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桀宋-第37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泰山封禅,是古已有之的礼仪。

    在中国政治制度中,封禅可说是最盛大,但也争议最多的一项典礼。按照《史记·封禅书》张守节《正义》解释:“此泰山上筑土为坛以祭天,报天之功,故曰封。此泰山下小山上除地,报地之功,故曰禅。”

    如果不抱先入为主的偏见,就不难看到前人对封禅起源的追溯。那位孜孜不倦地追周礼,毕生以“克己复礼”为已任的孔老夫子,曾往来汲汲于泰山,寻觅封禅大礼的遗迹。

    自古以来,在泰山封禅的君主不知凡几。

    齐桓公既霸,会诸侯于蔡丘,而欲封禅。

    管仲曰:古者封禅泰山禅梁父者七十家,而夷吾所记者十有二焉,昔无怀氏封禅泰山,禅云云;伏羲封泰山,禅云云;神农封泰山,禅云云;炎帝封泰山,禅云云;黄帝封泰山,禅云云;颛顼封泰山,禅云云;帝喾封泰山,禅云云;尧封泰山禅云云,舜封泰山,禅云云;禹封泰山,禅会稽;汤封泰山,禅云云;周成王封泰山,禅社首:皆受命然后得封禅。

    《路史》中记载,作为炎帝后裔的蚩尤“兴封禅”,也透出封禅起源的消息。

    以上诸说,显示了封禅起源的纵向系统。它虽开法构成信史,却有重要的参照价值。

    那么封禅的实际意义是什么?

    汉代班固《白虎通义》说:“王者受命,易姓而起,必升封泰山。何?教告之义也。始受命之时,改制应天,天下太平,物成封禅,以告太平也。”

    似乎纯粹出于政治目的,表示帝受王命于天,向天告太平,对佑护之功表示答谢,当然更要报告帝王的政绩如何显赫。

    封禅的种种目的与象征,都包含着一层更为深潜的意识:沟通天人之际,协调天、地、神、人之间的关系,使之达到精神意志与外在行为的和谐统一。

    而在原来的历史上,已经一统天下的秦始皇也曾在泰山封禅。

    当时的秦始皇召集齐、鲁的儒生稽考封禅礼仪,众儒生诸说不一。始皇帝遂自定礼制,整修山道,自泰山之阳登山。在岱顶行登封礼,并立石颂德。自泰山之阴下山,行降禅礼于梁父山。秦始皇封泰山时祭文和祭礼秘而不传。

    其实质则为巩固皇权,fěnshitàiping,带有一种君权神授的意味。

    泰山脚下,已经搭建了一座大殿,子偃就在这里召见了齐鲁之地,那些博学多识的儒生。

    “诸位,朕召汝等来此的目的,汝等应该知晓。”子偃高坐上位,一股子不怒自威的王者气势油然而生,说道,“帝国已经成立十周年,朕欲在泰山封禅,告祭上苍,颂扬帝国之丰功伟业!却是不知应用何种礼仪较好?”

    这时,一名精神抖擞,眼泛精光的中年儒生起身道:“陛下,泰山封禅,古来有之。伏羲、神农、炎帝等上古圣贤,皆封禅于泰山!陛下可以效仿古制,要用蒲草将车轮子包起来,以免损伤山上的一草一木。然后扫地而祭,用其简易。”

    “不可。”

    子偃还没说话,在一侧的邹衍便出来反驳道:“这显然只是上古时代祭祀山神或祭天仪式的缩影,过于简陋。陛下如今威加海内,帝国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功盖三皇五帝,礼仪怎可从简?”

