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鬼话大明-第12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忽然,李落梅抬头,噙住辛明嘴唇热烈的亲吻,虽然动作生硬,但却十分主动。辛明一面回吻,一面心想,这是自己最快一次食言么……

    第二天辛明出发,天公不作美,忽然刮起来凛冽的北风,漫天彤云,雪花飘动,城内城外一片白色。一场黯然离别之后,辛明、李落梅,还有隆儿骑着马,转身离去,慢慢在雪地里化成几个黑点。

    辛明三人骑马沿着驿路,一路经东昌府、济南府,河间府到了顺天府。

    这一日,辛明带着李落梅和隆儿来到大明朝的核心——京师。京师古称幽州,金朝称中都,元代称大都,后来明成祖朱棣造反成功,才改名京师。

    京师作为大明朝的都城,建设的异常雄壮宏阔,从内到外,分为宫城、皇城、内城、外城一共四重。最外层的城墙高九米,宽六米,端庄凝重,气势恢弘,远远望去,在地平线上绵延不绝,仿佛一条灰色长龙。

    此时已经到了十二月末,快过年了,只见四方行人辐辏,车水马龙,还没进入外城,只见到满眼的商铺林立,街巷纵横,人烟十分稠密。辛明几人从正阳门而入,这是整个京师商业最繁华之处,书云“天下士民工贾各以牒至,云集于斯,肩摩毂击,竟日喧嚣。”一派热闹景象。”

    明朝官署大多在长安门附近,辛明到吏部衙门报道,然后回到驿馆等候圣上宣召。

    辛明派隆儿去王安的宅子递上求见的拜帖,直到中午也不见隆儿回来,等不及,自己亲自过去拜见。王安的宅子在一个胡同里,远远看去,隆儿垂头丧气的坐在宅子门口的石阶上。这是到京城之后,辛明交给他的第一件事,他就吃了闭门羹。

    王安家的门子接了拜帖,只说主人不在家,什么时候回来也不知道。隆儿从早晨等到中午,始终不见王安回来。辛明亲自投上拜帖,还特意说王安是他义兄。门子也不见有特别表示,连请辛明进厅喝茶都不说,就咣的一声关上大门。

    辛明无奈,带着隆儿回驿馆,走在路上,一个小乞丐把一个纸团塞到辛明手中。辛明打开纸团,只见上面写着几个字,“圣上很生气,快逃命去吧!”

    辛明一惊,这定是王安在示警。他的宅子恐怕都被锦衣卫给监视了,所以不敢出来见自己。

    李落梅皱眉道:“既然面圣这么危险,咱们要不要逃走?”

    辛明长叹一声,摇摇头。如果能逃走,他早就逃了,连进京都免了。现在他要是逃走,只怕山东的家人都要被屠戮干净了。

    隆儿问:“要不要去见刘挺将军,他是你的义兄,定会见你的。”

    辛明摇头,刘挺被皇上羁留在京城,实际上也是囚犯。自己去见他,他也没什么法子,还会连累他。

    辛明让李落梅和隆儿出去,把李成梁的鬼魂召唤出来。李成梁的鬼魂一副郁郁寡欢的样子,他的执念是干掉努尔哈赤,但辛明现在去辽东的打算都没有。

    辛明把情况和李成梁说了。李成梁道:“我在京城认得一个鬼魂,也许能有法子,不过,帮不帮你,就看你能不能讨得他的欢心了!”

    辛明很惊奇,这鬼是什么身份,能有法子对付皇帝?询问李成梁这鬼魂身份,李成梁一副讳莫如深的样子,只说让他去拜见,这鬼魂架子很大,能不能见辛明还不一定呢!

