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战国赵为王-第31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但李牧在从邯郸归来之后就已经开始派出了一些密探渡过黄河向着西边而去,开始了搜集情报的过程。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李牧有一种预感,那就是自己和赵国总有一天会用上这些情报的!
一阵脚步声从门外传来,随后是一个高声禀报:“斥候百将屠斜求见!”
坐在书房之中的李牧微微抬起了头:“进来!”
屠斜大步的迈进了房中,带进来一股寒冷的秋风。
李牧抬头看了一眼风尘仆仆的屠斜,平静的说道:“有事?”
这位白羊部落的勇士在击败匈奴主力一战中立下大功,被归来的李牧一眼看中调入了具装甲骑兵之中当了一名百将,但由于此刻没有战事具装甲骑兵也没有发挥的余地,所以屠斜又主动请缨前往黄河西岸去侦查匈奴、月氏和乌孙的情报。
“大事!”屠斜一屁股坐了下来,兴奋的对着李牧说道:“经略使,根据最前线的情报,乌孙和月氏残部在焉支山下刚刚打了一场大仗,月氏残部几乎全军覆没,乌孙人元气大伤!”
李牧脸上的神情微微一动,道:“可有具体情报?”
屠斜摇了摇头,道:“经略使,我毕竟不是个乌孙人,只能够在战场的周围游弋,所以没有什么具体的情报。”
顿了一顿之后,屠斜继续说道:“但是,我抓到了一个自称是月氏人千夫长的家伙,他告诉我们,月氏王族已经完全落入了乌孙人的手中!”
李牧脸色的神情再度一动,道:“那个千夫长呢?”
屠斜的脸上露出了遗憾的表情,道:“他受伤太重,已经死了。”
李牧摇了摇头,沉吟不语。
如果屠斜所带来的情报是真实的话,那么毫无疑问,月氏人对河西走廊的统治就已经彻底的落幕了。
接下来,这片土地恐怕就要属于新兴的乌孙以及匈奴了。
屠斜突然开口道:“经略使,其实……这是一个我们的好机会啊!”
李牧眉毛微微一扬,道:“什么机会?”
屠斜道:“如今匈奴人刚刚被我们击败,乌孙人又在和月氏人的战争之中元气大伤,如果我们这个时候趁机西进的话,那么从贺兰山到祁连山这大片土地都有可能会被我们收入囊中!”
李牧听了屠斜的这番话之后,心中不由得有些意动。
说起来,屠斜的这番话还真的就挺有道理的。
现在的河西走廊这片肥美无比的土地,占据它的却仅仅是一群对于赵国来说根本不堪一击的弱鸡!
如果能够趁机出击,将这片土地收入囊中的话,那么李牧身后那巨幅地图之上“两翼齐飞”的盛景,岂不是立刻就能够达成了?
李牧沉默了一下,道:“好了,你先下去吧。”
屠斜一听到李牧的这句话就急了,连忙说道:“可是……”
“没有什么可是。”李牧打断了屠斜的话,对着屠斜说道:“马上就是冬天了,难道你希望我们的部队在冬天的冰天雪地之中和匈奴、乌孙人作战吗?”