    子偃颔首道:“今时不同往日,值此帝国成立十周年之际,朕于泰山封禅,却不可效仿古人也。”

    子偃此番在泰山封禅的目的很简单,就是如同历史上的秦始皇一般,达到君权神授,皇帝受命于天的目的,顺便笼络一下齐鲁子弟的心。

    自古以来,在泰山封禅的人不可计数。

    春秋时代,“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的齐桓公欲行封禅之礼,被名相管仲以祥瑞不现即天帝不承认而阻止;鲁之季孙氏亦有泰山之旅,结果被孔子所讥,理由是资格不够。

    可以说,此时的封禅泰山至少已成为齐鲁士人心目中一统天下的帝王所行的国家大典。也就是说代周而帝的统治者必须来泰山举行封禅大典,方可得到天帝的认可,成为天下新的君主。

    这种理论起码已成为齐鲁大地共识,得到齐鲁士大夫的认同,寄托了他们渴望统一,渴望天下共主再生的政治抱负和社会理想。

    那个中年儒生又道:“陛下,若是封禅大典要办得隆重,可先开辟车道,直达泰山,陛下至泰山之顶立碑,举行封礼,gēgongsongdé,之后又到附近的梁父山行禅礼。如此,封禅之礼可成也!”

    “这至少需数日之功吧?”子偃蹙眉道。

    “这正是草民要说的。”中年儒生回答道,“封禅之礼当隆重,慎之又慎,以显示陛下敬畏上天!天命以为王,使理群生,告太平于天,报群神之功。在车道开辟期间,陛下可以在泰山附近的高县斋戒沐浴十日,表示郑重!如此,上苍方能庇护帝国风调雨顺,百姓安居乐业,陛下之江山传之万世也!”

    一听到这样可以使自己的帝国万世一系,子偃微微颔首,即使他知道,万世一系的王朝基本上是不存在的。

    自商周之后,称帝的王朝国祚不过两三百年,秦、西汉、东汉、晋、隋、唐、北宋、南宋、元、明、清,除了隋朝之外,差不多都是二百多年的国祚。

    子偃存在这种奢望,让自己的子孙后代繁荣昌盛,江山永固!

    “不知先生如何称呼?”

    子偃称帝以后,固然气势更胜往昔,但是他还不会太过自负,最基本的礼贤下士,子偃还是能够做得到的。

    那个中年儒生见子偃问起自己的名讳,不由得心中窃喜,连忙垂手道:“回禀陛下,草民淳于琼。”

    “淳于琼?不知已故的淳于髡是你的?”

    “正是家父!”

    闻言,子偃微微颔首道:“你与你的父亲一样,都是一个有能力的人。当年,你父亲淳于髡历仕齐威王、齐宣王二位齐王,为上卿,允文允武,其才能当不下于邹忌、孙膑也,朕甚是仰慕。只可惜,令尊早逝了几年,不然朕一定高官厚禄以待之!”

    “承蒙陛下厚爱,不敢当。”淳于琼忙不迭地道。

    子偃捋须道:“儒家之学,应为治国安邦之学,济世安民之学。朕一向很厌恶空谈,空谈误国也!真正有能力的人,有一技之长的人,朕都会重用!”

    “朕素闻齐鲁之地多儒生,尊孔孟之道,学圣人之学,作君子之礼,今日一见,却是不同凡响。”

    “不敢当,不敢当。”被子偃这么一位尊贵无比的皇帝陛下吹捧、奉承,在场的儒生,原本对宋帝国,对子偃还有些许芥蒂的,都在这一刻烟消云散了,好感直线上升。

    子偃笑着道:“帝国以法治国,然则法不可安民也,法度森严之国固然强盛,但并非长久之计也。法家之学如猛药,儒家之学如甜水,一刚一柔,夫治国者,应当是刚柔并济,恩威并施才对!”

    “诸位,朕知儒生皆是博学多识之人,四书五经读得滚瓜烂熟。今孤本甚多,流落于天下,朕欲搜集天下之孤本、典籍,聚于朝歌,并建立一个帝国图书馆。淳于琼。”

    “草民在。”

    “朕封你为帝国图书馆的馆长,秩比两千石{等同一郡郡守},不知道你意下如何?”

    如此轻易地就能获得高官厚禄,得到皇帝陛下的青睐,淳于琼不禁大喜过望,当即跪拜下来道:“微臣,敢不从命!”

