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电影世界穿梭门-第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货怎么样?”听到古董这个词,王旭顿时来了精神。

    余则成沉思片刻,给了个肯定的回答:“唐朝的画,宋朝的瓷,元代的青花,想来还是有的。”

    这口气不小啊,唐朝的画,宋朝的瓷,元代的青花,放到现代社会,哪样不得千八百万。

    王旭呼吸变得有些急促,人这辈子为的是什么,还不是一场富贵。

    这把要是成了,保底也是个千万富翁,一夜间,就能发家致富奔小康。

    “我身上有24根金条,不,吃荷叶鸡,住旅店花了一些,还剩下23根了。这些钱,我都给你,只要将你说的,给我随便弄上两样,我连价格都不问,剩下的都是你的。”王旭一着急,也顾不得装模作样了。

    这可都是钱啊,一个元青花,鬼谷子下山大罐,拍卖行能卖出几个亿来。

    他不贪心,几千万就行了,没有几千万,几百万也可以啊。

    “先别急,我有个问题。”

    余则成坐在沙发上,看着王旭的目光,道:“我们之前,应该没见过吧,你凭什么这么信我?23根金条,不是小数目了,天津能拿出来的人很多,敢这么干的一个没有。”

    “这。。。”王旭不说话了,他相信余则成是因为看过潜伏,知道余则成是个伟人。

    而且,地下党纪律严明,余则成对党的忠诚日月可鉴,别说23根金条,就是230根都无法动摇他的信念。

    可这些话没法说啊,王旭是站在上帝的角度,才知道的这么清楚。

    真要开口,他反而无从辩解,总不能说自己是现代人,穿越过来的吧。

    察觉到王旭的表情,余则成目光闪烁,他可以肯定,眼前这人一定有问题。

    只是没等余则成继续试探,王旭一开口,就将这位王牌特工给惊住了。

    “余则成同志。。。”

    每天都有很多人叫余则成,可王旭这个称呼,却是他最想听到,也是最不想听到的。

    余则成,代号峨眉峰,军统特工,加入地下党后,反插军统内部,窃取情报。

    整个天津地下党中,知道他身份的人,绝对不超过三个。

    虽然来之前,余则成已经有预感,自己的身份暴露了,可他听到同志这个称呼,心里面依然“咯噔”一样。

    “你说什么啊,我听不懂。”余则成是老特工,心里虽然震惊,脸上却不动声色。

    王旭刚要在说些什么,就发现自己的腰间,被什么东西给抵住了,低头一看。。。。。。枪。

    “同志,别开枪,自己人!”面对枪口,王旭很干脆的举起了手。

    余则成一手持枪,一手在王旭的身上搜了搜,没有找到武器之后,才第二次开口道:“谁是你同志,你是什么人?”

    “我真是自己人,要不然,将你的情报交给军统不就行了。冷静,小心枪走火,我这条命很值钱的,我来是找你帮忙,绝对没有恶意。”面对余则成的枪口,王旭虽然惊,却并不害怕。

    余则成是地下党,不是汪伪特务,不会不分青红皂白的杀人。

    电视剧中,余则成动手的次数很少,他并不信奉以杀止杀,除非到了逼不得已的时候,要不然掏枪的动作,在他身上基本看不到。

    “朋友,你什么来路,爱国团成员?”不是军统的人,又不是汪伪政权的人,更不可能是地下党,那就只有爱国团体了。

    至于梅机关与樱机关,余则成没有往这方面考虑,因为他的身份十分特殊,要是暴露在梅机关这样的组织手中,绝不会这么小打小闹。

    听王旭的意思,好似早就知道他的身份,偏偏又装作不知道。

    这么一来,只有主张抗日,反对内斗的爱国团体,才会有这样的行为。

    “老余,我的事情说来话长,我就不叙述了。总之,我对你是没有威胁的,拿到古董我就走,还可以告诉你一个秘密。”王旭怕的是不分青红皂白,说开枪就开枪的匪徒,而不是余则成这样理性的人。

    余则成并不冲动,相反他冷静的可怕,遇事喜欢动脑子。

    眼看王旭有话要说,余则成来了兴趣,收好手枪,问道:“什么秘密?”

    王旭也不耽搁,压低声音,开口道:“一个人的情报,延安中,有一个叫冯剑的人,身份是二保教员。他的真实身份,其实是军统特务,代号佛龛,青浦特训班毕业,真名叫李涯。好几次,延安方面的情报,都是他泄露出来的,如果你不相信,可以汇报给秋掌柜,让延安查查就清楚了。”

