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桀宋-第8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想要打破僵局,子偃就必须向魏国的大梁派出使者,晓以利害,让魏国退兵。但是宋君偃现在身边没有别的文臣啊,都是一群大老粗的武将,并不是那一种巧言令色的说客!
魏国,都城大梁。
“宣,宋国使臣戴言觐见!”在老魏王的陛台边上,一个老内侍尖着公鸭嗓在那里叫嚷着,随即声音传出了殿外,一道一道地传递下去,声音洪亮,响彻了整个魏国宫廷的天穹。
随着内侍的传召,跟着引路的宫婢进来的,是一个长相英武,昂藏九尺,看上去极为孔武有力的男人穿着崭新的衣服进入殿中。
看上去这是宋国的战衣啊,不过这个英武的男子并没有穿戴盔甲,而是一身比较朴素的白衣,脚蹬蛮皮靴,做一个武士的打扮。看上去这厮不是来做使臣,而是来当武士给老魏王表演武艺的。
宫殿里,文臣武将一百多个都分坐两侧,坐而论道,在宫殿的中央的位置,华丽而庄重的陛台上,魏王瑩正端坐在那里,睥睨地看着这个步入殿中的宋国使臣,真的是诧异极了。
“这宋国无人了吗?”老魏王一眼就看出了出使的这个宋臣是一名武将,他讥讽地笑道,“哈哈哈,竟然派一个粗鄙的武夫作为使臣!寡人听闻宋国乃是礼仪之邦啊,这派一个将军做使者是什么意思?”
“将军是拿来统兵打仗的,不是用来治国理政的,是宋国无人乎?还是宋君偃昏庸,没有知人善任的能力?或者是说你们宋人不是来求和的,而是来向我们大魏国耀武扬威来的?”
老魏王的这些话都是诛心之言啊,任凭谁听了都会觉得不爽的。而且在陛台下面的魏国群臣也是哄堂大笑,纷纷指责宋国的过失,给这个宋国的使者一个难堪的处境!
“哈哈哈,大王说的没错。宋君偃本是一个窃国篡位的贼子,连自己的兄长都杀死了,哪里懂得礼义廉耻?臣听说宋国的将士如狼似虎,以杀人抢功为荣,真的是有辱斯文啊!”
“宋国乃是武夫当国,重武轻文,有悖逆于王道啊。宋君以武将出使,何以怪哉?不足为奇也!”
宋君偃听着这些人的话语,想要充耳不闻,但是这也太过分了吧,这不是辱骂他一个人,而是辱骂他的国家了,所以他不得不反唇相讥。
这个时候不反击的话,那就是懦夫的行为,反而会被这些魏国的臣子得寸进尺的!
子偃回过头,向着刚刚说他是弑兄篡位的贼子的那个大臣说道:“诸公,我想请问一下你们,你们的大魏国是何以立国的?大周天子分封诸侯的时候,你们魏国的先祖毕万乃封于魏地,为晋国的卿大夫。”
“而后晋阳之战,是赵鞅子联合韩氏与你们魏氏围攻智氏,这才确立了三家分晋的格局!若说窃国,若说得位不正,你们魏国尤甚!至少我们国君子偃还是剔成君之弟,一样是子姓戴氏,但你们魏国可是真正的窃国篡位!”
“至于尔等说我国君弑兄,实为荒谬!你们可有证据?剔成君是死在回国的路上的,是被路上的盗贼杀害的。”
三家分晋,田氏代齐所产生的深远影响,就是八个字的真理:窃钩者诛,窃国者侯!
听到子偃说他们魏国得国不正,是窃国者,老魏王和其余的大臣都对宋君偃怒目而视。
这是在揭疮疤啊!
