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天下豪商-第43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弱老宫卫的循环。
而被契丹朝廷摆在西南面对付西夏的皮室军,就是最过气的宫分军(皮室军起源于辽太祖的御帐亲军),实力早就和威名不相称了。
“高大哥,”武好古是完全信任赵钟哥的,人家可是辽军的“内部人”出身啊,于是就笑着对高俅道,“看来这事儿还得麻烦您了,不如就由高大哥统帅御马直和河东两军的甲骑走一趟屈野川吧。”
第756章 契丹来也 二
(全本小说网,HTTPS://。)
马蹄声轰隆隆如雷一般响动。//全本小说网,HTTPS://。)//五百黑甲选锋骑,只是簇拥着国际名将高俅和不会打仗的武好古走在前头。
在他们身后,是数面红色的旗帜翻卷,更有大队大队的骑兵步兵跟随。御马直和河东甲骑的大队,在休整了数日后,终于开出了统万城。
在高俅和武好古身后,除了黑甲骑的四百余骑,府麟军的约五百余骑,御马直的九百余骑。就是三千余骑的骑士随从和两千多人的御龙猛士,还有数百名拉着车马的辅兵。足足八千大军,浩浩荡荡的出征。
绝大部分的宋军将士,脸色都是沉沉的,金鼓号角声中,更增了加了几分肃然之气。在大军出发前,武好古就通过军事机宜指挥发表了军情通报。把有可能和契丹人发生交战的情况告知了全军。
这下所有人,除了武好古和赵钟哥,全都紧张起来了。谁都知道,他们马上就要和全天下最强大的武力发生对撞了。若然失败,整个大宋帝国,或将面临轰然坍塌的风险!
大家的目光,都不由自主投向了走在前头的武好古和高俅。两人只是着着戎服,却没有着甲。如果他们能看到两人的脸孔,恐怕都会大为不解的。因为战无不胜的国际名将高太尉,不仅一脸凝重,而且还不住地叹息。也不知道是要上战场还是上法场?而和他并辔齐行的武好古,却是一脸的风轻云淡,还不住的给高俅打气。
“师严,咱们这次又要扬名立万了……痛打契丹啊,这下官家可是要扬眉吐气了!”
武好古已经下定决心要和契丹人打上一场了!他太了解辽国的内情了,大打是不可能的,最多就是小打小闹加恫吓。对界河商市而言,当然是晚打不如早打了。
早打的话,一会儿就完了,契丹人知道了厉害就好说话了,无非就是划分河套草原,多一点少一点武好古都不在乎。反正大辽国也命不久矣……他现在真正担心的是宋辽之间在河套草原长期对峙。
一旦对峙长期化,宋辽合办的界河商市一定会遭到冲击!现在蔡京可是对这个富得流油的商市垂涎三尺,如果河北方面也出现对峙,自己又不在界河商市主持大局,那么蔡京很有可能会寻到下手的机会。
听到了武好古的建议,高俅只是摇头:“大郎,万不可如此冲动!契丹不比西贼……而且我朝和契丹并没有开战,乃是兄弟之邦。”
旁边府州折家的折可大也眉头紧锁的插了一句:“高太尉所言极是,契丹的实力十倍于西贼。一旦开衅,不仅朔方路要遭殃,连带着河东、河北都会被契丹贼人掳掠,便是武太尉你的界河商市,说不定也会成为契丹人的猎物。”
武好古淡淡的扫视他一眼,笑道:“正因为契丹实力强大,而且为祸更甚,咱们才要在事情初起之时就痛下杀手,好让契丹人知道咱们大宋铁骑是不好惹的!”
武好古神态轻松,似乎胜券在握,却让高俅和跟随高俅的几个河东军将领脸色更加低沉了。
现在离开统万的8000大军可是以三直军为主的,而且在弥陀洞还有另外5000名三直军的长枪手。武好古这个三直都虞侯如果铁了心要和契丹人打一架,高太尉好像也拦不住啊!所有人都心虚地看着高俅。
看着周遭人的神情,高俅苦笑道:“大郎,这事儿咱们可拿不了主意,得听上面的,要不然一个善开边衅的罪名压下来,就算官家也护不住俺们啊!”
