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汉末皇戚-第11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伏泉此时还未有所动作,他身边随行的督邮杨洪便已率先上前,命人寻来粗布,就着屋外的雪水,将这“灌口二郎”神像上的脏物洗净。然后,杨洪便向着这灌口二郎参拜,接着,不止是杨洪一人,几乎是伏泉身边所有的人都虔诚向这“灌口二郎”拜见,可见伏泉身边的蜀地文武对这“灌口二郎”的崇拜程度到了何种地步。
身边众人如此,伏泉虽然自己不信神鬼迷信这些道道,但自己穿越而来本身就有些扯蛋,说不清道不明了。见众人都如此,伏泉自己也不能不随众,不由的也和众人一眼行大礼参拜。
一番行礼之后,伏泉便带人四下查看,尽管他们心里也明白这里估计能找到线索的机会不大,但还是不由的搜索一番。不过,结果很明显,庙里除了那几个锦衣贼盗生火煮水烧饭,以及睡眠的地方,在这庙宇里多了一些新添的痕迹外,其他的线索都没有找到。
最终,伏泉只得命人将那四名锦衣贼人带来,再次审讯起来。不一会儿,那几人被束缚的双手,在兵卒的拉扯下,不情不愿的走了进来。
走到几人面前,伏泉问道:“尔等可见甘宁乎?”
四人一片寂静,都不言语,只有一人不言语时还不断摇头,伏泉见到,那人旁边的三人见到这人模样,眼中纷纷露出了一阵鄙夷不屑的目光。他知道,刚刚兵卒回报说的那个经不住询问,吐露实情的锦衣贼盗一定是这个人。
挥手将那三人带走,伏泉打算就和此人问询,倒不是说那三人如果严刑审讯不会吐露实情,只是因为伏泉知道他们三个是真的不知道甘宁行踪。这三人的表情,他已经见过了不少次了,前面六波被抓捕的锦衣贼人,在他问道甘宁去向时,一直咬牙不开口的锦衣贼盗和这三人的神情是一模一样的,也就是说他再问也是白问,即使他们开口了,他们也不会告诉伏泉甘宁的去向,因为他们压根不知道。
之所以此刻留下这开口的人,主要是伏泉打算通过询问其他线索来查找甘宁的事情,既然直接问是个死胡同,那就换个其他途径来询问。他不相信甘宁掩藏自己行踪那么彻底,前番通过审问,伏泉得知这些锦衣盗贼来时一直多藏与临江城外的甘家庄园里,所以官府四处缉拿都没发现锦衣盗贼的踪影,毕竟除非甘家自己报官,还有谁能进入被严格封锁保护的甘家庄园里,知道里面有股被甘家私藏的锦衣盗贼呢?
暂且不提这些,伏泉询问其他线索的目的,却是他不相信甘宁既然和这些贼盗遁逃前一直聚在一起,他就不可能一点马脚也不泄露。只要有一点线索,伏泉就一定尽力寻找。
此刻伏泉的心里隐隐有一些不好的猜测,这甘宁可能又玩了一手瞒天过海,也许他让麾下锦衣盗贼扮装前往江州遁逃是障眼法,其实他自己根本没有往江州遁逃,而是自己单独向另一个方向逃跑。至于去哪里,或者去了汉中郡,或者离开益州,一个人走山中小路去了荆州,等等不一而足。
换句话说,甘宁又一次玩了一招“瞒天过海”的戏码,只是这一次玩的更大了。他用自己麾下数年积攒锦衣贼盗的势力,用他们分批逃脱的人数来迷惑官府,把这两百余锦衣盗贼当做挡箭牌,当做一种舍弃的筹码,换取他成功出逃的机会。
丢卒保车,一种将帅最喜欢运用的战术,只是,这次丢的卒比较多而已。
当然了,甘宁具体如何躲藏躲逃,伏泉是不得而知的,这些也只是猜测而已,因此,此时寻找其他有价值的线索就成了当务之急,重中之重。
第二百六十四章 将此獠拉出去斩了
简朴破败的庙宇里,那一名吐露实情的锦衣贼人抬头稍稍看了太守伏泉的脸色,见他并无恶意,便壮着胆子四处观望,看着有些紧张,不过他那滴溜溜乱转的眼珠子显示着这人一看就不是个太靠谱的人。
当然,此刻这贼人身在伏泉掌控下,自然不敢有二心,所说之言应该都是真的,和那三个一直隐忍不言的锦衣贼人比起来,这贼人言语无疑还是比较可信的。
“甘宁离前可有异样?其可言与谁人共行?”伏泉笑着问道,一副好好先生的样子,努力降低这人的紧张感,但语气却很严肃,他明白此刻对此人审问的威压不能减少。
否则,就不知道这贼人会不会心回意转,只有不断逼迫他才能让他吐露实情,一旦给他喘息的机会,那真的就不知道这个不靠谱的人,嘴里还有多少真话了。毕竟人一旦变节,他嘴里有多少真话假话,只有他自己知道,因为此时的他心里只有自己,对自己最有利的才会说,无论是真是假。
那贼人看了一眼伏泉,随即低头道:“小人不知,渠帅、不,贼首甘宁临行前后只与吾等言道,潜行伪装,小心行事,切不可露出马脚,入了江州,再行会合。”
“可知于江州何地会合?”
