系,这又不是物品而是人。我们不会使用强制手段,只是向他们展示我们公司对待人才的方案。

    让他们自己辞职,再来到我们公司工作。到时候这个项目都结束了,光刻机已经成功。不会影响到丈母娘。”

 第257章 各单位的选择

    沪市隶属于中科院的超材料研究中心。这里的科学家正在忙碌着。

    只看到两位科研人员趁着工作的间隙,在说悄悄话。

    刚毕业不久,刚刚进入研究所的张志成向他旁边的同事问道:“老李,听说上门要调三个人到燕京工作,这个机会好不好。”

    已经40多岁,自诩为经验丰富的老李回道:“小张,要是调你过去,千万别同意。燕京那地方竞争压力太大,在所里多轻松。有本事的自己开项目,没本事的打打下手。

    再说这是借调,你的组织关系都在所里。要是上调到更好的单位可以去,这只是帮助一个私企研发光刻机。

    他们要是项目失败后,你再灰溜溜的回到咱们研究所。这样空耗光阴,等到和你同时进入研究所的人都升职,或是在科研领域取得重大进步。

    你却一事无成,等到这个时候,后悔就晚了。”

    张志成疑惑的问道:“不能这样吧?这可是科技部主导的项目。”

    老李看到小张还有些意动,他刚想劝导就听见研究所所长走了过来。

    他是一个秃头的中年人,看到众人后,轻轻地咳嗽了两声说道:“我们需要借调三个人去燕京工作,时限不清楚。

    下面我宣布已经确定的名单,秦诚,余光海。还差一个人,有没有自告奋勇想去的。”

    老张在旁边提醒道:“你看,所长把两个刺头扔过去。他们工作时总是在一旁捣乱。还爱指点江山,总批评别人工作不行。

    但他们也没有研究出一些成果。在公司人缘就属他们俩最差,一旦有不好的事情就派他们,你现在应该看出来这个项目的性质。”

    张志成听到是这个两个人,他通过自己的观察。知道这两个人是真的有本事,只不过想法很奇怪。

    做事的方式又很不居一格,不受到所里的欢迎,没有机会展示自己的才能。不知道他们在新的单位怎么样。

    他刚才听到光刻机,平静许久的心情就像波涛翻涌一样。想要参与到这个计划中,哪怕是失败下辈子也有一些谈资。

    他知道自己的本事和学习能力都略差。要是真留在研究所里,一辈子就是一个小研究员。

    张志诚立刻举手报名道:“所长我想去。”

    “真的吗?这次是借调,你想好了吗?”所长再次询问道。

    张志成确认的点点头:“我想体验一下不同的风景。”

    所长看着他们道:“那就是你们三个,收拾东西明天就出发,我知道你们都是单身,家人也不在这里。大家都有家室,你们孑然一身才被选择,不要有心理负担。”

    徽省合淝,中科院光学研究所。所长办公室内,一个面容富态的中年人正嘱咐一个年轻人。

    “克清,这个机会很难得。要知道我国光学领域著名专家,何万明院士就在这个项目组。

    你带领我们研究所的团队,在那里一定要认真学习。不管项目能否成功,学到真本事才是最重要。

    我希望你在那个项目组工作时,能真正地充实自己。这是一个改变命运的机会。能取得多大的成就,就看你自己的本事。”

    “大舅放心,我一定认真学习。不只是我跟着何院士学习,我还帮助咱们所的年轻人,一起提高自己。

    谁让我们所得到的资源有限,没有资金锻炼年轻队伍。只能靠着他们的项目,为我们研究所培养人才。这个公司真是好人啊。”祝克清激动地说道。

    “这种事情就我们自己知道才好,千万不要宣传。别人都知道了,竞争压力太大。你们在那里也要认真工作。

    我虽然不看好这个项目能成功,但知道这个企业不差钱。要让他们看到一丝希望,就会源源不断的进行投入。

    你们这群人,如果经过几年锻炼。一定能成为真正的人才,到时候带领我们研究所研发出更好的产品。

    省着总争不过其他单位,导致拨下来的科研资金越发的少,现在所里只能多接一些企业的研发项目。”所长感慨的说道,对他们这些人期望很大。

    祝克清和他大舅谈完之后,就走出来,选择去燕京的人员。他们都是20多岁左右,刚刚大学毕业加入所里的新人。

    听到去燕京之后,大多数人都很高兴。在这些人的印象中,燕京再差也能接到项目。总比在这里无所事事好多了。

    天珒中科院定位信息研究所。所长看着站在他前面的一位古稀之年的老人,说道:“朱老,是你发挥余热的时候。

    拿出我们研究所,以前公关陀螺仪十分之一的劲头。一定要帮助他们搞定定位系统。”

    他看着站在他面前,白发苍苍的人。这就是他准备派出燕京,帮助光刻机项目组进行研发的朱二毛老专家。

    这是他们研究所退休的老专家。他也是思考良久才想到这个人选。

    不派人肯定是不轻,这不是变相给上级领导上眼药。还想不想要以后的科研经费了?

