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电影世界穿梭门-第47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才惹到了老爷子。”

    “老爷子真是这么说的?糊涂啊!”

    薛成文看了眼书房,压低声音说道:“你不答应是对的,六皇子不知给老爷子使了什么迷魂汤,让老爷子就差摆明车马支持他了。老爷子也不想想,上有三皇子压着,下有五皇子拦着,最后还有八皇子虎视眈眈,六皇子何德何能胆敢惦记着太子宝座?”

    王旭听的连连点头,太子之位只有一个,一群人在那争,输家永远比赢家多。

    眼下局势还没有明朗,一切犹如雾里看花,以薛牧山的身份居然要亲自下场,这不是逼得众人撕破脸吗。

    “你先回去,我去跟老爷子谈一谈。”

    薛成文急忙往书房走,走了几步又转了回来,再次叫住了王旭:“你今天不出去吧?我有事跟你商量,你要是不出去,见完老爷子后我来找你,你帮我参谋一下。”

    王旭没等说话,薛成文又匆匆忙忙的走了。

    看着薛成文的背影,王旭犯了嘀咕,奇怪道:“找我商量,这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啊?”

    摇摇头,王旭想不出来。

    这一年来,他在薛府内深居浅出,虽然与薛家人相熟,却也谈不上无话不谈。

    薛成文是薛家二代中的老大,从辈分上王旭也得叫声大伯,他实在想不出有什么事,是薛成文自己拿不定主意,还要请他来参谋的。

    “不行,这件事没得商量。”

    “爹,难道您就看不得我好么,这可是我的机会啊!”

    王旭正往外走,身后便传来了争吵声。

    还想再听,声音就低落了下去,后面说了什么再也听不到了。

    王旭脚步微顿,一步三难回头的走了,回到了自己的庭院。

    没一会的功夫,薛成文也阴沉着脸来了,见到王旭便开口道:“老爷子真是糊涂,他还能在撑几年,以后薛家还不是要靠我支撑。

    眼下,户部正缺一个五品郎中,我在礼部坐了这么多年的冷板凳,老爷子随便活动一下,我不就能升上去了吗。

    户部可是六部的钱袋子,同样的官职,户部出来的就要高人一等。

    老爷子可好,总是让我不要急,我已经坐了十年的员外郎了,看看我这白胡子,难道要我在员外郎的位子上终老不成?”

    薛成文上气不接下气,晃动着手里的美须。

    王旭不明真相,也不敢贸然评论,只能端茶道:“大伯消消气,是不是有些事,没跟老爷子说清啊?”

    咕咚咚!!

    薛成文将茶水一口喝干,把茶杯往桌子上一放,长叹道:“还让我怎么说,老爷子是对我成见太深,根本不知道我已非吴下阿蒙!”

    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吾已非吴下阿蒙,这是用来评价吕蒙的话。

    吕蒙少年时,以武勇著称,喜武厌文,只能算个勇将。

    后来,受到鲁肃的启发,吕蒙苦读兵法,让鲁肃再次见到他之后大吃一惊。

    王旭听的暗暗发笑,吕蒙官拜大都督,乃是周瑜与鲁肃的接班人,薛成文何德何能敢与之媲美。

    不过,薛成文的意思他倒是懂了,户部为六部中的钱袋子,眼下户部出了个肥缺,让薛文成很是看重,想求着薛牧山出手,将他从礼部的冷板凳上调走,升到户部去做郎中。

    郎中是五品,乃是侍郎的副官,六品员外郎调任五品郎中,不但高升了一步,也从闲官转为了实权官。

    只可惜,薛成文的本事如何,当爹的一清二楚,想也没想就给驳了,这才气的薛成文跳脚。

    “大伯消消气,老爷子是老观念,您不弄出点动静来,恐怕改变不了他的观点。”王旭站起来给薛成文添茶,随后又道:“大伯,您急匆匆的过来,是想找我商量什么啊?”

