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明之崛起1646-第9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他不禁又想起自己在福京与建虏周旋良久,除了陆畅和宋锦程那六千人之外,几无任何明军前来支援。也就是说,历史上博洛在福建几乎未遇抵抗,扬鞭跑马便占领了一省之地!
难怪崇祯临死前会说出“诸臣皆亡国之臣”这番话来,他算是看明白大明这满朝文臣武将是什么货色了!
甚至于就连曾太后和唐王这种权力顶峰的人,也会因自己私心而置大明社稷安危于不顾。一个党同伐异擅权思篡,一个为保儿子皇位暗结虏敌,如此胡搞,何愁国之不亡?
朱琳渼心中叹道,大明庞然大物能轰然倒在万余虏兵脚下,究其原因还是因为自己内部已经烂到根上了。若不拿出割肉剜疮刮骨疗毒决心,便是自己有天大的本事,也架不住有人背后使刀。
“大人,白公公一行以至营外五里。”忽有亲兵入帐通禀,“说是带了圣旨前来。”
“白公公?白大戚?”朱琳渼虽是怒意未消,但旨还是得接的,他整了整军装,又吩咐石霖道,“或是朝廷颁旨嘉奖大捷,让诸将皆来听旨吧。”
“是!”
片刻之后,朱琳渼率众迎出营外,龙卫军和破虏营的军官们平日列队已成习惯,此时在他身后站了工整的数排,直如方阵。
白大戚远远看到陈王一行,便是笑脸相向,待他到了近前,旋即取出圣旨展开。
一众军将跪倒听旨。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自朕继位,东祸弥漫,福京人心思危,天下震动……
“陈王文武大略之才,尽心效于战事,率麾下义勇之师,克虏猷略,宣劳戮力……
“此扶乱勘国之举,厥功懋焉!朕无以为嘉,当面陈至功,感劳凯旋,宣示天下……
“以陈王为领,并有功主帅克日入归天兴府,朕置宴于奉天殿……
“既江南初定,战事稍歇,朕欲挽陈王于天兴府,朝夕辅圣,以得社稷永固。钦此。”
诸将闻言均是心中喜不自禁,奉天殿设宴庆祝大捷,而且圣旨言明要有功将领亲赴,这是何等荣光!
要知道,杉关一战,明军几乎是个人都获有不小的军功,更何论军官。看这意思,差不多大家都能去奉天殿露一回脸了。
而朱琳渼对圣旨的最后几句却有些诧异,按其所言,似乎是要自己留在天兴府,还提到“辅圣”二字,这其中究竟是何用意?
待他从白大戚手中接过黄色锦缎略扫了一眼,却发现竟是中旨。
明代圣旨下达需经过内阁票拟,未过内阁直接由皇帝发出的乃是中旨,严格来说只能算皇帝私人信件。
朱琳渼心中暗道,看来这圣旨是曾太后的意思了,她为何不经过内阁呢?他旋即又想到,表彰破虏数万的战功,竟未派礼部官员,而是让白大戚一个太监宣旨,这也更说明此乃太后“私信”。
“陈王殿下,奴婢先恭贺您接连大捷。”等颁旨已毕,白大戚便是代表个人身份了,态度愈发恭敬了几分,“奴婢自延平找您,一路追到了杉关,这骨头都快散架了。结果没想到,您在这儿又打了这么大一胜仗。
“依奴婢看,很快便又会有旨意下来嘉奖于您了。”
看来杉关大捷的消息还未送至天兴府,朱琳渼点了点头,这份中旨当是表彰延平之战的。
一众军官随朱琳渼和白大戚返回了军营。
待身旁诸将散得稍开了些,白大戚这才凑到朱琳渼身侧,低声道:“殿下,皇太后为奸人所蔽,对东虏诡计未查,险被贼人得逞。