屠斜愣了一下,随后朝着李牧行了一礼,退出了书房之中。
李牧看着屠斜离去的背影,忍不住摇了摇头,这位原先是射雕手的匈奴人虽然说已经多多少少改变了一些游牧民族与生俱来的散漫习性,但是那种急躁的性格毕竟不是一朝一夕能够改变的。
其实就李牧个人来说,他又何尝不希望能够立刻发兵贺兰山以西,将河西走廊整个完全都给夺取过来呢。
但是问题在于,阻挡着李牧向西进军的不仅仅是贺兰山,也不仅仅是即将到来的冬天。
根据赵丹之前的命令,在没有外敌入侵的情况下,李牧最多可以调动三千人的部队对草原方向进行主动进攻,如果超过三千人的话就必须要得到邯郸的批准。
所以李牧很快就拿起了笔,开始写起奏章来。
片刻之后,一名心腹被召唤进了书房,然后拿着这份奏章离开。
这份奏章将会以最快的速度送抵邯郸,上面的内容其实非常简单,那就是李牧希望在明年开春之后能够得到赵丹的批准,调集赵国北方边骑军团的主力对河西走廊发动大规模的进攻。
为了争取到邯郸之中的更多支持,李牧特地在奏章之中阐明两点。
第一,边骑军团不需要任何来自邯郸的兵力支持,只需要边骑军团本部三万骑兵即可。
第二,如果这一战获胜的话,那么整个河西走廊有望一战而定,完全归入到赵国的版图之中。
即便如此,李牧对于这个计划能否得到通过仍旧是心中没底。
在前阵子返回邯郸参加元旦晚宴的时候,李牧曾经拜访了,包括廉颇和庞煖在内的大量赵国军方高级将领,以及包括平原君赵胜在内的其他赵国高层。
从这些拜访所得到的反馈之中来看,很显然如今的赵国高层对在北方草原上开疆拓土的行为并不是十分热衷。
但现在这个机会的确是十分难得的,如果错过了的话,下次再有这样的机会就不知道是什么时候了。
李牧走出了房门,看着面前一片萧瑟的秋天景象,心中默默的想道。
“或许,也只能够尽人事听天命了。”
第六百五十六章 咸阳密议(第三更)
已经是冬天时节,雪花纷纷扬扬的从天而降,大地一片银装素裹,马车的车轮压在雪地上出现了两条深深的车辙,但是片刻之后又被飘扬的大雪给覆盖住了。
这是关中入冬以来的第一场雪。
就在这场大雪之中,一辆马车急匆匆的驶入了咸阳宫门。
马车上所坐的不是别人,正是最近已经被公认为和阳泉君芈宸、纲成君蔡泽一同贵为秦国三巨头的吕不韦。
吕不韦脸上的表情十分的严肃,心中却在暗自思索着一些事情。
说实话,最近的吕不韦其实有点不顺。
自从暗中和蔡泽结成同盟之后,吕不韦就开始想办法要扳倒芈宸。
但问题在于,像芈宸这样的三朝元老,朝中宫中都有着强力支持的人物,还真不是想要扳倒就能够随意扳倒的。
而且吕不韦的心中也非常的清楚,虽然太子对于自己信任有加,但是在是否应该除去芈宸这一点上,太子其实多多少少还是有些犹豫和顾虑的。
所以吕不韦其实在那天和蔡泽说了谎,因为扳倒芈宸这件事情,其实并不能够算是太子的授意。
但让吕不韦比较放心的是,蔡泽毕竟是三巨头之中和太子最为疏远的那一个,所以蔡泽也不可能接近太子并揭穿自己的谎言。
只不过这世界上可是没有透风的墙,想要扳倒芈宸,还是需要更加的努力才是啊。
只要能够扳倒芈宸,那么吕不韦就能够成为三公之中的御史大夫,到时候再想办法将蔡泽也弄掉的话,那么整个秦国就是吕不韦的天下了。
到那个时候,哼哼……
吕不韦想着想着,嘴角悄然浮现出了一丝笑容。
吕不韦迈步走进了咸阳宫的正殿之中,让他有些惊讶的是,今天的咸阳宫正殿里除了自己之外竟然只有三个人。
太子,芈宸还有蔡泽。
这让吕不韦整个人立刻就有些紧张了起来。
难道发生了什么大事?
