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战国赵为王-第6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怒不可遏的将军正在大发脾气,突然有人来报:“将军,吾等在正厅处发现一老者,自称信陵君之谋主也。”
“谋主?”将军转怒为喜,忙道:“带路!”
片刻之后,这名将军果然在大厅之中见到了那位自称是信陵君谋主的老者。
这老者须发皆白,衣衫破旧,盘膝闭目坐于上首,膝盖上还放着一把青铜长剑,整个人显露出一种从容不迫的姿态,纵使被士兵们团团包围,脸上也没有丝毫的慌乱。
将军执剑而前,朝着老者厉声喝道:“汝便是信陵君之谋主?”
老者缓缓的睁开了眼睛,看了将军一眼,然后开口道:“某侯赢,见过将军。”
“侯赢?”将军愣了一下,只感觉这名字似乎有些熟悉,马上他就想了起来,随后发出了一声嗤笑。
“本将军还当是谁,原来是那夷门小吏!汝可知信陵君昨日为汝执辔,已成大梁城之笑柄乎?”
侯赢神色自若,看向将军的目光之中带着几丝讥讽:“赢虽狂生,然得君上慧眼识之,以礼待之,实乃赢之幸也。君上为赢执辔,实乃礼贤下士之道,愈显君上之贤也。若以此而笑君上者,实愚人也。”
侯赢这一番话十分硬气,直接把这名将军怼得竟然不知道如何反驳。
但好在将军马上就找到了对喷的新方向,对着侯赢喝道:“侯赢!汝之君上使如姬窃大王之兵符,欲行不轨之事,此大王知之矣!汝若是此时幡然悔悟,能将那信陵君之谋告知大王,尚可得一生路,若是汝执意追随信陵君,则今日便是汝之死期!”
信陵君府上的这一番动静如此之大,早就吸引了不少人的注意力,更有那不少好事大胆之徒直接跟着士兵们涌进府中旁观,当下一个个听了将军这番话之后都是大惊失色:“信陵君竟要作乱?”
要知道信陵君魏无忌素来有贤名,是魏国百姓所公认的贤君,这样的一名贤君居然要叛上作乱,显然是大大出乎了大梁城之中老百姓们的意料。
侯赢作为魏无忌的臣子,当然不可能让这种误会给持续下去。
只见侯赢一声冷笑,高声道:“将军之言何其可笑也!世人皆知君上之贤名,然君上于魏国之中竟不得一官一职,何也?无非是那魏王圉嫉贤妒能,唯恐君上之能危及其王位也!”
“然君上何许人也?其乃魏国之贤君,当世之大才,于魏国忠心耿耿,更是对那魏王圉从未有反叛之心。即便魏王圉信重奸臣高基、段干子之流,信其辈之言而屡屡加害于君上,君上亦从未有一怨言。”
“然则魏王圉者,得寸而进尺也!今秦赵相抗于上党,世人皆知赵亡魏必危,可笑那魏王圉竟因高基之流进谗言而决议攻魏,君上屡屡进言苦劝而不得,反被那魏王圉勒令回封,欲害君上之性命,此乃正直之君所为乎?”
侯赢的声音一波高过一波,只说得那魏国将军哑口无言,旁观群众更是群情激奋,从先前的震惊转为不值,更有那不平之人当场起哄,开始声讨起魏王圉来。
将军大怒,猛然抽出了手中的青铜剑,对着身后的人群喝道:“再有聒噪者,斩!”
人群安静了下来,但四周仍有不少带着不屑的目光朝着这将军看来,显然已经把这将军看成了负面角色。
将军转过头来,怒视堂上老者,喝道:“侯赢!任你如何狡辩,魏无忌窃符乃是铁证如山!”
侯赢看着这名将军,笑了。
不但笑了,而且还是猖狂至极,歇斯底里的大笑。
将军怒道:“有何可笑!”