高俅的这番话,他的麾下将领都听得连连点头,大声附和着:“太尉说的对,俺们也不是怕了契丹人,只是这仗打不得,打赢了也没好处,反而有罪啊!”
高俅连连点头,又道:“是啊,契丹人的脑袋可换不来开封府的房子!大郎,和契丹人开打可没好处。”
武好古只是笑着点头。
他本来就不指望高太尉、折太尉这些个太尉敢和契丹开打。他故意喊打的目的,就是要试探一下这些人的态度。
如果他们一个个都热血上头,那么就一块儿打契丹人。如果他们不肯打,那也没关系……
……
在黄河的支流屈野川边上,新设了一处帐落。
这处营寨的风格,却和宋军、西贼的营帐大异其趣。
宋军和西贼的营寨一看就知道是属于战时军队的,无不是壕深墙高,紧密坚固。营寨之中,各色帐落,甚至用木料茅草临时搭起来的棚子,都井井有条,而且一定会建起望楼高塔。巡营士卒,也都号令约束,一丝不苟。其余的兵卒将领,无论在休息还是在操练,也都井然有序,丝毫不乱。
可是这处的帐落,却处处都透着漫不经心和敷衍了事。壕沟既窄且浅,寨栅也是草草了事。望楼干脆没有。营中人马活动的范围倒是极大,只是进进出出的并不是大队骑兵,而是赶着牛羊的牧民。不仅有成年男子,而且还能见到妇女儿童出没其间。
营寨周围,都是肥美的草场,现在正是春天草绿花红的时候儿。花草之间,还有大群大群的牛羊流动。如果不是进出营寨的骑兵和营寨中央,高高挂着的一面红牙镶边的大旗,上面赫然用契丹文绣着军号:河清军。另外还有一面黑旗上,还有契丹文的萧字。恐怕没有人会把这处好似牧民帐落一般的营地,当成全天下最强的契丹军马的营寨。
这面萧字大旗,属于大辽河清军节度使萧得里斯,他是辽圣宗时那个在平定渤海大延琳起义中被活捉后关了几个月的驸马都尉萧孝先的孙子,是辽国第一等的亲贵。生下来就是祗候郎君,现在不过三十来岁就已经当上了节度使。他还有个哥哥,名叫萧得里底,官运更好,现在已经做到了北面林牙、同知北面枢密院事。是耶律延禧的心腹,曾经受命追查耶律乙辛余党,从中捞了不少,还在界河商市置下了诺大的家业……
不过萧得里斯和他哥哥不一样,他是个在家修行的大居士,同时还是个儒生。在清河军节度使的任上也不大管军务政务,就和几个要好的高僧儒士一起研究《天理论》、《实证论》这两部书!
虽然武好古不怎么想把《实证论》传去辽国,但是这本书是可以用来批判佛教的理论工具——依据《实证论》,佛教的世界观变成了一个有待证实的假说,这自然是佛弟子们不能接受的邪说。所以也引起了精通佛儒的辽国儒生们的注意,被引入了大辽。
《天理论》又提出了一个“天理唯一”的假说,更是和佛教观点直接对立,同样被人带去了辽国。
而《天理论》和《实证论》进入辽国之后,很快就引起了极大的争议。由于这两部书都属于儒家一脉,《天理论》补齐了儒家的世界观缺失,《实证论》则作为探索世界的工具,又能用来攻击其他教派的世界观,因此在佛儒两教并立的辽国,简直就是两贴让人发疯的疯药。许多既拜佛祖,又读孔孟的契丹儒生都不知道该信谁了?