咳咳,魏国和韩国、赵国原本都是晋国的卿大夫,但是随着晋国公室的衰落,大权旁落,分封的卿大夫太多了,导致一个偌大的霸主晋国变得臃肿不堪。
晋国的六卿由此登上了历史舞台。
周代各诸侯国通常都将公室子孙分封为大夫,各家大夫都有封地,以血缘关系作为公室的屏卫。
而晋国骊姬之乱时,晋献公却逐杀诸公子,从此晋国不再立公子、公孙为贵族,史称“晋无公族”。
到晋成公时以“宦卿之适子而为之田,以为公族”,赵盾又将各家异姓大夫代为公族,晋公室的力量由此衰微,对于作乱的异姓卿大夫没有可靠的制约力量。
前453年,晋被赵、韩、魏三家所分,形成三家分晋的局面,晋君成为附庸。
奴隶制的晋国也转化为封建制的赵、韩、魏三国。
前403年,周天子正式承认三家为诸候。因此韩、赵、魏三国又被合称为“三晋”。
宋君偃又道:“至于列位说我宋国是武夫当国,重武轻文,则更是大谬!路人皆知,我们宋国自从李敖变法以来,招贤纳士,入仕宋国的贤才不计其数,如过江之鲫,若宋国当是重武轻文,何以能吸引这么多的贤才纷纷入宋?”
闻言,老魏王讪讪地笑道:“哈哈,贵使真是巧言令色啊,不似武人,不似武人。”
其实,在这个时代,那些统兵作战的将军们并不是粗鄙的人。将军们绝大多数出身贵族世家,受过良好的教养,文武兼备,略知韬略。
宋君偃这个样子虽然内敛了自身的上位者的霸气,但是身上的那一种英武的气概是怎么也掩盖不住的,所以很多人对于子偃的第一印象,绝对是一员虎将。
魏王瑩说道:“不知道宋君派你前来,所为何事?在朝歌我们魏国大军正在和你们宋军作战,如火如荼,难道你们宋国已经有了乞和的意思,子偃是派你前来商谈割地求和的事情的吗?”
好吧,老魏王还是对于上一次的宋魏城下之盟,宋国割据魏国河内郡的事情耿耿于怀。
第152章 老而不死是为贼
子偃听到老魏王的话,不由得肃容道:“大王,难道你们魏国还看不清眼下的形势吗?赵人撤军,邺城之围已经被解,我宋国的大军又在汲水河畔大破数万韩军,俘虏了韩将王陵。全本小说网;HTTPS://。m;”
“现如今我君上已经统率军队驻扎景山,与朝歌城里的军队形成了犄角之势,难道大王还以为凭借着你们魏军现在的兵力,还有可能攻破朝歌,夺取我大宋国的河内郡吗?”
闻言,老魏王被气坏了,什么叫做你们大宋国的河内郡?真是大言不惭,这块疆土两个月前还在他们大魏国的统治之下的呢,他们魏军现在是在收复失地而已。
魏王瑩的脸色顿时阴沉了下来,他沉声道:“怎么,难道宋军派汝前来,是来挑衅寡人和我大魏国的吗?”
宋君偃一礼道:“大王明鉴。我君上派外臣前来大梁,觐见大王,实在是为了我宋魏两国罢兵休战的事情!这是和谈,不是乞和。”
和谈跟乞和,似乎只有一字之差,但是其含义却是天差地别的。
和谈是双方建立在同等的实力之下,无优劣之势的;而乞和,则是一方处于下风,不堪重负这才派出使者请求谈判止戈的。
老魏王瞪着眼睛道:“和谈?不,绝不!寡人绝不跟你们宋国和谈!”
“……”
好吧,魏王瑩又任性了。
“我们在朝歌前线的大军尚有七万之多,你们宋国的守军还有景山的兵力满打满算也不过三四万。我们魏军两倍于你们宋军呢!宋国何以战?”
老魏王真的是不见棺材不落泪,死心眼儿啊。子偃在心里暗自感叹了一下,旋即道:“大王,看来你还不是很了解我们宋军的战力,和你们魏国的军队的一些情况。自我君上上位以来,励精图治,奖励耕战,士卒用命,使我宋国北破霸齐,东掠闽越,西破大魏,战绩彪炳。”
“我们宋军的战斗力是有目共睹的,大王可以随便询问一个你们魏国跟我们宋军交战过的将军都知道,现在在天下人的心目中,我们宋军与秦军并称之为虎狼之师。何为虎狼之师?即将士如狼似虎也!”
