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战国赵为王-第25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李牧缓缓的摇头,道:“吾所明白的唯一一点便是如今的秦国乃是自秦王稷继位以来最弱的秦国!若是义渠人不能够借此机会而自立,那么恐怕以后数十年内都再无机会了。”

    李牧放缓了语速,对着面前的义渠胜说道:“义渠王汝想想吧,等到数十年之后,义渠人还会记得曾经的仇恨吗?到那个时候,或许他们早就已经认为自己是一个秦国人了。义渠这个词,可能就此消失,再也不会有这样的一个部落了!”

    义渠胜的脸色红了又青,青了又白,过了半晌终于道:“我们需要援助,需要很多很多的援助!”

    李牧和李斯对视一眼,均从对方的脸上看到了喜悦的神情。

    李斯立刻便开口说道:“一千匹战马,一万石粮食,还有足够装备三千人的盔甲武器箭矢。”

    义渠胜身体一震,有些不敢置信的看着李斯:“赵王竟然这么大的手笔,肯将这么多物资交给我们?”

    李斯哈哈一笑,脸上露出了傲然的神情:“义渠王不要忘了,如今大赵乃是天下第一强国,这些许物资,还真算不得什么!”

    义渠胜脸色复杂,过了好一会才道:“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么我想问问,要是事情不济,赵国骑兵是否能够直接对我们进行支援?我知道你们现在至少有五千骑兵,没错吧。”

    自从月氏人入侵的事件发生之后,赵国明显加强了和月氏人仅一河之隔的朔方郡之中的防备,将这里的骑兵部队从两千人增加到了五千人之多。

    而这五千名朔方赵国骑兵的指挥权,全部都在李牧的手中。

    值得一提的是,在上一次大战之中,赵丹为了防备匈奴、月氏乃至是秦国的入侵,命令李牧暂时节制赵国北方七郡的所有兵马。

    如今大战已经结束,但是李牧手中的兵符却仍旧没有收回。

    也就是说,如今的李牧以二十九岁、不到三十岁的年纪,就已经成为了赵国北方边骑军团的实际掌控者!

    义渠胜显然是知道一些内情的,因此他脸色热切的看向李牧,希望能够得到李牧的肯定答案。

    李牧摇了摇头,道:“在没有得到大王授命之前,不能够有任何一名赵国骑兵进入秦国境内。”

    义渠胜脸上露出了失望的表情。

    一旁的李斯见状急忙开口道:“不过请义渠王放心,若是万一事有不逮,义渠王大可以率领族人先撤入我朔方郡的境内,休养生息以待日后卷土重来。而且赵秦之间必定还将开战,义渠王又何必急于一时?”

    义渠胜听到这里,脸色倒是好转了不少,缓缓点头道:“既然如此,那么便这么说定了吧!五天之后,我们就在这里交接物资,可以吗?”

    三人又商定了一番细节,随后义渠胜便拨马离去。

    李斯盯着义渠胜渐渐远去的身影,忍不住开口对着身边的李牧说道:“李牧将军,汝真觉得这义渠人能够成事?”

    李牧微微一笑,道:“以吾之见,这义渠人不过是一群丧家之犬,如何可能是秦人之敌手?即便暂时能够造成一些混乱,但成事绝无可能。”

    李斯闻言一愣,有些心疼的道:“如此一来,那吾等援助之物资岂不是都打了水漂?”

    李牧哈哈大笑,道:“郡守啊,若是能够让秦人自相残杀而不损大赵勇士之命,即便再多十倍援助物资,亦是物有所值也!时候不早了,吾等亦回去罢。”

    李牧口中一声唿哨,一队赵国骑兵很快出现,护卫两人朝着北方而去。

    蹄声渐渐消失,草原再一次的恢复了平静。

 第五百二十九章 墨家灵子(第三更)