“幸有殿下谋略非凡,方才连破强敌,得福京大定。而眼下奸贼自得伏法,加建虏大败,若朝堂之上再议虏贼诈降一事,是否颇煞我大捷之威势,太后知殿下忠心为国之大才,此事须得您从中……”
朱琳渼双眼微眯,这才明白曾太后这中旨之意,原来是想要他帮着弥平被林欲楫以弘光、潞王之事诓骗,于朝堂上同意“受降”并资敌粮草之事。
所以才会要他回天兴府辅圣,借自己大捷之威,压制朝中不满言论。
不过这也较为附和朱琳渼自己的规划,帮太后渡过这一关,一来有助于中央皇权稳定,二来曾太后也必会有所回报,他脑海中设想的一些列革陈除弊的政策,还需有强权支持才好实施。
而回到天兴府这个权利中心,他也能更方便地收拾那些通敌、怠战的腐朽文武官员。
他想到此处,转头对白大戚微笑道:“我安排了营中事务即便返回天兴府。还请白公公转奏皇太后,林欲楫近日即会伏诛,所有事情皆是他一人所为。”
白大戚大喜点头,杀了林欲楫,便是死无对证,一切烂事自是全推到他身上了。
他随即拱手道:“奴婢在天兴府恭候殿下。”
因为想和大家多交流,所以在下建了个书友群:683142639,欢迎大家来加群,一起聊书灌水
第230章 龙卫军的问题
(全本小说网,HTTPS://。)
白大戚急于向曾太后回报陈王的态度,是以又和朱琳渼寒暄了几句,便匆忙离去。全本小说网;HTTPS://。m;
“大人,赵总兵以至营中。”石霖见宣旨太监走了,这才忙向朱琳渼禀道。
“赵印选来了?”朱琳渼忙道,“快带他来见我。”
要说赵印选奉命镇守杉关,距离龙卫军大营仅数十里远,本应昨日便到。但他昨日午时还见清军在关前耀武扬威,申时便尽皆散去,心中疑是建虏诡计,却不敢出杉关半步。
后来龙卫军派人与之联络数次,他又令自己副将亲往龙卫军营中打探,得知陈王竟真的在半日间大溃阿济格数万主力,这才急忙赶来拜见。
待赵印选入帐,行过了礼,便和朱琳渼说起江西局势来。
“殿下,如今杨阁部在白塔河沿线与建虏对峙,且有戴守备在敌后袭扰,我军尚是优势。”赵印选话锋一转,拱手道,“然,虏贼尚有万余,杨阁部欲将其彻底击溃,却仍需费些功夫……”
朱琳渼闻言点头,杨廷麟本身对打仗并不在行,其军中朱由槙及广西狼兵虽有些战力,那也是相较普通明军而言,对比刘光弼的汉军八旗却仍差了一截。
如今福京战事已结,江西那边也应尽快抵定为宜。他略做思索,对赵印选道:“赵总兵当尽快率部返回江西,此外我再调破虏营四千人马以及两个营的龙卫军前往增援杨阁部。以此兵力,足以速破刘光弼。”
“但凭殿下安排!”赵印选立刻拱手起身,但旋即又道,“只是,杉关仍需有人守御。”
朱琳渼笑了笑,“这我自有安排。”
赵印选离去之后,朱琳渼又令麾下军官聚于帐中,做了一番部署。
由顾炎武率军赶赴江西,助杨廷麟剿灭广信建虏。
邵武守备陆畅所部分兵一千驻守杉关。眼下杉关已无战事,还是由本地明军驻守比较合适。
另外令陆畅和泰宁总兵宋锦程一同负责押送俘虏。杉关之役所俘敌军极多,除了直接送去天兴府待斩的军官外,还有两万多虏兵需押往各地充做苦役,这也是件颇为费神之事。
这陆畅和宋锦程在陈王所部与建虏激战之时还颇为忐忑。两人正商量着若陈王不敌,他们当撤往何处,便闻探马来报,说有数千虏军朝这边而来。
若非这两人胆子够大,差点直接就掉头跑了。片刻后虏兵到了近前,他们发现这些人皆是盔歪甲斜,惶惶如丧家之犬,这才得知乃是溃军。