    薛家二代弟子中,薛成文,薛成武,跟他都算不上亲近,王旭也很好奇薛成文的来意。

    总不能,薛成文找他,就是为了发泄对老爷子的不满吧。

    “哼!”

    薛成文冷哼一声,端起茶杯喝了一口,开口道:“我这次找你,是想你帮我分析一下,眼下的三皇子,五皇子,八皇子谁的胜算更高一些,我也可以提前布局。”

    “大伯你太高看我了,小侄文不能兴国,武不能安邦,朝堂上的事哪是我能搞懂的。”

    听到薛成文的来意,王旭赶紧打起了哈哈。

    眼下三皇子、五皇子、八皇子、再加上一个六皇子,四人都对太子之位虎视眈眈。孰胜孰略还不好说。

    说得好,薛成文不一定能记得他的好,说的不好,恐怕还要恨上他。

    王旭这人最怕麻烦,同样也信不过薛成文的本事,哪里会多说什么。

    “你休要骗我,前年太后六十大寿,可是你出谋划策,帮老爷子渡过难关的,我不信你这一年来,真的对国事漠不关心。”

    薛成文脸上带着不耐,催促道:“让你说你就说,眼下三位皇子都在拉拢我,我未必不能争一争从龙之功。”

    “从龙之功?”

    王旭算是明白,薛成文再打什么主意了。

    这一年来,几位皇子纷纷开府建衙,收拢羽翼,薛成文这是耐不住寂寞,想要下场博取富贵了。

    只是听这意思,薛成文并不看好老爷子看中的六皇子,更倾向于其他几位皇子啊。

    老子支持六皇子,儿子却要支持别人,这是要窝里斗了吗?

 第944章 猥琐发育

    薛成文所求,严格说应该是两件事。全本小说网;HTTPS://щщщ。m;

    第一件事,是求老爷子出手,将他从礼部抬出去,升一级到户部去做郎中。

    第二件事,才是请他参谋,加入某位皇子的阵营,搏一搏从龙之功。

    王旭理清头绪,却久久难言,不知该从何说起。

    明面上看,有朱党支持的三皇子胜算最大,毕竟眼下的世家力量,已经压过了皇权,就连圣上也要对世家妥协。

    其次,圣上支持的八皇子,与寒门支持的五皇子旗鼓相当,二者难分伯仲。

    八皇子有圣上支持,却没有两党的助力,五皇子有寒门支持,却不得圣心,不受宠爱,比较起来半斤对八两。

    从眼下来看,说谁的胜算更多,还为之过早。

    至于薛牧山钟意的六皇子,目前更是无法对三位皇子构成威胁,胜算应该是最小的。

    只不过,太子之争才刚刚开始,就算诸葛亮来了,也不敢在此时下结论。

    王旭对此唯有三缄其口,生怕指出一条错路,让薛成文踏上不归路。

    毕竟,薛家对他是有恩的,他可不想因为这事伤了两家和气。

    “大伯,恕我直言,目前夺嫡之争才刚刚开始,下场还为时过早啊。”王旭并不认同薛成文的能力,同样也不认为,此时是下场的好机会。

    薛成文跟老爷子不同,老爷子怎么说也是内阁选辅。

    就算下场支持六皇子,赌输了,告老还乡也就到头了,怎么说都有回旋的余地。

    薛成文不一样,他要是输了,就再也没有回头的机会了,保不准连后辈的前途都要搭上。

    为什么会这样,因为身份与地位不同。

    老爷子是一品大员,不管日后哪个皇子登基,哪怕为了安抚人心,也不会对老爷子逼迫太甚。

    薛成文有什么,小蚂蚱一个,看不清自己的身份就要下场,说死可就是真死了。

    “你真是这么想的?”

    听到王旭的说法,薛成文脸色颇冷,仿佛并不相信他的说辞,更倾向于王旭不想帮忙,这些不过是借口而已。

    王旭察言观色,哪能不知道薛成文的想法,苦笑道:“大伯,当今圣上还年轻,跟您差不多大,谁是太子真的重要吗?”