    “秋掌柜!”余则成第二次震惊了,秋掌柜是天津站,地下党负责人,秋掌柜要是出事,弄不好整个天津地下党都要瘫痪。

    他实在想不出,哪个爱国团体,能得到这么隐秘的情报。

    要知道,秋掌柜的身份,属于绝密中的绝密,军统与梅机关都无法掌握。

    “不对,你不是爱国团体的人,爱国团体,没有这么大的能量。”余则成一口断定,王旭的身份不是爱国团体。

    对此,王旭也很无奈,这一切都是余则成自己想的,他什么时候承认,自己是爱国团体的人了。

    说实话,他不喜欢与聪明人打交道,明明很简单的交易,非要弄得这么复杂干什么。

    “我是谁不重要,重要的是情报是真的,我很有诚意啊!”王旭一脸无奈,他就想弄点古董而已,要不要这么潜伏。

    早知道,他就去找谢若林交易了,虽然谢若林人品有问题,可能要狠狠的宰他一刀,但是人家不该问的不问。

    余则成可好,怀疑来,怀疑去,王旭被他怀疑的,都有点相信自己是特工了,这不是找罪受吗。

    “明天的这个时候,我会来找你的。”余则成没有肯定什么,甚至连同志的身份,都自始至终没有承认过。

    看着余则成提着黄金,关门而去的背影,王旭回想起来才发现,余则成说话真是滴水不漏。

    如果这里有录音机,记录了双方的对话,倒着一听就会发现,余则成从没有承认过自己是地下党。

    ps

    求收藏,求推荐票,这些都是不花钱,却能代表本书成绩的东西,大家力所能及的话,就来帮帮老龙吧。

    另外,老书完本了,全订的同学,可以领取一下大神之光,摸摸大。。。

 第6章 秋山烟雨图

    叮咚。。。

    大门关上,前后不过三分钟,门铃就再次响了起来。全本小说网;HTTPS://。.COm;

    王旭还以为余则成又回来了,打开门后一看,发现谢若林正倚在门口,神神秘秘的观察着周围。

    “你来干什么?”看到是谢若林,王旭的眉头一皱。

    谢若林脸上堆笑,鬼鬼祟祟的指了指走廊,贱笑道:“那个人,是余则成吧?”

    “跟你有关系吗?”王旭不置可否,并没有否认什么。

    “没关系,又有关系。”谢若林不请自来,也不跟王旭客气,不请自入的走进房间中,上下观察着:“两个茶杯,一个是你的,一个是余则成的。”

    说到这里,谢若林伸出手,将手指探入茶杯中,又道:“茶水没动过,还是温的,说明你们从见面,到分开,持续的时间绝对不长。让我猜猜,你找余则成什么事,喝茶,肯定不是,有生意!”

    不知道是不是错觉,谢若林说到生意时,王旭在他的目光中,看到了野狗见到肉骨头时的模样。

    这不奇怪,谢若林有奶就是娘,本身是中统的人,却敢将中统的情报,高价卖给地下党。

    这样一个人,讲的完全是利益,是非对错他根本不关心。

    王旭记得在电视剧中,有一个环节让人印象深刻。

    谢若林拿着两根金条,问余则成一个问题,两根金条中,哪一根是高尚的,哪一根是龌龊的。

    对于这个问题,余则成无法回答,从侧面就描写出,谢若林本身就没有底线,要说有,那就是一根金条,与两根金条的区别。

    “余则成这人,细心有余,大胆不足,不是个好的生意人。兄弟,要是有发财的路子,咱两或许可以合作,我这人比老余开明的多。”谢若林住在余则成楼下,对余则成的小心谨慎,打心眼里看不上。

    这年头,撑死胆大的,饿死胆小的。

    他认为余则成的生意,自己完全可以接手,不管余则成与王旭谈的是什么,他都有把握超额完成。

    听到谢若林的话,王旭微微摇头:“你想多了,我这里没什么生意。”

    “没生意,不可能,余则成走的时候,包里装的是黄金吧?错不了,我听黄金的碰撞的声音,比听我妈的声音还要熟,给我次机会呗!”被王旭一口拒绝,谢若林也不在意。

    什么是生意人,不要脸,只要钱,那才是生意人。

    谢若林最喜欢干的,就是挖人墙角的工作。

    有挑战性,有成就感,长期以来乐此不彼,能撬一个是一个。

    “你想多了,再见。。。”王旭这边已经谈妥,脑子有病,才会让谢若林横插一脚。

    一言不发,摆出了送客的手势,随后重重的关上了大门。

    门外,谢若林一脸纠结,他从余则成拎着的包里,听出最少有二三十根黄金。

    这么大一笔生意让自己遇到了,却偏偏碰不到,比杀了他还让他难受。

    二三十根黄金啊,自己得卖多少情报,才能赚这么多。

    一时间,谢若林目光流转,怎么也不甘心就这么放弃。

    第二天。。。

    早上天还没亮,昨天带着金条离开的余则成,就捧着个香炉,拿着幅画回来了。

    一开门,不等王旭开口询问,余则成就率先说道:“明代,文王莲花香炉,镶嵌上好宝玉。北宋三大家,南派山水画鼻祖,董源的秋山烟雨图,看看货吧。”

    王旭不懂画,先看的是文王莲花香炉。

    入眼,香炉成青铜色,烟灰缸大小,放在手上正好能握住。

    从香炉底座开始,整个香炉像是一朵莲花,层层向上开放。

    香炉顶上,镶嵌着一颗红宝石,一看宝石的色泽,就知道经常被人抚摸,并带有历史的厚重感。

    “这座香炉,八根金条,是我从一个老朋友那弄来的。这幅画,十六根金条,是一个大户人家的镇宅之宝,人家要搬家到上海去,这幅画算我捡了便宜。”余则成一开口,王旭就楞了一下。

    8 + 16 = 24

    他给余则成23根金条,余则成一分没捞,反而搭了一根。

    这是什么精神,雷锋在世,宋江重生啊!