只需他二人手下士卒吼了几声,这些虏兵便纷纷跪地求饶。是役,他们也是风风光光地生擒了三千多建虏。
陆畅和宋锦程皆是袭承父辈官阶,之前都在驻地碌碌无为,没想到此次竟能立下如此战功,想必这官阶还能再更进一步了。
两人随后又听说了此战陈王麾下如何勇猛善战,打得建虏毫无还手之力,故而更是对陈王佩服得五体投地,心中庆幸当时做了正确的选择。
自此,他们唯朱琳渼马首是瞻,就差在脸上写下“陈王”二字了。
与他们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那些一直在观望战局打算首鼠两端的那些军官在得知杉关大捷之后慌做一团,均是以最快的速度携礼赶往龙卫军大营,却都被拒之门外。
“龙卫军和破虏营在此役受损较大的队伍就近赶往光泽修整。阵亡将士的抚恤要尽快落实,所需银两尚缺部分尽快报给我。”朱琳渼最后道,“除增援江西的人马外,其余诸将回去准备一下,明日动身,随我返回天兴府。”
“是!”帐中众人齐声应道。
次日。
朱琳渼仅带了亲兵连的百余人,和一应军官踏上了东返天兴府之路。
“殿下,您在想什么呢?”甄真催动刚缴获来的栗色骏马,凑到朱琳渼近前,“该是打了大胜仗,怎的见您却愁容不展?”
“哦,没什么。”朱琳渼勉强微笑着摇了摇头。
实则他心中是思绪万千,一方面此次杉关大战,龙卫军暴露出了不少亟待解决的问题。
首当其冲便是防护还显不足,此役造成龙卫军最多伤亡的便是建虏的弓箭。而相比起来,防护最强的重骑兵营强突建虏精锐骁骑军阵,却未受太大损失。
其次大炮数量也需要大幅度增加才行。建虏此次仅携带了不足百部楯车,且皆是小型楯车。即使如此,直到两军主力开始白刃战,仍有不少楯车未被击毁。可以想见,若阿济格多装备两三倍的楯车,龙卫军势必还会遭到更大的损失。
另外还有步兵火力、后勤、行军速度等方面也出现过不同程度的问题。
以后清廷必将集中力量对付大明,同时经过杉关一战,建虏也定会总结经验,甚至学习龙卫军的一些战斗方式。他们从前便是师从明军,由一支土得掉渣的部落武装进步为东亚最强,其学习能力与决心可见一斑。
如果龙卫军不能尽快解决自身的问题,以后面对更加凶猛的敌军,定会死伤更多的将士,甚至无法保证对建虏压倒性的优势。
好在朱琳渼眼下对如何提高龙卫军的战斗力已有了些初步的想法。例如防护方面,应全面普及棉甲,步兵线列的最前排甚至可以装备胸甲。这是一种仅防御胸腹的板甲,用来抵御清军的弓箭非常轻松,甚至在白刃战时还能提供对刀、矛的防御。
至于炮兵数量,却不能通过简单增加大炮来解决。
炮兵在军队中的配比是有一定标准的,如果炮兵数量过多而造成步、骑兵无法对其有效防护,那么一旦敌军分散抵近,便会造成己方严重的防守压力。
这就是为何如拿破仑这样的大炮狂热者,其军队中大炮装备比例也不过每千人四门炮。这个配比是欧洲人经过数百年战争总结得出,朱琳渼相信其还是比较科学的。
是以炮兵的提升,只能通过扩大龙卫军的整体规模,以及提高火炮战斗力两方面着手。至于具体如何实施,还得详细规划才行。
第231章 大明发展纲要
(全本小说网,HTTPS://。)
此外步兵火力、后勤以及行军等方面朱琳渼也想出了一些解决方案。全本小说网;HTTPS://。m;
最明了的当属步兵火力方面。此战猎兵们的表现就很能说明问题,仅有二百八十多人的猎兵连竟然一共击毙了八百多名建虏!几乎人人立功!