“不是外臣吹嘘啊大王。在朝歌的我宋国大军更是一支久经沙场的强军,个个都是锐士,可以一当十!反观你们魏军呢,除了仅存的三万的边军,其余四万之众不过是各地征召而来的守军、溃兵、青壮,里面甚至还有一些比较稚嫩的少年人。”
“这样的军队不过是一群乌合之众。大王说我宋国何以战,那么我也要反问大王一句,魏国何以战?原本声势浩大的三晋联军已经随着赵国的退出而土崩瓦解了。魏军将直面我宋军的兵锋!”
“当此时,宋无以战,魏亦无以战。宋有强军,可以少胜多,可以寡敌众,魏有良将千军,亦可以众击寡,恃强凌弱!宋魏两国若是朝歌一战,不过是两败俱伤的局面,宋国与魏国两败俱伤了,最后便宜的会是谁呢?是齐国,是赵国,是韩国,是秦国,是楚国!”
“宋魏本是同病相怜,都处四战之地,求同存异不容易啊大王。大王想一想,魏国这些年征战不休,西辱于秦,东败于齐,南破于楚,北丧于赵,屡屡损兵折将,丢城失地,可有占过什么便宜?没有啊!”
子偃似乎苦口婆心地道:“一个再强大的国家也招架不住几个国家的联军。对于这一点,大王应该深有体会才对!魏国树敌众多,秦齐楚赵皆为魏国之敌,纵观天下,魏国可有盟友?没有。但是我宋国愿意成为大魏国的盟友,休戚与共,同进同退!外臣此来,是抱着绝对的诚意而来的!”
“哦,是何诚意?”听到诚意,老魏王便想到了城池土地。
“只要大王愿意撤出攻打朝歌的大军,我宋国愿意归还你们魏国的安墟、汲两座城池,并且归还在上一次的战事中俘虏的魏国将士!”子偃慷慨激昂地道。
嗯,这个条件确实不错。老魏王也不傻,他也看出来了,三晋联军已经被瓦解掉了,凭借魏军一家的兵马对战强悍的宋军,实在是很难取胜,最后可能还平白搭上了数万将士的性命。
现在宋国能深明大义,退让一步,归还魏国安墟、汲两座城池,还有两万多的降卒,这是再好不过的事情了。
绕是如此,魏王瑩还是想起一个很重要的事情。
“贵使啊,我魏国的太子在上一次的黄池之战里失踪了,生死未卜,他是不是被你们宋国俘虏了?”
“呃……”子偃有些痛心疾首地道,“回大王,太子赫已经死难了。请你节哀!”
这个事情老魏王想调查的话,其实是可以查证的,只是需要一些时间。宋君偃想要毁尸灭迹已经是不可能的事情了,所以只能硬着头皮坦白了。
“什……什么?吾儿,寡人的赫儿,死了?”听到这话的老魏王顿时感到一阵头晕目眩,天旋地转了一般,捂着脑袋很难受。
他忽然站了起来,怒气冲冲地道:“是谁?是何人有这个胆子杀寡人的爱子?凶手何在?”
宋君偃叹了口气道:“大王还是节哀顺变吧。太子赫是自己失足坠入峭壁摔死的!”
闻言,魏王瑩喘着粗气,瞪着眼睛喝道:“撒谎!你撒谎!寡人已经询问过了,当时明明有人看到你们宋军里面的一个甲士,应该是虎贲军的士卒飞骑追赶魏赫,他就是凶手!”
子偃听到老魏王的这些话,顿时感到很无奈,很头疼。
魏赫和当年的太子申都是老魏王嫡出的子嗣,极得魏王瑩的宠爱。不过这哥俩的下场都是差不多的,太子申在马陵之战的时候也是生死未卜,有人说是被乱箭射杀了,尸体都找不到,也有人说是被齐人俘虏了,然后被秘密杀死了。
反正是众说纷纭的。
太子赫也是一个倒霉催的,熬了几十年,老魏王就是不死。老魏王不死,他就一直只能待在太子的位置上了,都四十好几的人了,在这个战国乱世已经是知天命的人了,说不定哪天就嗝屁了。
老而不死是为贼,历史上的魏王瑩和秦昭襄王都是一样的,熬死了好几个儿子呢。
宋君偃有意给宋义开解,于是向着魏王瑩作揖道:“大王,当时的情况是这样的。我虎贲军的一个名为宋义的锐士,本来已经俘虏了太子赫,但是在半道上,太子赫试图逃跑,最后是自己失足坠入峭壁死难的,跟宋义一点关系都没有,他不是什么凶手,他的无辜的啊!”