    于是辛明在李成梁的指点下出门,在京城中走了好久。李成梁曾在京城久住,对道路街巷非常熟悉,七拐八转,到了一处小巷当中的大门前。

    这大门很宽阔高大,也很破败陈旧。门前三层台阶,拴马桩、角门都有,大门上的拳头大小的铜钉锈迹斑斑,门口的两个大石狮子,东倒西歪,残破不堪。这应该是一个已经破败的官宦大户人家。

    角门上依稀还能看到封条,但年头久了,风吹雨淋都脱落了。辛明一推角门,吱呀一声响,门轴都生锈了。辛明迈步走入,院子很大,四周种植松柏,此时虽然隆冬,但松树青绿,茂盛挺直,院子一层薄雪,雪下都是干枯的荒草藤蔓,可以想象夏季的时候,这里该有多荒凉。

 第181章 张居正的鬼魂

    院子当中好大一个水池,不知干涸了多少年,里面有一个巨大的白龟的雕塑,白龟背上托着一本石刻的书。全本小说网;HTTPS://。m;辛明怔了一下,这雕塑好奇怪,似乎在什么地方听说过。

    这院落的正门楼上挂着一副牌匾,写着“汝作舟楫”四个大字,年头久了,上面的金字都脱落了,牌匾旁边还有四个小字“御笔手书”。这显示着这宅子主人没破败的时候,身份应该非常高贵。

    穿过正门楼,后面又是一层院落。这宅子很大,院落有许多重,虽然已经废弃破败,但仍能看出来当初楼台殿阁,金碧辉煌。小桥流水,灵动雅致。假山翠竹,秀美清幽,是个顶级的豪门。

    辛明注意到每一层院落的牌匾都十分不凡,什么“捧日精忠”,“元辅良臣”等等,而且都是御赐的。

    直到走到一个祠堂当中,牌匾上挂的是“帝赉忠良”四个大字,推开祠堂走进去,里面有些阴暗,好厚的一层灰尘,到处都挂着蜘蛛网。里面原来祭祀用的桌椅牌位全部翻到破碎,满屋子凌乱不堪。只有堂上一副对联还能辨认。

    辛明仔细审视,上联写着“一人而为帝王师”,下联是“双肩能担天下事”,横联是“千古一相”。

    辛明猛地一惊,整个大明朝的首相元辅,能配上这四个字的好像只有一个……

    这时候一阵阴风吹过,只见一名清瘦的老者缓缓在灵位前显身。这老者一身青衣,身材消瘦,眉目清秀,最显眼的是颌下的长须至腹,而表情则是郁郁寡欢,十分忧愁的样子。

    “小子知道我是谁了?”这老者开门见山的问道。

    “你是……张居正!”辛明回想门口的白龟,更加确定无疑了。传说张居正出生的前夜,其老太爷张诚夜里梦到自家院内天井的水瓮中,有一只白龟从瓮底浮出来,“圭”与“龟”谐音,所以就给张居正起名,叫张白圭。

    看到这老者鬼魂微微点头,显然是承认了自己身份。

    辛明心中更加激动,整个大明朝他最崇拜的就是张居正了,比明太祖和明朝开国的那些功臣都向往,没想到今日能见到他的鬼魂,真是三生有幸。

    李成梁在一旁提醒,“见到元辅大人,应该行礼。”

    辛明强抑心中激动,跪在地上恭恭敬敬的磕了三个响头,叫了一声“前辈!”

    张居正只是用手捋着长须,微微点头,待到辛明站起来,才开口道:“你就是变卖家产,带着五百子弟兵,远赴辽东,抗击女真的破家千户——辛明?”

    “正是晚辈。”

    “为什么这么做?”

    “为国为民,责无旁贷。”

    张居正微微颌首道:“如果让你在为国为民和效忠皇帝这两者当中二选其一,你会如何选择。”

    “为国为民!”辛明毫不犹豫的回答。

    张居正冷笑,“如果让你为了不相干的小民百姓利益和当朝权贵,甚至皇帝作对,有可能付出生命代价,你也愿意?”

    “小人愿意!”辛明回答的声音不高,但语气却斩钉截铁,没一点犹疑。

    张居正微微点头,捋着颌下长须,脸上露出一丝和善笑容,显然辛明的回答让他满意。

    张居正又问:“你对我的平生所为可有了解?”