当然了,汉人儒生倒是没有怎么样。因为汉人对于佛教的虔诚程度,远远比不过痴迷进去的契丹人——看看宋朝的寺庙都能卖猪肉就知道了!辽国的汉人也差不多,在佛祖面前都是老油条。根本不能和思想比较淳朴的契丹人相比。
而且,汉人终究是被统治的民族,契丹人也不能让他们和自己一样信佛,因为佛教对生产力是有破坏性的。如果汉人都去当和尚了,谁来伺候他们?
因此燕云汉人儒生看到《天理论》和《实证论》后,不管信与不信,反正不会较真。
可是萧得里斯不一样,哪怕奉了南面招讨司的命令,带着河清军境内(河清军是军号,同时也是地方)的几千部落兵溜达到西夏境内的屈野川安营扎寨,他也带着几个和尚、儒生,和他们在帅帐里面研究实证主义哲学……
一个中过进士的汉人儒生正和一个俗家姓萧的年轻和尚在争论“实践是检验真理标准”的时候,营帐之外,蹄声得得。随后就是一个披着契丹式大袍子的壮汉走撩起帐帘走了近来,行了一礼:“禀报太师,西南面招讨司都监萧回离保带兵到了大营五里开外。”
一听到“萧回离保”的名号,萧得里斯的眉头就大皱起来,“他怎来了?”
萧回离保有个汉名,单独一个“干”字,也叫萧干,是国舅别部的亲贵,出身和萧得里斯差不多。不过却和萧得里斯仿佛是两个品种的人。萧得里斯身材矮小,鸡胸驼背(不是是不是因为近亲结婚的缘故?),面貌丑陋。但是却满腹经纶,精通佛儒。
而萧回离保却是个赳赳武夫,高大强壮,相貌堂堂。对于佛啊,儒啊的,不过是浅信,并不着迷,也不知道《天理论》和《实证论》什么的。倒是对兵法弓马颇有兴趣,现在全副的注意力都在宋夏战争上。
这一次萧得里斯出兵屈野川,就是他向西南面招讨使耶律大悲奴建议的。
第757章 契丹来也 完
(全本小说网,HTTPS://。)
萧得里斯带着几个幕僚亲随从营帐里面出来,走到大营门口的时候,两个穿着圆领广袖皮袍,带着契丹式风雪皮冒,满身满脸,都是精悍味道的三十多岁男子,已经骑着骏马,带着一队骑兵到来了。全本小说网;HTTPS://。m;
其中一个高瘦些的,萧得里斯认得,正是让人烦恼的萧回离保。这厮好好的日子不过,成天就想着打打杀杀,到了西南面招讨司任上就不断鼓动耶律大悲奴出兵干涉宋夏战争,还一天到晚说西南面招讨司的军队都太松散了,必须严加训练等等的。
还说什么“唇亡齿寒”,什么“大宋复燕之心不死”,什么“先下手为强,后下手遭殃”。总之就是要马上派兵去支援被宋人吊打的西夏。
好在耶律大悲奴是有德老臣,且精通儒学佛法,不会善开边衅,一直压制着好战的萧回离保。所以西南招讨司才没有卷入宋夏之战。
可是随着统万城之战分出了胜负,宋军完全夺取了无定河两岸,并且开始觊觎兴灵的时候。大辽朝廷终于有点坐不住了,一方面派出了萧得里斯的兄长萧得里底和南院枢密使牛温舒出使大宋,施加压力。
一方面命令萧得里斯率领河清军的部落兵进入屈野川一带,以威胁宋军的后路,延缓他们的西进步伐。
而今天,萧干又带着人马跑来了屈野川,也不知道想干什么?估计也不会有什么好事情的!
想到这里,萧得里斯冲着正从马背上下来的萧干抱了抱拳:“回离保,哪阵风把您给吹来屈野川这个荒凉之地了?
对了,这位仁兄眼生的很,是新到西南招讨司的吗?”