说起来,无论是吕不韦、芈宸还是蔡泽,这三位巨头平时其实都还是挺忙的,能够聚集在一起的时间也就是朝议。
现在太子竟然特地将三人召集起来,那么应该是有很重要的事情要宣布了。
吕不韦不敢怠慢,朝着面前的太子恭恭敬敬的行了一礼:“臣见过太子。”
太子看着面前的吕不韦,十分和熙的微笑了起来:“吕卿不必多礼,请坐吧。”
这位秦国太子现在看上去显然已经比之前要更加的习惯这种上位者的角色了,也更像是一位真正的秦王了。
当然了,在吕不韦看来,其实这位太子比起他的祖父秦王稷来说差得实在太远,甚至连他的父亲秦王柱也远远不如。
但也正是因为如此,秦国才有了吕不韦操作的空间,不得不说这倒也算是一件好事。
等到吕不韦落座之后,太子清了清嗓子,缓缓开口说道:“有一件事想要让诸卿知道,那就是在前几天,一名魏国的使者刚刚秘密来到了咸阳之中,并且得到了吾的接见。”
“魏国使者?”太子的这番话一落下来,周围的三名秦国重臣们脸上都露出了惊讶的表情,尤其是以吕不韦脸上的表情为甚。
要知道秦国的外交系统实际上是掌握在吕不韦手中的,为何魏国人有密使来访吕不韦却不知道?
但这个时候显然不是追究的时候,吕不韦也没有心思去想这个事情,因为他已经听到了太子的下一句话。
“吾已经决定了,和魏国暗中结成同盟,只要找到机会就一同出兵,共伐赵国!”
太子这番话一落下来,三名秦国重臣脸色各异。
说实话,这个结果其实还真不算是太过出人意料。
事到如今,秦国想要争霸的话,东出就是必须的选择。
而秦国想要东出中原,那么首先就得把在赵国手中的河东郡和函谷关拿回来。
如果不能够拿到这两个地方,那么秦国的关中就一直要受到赵国兵锋的威胁,在整个战略态势上处于十分被动的位置。
所以对于秦国来说,打败赵国就是一个迫在眉睫的问题。
而且自从三家分晋以来,大陆之上的争霸战争就越发的激烈,魏国、楚国、齐国、秦国先后登场,然后直到现在的赵国,每隔几十年就会有一个新霸主的崛起。
但问题在于,赵国这位新霸主崛起的速度,实在是太快了一些!
短短五年时间,赵国人从秦国手中夺取了河东和崤函通道,从齐国手中夺取了高唐,从魏国手中夺取了邺城和乘丘,从楚国手中夺取了鲁国故地和半个淮北地,从燕国手中拿下了武阳和汾门,甚至还打败了林胡人,夺得了河套、朔方两郡。
仅仅五年时间,赵国的版图比起长平之战前,就好像吹气球一样直接膨胀了差不多一倍!
如今的赵国,单单论国土面积而言,已经不在秦国之下了。
更重要的是,根据之前霸主国的定律来看,每一个霸主至少要称雄二十年以上的时间,才会开始慢慢的盛极而衰。
可现在的赵国不过才五年就已经强盛如斯,如果再来个二三十年……恐怕其他的诸侯国都要被赵国打亡国了吧?
赵国的强大,整个华夏大地之中只有秦国人是最了解的,毕竟长平、河东、关中几仗,赵军的强悍在老秦人的面前展现的淋漓尽致。
所以对于赵国的崛起,秦国是被打得最痛的,也是最忌惮赵国的那个国家。
老秦人可以失败,但是绝不服输!
无论是上到如今的秦国太子,还是下到整个关中的父老乡亲,所有老秦人心中所盼望的只有一点,那就是把赵国人给予的耻辱,有一天原封不动的统统还回去!
足足过了片刻之后,三位重臣之中为首的芈宸才率先开口了:“太子打算明春开战?”
坐在上首的秦国太子摇了摇,沉声道:“不,吾只是暂时和魏国结盟,至于甚么时候开战,这正是吾想要和诸卿所商量的事情。”
蔡泽想了想,开口道:“太子,以老臣的意思,还是不宜立刻开战。”
太子的目光移到了蔡泽的身上,沉声道:“为何?”