    张居正去世距离这时候已经有三四十年了,当朝对他的歪曲解读太多,辛明这样二十出头的青年不了解他也很正常。

    辛明却胸有成竹的一拱手答道:“元辅大人的功绩可以彪炳史册,万世生辉。有治理水患,万民受益。有整顿吏治,令行禁止。有任用名将,保境安民。有丈量土地,豪强俯首。最著名的还是一条鞭法,是真正的强国富民之法。”

    辛明前世是历史爱好者,对明朝最熟悉的就是张居正了,所以张居正这些功劳他脱口而出,没一点滞涩。其实同时代的官绅百姓并不很了解张居正,因为万历皇帝推翻张居正的改革之后,无耻文官文人写了太多不着边际的东西来污蔑他,下层百姓都被蒙蔽了,直到天启、崇祯的时候,才陆续给他平反,但真正给予他公允评价的还是近代历史学家。

    “那么你对我的评价是什么?”

    “济世救民,泽被苍生,是真英雄,真大丈夫。”辛明这些赞誉几乎脱口而出,毕竟近代史书里这样的评价太多了,都是现成的词汇。

    张居正听了果然大为受用,这是他变成鬼魂以后,听到的最好评价,而且是出于一个二十多岁少年人之口,而且语气表情还这么真诚。

    一旁的李成梁见张居正表情和善,也微笑起来,其实如果活着,他的年纪和张居正差不多,但他是张居正的下属,虽然现在都变成鬼魂了,他还是以晚辈自居。

    “听说你做生意也很有天份,家里的买卖也很兴旺,说明你有经济治世之才。那么,你认为我的改革措施可有什么不足之处?”张居正是听李成梁说辛明对国民经济也有一些特别想法,才这样问的,本来没想辛明会有什么独到见解,毕竟他年纪摆在这里呢!

    岂料,辛明一拱手道:“小子觉得大人的改革确实有很多不足之处,斗胆一言,大人勿怪。”

    “嗯~”张居正微微皱眉,他自认自己的改革在此朝已经到了极致,前代的改革家没有达到他这样高度的了,而辛明却说他的改革有“不足”,还有“很多”,这是不是有点口出狂言了。

    辛明朗朗言道:“大人的改革总结不足只有四个字‘不够彻底’。第一,丈量土地,确实清查出来不少被豪强隐瞒的土地,增加了不少地税,一条鞭法实行,减轻力役,简化税收,减轻了百姓负担。但是对绅士不纳粮的制度并没有涉及,自然对‘投献’‘诡寄’之类的手段无法遏制。”

    实际上,摊丁入亩、官绅一体纳粮这些制度要到雍正朝才彻底实行,这也是张居正一条鞭法改革的延伸,是封建土地改革的最高级形式。

    “第二,用考成法考核各级官吏,整顿吏治,卓有成效,但是不够彻底之处在于,考成法有效与否只取决于大人一身,没有形成一个有效的监督机制。大人在世,考成法肃然有效,‘虽万里外,朝下而夕奉行’。但是大人去世之后,考成法立刻成了摆设,上下欺瞒,贪污腐败,依然如故。”

    辛明说的第二点有点苛求古人了,实际上,冗官冗员,吏治贪腐,在现代社会依然是个难题,没有什么有效办法解决。何况是在完全依靠人治的古代。

    “第三,大人用一条鞭法鼓励工商发展,振兴经济,但对工商收税很少,造成富商大贾聚积亿万,但国家却只从只从土地那里榨取最可怜的老百姓。”

    辛明说的第三条一样是苛求古人,明朝商税是实物税,三十取一,再就是关税,也就是水陆口岸收取过路费。明末由于海外贸易,商业大发展,但商税收取的钱却很少。这是由于明朝并没有纯正的商人,所有的商业活动都是官绅豪强地主藩王之类的强权贵族在幕后推动,所谓的商人只是他们的代理人,看看金某梅就知道,明朝所谓的商人就是官,就是地主,就是地方豪强势力。