“城外大江处,会合时着锦衣便可。”
“哼!”伏泉冷哼一声,低喝道:“贼子当真狂妄,欺吾巴郡无人乎?”这甘宁还真不把巴郡郡署和他这个太守放在眼里,以为到了郡治还能再和以前一样以锦衣纵横吗?竟然还敢以锦衣为标志相见,真是太不把他放在眼里了。
伏泉突然的一声低喝,吓得对面那吐露实情的贼人,身体一颤,把头埋得更低了,他可不敢此时出头再惹伏泉生气,毕竟现在可是“人为刀俎,他为鱼肉”的时候,一个不小心,谁知道这“戾龙”太守会不会开杀戒?终究这太守可是有杀降俘的先例的,他可不敢冒险赌自己会不会那个幸运几率,命只有一条,他当然要惜命。
看着面前这贼人模样,伏泉心里冷笑,他如何不知这人想法,和前面那六波吐露实情的贼人一样,这些变节的锦衣贼人此刻的心里也只想着保命而已。尽管他们自诩为忠义大侠又如何,还不是遇到危险会变节,人是善变的,从来只是因为没有达到对方心中的筹码而没让对方变节,不会有从一而终的忠义,往往那些至死不渝的忠义,只是对方给不了而已。
说实话,在未穿越以前,伏泉一直向往着汉代这些重气节、轻生死,恩怨分明、快义恩仇的豪杰任侠,他们做事附带意气,以侠义自任,在后世留下了多少故事传说。
然而,到了汉代,无数次听闻和接触了这些游侠恶少年,他对于这些游侠恶少年更多的产生的是一种鄙夷。
诚然,他们之中多以忠义守诺而闻名于世,但大多数出名的人,哪一个手里不是沾了几条人命,就像后世混社会,想在有黑道世界里有份脸面,你手上不沾几条人命,坐十几年牢,谁敬重你?因为这就是你混黑道的资历,这就是你混黑道的背景,有这种资历背景,你想不在黑道里混出名堂都难。
之所以伏泉对这些任侠鄙夷,就是因为这些人自己快活了,却根本不顾亲人感受。想想看,他们杀了人,就觉得自己快义恩仇了,也不想想他们的父母、兄弟姐妹、妻儿子女该如何自处,他们在外面快活够了,也不想想他们的家人如何为他们担心,而像这些锦衣贼盗就是如此,杀人犯了事后,沦为盗贼,若不是有甘宁背后的甘家作为保护伞,他们能有今日?