听得出来,这位太子其实对于蔡泽的这个回答不是非常的满意。
这其实也是可以理解的事情,毕竟这位太子今年不过才刚刚二十六岁,在如今年轻的时候继承大位,那么肯定是要雄心勃勃准备作出一番事业来的。
更重要的是所有人都知道,这位太子之前其实只不过是一位庶子罢了,而且还是一位完全不得宠,靠着过继到华阳夫人名下才得以成为嫡子,并最终继位。
对于这样的一个国君,在秦国内部怀疑的声音其实是不少的。
很多人都不看好这位几乎没有受过多少正统王室教育的年轻国君能够力挽狂澜,带领着秦国重新崛起。
对于这些杂音,年轻的太子知道得清清楚楚。
所以他迫切的需要证明自己,证明自己对得起这个太子和国君的位置,证明自己有能力率领秦国走向复兴。
想要证明这一切,首先,他需要一场战争。
一场能够获得胜利的战争!
对于这样的一位渴望着胜利的君主来说,任何反对战争的行为在他的耳中其实都颇为刺耳。
蔡泽虽然看出了太子心中的不满,但是既然话已经说出来了,蔡泽自然也就必须要继续说下去。
“太子,根据去年的盘点,国库之中因为连年战争的缘故已经开始见底,没有多余的粮食和金钱去支撑马上就要发动的战争了!”
作为治栗内史,蔡泽的职能就是掌管谷食钱货,秦国国库本身就是内史的下辖机构,因此蔡泽对此自然是心知肚明。
“什么?”太子微微一愣,随后说道:“连一场战争都支持不起了?”
“是的。”蔡泽点了点头,道:“太子莫要忘了上一次赵国人进入关中给大秦所带来的损失,不但关中大片地区因此歉收发生饥荒,而且就连我们的国库也被搬空了!那些该死的赵国人没有给我们留下哪怕是一颗粮食!”
蔡泽一提到这里,在场的所有秦国君臣脸色就不由得变得难堪,随后这种难堪就化成了愤怒。
太子一拳重重的砸在了面前的桌案上:“总有一天,吾要让赵国人付出代价!纲成君,吾想要知道一件事情,那就是最早需要多久的时候,吾能够拥有足够支撑一年大战的粮食和物资!”
蔡泽想了想,道:“这个要看明年的收成情况,若是明年收成足够的话,那么最早后年开春,老秦人的士兵就可以踏上征途了。”
“后年?”太子重重的哼了一声,道:“这意思是吾还要再等一年多的时间?”
吕不韦审时度势,觉得自己是时候需要开口了:“太子,其实也不仅仅是粮食物资的问题。如今的老秦人之中,合格的兵源也不多了。”
通常来说,一支军队如果不断的胜利,那么它所付出的伤亡就一定会比敌人要少,能用的士兵就一定会比敌人要多。
但秦国在这几年来接连遭受了好几次大败,大量的士兵要么战死要么成为了敌人(主要是赵国人)的俘虏,这就让秦国的兵源问题开始变得突出了起来。
太子瞪了一眼吕不韦,道:“吾记得前阵子不是才刚刚进行了一轮征兵吗?”
吕不韦点了点头,道:“太子,臣想说的正是这个问题。虽然刚刚进行了一轮征兵,但是士兵们的训练也需要时间,而且如今乃是寒冬,训练根本无法展开,至少要到春耕之后才能够开始训练,若是那个时候就要发兵攻击赵国的话,恐怕新兵们就根本没有时间训练了。”
顿了一顿之后,吕不韦继续说道:“而且臣以为,即便是秦魏联手,也未必就是那赵国的对手,毕竟赵国的盟友亦是不少。不如还请太子稍作忍耐,等到士兵训练完成、粮草供应充足之后再择机出击,方是上策啊。”
太子听了吕不韦的这番话,脸色总算是稍微好看了一些,但还是冷不住冷笑道:“赵国的盟友不少?哼哼,真要到开战的时候,吾倒要看看那些所谓的忠心盟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