老魏王好不容易找到了一个出气筒,怎么能就这样作罢了呢!
“寡人不管!不管!反正跟此人脱不了干系!杀了吾儿,就要为吾儿偿命!”魏王瑩犹如愤怒的老狮子一般,咆哮地道,“你即刻回去禀告宋君偃,只要他将宋义还有魏赫的尸首交给我大魏国,过去的一切寡人都可以既往不咎!”
“安墟和汲城寡人也不要了,魏宋也可以盟好,但是寡人绝不允许这个杀人凶手逍遥法外!寡人要用他的血,来祭奠死去的太子赫!来告慰我大魏国的列祖列宗!”
这一刻,老魏王就像是一个孤独的老年人,丧子之痛,白发人送黑发人的那一般滋味儿他又一次尝受到了。两行浊泪从老魏王的眼角溢出来了。
心如刀绞,心如刀绞啊!
魏赫死得那么惨,作为他的父王,老魏王不能不给他报仇雪恨啊!
第153章 主少国疑
对于宋魏两国议和止戈的事情,其实公子嗣和以惠施为首的魏国群臣是极力赞成的。/全本小说网/https://。/
正如子偃说的,形势已经急转直下了。现在在朝歌前线的魏军不足以击破宋军,敌我双方几乎是势均力敌的。
谁都知道,兵贵精,不贵多。虽然宋军只有那么三四万,但是个个都是百战余生的老卒、悍卒,在野战的时候,几乎每个宋军士卒都能以一敌三,乃至于以一当十!
其实有一点宋君偃还是没说出来,那就是宋军经常以少胜多,以寡敌众的战例数不胜数。
获水之战,商丘之战,这两场战事宋国兵力和兵员的整体素质都处于下风,但是子偃硬是凭着自身的人格魅力,和手下谋臣的运筹帷幄,屡屡大破敌军,这就是势不可挡的兵形势!
魏国的大臣们也怂啊,魏国不能再死战,再跟宋人死磕了!同样的道理,宋君偃也不希望宋国的精锐全都葬送在了河内郡啊。
所以宋国退让了一步,归还汲、安墟两座城池给魏国,而且之前的战事里俘虏的魏军将士,也如数奉还。
这才是魏国的群臣最看重的事情,毕竟这可是他们大魏国的有生力量啊,这不是几百的战俘,而是整整两万的魏军降卒啊!
看到老魏王这么任性的样子,子偃很同情他,却也在心里幽幽地叹了口气,随即告辞。
死一个甲士,一个精锐的步卒,一个未来大宋国的将星,就能换取魏国的两座城池,换取魏国撤军,换取魏国的盟好的诚意。
这笔买卖很划算,子偃虽然心存顾虑,却也不得不从长远考虑,从自身的利益作为出发点去看待这一个事情了。
过了两日,老魏王便收到了宋君偃的亲笔信,同意归还魏赫的尸首,并且同意将“杀人凶手”宋义绑着送到大梁。只不过宋义已经远在商丘,老魏王想要他的项上人头的话,可能要等一段时间了。
限期三个月,必将宋义的整个人送到大梁,交给魏王瑩亲自处置!
老魏王认可了子偃的这种做法,所谓君无戏言,在这种国家大事上,作为一国之君的人是不会撒谎或者是诓骗对方的。即使是历史上张仪诓骗楚怀王,那也是张仪自己的事情,与秦王赢驷无关。
于是,老魏王下来解朝歌之围,魏军全部撤出河内郡,不留一兵一卒。而当太子赫的棺椁回到大梁的时候,魏王瑩亲自出迎,当着群臣的面不由得嚎啕大哭,哭得伤心欲绝的,最后还晕厥了过去。
白发人送黑发人,这是人生最悲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