    太子重要,更重要的却是一国之君。

    当今圣上不死,太子便永远是太子,朝堂上的诸公被太子二字晃瞎了眼,认为掌握太子便掌握了未来,到头来却忘了太子是可以被废的,并不是当了太子未来就一定是储君。

    反过来,圣上还年轻,今年还不到五十,万一能活个一二十年,太子又该何去何从。

    古往今来,越长寿的皇帝,太子的位置越危险。

    除非太子不争,不然争的越多死得越快,千万不要低估一位君王,对于权利的独占欲。

    当今圣上支持只有13岁,才是半大孩子的八皇子成为太子,未必没有对那些年长皇子的戒备。

    毕竟,古代人结婚比较早,朱党支持的三皇子,寒党支持的五皇子,眼下都超过二十岁了。

    自己在一天天变老,幼狮却在一天天长大。

    兽群中的狮王,往往会赶走那些邻近成年的幼狮,以维护自己的统治。

    人不是狮子,道理却是相同的,再加上皇族不能修炼是三教共识,哪怕贵为帝王,最多百年也要化为黄土。

    当今圣上随是明君,可要说他能超脱生死轮回,王旭一百个不信。

    所以,现在笑的,未必能笑到最后。

    下场太早的,除非打着逼宫的主意,不然鹿死谁手还未可知。

    “胡言乱语!”

    王旭说的透彻,身在局中的薛成文,却没有一点触动。

    王旭一听此话,就知道说的再多也没用了。

    现在的薛成文,就像被拉入传销组织的人一样,眼中只有利益,你告诉他这是一个骗局,他反而认为你是在骗他。

    该死的人活不了,见到王旭不再多说,薛成文满脸不爽的走了。

    目送他离去,王旭叹了口气,低语道:“利令智昏,薛家两代人都想下棋,搏一场富贵,这个信号很危险啊。老爷子还好一些,是凭实力下棋,这位就惨了,是凭运气下的。

    也罢,我还是安心科考,安心做学问吧,看在以往的情分上,到时候帮一把就是了。”