    王旭惊了,拿着香炉与画卷,久久无语,沉声道:“我就知道,你,是个伟人啊!”

    “哈哈,伟人不敢当,就想交你这个朋友。”余则成这么一说,王旭就知道问题所在了。

    昨天他给余则成的东西,可不只是金条,还有一份关于中统特务,在延安方面潜伏的情报。

    余则成在明面上,不承认自己是地下党,却用这样的方式,让王旭占了个便宜,美名曰想交他这个朋友,醉翁之意不在酒啊。

    “得,你这个朋友,我交定了。”王旭满意的收起画卷与香炉,笑容不改,又道:“有机会,我们下次继续合作。”

    “不用下次,我知道你神通广大,这次也打算请你帮个忙。”余则成话到一半,微微沉思片刻,开口道:“我有个朋友,做的是药材生意,现在天津是日本人的天下,药材生意不好做啊,不知道你有没有门路,弄一批消炎药过来?”

    “没问题,消炎药我。。。”

    王旭突然不说话了,歪着头看向余则成,迟疑道:“你不是在试探我吧?”

    “不是,大家都是朋友,相互帮助嘛!”余则成还是一脸憨笑,真正的想法分毫不露。

    王旭眯着眼睛,许久没有说话。

    消炎药在现代,不算是管制药品,随便哪个诊所里面,都有一箱半箱的存货。

    可是在1940年的天津,这东西可不一般,为了避免这些药物,落到地下党与忠义救国手中,日本人对药店三天两头的检查,稍有不对就会抓人。

    余则成要这些东西,他可不相信是给朋友,八成是地下党需要弄到的物资。

    地下党与军统不同,军统的主要任务,是谍报与反谍报。

    而这个时期,地下党的主要任务,却是为根据地收集物资,副职才是收集情报。

    “没问题,但是你也知道,现在的药品可不便宜,我的药是进口货,要的价格可不低。”王旭在价格上咬得很重,因为他已经想到了,弄什么药过来。

    青霉素,1928年发现,1942年投入生产,1943年风靡全球。

    现在,是1940年,距离青霉素出现还有两年。

    等到1943年,青霉素风靡全球,来到华夏时,刚开始的价格,一盒青霉素就是半根金条,专门为军官服务,也被称为将军药,意思是你不够一定级别,这药你都没权利使用。

    后期,青霉素随着生产扩大,价格慢慢降了下来。

    但是普通士兵,也没几个能用上,用这个药的人,最低也得是下级军官。

    王旭分得清主次,不是无脑的果粉。

    青霉素他可以卖给余则成,钱却一定会要,像那种小说中,一到抗战时期,就变成圣人的高大全们,跟他可不是一码事。

    “什么药,好用吗?”余则成没问价格,而是询问药品的效果。

    王旭想了想,开口道:“用我的药,不管是枪伤,刀伤,还是烧伤,感染的可能将会被将至最低。比较一下,现在的市面上,最好的消炎药百宝丹,效果只有我这药的三成。”

    百宝丹就是云南白药,目前,华夏公认的消炎神药。

    可是这个时期的百宝丹,工艺还没有革新,制作方法传统,与青霉素相比还是要差一些。

    王旭相信二者相比,现代工艺下的青霉素,效果与百宝丹相比,最少要好上一两倍才对。

 第7章 消失

    “这么厉害?”

    听到王旭的说法,余则成勃然心动。(全本小说网,HTTPS://。)

    如今,他的主要任务,是为冀中根据地提供物资,还有掩护地下党的同志。

    前段时间,白洋淀地区的同志们,与敌人展开了几次交锋,队伍的伤亡很大。

    游击队缺弹药,缺武器,缺物资,眼下最缺的还是药品。

    这批消炎药,放在天津是商品,放到根据地就是人命。

    一想到非战斗减员,余则成就心如刀割,这种悲痛的心情,是现代人无法体会也无法融入的。

    起码,王旭现在所想的,就是能赚多少钱,而不是投身伟大的革命中。

    现代人,嘴上说爱国,那是一个顶两。

    行动起来,还不是一边去日本旅游,一边狂买日本车,键盘侠才是大多数。

    王旭觉得,少赚一点,就对得起自己的良心了。

    至于不要钱,那是不可能的,家国天下,第一个是家,第二个才是国。

    “厉害是厉害,但是这种药,价格可不便宜。”王旭在商言商,他在穿越之前,打过药品的主意。

    一盒青霉素,二十支装,大概要两百快。

    不过,在日本人的占领区卖药,可不是什么好生意,抓住是要掉脑袋的,王旭想想就放弃了。

    既然余则成想要,他寻思了一下,开口道:“我的药是注射药,论支卖,一百支,一根金条。”

    一百支青霉素,也就是五盒,价值人民币一千块。

    一根小黄鱼,大概有50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