    从前这里是秦国关中和河东之间最重要的渡口,当河东之战结束之后,这里成为了秦赵两国的边境,同时也就成为了秦赵两国边境最热闹,最繁忙的渡口。

    这一天早晨,天色才刚刚放亮不久,就已经几艘来自黄河西岸秦国渡口的船抵达了蒲津渡东岸的赵国渡口。

    在船只停稳之后,船上众人纷纷走下来,开始忙忙碌碌的从船上搬下一箱箱的货物。

    一名头戴黑色头巾,身着普通士子服,脚踏一双草鞋,身后背着一个包袱,长脸小眼、看上去颇有几分饱经沧桑之意的中年人跟随着众人一起走下了船,看着面前的这一切,脸上露出了几分感慨的神色。

    几名正在码头上来回巡逻的赵国士兵注意到了这名中年人的存在,走上前来喝道:“喂,兀那黔首,将汝的传拿出来给吾等瞧瞧!”

    中年男子楞了一下,一丝怒色在脸上一闪而过,道:“为何不查他人,独独查吾?”

    赵国士兵啐了一口,道:“汝以为如今此处仍为秦国之地乎?大王有命,凡自秦国而来者,皆需验、传等物。若无验传,当场羁押!”

    中年男子这才了然,脸上露出了恍然的表情,又见几名赵国士兵面色不善的盯着自己,于是便从身后的包袱之中拿出了一张竹简,笑道:“此为吾之传也。”

    为首的那名赵国士兵接过竹简一看,又上下打量一下中年男子,脸上一丝不屑的神情闪过:“竟是个商人……喏,且去那边那个棚子登记!”

    中年男子顺着赵军士兵的指示来到了棚子面前,只见棚子之中搭着几张桌子,桌后有椅子,椅子上坐着几名小吏,在每一位小吏的面前都有许多人正在排队,显然都是来登记验传的。

    “素闻赵国之中胡桌胡椅颇为流行,如今看来确实不假……”中年男子一边想着,一边排到了队尾。

    赵国小吏们处理的效率还是很高的,片刻之后便轮到中年男子。

    他不敢怠慢,将手中的那张竹简,也就是“传”递到了这名赵国小吏的面前。

    赵国小吏接过中年男子的传,抬头看了一眼中年男子,口中念道:“故咸阳大商里大男子腹真,长面小眼,身长七尺三寸六,生年至今三十四岁,行到端,不知衣服、死产、在所。”

    这份“传”上实际记载的就是这名中年男子的情况,说明他居住在咸阳大商里,是成年人(大男子),名叫腹真,长相是长脸小眼睛,身高是七尺三寸六(大约一米六八),三十四岁,行为端正,个人财产不清楚。

    一份非常标准的商人所用传。

    小吏一边念着,一边从桌子上拿过一份空白竹简奋笔疾书,片刻之后,一份新鲜出炉的传就出现在了小吏的手中。

    和腹真刚刚递出来的这份传不同的是,在新传的最下方,有着一个小小印记,上面刻着“蒲津渡”三个小字。

    小吏将两份传都递到了腹真的手中,道:“此新传为赵国境内通行必须之物,出境时交回,丢弃后如秦律所罚,汝可知了?”

    名叫腹真的中年男子点头道:“知了。”一边便伸手去接过那两份传。

    想不到那小吏并没有松手,反而道:“办理新传所需费用赵币二十。”

    腹真哑然,伸出去的手定在半空,好一会才道:“秦半两可否?”

    “秦半两需二十五钱。”