萧干和身边的汉子对望一眼,然后走到萧得里斯跟前,单手抚胸行了一礼:“太师,末将是奉了招讨的将令,带了南皮室的精兵过来支援的。”
他又一指身边的汉子,“这位是萧合达,也是俺们大辽的好汉,不过现在却在西夏为官,这一次是奉了西夏兀卒的命令来我大辽求援和通报战况的。”
“萧合达?哦,就是那位成安公主的陪臣啊,久仰,久仰。”萧得里斯紧接着做了个肃客的手势,将两位来客一块儿请进了自己的大帐。
看到萧得里斯的大帐里面有几个和尚和儒生,萧干就忍不住要皱眉头。
养几个儒生还能说是幕僚文案,把和尚带在军中又算什么?等有人战死了做法事超渡吗?
接着他又看见了几本放在案几上的书册,都是在辽国非常罕见的线装本,封皮上赫然印着“天理说”和“实证论”的汉字。
“这是……武好古的书?”萧合达也看见这几本书了,他点点头道,“知己知彼,百战百胜!太师果有远见,合达佩服。”
“哦?”萧得里斯笑问道,“合达你也读过《天理说》和《实证论》吗?觉得如何?”
萧合达尴尬地一笑:“下官没有读过……下官只是和武好古在战场上交了手。”
“和武好古?”萧得里斯一愣,“他还会带兵?”
萧干插话道:“武好古现在是大宋殿前三直都虞侯,和高俅、童贯一起领兵打了统万城。”
萧得里斯点了点头:“怪不得西夏军兵输得恁般凄惨,原来是有武好古在领兵啊!”
“武好古哪会打仗?”萧干笑道,“都是高俅在指挥啊。”
萧得里斯看了看萧干,又看着萧合达,后者也点头道:“都是高俅,或许还有童贯在指挥。”
萧得里斯皱了皱眉,“难道咱们的细作都派到了武好古、高俅和童贯身边了?”
“没,没有啊。”
“要真那样还能打败了?”
“既然没有,”萧得里斯问,“那你们怎么知道武好古不会打仗,是高俅、童贯在指挥?”
萧合达道:“这不明摆着,武好古一个商人……”
“明摆着?”萧得里斯摇摇头,“没有实证啊!没有实证,只是猜测,恐怕不能作数吧?”
萧干和萧合达都是一愣,互相看看,都有些无语。
萧得里斯接着说:“你们大概还不知道,武好古在界河开办的云台学宫和骑士学堂里面都是有军学课的。
另外,界河的四开书院(四家书院,分别是南开、东开、西开、北开书院)也都传授武艺和军略。说武好古不懂打仗,恐怕没有多少根据吧!”
“还有这事儿?”萧干低声道,“有机会倒是应该去界河商市看一看。”
萧得里斯一挥手,让大帐内的和尚和儒生都告退,然后才指了指帐内的两只坐垫,让萧干和萧合达落座,自己也在居中的案几后面坐了下来。
“回离保,”萧得里斯问,“招讨司是甚意思?”
“得往前推一推。”萧干道,“推到明堂川!”
“明堂川?”萧得里斯一愣,“上游吗?”
“中游,一直推到弥陀洞以北百里。”
“甚?”萧得里斯瞪着眼睛,“回离保……莫不是真要和宋国开战吧?河清军可不行啊!”
他是懂实证主义的,当然知道自己的河清军是经不起实证检验的军队,真上了战场一定给敌人送人头。
“开战?”萧干摇摇头,“没有的事儿……不过河套草原要归俺大辽所有了!合达兄这一次奉命来使,就是要将河南、河北之地,割与我大辽的。”
他说的“河南”、“河北”,指得是河套地区的黄河以南、黄河以北地区。
也就是说,西夏要将河套地区大部——除了靠近兴灵地区的部分——全部割让给大辽。
“回离保难道不知道昔日冯亭的嫁祸之计吗?”
“冯亭?”萧干一愣,没想起这人是谁。
萧得离斯道:“西夏兀卒是想让咱们和宋国打一场‘长平之战’啊!”
提起长平之战,萧干总算是知道了,他摇摇头道:“此等谋划是瞒不住招讨和朝廷的,但是招讨还是让俺带兵来相助与你,想来一定是有主张的。”
萧合达则道: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