侯赢缓缓的止住了笑声,双目之中蓦然爆发出耀眼神采。
下一刻,侯赢的声音再度响起。
“秦国与魏国者,世仇也。赵国与魏国者,友邦也。魏王圉弃友邦而就世仇,此岂非自取灭亡之道乎?今日君上窃魏王圉之符,便是要补魏王圉之过,以存魏国之国祚也!”
侯赢说到这里,突然长身而起,朝着面前的将军,士兵以及诸多围观群众喊道:“吾之君上,乃忠信仁义之人也,可笑魏王圉却不能用之,赢虽不才,亦愿自刭于此,证吾君上为国之心!可笑魏王圉昏庸无道,亲近佞臣,若此人久居王位,则魏必亡于此人之手也!呜呼,何其悲也!”
侯赢满脸悲愤高声疾呼,旁观众人鸦雀无声,落针可闻。
侯赢话音一落,立时拔出了手中的长剑,狠狠地朝着自己的喉咙抹了过去。
一道冲天的血花伴随着围观群众们的惊呼声傲然绽放,又随着侯赢躯体的落地而缓缓凋零。
侯赢,自刭而亡。
第一百一十九章 邯郸大朝议
赵国邯郸宫城,龙台。
和往常不同,今天的龙台之中左右两排分别坐着几十名大臣,加起来总共有近百人之多,看上去颇为热闹。
这是一次赵国的大朝议。
老实说,赵国已经很有好几年没有举行过大朝议了。
名义上的原因是没有什么值得大朝议讨论的事情,实际上的真正原因则是赵国君主的集权已经到了相当的程度,不需要通过大朝议便能够决定军国大事了。
或许也正是这个原因,所以今天的龙台正殿之中一名名赵国大臣看上去心情都还算不错,大殿之中颇为热闹,许多人都在交头接耳的聊着天,联络着感情。
虞信此时此刻就在和他身边的一位名唤赵禹的赵国中大夫攀谈着。
这赵禹约莫四十来岁的年纪,身着一袭灰色胡服,袖口于领口处以红色点缀,头戴鹖冠,整个人的脸上带着几分奉承的笑容,对着虞信说道:“上卿,几日不见,却是风采更盛也。”
毫无疑问,这个赵禹是在拍马屁。
事实上在这个时间点上想要拍虞信马屁的,那可远远不止赵禹一个人。
如今赵国上下谁不知道虞信极得赵丹信重,又因出使楚国一事而立下大功,得赵丹任命为守相,主持相邦赵胜离去之后这段时间里赵国的日常行政工作,可以说是位高权重前途无量。
而且随着布衣派原领袖蔺相如的去世,另外一名布衣派巨头大将军廉颇又率兵在外,此刻的虞信从原本的布衣派三巨头最末一跃而起,大有成为新布衣派领袖的势头。
凡此种种,只要是稍稍有些政治眼光的人心中都非常的清楚,如果说之前的虞信还仅仅是因为赵丹的信重而位列赵国六大臣之一的话,那么到了现在这个时候,虞信在赵国的崛起已经是完全不可阻挡的了。
即便在赵胜回归之后虞信很可能还得把手中没焐热的相权交出去,但是这位赵国上卿真正成为赵国政坛之中举足轻重的一极,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情了。
这样的人,当然是要速速结交为好。
虞信看着赵禹,同样也是微笑以对,道:“信不过一臣子尔,何敢揣测大王之心意也?不过以信想来,当是和长平之战有关。”
虽然赵禹只不过是一个中大夫,但是赵禹的父亲却是赵武灵王同父异母的弟弟,因此赵禹同样也属于赵国公族中的一员,算得上是皇亲国戚。
不过这个公族的身份其实并不被虞信看重,在虞信看来更重要的是其实赵禹如今的官职——晋阳令。
作为赵氏赖以发家的大本营,晋阳城虽然如今已经不再是赵国都城,但是对于赵国的重要性仍然是毋庸置疑的。
赵禹能够被安排到晋阳这个赵氏的老家作为城守,本身就足以证明赵禹的受信任程度。