    所以商税的收取才会如此之难,万历皇帝曾一度派人深入收取商税和矿税,但遭到激烈的反对,让他千古骂名!这就是得罪既得利益者的下场,当然,他派出的那些收税的太监也太不堪,得罪太多人,也是原因之一。如果是张居正用考成法约束的官吏去做,效果能好些,但失败是必然的,这就是史书上所说的历史局限性。除非能爆发一次真正的资产阶级革命,用暴力打碎旧社会,建立新社会,这才能把商税收取上来,否则,什么资本主义萌芽之类的说法终归是自欺欺人罢了。这一点,辛明在山东经营买卖已经有了切身体会。

    “第四,实行募兵制度,重用戚家军和李成梁私军,在北方抗击蒙古女真卓有成效,但募兵和卫所制双轨并行,本应淘汰的卫所制依然保留,浪费了大量国家财富。还有藩王制度也是如此,一群无所事事的皇亲国戚就好像水蛭一般不停在大明朝肌体上吸血。最后大明朝灭亡,他们功不可没。”

    明朝后期卫所制和供养藩王是王朝的两大负担,卫所制其实已经没有兵,也无法战斗,完全成了卫所军官喝兵血,贪兵饷的腐败之所。藩王更是如此,万历最喜爱的儿子福王“之国”要四万倾土地,几乎是倾全国之力才做到。想想数百个大大小小的藩王,坐拥如此财富,却不用纳税,不用付出一点钱财,就能过上花天酒地的生活,这些寄生虫给国家造成多大负担!越到明朝后期这样的负担越沉重,越明显。

    明太祖爱儿子,爱子孙,是个好父亲,但藩王制度害苦后世千千万万的百姓,这不是一个好皇帝的作为。在明末,这两处地方涉及许多既得利益者,想要改革几乎是不可能的。张居正不是神,在不进行暴力革命的前提下,他也只能努力调和,因势利导,想要彻底消除卫所和藩王是不可能的。

    “第五……”辛明没注意到张居正的脸色已经很难看了,“大人改革的最大失误之处,就是没有开放海禁,海禁是一扇门,一扇通往富强之路的大门,只有打开海禁,让沿海国际之间的贸易活起来,中华才能真正富强,商业才能真正繁荣,资本的社会才能真正到来……”

    “放肆!”张居正一声断喝,打断了辛明的侃侃而谈。

    辛明愕然抬头,只见张居正气的脸色铁青,对他怒目道:“小子狂妄,海禁制度是大明朝国策,是太祖建国时亲自制定的,你也敢置喙,真是狂妄。”

    李成梁见张居正发怒,连连给辛明使眼色,辛明却不服气,道:“太祖制定的规则又怎样?你进行的改革不也是改变了祖宗之法么!况且隆庆开关也实行过开放海禁,不是卓有成效吗!只是受到保守官僚的反对,实行几年就放弃了,实在可惜。”

    只见张居正一甩袖子,一阵阴风扫过,鬼魂忽然不见。李成梁急忙叫了几声“大人”但却没有一点回音。李成梁回头忍不住埋怨辛明道:“你是来求助大人的,本来说的挺讨大人欢心,怎地后来又说了那么些惹怒大人的话,这下子,大人生气了,看你怎么办?”

    辛明心中也有些沮丧,这些改革治世的法子他思考许久了,一时痛快脱口而出,却忘了自己是来求人的。于是只好垂头丧气的往外走,刚走出宅子,忽然李成梁神色一动道:“大人相招,我去去就来。”

    片刻功夫,李成梁回来了,脸上带着惊喜之意,道:“大人招你回去。”

    回到祠堂,只见张居正站在祠堂中间,表情端严似乎在思索什么。

    辛明做揖道:“小子无礼,说错了话,请大人不要见怪。”

    张居正摇了摇头,道:“你没有错,刚才我思索了你的话,虽然不是尽善尽美,但大部分都有道理。”说着叹了口气道:“我一直以我变法为傲,以为只要按着我的法子走下去,国家就会变得越来越富强。却没想到还有这么多缺陷。”

    说着对辛明一拱手道:“你虽然年轻,但能有如此见识,堪称天才,在下佩服。”

    辛明急忙回礼谦逊,心中对张居正大生好感,不愧是政治家,当代伟人,看人家这胸怀器量就不同凡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