如果说像伏泉、阳球、苏不韦这样,因为亲属受辱从而怒而杀人的,尚属情有可原。并且在汉代这种因为大行《春秋》之义,民间和社会倡导“臣不讨贼非臣,子不复仇非子”的风气下,还可以得到赦免和宽恕,这种游侠行径从某些方面来说还是可以原谅的。
但是,真正因为为长辈亲人报仇的游侠有多少呢?伏泉至今听来的消息看来,这种复仇的恐怕十不存一,但多数都是一时血勇之气涌上心头,拔刀怒而杀人,然后为了逃避官府追捕,四处流亡,或为贼盗,或隐于山林之中,隐姓埋名,不敢回乡,空留家中亲人望眼欲穿,不得故人音信,也许可能此生再也见不到。
从这一点看来,这些依附于甘宁的锦衣贼盗空自诩有“任侠”之名,其实根本就不算什么,后世流传的侠客传说到底有多少侠客亲人的血泪在其中,估计也只有他们自己心里清楚了。就像历史上的关二爷,杀人流亡幽州,直到黄巾之乱,才随刘大耳出世,不然,恐怕他一辈子都该改变名字,老死于幽州,与亲人相见甚难,如同天涯永隔一般。
接下来又是一番询问,如同和前面六波锦衣贼人询问的场景重复一样,伏泉问得问题这贼人回答的如同没有回答一样,只是虽然这贼人回答的和前面那六波锦衣贼人一样,但是伏泉却从他回答的脸色里总感觉到怪怪的。
看着这锦衣贼人乱转的眼珠子,突然,刚才这贼人回话时的情景映入伏泉眼中,一丝明悟仿佛涌现,只见他大喝道:“秃那贼子,再有诳言,孤必令汝身首异处,快速速招来!”
可是,对面那贼子依旧如刚才那番,言道:“并无隐瞒”。
只是伏泉一直盯着他的眼睛,见他眼神狡邪奸猾,知道其人肯定有所隐瞒,便大喝道:“来人,将此獠拉出去,斩了!”说完,便挥手令左右兵卒而上,眼中带有莫名意味的示意着。
左右两名兵卒与伏泉相处日久,虽不解太守伏泉为什么要突然对这俘虏要行杀戒,不过毕竟伏泉是太守,而且他眼色有异,显然自有一番思量,便立即虎着恶脸,前来架起这锦衣贼人往外走去。
第二百六十五章 惜将如命的性格
庙门之外,只见两个兵卒架着那锦衣贼人也不顾他的反抗,就拉着直朝门外而去,院外早有兵卒抽出腰间长刀,冷视被拖来的那贼人,一阵寒风骤起,似乎预示着将要出现的肃杀一幕。
“不、不,大人,不可、不可……甘宁手中之‘传’乃为王悦所有。”那贼人显然没想到伏泉突然改变主意要杀俘,连忙语无伦次的大喊道。
“住手!”在那贼人喊完之后,一直凝神注意外间情形的伏泉连忙喝止道,然后嘴角带笑的看着又被两名兵卒架回来的那贼人,语带玩味道:“甘宁之‘传’是何名?”刚才这贼人喊声嘶哑,伏泉并未听清,故有此问。
“王、王……悦。”
“速速招来,再有隐瞒者,孤必令汝身首异处,不复免之。”
很明显,这贼人是真有所隐瞒,被伏泉那么一诈呼后,便说了他无意之中看到的甘宁所用的“传”的名字。不过在伏泉放了他后,这贼人又吞吞吐吐起来,言辞闪烁不已,似乎因为刚刚挽救了性命,又有了一种不可能的奢望,看着应是在想着既然避过一劫,再随便掩饰,又可以避难。这样反而是又讨好了伏泉,又不用真的背叛甘宁一样,真是既当了婊子,又要立牌坊,只是伏泉明显不会让他这般忽悠的。
在伏泉又是一番喝骂威胁之后,那贼人终归是知道不能再耍滑头,便慢慢大声道:“王悦,渠、不,贼子甘宁所用之‘传’,乃为王悦者所有。”
一语说完,那贼人似乎抽干了力气一样,软绵绵的趴在地上,此时于他而言却是正正经经的背叛了甘宁,毕竟甘宁所用之“传”,只有他看到的,如今他却彻底告诉了官府,这不是赤果果的背叛变节吗?