    但派去精明强干的核心专家,他又有些不舍。现在所里的任务很重,走一位专家,那会影响国家重点工程。谁当所长也不敢承担这种责任。

    朱二毛谦虚的说道:“所长,你找我这个和现在科技脱节的老头子有什么用?不去帮倒忙就不错了。”

    “朱老谦虚了,您可是搞定卫星上的定位系统。也参与了巡航导弹上的定位系统。搞一个光刻机定位系统,这不是小意思。

    再说你也知道,所里现在的任务很重。我们开始想和这个项目合作,以为这个项目用时很长,我们过几个月就能空闲下来。谁想到现在紧急用人。”

    朱二毛只好同意道:“那我就去试试,要是不行的话所里再换其他人。”

    燕京中科院自动化中心。这里根本就没有通知光刻机项目组的事情。只是在进场的大门上贴一条简要的告示。

    借调几个人去帮助其他企业研发光刻机自动控制系统。

    谁也没有在意这张纸,都认为国内现在技术,研发不出来高性能的光刻机。

    “风姐姐,你不是说被苍蝇追的太闹心。我们去这里避一避怎么样。”

    风凤逢看到她的小姐妹这么说。仔细阅读了这个告示上的内容。

    她满意地说道:“这个项目还真是不错。反正也准备躲出去一段时间,就选择这个项目。你和我一起去。

    真后悔选择自动化这个专业,走到哪里都和大熊猫一个待遇。”

 第258章 碳基芯片加工要求

    周云笙起身和李浩说道:“我带着朱姐和小碗姐去签订合同,把这个事情正式确认下来。

    并通过这个项目,为我们科研大楼购买先进的科研设备。这个机会可是非常难得。”

    “云笙,你太着急了吧。不用想着一天就把所有事情做完。”李浩怕周云笙太劳累,劝她道。

    “不确定下来大概方向,以合同约定好。谁知道以后会出现什么问题。

    你忘了我们和清华大学合作的事情,不就是最开始详细细节没有弄好。千万不要高估官僚们的节操。”周云笙看着李浩,她坚持自己的想法。

    李浩看到周云笙这么说,他也只能同意。对周云笙说道:“购买设备时,尽量买到一台用于核原料提纯的大功率离心机。

    有了这种大功率离心机,可以让光刻机核心材料取得更大的进展。”

    “好的,我会提出需要这种设备。”周云笙说完之后,她就离开办公室。

    李浩看到周云笙走后,他打通朱烟波的手机。

    “波哥,有没有时间。我有事情找你。”李浩向朱烟波问道。

    朱烟波沉思良久,他回复道:“我们在清华大学实验室前的公园见。你到那里后给我打电话。”

    “好的。”李浩直接同意道。

    他能听出来朱烟波时间很紧急。但依然把他约了出来。主要是为了他研发的碳基芯片。

    他们公司很有信心研发成功光刻机。现在就要给光刻机找买家,构建出属于自己公司的芯片产业链。

    光刻机要是瞄准硅基芯片产业,他们除了给龙芯、紫光等国企外,在海外市场一定没有竞争力。d、高通等欧美公司,绝对不会采购他们公司生产的光刻机。

    现在就要弯道超车,通过后发优势给他们光刻机增大使用范围。

    最简单也最能实现的就是加工其他种类的芯片。现在能取代硅基芯片的只有碳基芯片。

    还好朱烟波的导师就是一直研究碳基芯片。他只要通过波哥引荐后。就知道碳基芯片的加工要求,可以有针对的研发光刻机。

    李浩下楼,他开车立刻来到清华大学。同时打通波哥的电话。

    电话接通后,李浩告知朱烟波,他已经来到这个地点。

    等了一会儿,就看到朱烟波穿着实验室的大白褂走了出来。

    李浩看到他这身装扮,疑惑的问道:“波哥,你们实验室现在项目安排这么紧吗?”

    朱烟波无奈的说道:“现在没有办法,项目一直无法取得突破。国家又在量子计算机领域取得重大的进步。

    我们实验室的同事都在说,没等我们研发的碳基芯片量产。其他部门研发的光量子计算机已经进入到实用阶段。

    到了那时候,碳基芯片也只能用在特殊领域。没有办法进行普及,它能带来的价值也大打折扣。

    就像以前工业进程中,已经突破蒸汽轮机技术。蒸汽机即将迎来又一个辉煌。

    结果电动机和内燃机快速发展起来,这样子蒸汽轮机也只能用于发电和大型船舶的动力。”

    朱烟波说完之后,他向李浩感激道:“浩子,你那天告诉我的消息太及时了。果然回去多安慰韩萱之后,她的脾气马上好转。

    只等我这次忙完之后,我们就去民政局领证。”

    “那真是恭喜你,没想到都奉子成婚了。”李浩发自内心的祝福波哥。

    朱烟波抓紧时间问道:“浩子,你找我有什么事情?我这是借着内急的原因走出来。”

    李浩看到朱烟波很着急,他快速说道:“我们公司现在正在研究高性能的光刻机。我听到你说过,你们研发的碳基芯片一直无法使用现在的光刻机加工。

    我这不是想形成产业上下游互助,想了解一下你们研发的碳基芯片加工过程,需要光刻机的性能。”

    朱烟波试探着问道:“科技部说要开展高性能光刻机项目,这是以你们公司为主导吗?”

    李浩点了点头,说道:“现在消息都传这么远了吗?这是刚刚确定的事情。”

    朱烟波瞪大眼睛,震惊的说道:“真没想到是你们公司,一转眼已经发展到这种程度了。我真有些不敢相信。”

    他拽着李浩的手,快步向实验室走去。同时说道:“我能这么早就知道,是因为我导师一直在说着这个项目。

    他的好友何万明院士和他提过你们公司的光刻机,说是研发出来之后,一定可以解决我们实验室遇到的问题。”

    李浩跟随着朱烟波的脚步,他来到实验室中。

    看到朱烟波直奔实验室的某个房间。在外面恭敬的敲响了几下房门。

    听到里面有一个中气十足的声音说道:“进来吧。”

    李浩进来后,看到这里面坐着一位40岁左右的青年人。

    他的第一个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