事实上赵禹一直以来便是公族派的中坚力量之一。
对于这样的一个人,虞信当然也是要拉拢一下的。
在赵国政坛之中,所谓的公族派和布衣派,实际上只是一个相对来说比较笼统的区分。
两派之间虽然有着出身作为界限,但是并不像后世的东林党、阉党、浙党之类的派别那样已经形成了紧密的利益共同体,也远没有到要你死我活的地步。
除了位于权力金字塔顶层的赵国六巨头为了争权夺利而不可避免的产生相互之间的纷争之外,其他公族派和布衣派的中低层赵国大臣们相处起来都是比较和谐的。
这就是为何虞信作为六巨头之一、布衣派如今实质上的领袖人物,却能够和赵禹这个公族派的中坚人物友好相处的原因了,毕竟双方的利益并没有实际上的冲突。
毕竟大家都是同事,搞那么僵万一以后碰到也不好开展工作嘛。
所以无论是虞信也好,赵禹也罢,两人既然都有心结交对方,那么这番谈话的气氛当然就是比较轻松的。
赵禹在听完虞信的话之后,眉头也是微微的皱了起来。
老实说,作为晋阳令,赵禹对于长平之战也是非常关心的。
稍微有点地理常识的人都知道,一旦长平之战赵国战败,秦军便能够突破南上党的山区进入到北上党盆地,然后沿着北上党盆地西侧的滏口陉出口攻击晋阳。
到那个时候,晋阳的麻烦可就大了。
要知道晋阳城之中的大部分兵力可是早就已经调到了长平战场去了,此刻的晋阳城可以说是相当的空虚。
事实上赵禹这阵子一直都是坐镇晋阳,直到七天前收到了来自邯郸的谕令,这才加急赶回邯郸。
事实上不仅仅是赵禹这个邯郸城守,在这座龙台正殿之中放眼望去,还可以看到来自中牟、灵寿、顾城等等诸多城守的到来。
可以这么说,放眼这座大殿,无论是出镇一方的实权人物,还是坐镇中枢的中央大臣,几乎整个赵国之中有头有脸的大臣几乎都已经齐聚在这里了。
这不免让大臣们的心中产生好奇。
大王这是想要干什么?
然而无论是新宠虞信也好,又或者是其他两位在场的巨头司寇赵豹和御史楼昌,也都并不知道赵丹的葫芦里要卖什么药。
不过这些赵国的大臣们倒也并不心急,因为他们的心里非常的清楚,等一会就能够知道答案了。
片刻之后,一阵脚步声突然从殿的侧门出传来,两名宦官率先走入大殿之中,对着众臣道:“大王将至!”
众位大臣纷纷停止了谈话,一个个挺直了身躯,等待着赵丹的到来。
很快的,赵丹就出现在了众人的视线面前。
今天的赵丹身着一袭红色王服,头戴王冠,腰间又有金色带钩,脚蹬一双黑靴,整个人看上去精神奕奕,大步入殿。
赵国众臣不敢怠慢,在平阳君赵豹的带领下纷纷起立,朝着赵丹躬身行礼。
“臣等见过大王。”
君臣见礼完毕,各自落座。
赵丹落座之后,并没有着急开口说话,而是先环视一圈龙台正殿之中的这几十名大臣。
几乎每一名大臣在接触到赵丹目光的时候都下意识的低下了头,表示着对赵丹的敬意。
等到将目光从最后一名大臣的身上收回之后,赵丹微微一笑,温声道:“灵寿令何在?”
一名年近五十,腰身已经有些佝偻、鬓角也有些发白的大臣持芴板出列,恭声道:“臣司马说在此。”
“司马说。”赵丹仔细的看了看这名大臣几眼,点了点头,然后用非常淡定的语气开口。
“来人,将这司马说拿下。”
赵丹话音刚落,几名赵国宫廷侍卫突然出现,瞬间将司马说给牢牢架住,令其完全动弹不得。
第一百二十章 赵丹的雷霆手段(为盟主专一暂且保留几分加更,第一更)
赵丹这一下发难是如此的突如其来,以至于整个大殿之中的所有赵国大臣一时之间全部都愣住了。
这才刚刚开场,怎么突然就抓人了呢?