此时这贼人的心里却是忐忑不已,他担心此事传出后,不知道以后的日子该如何去过。就像后世,当黑道大佬被自家小弟出卖后,那小弟除非就此消声觅迹,否则,自然会有知道他消息的人前来报复,来为大佬报仇,而这贼人能不能躲开那些复仇者,还是难以预料的事情。
稍后,伏泉见这人神情,便已知道再难从他身上问出什么来了,便令人带他离去,自己招呼身边一直聆听审讯的杨洪问话。
虽然此时知道的贼首甘宁的信息依然不多,但是刚刚那贼人所透露的甘宁使用的伪造的“传”的名字,却是对找到甘宁十分有用。不过,该如何去找,还是需要细细思量一番,否则,消息走漏,说不得被甘宁知道,扔了这假“传”,再换一个身份,那可就得不偿失了。
“季休,孤欲传书郡署诸县,查问郡内近日可有名为‘王悦’者入境,君观此策何如?”伏泉问策杨洪道,在他看来,甘宁如何避祸郡内其他诸县,与人交谈肯定不能用真名,用假名的话无疑用他所用的伪造之“传”是最好的,所以让诸县查询县内新来之人,应该有所收获。
杨洪行礼回道:“回禀君侯,下官观之,此事不妥。一来消息走漏,恐甘宁贼首惊动远遁;二来,如此作为,倘若甘宁遁逃荆州,本郡未捕其人,消息传至其余州郡,君侯颜面何存?”
伏泉点头,暗道自己操之过急了,连忙问道:“季休之言有理,然如今之事,当以何法可解?”
的确,杨洪说的有理,伏泉如果真的大张旗鼓的传文诸县搜拿“王悦”,且不说能不能抓得住狡猾的甘宁,便是他们这样正式行文,说不得刚到各县,消息就已经被泄露出去了。而且,如果甘宁真的舍弃了他手下的那帮人,从荆州和益州之间的山野小道,踏雪而行,自己纵然搜遍全郡也肯定找不到甘宁的行踪,到那时候,伏泉被甘宁耍的团团转的消息肯定会泄露出去,对他的颜面肯定会造成不小的影响。
想想看,一个堂堂大汉国的一郡太守,竟然被一个锦衣大盗贼玩弄与股掌之中,这让其他官员百姓知道,肯定会嘲笑自己无能。因此,杨洪才会阻止伏泉如此行事,主辱臣死,在东汉这个视一郡太守为一国之主的时代,郡署下属官吏但凡忠心之人,行事都会维护身为一郡之主的太守,毕竟主君无能,岂不是说他们这些臣子更加废材吗?
脸露思索之色,好一会儿,杨洪才道:“依下官之见,明里不可搜捕‘王悦’,然可暗中派人细细查访。倘若贼首甘宁仍在郡署诸县,所派之人不需往各县查问,只需于县城之外,各亭、里查访,贼首甘宁素喜锦衣,好美食享乐,必不与其余盗贼相忍,食于荒山野岭类同。今冬雪初降,山林野味绝迹,贼首无食果腹,必往沿路偏僻客舍寻索美食,若如此,必可知行踪也。”
听了杨洪言语,伏泉先是一愣,随即便明白了此中深意,看了一眼他麾下的这督邮,心中也是暗暗认同他的话。的确,这甘宁此时也就是个少年稚子,从他在临江的流言风闻来看,现在的少年甘宁就是个爱攀比,喜欢锦衣美食,好颜面的意气少年,和那些世家豪族子弟爱遛狗走马,没事显摆的少年心性是差不多的。
现在要让甘宁从临江逃到巴郡避难,路上吃干粮之类的不是很好的食物,一日两日还好,时候多了肯定就受不了。就好比如一个人每日都要吃肉,突然开始让他吃素,忍着一天两天还好,如果天天吃素,那肯定受不了,放在现在的甘宁身上也是如此。这时候还是冬天,山野里面能简单打到的猎物几乎就没有,只有到深山里才能打猎到大家伙,不过很显然甘宁现在可没有这时间去打猎,所以只要暗中派人去那些偏僻的客舍打听是否有叫“王悦”路过购买酒食,如果甘宁真的还在巴郡,就一定能找得他的行踪。
“既如此,此事便依君之言,诸事尽托于君,望君早日寻得甘宁所踪。恩……若是寻得,活捉便可,莫伤及其人性命。”伏泉随后便依了杨洪的建议,将此事全权交给他处理,不过,后来想了想又加了句嘱托。
“诺!”
行了一礼后,杨洪正声回道,随即离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