    王旭信奉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知道最重要的是力量,除此以外其他都是旁枝末节。

    老爷子如果不是大儒,而是圣贤,一句话就能让六皇子成为太子,甚至让当今圣上退位都行。

    归根究底,最终看的还是实力,王旭这个后期英雄,可不信有人在后期拼得过他。

    一晃,三天的时间过去了,万千才子齐聚京城,等待即将开始的会试。

    会试便是进士试,二甲与三甲进士,都将在此次考试中产生。

    至于状元,榜眼,探花这三个一甲头名,实际上不是从这里来的。

    会试的前一百名,将允许进入金銮殿,参加由皇帝主持的殿试。

    殿试前三,才是状元、榜眼、探花,会试第一如果不能被皇帝选中,则会成为二甲第一。

    王旭出身扬州,乃是扬州解元,按照惯例,最差也是二甲进士。

    不过,他对能否进入殿试前三,其实并不抱希望。

    会试是大臣主持的,殿试则是皇帝。

    如果你不讨皇帝喜欢,皇帝不会点你为殿试前三,恰巧,出身朱党的王旭,就是这么个不讨喜的人。

    所以,王旭知道自己这次,肯定无缘殿试前三,不为别的,只为点他为殿试前三,不符合皇帝的利益。

    毕竟,他不是顶级世家出身,算不得朱党的接班人。

    朱党不会为了他让出利益,像皇帝妥协,换取高抬贵手,而在没有利益的情况下,皇帝又怎么会平白无故,为朱党增加有生力量。

    王旭的目标很简单,二甲进士足以,他又不入朝为官,一甲、二甲、三甲的名头对他无用。

    对想做官的人来说,一甲第一的状元,直接授予六品官职,赐翰林院编修一职,熬上三年外放出去便是五品知府。

    一甲第二的榜眼,一甲第三的探花,则直接授予从六品官职,就比二甲强一些,这才是那些读书做官的人看中的。

    王旭不求做官,别说二甲进士,就是三甲的同进士,对他而言也没什么两样。

    因为进士之后的大儒,是天道、孔庙、士林,百姓,四方认可才能成就的,与王朝关系不大。

    到了进士这个层次,严格来说只要你无欲无求,朝廷已经不能拿你怎么样了。

    君不见,许多进士中了之后,便归隐山林辞官不做,皇帝请人家出山都不来。

    这不是狂妄,而是读书人到了这个阶段,已经有了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台的资本。

    王旭现在需要的就是猥琐发育,积累名望,官场上的破事与皇子间的夺嫡,还是让那些醉心权利的人去吧。

    他宁愿做个闲云野鹤,朝游北海暮苍梧,也不想给人当狗。

 第945章 平蛮策

    九月十五,从时间来看并没有特殊含义,既不是节日也不是某位圣人的诞辰。全本小说网;HTTPS://щWW。.COm;

    科举制度的出现,却给这个日子染上了不同色彩,对读书人来说,这一天是鲤鱼跃龙门的日子。

    九月十五日,王旭走进考场,迎接了人生最后一次考试。

    考试的那几天他很平静,身为扬州解元,中进士是铁板钉钉的,区别只在于名次。

    走入考场的那一天,外面下着小雨,风很大。

    王旭举着油伞,与万千考生一起步入考场,似乎还没来得及想些什么,一切便结束了。

    从考场中走出来,王旭在如释负重中,又带着点点惆怅。

    从降临儒界开始,他便一直将金榜题名,当做第一要务来办。

    现在,科举这座大山不见了,人生即将进入第二阶段,是欣喜,是迷茫,心情百味杂陈。

    回到府上,老师问他考的怎么样,王旭回答进士是稳了,能拿到多少名次还未可知。

    老师很欣喜,做了一桌好菜,与王旭在月下小酌。

    这一夜,二人喝的很高兴,老师没提让他为六皇子效力的事,只是单纯的唠家常,气氛很和谐。

    五天后,会试放榜。

    王旭以会试第一名独领风骚,不过,会试之后还有殿试,进士功名要在殿试之后。

    会试前一百名,有权利进入金銮殿,由皇帝亲自考教。

    皇帝将在这一百人中,选出三个人赋予状元,榜眼,探花之职。

    这次考教,由皇帝亲自出题,谁上谁下,完全看皇帝的心思。

    王旭身为会试第一,也有可能在殿试中被罢黜,而他自认为被罢黜的可能性极高。

    这与学问无关,而在于利益分配。

    王旭给不出让皇帝,选他为状元的利益,同样,朱党也有自己的人选,不可能为他不惜一切。

    十月二十日,会试结束的一个月后,殿试开始了。

    王旭身为会试第一名,于万众瞩目之间,带领学子步入金銮殿。

    金銮殿上,他看到了当今天子,内阁大臣,六部尚书,还有满朝文武。

    当今天子看上去很年轻,明明已经是四十多岁的人了,看上去却跟三十多岁一样。

    而且,当今天子看上去普普通通,以样貌来说就是个普通人,唯有气质十分出众。

    倒是站在朝臣中,已经开府建衙的四位皇子,一个个一表人才,看到王旭领着考生入场,就跟坐在招聘会上的主考官一样,以打量商品的目光看着他们。

    “这位应该是三皇子。”

    王旭看向人群中,一位穿着蟒服,手上戴着好多玉扳指的年轻人。

    此人二十多岁,微胖,笑眯眯的站在那里,身边的大臣隐隐以他为首。

    “这位应该是五皇子。”

    王旭又微微抬头,看向了另一名年轻人。

    与背靠朱党的三皇子相比,背靠寒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