当然,这部分源于猎兵皆是精挑细选的神枪手,但最主要的还是因为线膛枪巨大的优越性。
比起命中目标全靠运气的滑膛枪,线膛枪的射击准确性简直有质的飞跃。另外其射程、威力也有较大提高。
如果能将龙卫军步兵的主战武器全部换成二型猎兵铳,可以预见,整体火力至少能提高两三倍之多!
不过线膛枪的加工精度要求非常高,否则米尼弹便无法准确契合在膛线中。龙卫军眼下这二百多支猎兵铳,那可是从数千之铳管里精选出来的,若依此比例,全军装备线膛枪的成本将高得无法想象。
是以,想要普及线膛枪,首当其冲的便是要工艺标准化。这也是朱琳渼计划中的大明工业化的必要基础之一,但实施起来却绝非一日之功。
还有后勤问题。由于福京遍燃战火,基本无法筹集到粮草,龙卫军的后勤承包商只能从广东、江西运粮入闽,成本高得惊人。好在此次大量缴获了建虏的粮草,否则仗还没打完,朱琳渼便要破产了。
于是他立刻就想起了后世解决粮草问题的神器——罐头。当然,铁皮真空罐头是不大可能的,钢铁轧制以及抽真空技术都是难以逾越的障碍,但是搞一搞玻璃高温灭菌罐头还是可行的。
有了罐头这东西,便能一次性携带大量食物,而不用担心变质问题。由于无需反复从产地运输,粮草成本将会极大降低,甚至使大军长时间深入漠北之类难以获取补给之地成为可能。
当然,生产玻璃瓶和建设罐头厂都是复杂的工程,也得一步步来才行。
最后便是行军问题了。虽然龙卫军的行军速度在这个时代已是非常惊人的了,但这都源自士兵们体力好、军纪严。一则难以持久,二则对建虏并无压倒性优势。
龙卫军是典型的精锐部队,人数较少,即使加上破虏营,也远比建虏的兵马数量少得多。这就决定了他们必须具有短时间抵达战场的能力,以少数精锐迅速破敌,而后赶往下一个目标。
这方面最直接的解决方案就是增加军马数量,组建一支“骡马化”机动部队。不过大明眼下控制的区域皆在江南,仅有云南一处产马,而滇马矮小,做战马很不合适。看来,必须得拓展几条能从北方买马的渠道才行。
而另一个手段就是修路。沿平整的大道行军,速度至少提高四五成。秦代就最喜欢修驰道,使他们的兵员投送能力大为领先敌国。
只不过大明现在还是个农业国家,整个社会对修路根本没有需求,若只为军事目的修路,那投入的银子绝对是户部无法接受的。
所以首先要激励商业发展,以商促路才是正道。但这亦非一朝一夕可见成效之事。
虽然提高龙卫军战斗力的事情已让朱琳渼颇费心思,但最让他感到头疼的却是如今大明朝廷的乱象。
毕竟对于前者,他有不少后世的经验和技术可以套用,而后者却牵扯甚广,尤其他现在在朝堂之中缺乏自己的势力,纵有想法也难以施展。
虽说他手中有一支可依仗的强军,但这也只能有限地增加他的政治资本。毕竟这支军队主要的精力必须放在应对外敌上,且明代重文轻武,除非他想搞军事政变,否则军力对提高他在朝中话语权的还真起不到太大作用。
而军事政变这个选项朱琳渼暂时肯定不会考虑,这不但会使原本就离心离德的湖广、两广等地有了彻底脱离朝廷的借口,甚至有可能使大明上下陷入混乱。是以只要大明朝廷还有一丝可以救药的希望,这等能让满人从梦里笑醒来的事就绝不能轻启。
先前朱琳渼一直忙着打仗,朝堂中的事情无暇顾及,但眼下却已经到了不得不管的时候了。
大敌当前,朱聿奧却死抓着权柄不放,而曾太后为保住皇权,必然与其处处掣肘。
不用建虏动手,自己家里却先吵成一团。如此以往,莫说挥师北伐收复河山,便是能保住江南偏安一隅都是奢谈。
朱聿奧的为人朱琳渼非常清楚,对外御虏不行,打内战却是把好手。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