    “善。”

    任用齐鲁之地的儒生,任用这些空谈多于实际才能的儒生,子偃自有主张。

    诸子百家,子偃都能摆平,至于什么“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事情,子偃是不会干的,也是很反感这个事情的。

    在原来的历史上,汉武帝为了控制人们的思想,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他的目的的确是达到了,但是,自此之后,儒家思想占据了主流,世人皆以读书为荣,认为只有读书才是能出人头地的最好途径。

    在先秦时代,诸子百家,学术争鸣,衍生出来的文化不知凡几,十分的活跃、璀璨。

    而自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没有了其余学说的压力,儒家一家独大之后,原有的文化便失去了活力。

    这个时代,儒生们还是允文允武,学习君子六艺的。在读书的同时,他们还会为了强身健体而习武,或者是周游列国,周游天下,增广见闻。

    而自秦汉以后,儒家的思想就变得面目全非起来,儒生们只会死读书,懈怠了武艺,华夏自古以来的尚武之风由此荡然无存了!

    子偃这一回重用淳于琼,重用齐鲁之地的儒生,自然有他的用意。

 第0712章 帝国图书馆

    而子偃建立这个所谓的大宋帝国图书馆,将天下所有的典籍、孤本都聚于朝歌的目的很简单,就是纯粹地想要保存一下华夏的珍贵的著作,保存好这些文献,以便代代相传,不至于失传。(全本小说网,https://。)

    中华上下五千年,在后世,就子偃知道的,外国人只承认华夏有四千年的文明,因为遗迹、甲骨文等,承认了商朝的存在,但是之前的夏朝、虞朝,外国人一概不敢苟同!

    当然了,自己的文明又何须外人承认?

    绕是如此,子偃的心中还是存在不少的缺憾的。

    而为了留下这些珍贵的文献、典籍,子偃不得不建立一个图书馆,放置这些著作,以便后来人阅览,明辨是非。

    中华文化灿烂多姿、上乘之作不胜枚举,由于战乱使许多古代大家著作的文学作品散佚,想到这里子偃都很心痛和可惜。

    失传的书中最有分量的可那要算《乐经》了,原本是四书六经,因为没了它,所以叫四书五经了。

    其他有名的如《连山》、《归藏》这两本和《周易》合称三易,三合一就是完整的易经。

    《吴子》,战国名将吴起的兵法,现在的《吴子》是汉朝人的托名之作,原文大多失传。

    华佗的医书,在断头前想请狱卒帮他将之流传于世,可惜狱卒胆小,华佗只能将它付之一炬,很遗憾,那么好的东西失传了。

    三坟,五典,八索,九丘上古的文献,春秋时还在。今文尚书诸篇。

    夏侯阳算经,算经十书之一。

    山海图经,图的部分失传,唯存经文。

    五经异义、淮南鸿烈解诂,许慎著作。

    石氏星经,战国天文学著作,汉朝后失传。

    《法经》战国时期魏国李悝制定的法典。

    《剑经》明朝将领俞大猷所编。

    《鲁班书》是中国古代一本奇异之书。据传为圣人鲁班所作,上册是整人的法术,下册是解法和一些医疗法术。但除了医疗用法术外,其他法术都没有写明明确的练习方法,而只有咒语和符。

    据说学了鲁班书要“缺一门”,鳏、寡、孤、独、残任选一样,由修行时候开始选择……因此,《鲁班书》获得另一名——《缺一门》。

    《奇门遁甲》是中华民族的精典著作,也是奇门、六壬、太乙三大秘宝中的第一大秘术,是易经最高层次的预测学,号称帝王之学,又为夺天地造化之学,后世已失传。

    而在子偃的计划中,大宋帝国图书馆建立之后,这些珍贵的书籍和文献都将保存在那里,多抄录几份,放置于各地,好好的保存起来。

    原本的古人没有这个意识。

    譬如,中国历史上赫赫有名的“焚书坑儒”事件。

    焚书坑儒,又称“焚诗书,坑术士{一说述士,即儒生}”,西汉之后称“焚书坑儒”。

    焚书坑儒,意在维护统一的集权政治,进一步排除不同的政治思想和见解,但并未收到预期的效果。这一点和秦始皇采用的其他措施有所不同,是秦始皇、丞相李斯所始料不及的。

    只是对于坑儒,后世的史学家们仍有争论。一般来说有三种看法:

    其一,是历史上并无焚书坑儒一事,这纯属后人的杜撰。持这一观点的是民国时期兴起的“疑古派”,近几十年的出土文物,有力地支持了司马迁《史记》的真实性,从而证明了“疑古派”观点的不成立;

    其二,的确坑了一些人,不过那只是些方士,或称术士。秦始皇焚《诗》、《书》,医、卜之类的文籍,不在焚烧之列。

    关于郡县制的辩论中,丞相李斯斥责儒者依古制实行分封制的主张不合时宜。所焚何书?为何而焚?

    最主要的一本是《尚书》,因为尚书记载上古圣王的治世理念,而秦始皇自以为“功高三皇,德迈五帝”,所以要用自己的治世观念代替上古圣王的治世思想,欲厚今乃焚古。

    其次是《诗经》,因为诗经中多赞颂历代君王,始皇不愿有六国遗党颂六国先王。

    但,最最重要的或是一本方士《道经》。这道经非现在的老子道德经。此经唯留十六字,十六字心传。“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古文尚书·大禹谟》}

    所坑何人?为何而坑?所坑非儒,而是方士。

    因方士所言长生非始皇帝所能修成,长生也非是小小丹药所能达到。{己心不净,何以修行?何以长生?人人本有长生草,己心不净,田园荒芜,何以种得长生。海外三仙山,蓬莱,方丈,瀛洲,不过是人身三大丹田。外求何处求……}

    方士接近始皇,非要炼药寻丹,乃是要传《道经》于天下。

    始皇恼羞成怒,认为方士们在耍弄自己。于是,先焚道经,后坑方士。

    不过,不管怎么样,秦始皇在焚书坑儒的时候,还将那些书籍备份了,就藏在咸阳的宫殿里,只不过后来被项羽这个匹夫一把火烧了个精光!

    在斋戒沐浴十日后,随着开辟通往泰山之顶的车道已经竣工,宋皇子偃随即动身,在一众臣民的簇拥之下,千呼万拥地登上了泰山的顶峰!

    值得一提的是,为了表示自己的虔诚,子偃没有乘车驾,而是徒步走上泰山之顶的。

    子偃在拜祭完上苍之后,原本是要下山去的,这时,他的脑子闪过一道灵光。

    “邹衍!”

    “臣在!”

    邹衍一听见子偃在传唤自己,顿时一个激灵,连忙从背后蹿了出来。

    子偃指着祭台的一侧的空地,说道:“朕既来此祭拜,便要立碑于此,以待后人评论。你文采斐然,著书立碑之事,便交给你吧。”

    “诺!”

    邹衍自认为这是一件很荣耀的事情,故而接了下来,随后大笔一挥,在石碑上便写了密密麻麻,一共222字的碑文,都是小篆字体的。

    “皇帝立国,惟初在昔,嗣世称王。讨伐乱逆,威动四极,武义直方。戎臣奉诏,经时不久,灭七暴强。

    廿有十年,上荐高号,孝道显明。既献泰成,乃降专惠,亲巡远方。登于泰山,群臣从者,咸思攸长。追念乱世,分土建邦,以开争理。功战日作,流血于野。

    自泰古始,世无万数,他及五帝,莫能禁止。乃今皇帝,一家天下。兵不复起,灾害灭除。黔首康定,利泽长久。群臣诵略,刻此乐石,以著经纪!”

    子偃看见了这一块碑文之后,不禁拍手叫好。

    在不知不觉中,子偃就变得好大喜功起来,原本的他是“低调做人,高调做事”,可是现在的他,无论是做人还是做事都十分的高调了。

 第0713章 琅琊台

    在泰山封禅之后,子偃并没有启程返回朝歌,而是继续东巡,前往驾临多次的琅琊台。全本小说网;HTTPS://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