    腹真点了点头,拿下包袱,数出二十五枚秦国半两钱交到了赵国小吏的手中,然后拿到了两份传,走出了人群之中。

    看着面前的河东大地,一丝笑意缓缓的从这腹真的嘴角出现。

    这名腹真,其实并不是一个普通的秦国行商。

    他的真实身份乃是如今秦国墨家巨子腹康的小儿子,当代墨家灵子腹真。

    在腹氏之墨入秦之后,这一派的墨家逐渐分成了四种不同的墨者。

    墨士,也就是墨者之中的士人,这一派主要以入仕参政为主,目标是扩大墨家在秦国的影响力。

    墨辩,也就是墨者之中的纵横家,主要活跃在外交场合。

    墨侠,也就是墨者之中的打手。

    墨工,也就是墨者之中的工匠。

    墨家是一个有着十分严密结构组织的派别,最高领导者就是“巨子”,负责统筹并决定一切事物。

    巨子之下又有四位“灵子”,这四位灵子分别掌管墨士、墨辩、墨侠和墨工。

    腹真就是掌管着墨工的墨家四灵子之一,可以说在墨家之中也是不折不扣的巨头级人物了。

    这样的人物当然不可能无缘无故的出现在这里。

    事实上,这一次腹真之所以会前来赵国,乃是肩负着一件极其重要的使命。

    在这些年来,由于法家在秦国之中的强势,墨家高层们忧心忡忡的发现一个很严重的问题,那就是大量的墨家人才正在不停的流失,而这些流失的人才大部分都去了法家。

    由于秦国国君和大半个秦国政坛都是法家的支持者,所以想要通过官方的手段去压制法家的挖墙脚行为,显然是很不切实际的。

    在这样的情况下,墨家的领导层们就只能选择另外一条路,那就是立功。

    只有立下足够大的功劳,才能够提升墨家的名望,让墨家在秦国之中获得君王的赏识和更大的权力,从而达到壮大墨家的目标。

    经过了多次争吵和辩论之后,墨家领导层确定了一个目标。

    刺杀赵王。

    想要刺杀当世第一强国国君,当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事实上,秦国墨家已经在数年之前尝试利用墨侠的武力来发动过一次刺杀,但那一次刺杀最终以失败告终,几名优秀的、武力出众的墨侠因此被赵国擒获,生死不知。

    在那一次失败之后,墨家遭到了来自时任秦国国君秦王稷的严厉训斥。

    秦王稷对于这种私自刺杀他国国君的行为非常的不感冒,严令墨家立刻停止所有和刺杀有关的计划。

    直到几天之前,新任国君秦王柱悄悄的接见了墨家巨子,要求墨家重启刺杀计划。

    这就是拥有着墨家灵子和首席大匠称号的腹真之所以会离开咸阳,出现在赵国境内的原因。

    在腹真的心中,自家巨子老爹几天前说的话还犹在耳旁。

    “真儿,根据邯郸墨者传回的情报,如今那赵王丹正在大肆招揽工匠,似乎是和甚么印刷术有关。汝到了邯郸之后自然会有人替汝改变身份,届时汝便以工匠之身份进入邯郸工坊帮助赵国制作这印刷术。一旦印刷术得成,那么赵王必定会召见与汝,届时便是汝刺杀赵王之最佳良机!”

    腹真抬起头,看了一眼面前天空之上才刚刚升起不久的朝阳,朝着东方、也就是邯郸的方向大步而去。

 第五百三十章 丰收(第四更)

    时光飞逝,岁月如梭。

    不知不觉间,几个月的时间就这么过去了。

    夏天悄然离开了,秋天开始降临这个世界,丰收的时节到来了。

    这一天,在赵国的宫城花园之中,一场热热闹闹的收割活动正在进行。

    这场收割活动的参与者以赵国国君赵丹为首,包括赵国王后韩婉、太子赵恒等诸多公子公主,以及赵胜、赵豹、廉颇等赵国七名重臣在内,可以说涵盖了整个赵国最高层。

    他们所需要收割的,就是这种植在赵国宫城后花园之中的三亩稷谷。

    稷这个词,在很多时候会和社连在一起,是为“社稷”。

    社,田地,土地神,也就是后世的土地公。

    稷,从禾从畟,谷神,乃是五谷之长。

    后人常用社稷来代指江山,这社稷实际上指的就是土地和稷谷,秦国上代国君甚至以“稷”为名,由此可见稷谷在这个社会之中的重要性。

    在《诗经》之中,有一篇很有名的《黍离》也提到了稷谷,原文如下:

    彼黍离离,彼稷之苗。

    行迈靡靡,中心摇摇。

    知我者,谓我心忧。

    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

    赵丹穿着一身十分朴素的衣裳,手里拿着一把镰刀,头上戴着斗笠,弯着腰收割着面前的稷谷。

    此刻的赵丹,看上去完全不似一位国君,而是一名在地上耕作的普通农夫。

    太阳渐渐升高,虽然并不是炎热的夏天,但是在经过了一个多时辰的劳作之后赵丹也有些汗流浃背的感觉。

    在将面前的最后稷谷收割完毕之后,赵丹终于忍不住长长的出了一口气,走上了田埂。

    “好了,且都休息一会罢。”

    赵丹这一声令下,所有人都立刻就松了一口气,纷纷走上了田埂,在阴凉处歇息起来。

    毕竟都是一些平日里根本不会接触到农活的贵人们,如果不是赵丹的命令,又有哪一个家伙会在这个时节出现在农田之中呢?

    “大王,喝些汤解解暑。”一旁的王后邯郸端来了酸梅汤。

    赵丹接过酸梅汤,咕嘟咕嘟的一仰头直接喝完。

    酸酸凉凉的感觉顿时充斥了赵丹的身体,爽!

    带着这酸梅汤所带来的几分快意,赵丹对着韩婉笑道:“王后,从今往后此三亩之田便为宫田,每年秋收时节,宫中诸公子公子和夫人皆需下田收割,此为定例。”

    “喏。”韩婉轻轻柔柔的应了一声,有些圆润的脸庞因为长时间的劳作而红扑扑的,宛如一颗熟透的苹果,分外透出几丝成熟妇人的风情,让人有种想要咬上一口的冲动。

    一旁的内史虞信喜滋滋的走了过来,手中还拿着一把稷谷:“大王,大王请看。”

    赵丹定睛一看,脸上不免露出了几分疑惑的神情:“虞卿,这稷谷可有何异样之处?”

    虞信正色道:“大王难道不觉得这稷谷的谷粒很多吗?”

    赵丹定睛端详了一会,然后缓缓摇头:“这个……不多吧。”

    作为一名穿越者,赵丹可是见过后世那种能够把谷杆都压弯了腰的稻谷,那些谷粒的密度不但远远高于虞信手中这个,而且一个个都非常的饱满。

    如果说那些后世的谷粒是三十岁的彪形大汉,那么虞信手中的这个简直就是十六岁还没发育完成的少年啊。

    “不多?”虞信一脸的激动,突然从怀中掏出了另外一根谷穗:“大王请看看这个。”

    赵丹定睛一看,发现这根谷穗之上稀稀拉拉的长着十几颗谷粒,肉眼的能够数的清楚。

    更惨的是,这根谷穗之上的谷粒看上去根本就是营养不良的五六岁小孩的模样……

    赵丹突然想起了什么:“这是……”

    “没错。”虞信十分肯定的点了点头,道:“这便是寻常百姓所种植并收获的谷了。”

    顿了一顿之后,虞信继续说道:“臣手中的这根谷穗,乃是从臣家中一亩上田处得来。”

    “上田?”赵丹立刻就瞪大了眼睛。

    上田就出了这么个玩意?

    难怪一百亩田地都只能够很勉强的一家人,这生产力真的有待提高啊。

    虞信一脸激动的对着赵丹说道:“敢问大王,此谷究竟是何人所种,还请大王命其出来,臣欲要向其讨教一二,看看是否用了什么特殊的种子。”

    要知道赵国的税很多都是用谷子的形式交上来的,谷子的增产实际上也就代表着国家税收的增加。

    因此看见这种比其他谷子都要更加饱满和多粒的谷,虞信立刻就上了心。

    虞信生怕赵丹对此不上心,又立刻道:“大王,若是能够得到这般种子的话,那么每亩至少能够增产半石到一石,对于赵国绝对是一件大好事啊大王。”

    赵丹耸了耸肩膀,道:“这个东西其实也没有用什么特别的种子,就是先用寡人的曲辕犁来耕种,然后在生长的过程之中施用适量的粪肥啊。”

    虞信的眼睛都直了:“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