剧本不对啊!
其中最过震惊的,当然莫过于此刻被几名宫廷卫士给牢牢架住的司马说本人了。
司马说一边挣扎,一边高声道:“大王,臣有何罪,以致大王如此对臣?”
赵丹看着司马说,脑海之中浮现出了这司马说的资料。
这司马说出身韩国司马氏,其先祖为原晋国大司马韩厥(谥号韩献子,韩国先代国君之一),因此这司马氏亦是如今韩国公族分支之一。
数十年前的赵武灵王时代,韩国司马氏因政治斗争失败而被迫逃离韩国,来到赵国定居。
赵惠文王时期的权臣李兑对于司马氏一直是非常不信任的,甚至曾经在暗地里对着亲近之人吐槽说:“司马氏,韩人也,韩人素以申不害为师,其族人诡诈,不可信之。”
在奉阳君李兑执政赵国的几十年间,司马氏并不得重用,甚至还遭到了打压。
直到李兑被赵惠文王罢相之后,司马氏才渐渐的在赵国之中崭露头角,开始有了气色。
六年前,司马氏的当代家主司马说在赵威后摄政期间被任命为灵寿令,治理以灵寿城为中心的中山故地,这标志着司马氏开始进入赵国的权力圈子之中。
在这六年来,司马说治理灵寿城,虽然算不上多么的政绩斐然,但倒也可以称得上是兢兢业业,至少在场的其他赵国诸大臣们是这么觉得的。
无论从哪方面来看,这司马说即便算不上顶级大才,但说他是一个合格的灵寿令是没有问题的。
这就让这些赵国大臣们心中觉得司马说似乎有点冤。
而且司马说在这六年时间也并不是白混的,至少在赵国的政坛之上,司马氏的盟友还是有那么一些的。
于是当下便有好几名赵国大臣出列,纷纷对着赵丹奏道:“大王,臣闻司马说此人兢兢业业,未曾听闻有何叛国之举,大王莫不是有所误会?”
司马说见有人帮其说情,当时更是大声的喊冤了起来,单单看司马说的模样,倒好似受了无比的冤屈。
赵丹端坐上首,似笑非笑的看了司马说,以及为司马说讲情的那几名赵国大臣一眼,缓缓说道:“尔等真的认为这司马说无罪?”
几名赵国大臣对视一眼,最后是其中一名中大夫硬着头皮说道:“大王若有此司马说之罪证,不如拿出来予臣等一观,否则大王如此贸然将司马说下狱,恐难服众也。”
“也罢。”赵丹点了点头,说道:“寡人今天便让尔等心服口服吧。”
说完这句话之后,赵丹挥了挥手,高声道:“呈上来。”
赵丹话音一落,又有几名赵国宫廷侍卫搬着几大捆竹简上了殿,来到赵丹的面前将这些竹简放下,又从中翻找了一番,然后将一封竹简放在了赵丹面前的桌案上。
这个行为让大殿之中的其他赵国大臣都是面面相觑,一个个完全搞不懂赵丹的葫芦里卖的到底是什么药?
赵丹不慌不忙的拿起了这封竹简展开,然后念了出来。
“十月八日,武皇令傅豹遣使拜访司马说,携五车礼物入府,三时辰后离府。司马说亲送至府门口,双方状皆愉悦。”
“十月二十四日,傅豹之使者又领三车礼物至,一刻钟后离府,司马说之长子送至侧门而出。”
“十一月,傅豹率武垣众叛赵降燕。三日后,傅豹之使再至司马说之府,自后门入,后门出。”
……
赵丹一条条的念了下来,越念司马说的脸色就变得越发的惊讶和恐惧,到了最后司马说的身体甚至不由自主的颤抖了起来。
其他的赵国大臣们听了,也同样是相顾而失色。
要知道武垣令傅豹率众降燕之事,早就已经为天下所知,这司马说居然与傅豹如此接近,其图谋为何显然已经是昭然若揭。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